寻根问祖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寻根问祖

柏林基祖瑭公人生解读

 罗时实 发布时间:2007-05-24


我手头仅有一份《豫章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以下简称《柏林谱》),有正谱(世系谱)、世系图(只有人名)和《名宦录》,以及一些传记、墓铭志、官方文书等等,但资料分散,没有相互链接,我仍然把它当作第一手资料。再从“中华罗氏通谱网站”(以下简称“罗氏通谱网站”)上补充相关的资料,对我来说,这些资料只是第二手的资料。《柏林谱》各部分资料也比较分散,在正谱的名下资料甚缺,而另有一些文章又补充了许多事实。因此需要把有关资料集中在一起加以综合分析研究,也就是考证一些基本事实。而这些事实又比较孤立、简单,需要连接起来,再参考一些“中华信息网站”等网站上的有关社会历史资料,进行推理、分析、想象,使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历史人物。
下文内容有考证,但又有说不上是考证,因为还不够完整。是传记,但又有许多我个人的想法,或者认识,难免偏颇。所以起名为“生平解读”,与大家共飨。
瑭公画像

[[left]][[image1]][[/left]][[right]][[image2]][[/right]]

 

 

 

 

 

 

 

 

 

左边画像是罗氏通谱网站提供的彩色画像;右边画像是旧谱保留的宋朝所画。
瑭公,字公秀,名秀居,号柏林,令恭次子,豫章第13世,世代仕宦出身,祖父仕三国时代之东吴安城郡郡守,父亲令恭仕三国时代蜀汉刘备为折冲郎将。兄弟四人,兄长和胞弟皆仕晋为官,唯独瑭公是三国时代后期和晋朝的民间道士。豫章柏林罗氏基祖。
《柏林谱》记叙的瑭公资料已经神化,甚难分辨真伪。下面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来考察瑭公的人生,抹掉历史的灰尘,加以分析,仍然可以看到瑭公真实的一生。

第一部分  正面看人生
瑭公生平年辨
在《柏林谱》)中谱系记载瑭公名下的内容,生卒年月不详,时间顺序紊乱,族谱记叙已经被神化,颇具传奇,真伪难辨。例如正谱开头叙述:“(瑭公)字公秀,武阳渡居八年。西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及旦,访道于宗大伯二伯,适至其地北林,行及土名南池塘即石池塘,今名官厅堂是也。以为符梦因改瑭名曰塘,遂自武阳赘居北林南池塘西岸黄向女,遗下柏种分种北林前后,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为柏林,因号柏林。”瑭公确实是自武阳渡赘居到柏林(原名北林),否则怎么会成为柏林罗氏基祖?但是否是由于梦境指引,这就值得探讨了,什么时候什么原因也不知道。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瑭公生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十月初八日丑时,出生地是南昌涂埠。其父罗令恭于建兴二年(公元224年,时年24岁)在讨朱褒战斗中中流矢(即暗箭)阵亡,当时瑭公不满5岁。瑭公兄长璒生于东汉建安二十三年戊戌(公元218年)正月,瑭公排行为二,生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十月初八日丑时,令恭三子环生于后汉章武二年壬寅(公元222年)四月十二日午时,令恭四子璜后汉建兴二年甲辰(公元224年)十一月戊午日生。兄弟四人年龄结构合理。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瑭公长子罗文通生于蜀汉延熙八年乙丑(公元245年,瑭公25岁),由此推断瑭公可能于蜀汉延熙七年甲子(公元244年,瑭公24岁)入赘柏林黄氏。再往前推算建兴丙辰年(公元236年,瑭公16岁)由涂埠迁居武阳渡,居住八年(武阳渡居八年)。因此得知瑭公幼年在出生地涂埠度过(16岁前)。青年时期在武阳渡居八年(16到24岁),随后赘居柏林。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瑭公25岁生长子文通(公元245年出生),28岁生次子文慧(公元248年出生),30岁生幼子文佑(公元250年出生),这一组年龄结构也是合理的。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瑭公父亲令恭东汉建安七年壬午(公元202年)二月初二日丑时生,母亲徐氏建安丁亥年(公元207年)生,可见瑭公父亲令恭17岁母亲徐氏12岁开始生育,这在物质条件优裕、家庭和睦的仕宦之家也是正常的。祖父霄生于东汉中平丙寅年(公元186年)九月初三日寅时,17岁生育长子令恭,同样的理由也是正常的。
由此可见,瑭公上下左右亲属关系的年龄结构是真实的,瑭公的出生年龄是可信的。
有了瑭公的出生年月,就有了瑭公一生活动的座标点,或出发点。再把瑭公人生事件的年代按先后排序,可以寻找到瑭公的人生轨迹。
瑭公学道的经历
瑭公最早离家是想学道。《柏林谱》中的“柏林公传”一文介绍“幼居武阳之泗洲,梦柏移林北,塘居南塘,及旦访道於青州,从事黄仁览,与宗惠僊适其地北林南塘论道。移日大悦,以为符梦,遂居北林,故青州以从叔曰向女妻之。向余姚太守昌裔也,公尝与向同行,得遗珠一囊,可值三百万。向访主还之,以其半谢向,向与公,公以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亦不受。遂以大农柏种,种於所居左右,不数年柏稍成林,改北为柏,因号柏林。”
瑭公初访道於青州(青州可能是北林的上属地域,犹如南昌的上属地域是江西),为黄仁览办事,恰遇宗惠仙在北林塘论道。有一日,瑭公与黄向(黄仁览的兄长)同行,路拾珠宝一袋,可值三百万,黄向和瑭公二人寻访珠宝主人归还,珠宝的主人将其半酬谢黄向与瑭公,瑭公说“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不肯要。按照上述古文的说法,瑭公寻着梦境的指引到北林南塘,黄向便将女许配给瑭公。这么说来黄向公要么是神仙,要么就是一个糊涂人,怎么听瑭公一说符梦便将女许配?我认为,实际上是黄向公与瑭公同行,亲眼目睹瑭公高尚的品行和落落大方的言语,再加上先祖珠公在当地有较好的口碑,令黄向公刮目相看,非常满意,事后黄向以女许瑭也就自然了。黄向公是馀姚太守之昌裔,名门之后,很有头脑,很有见识。年轻的瑭公一开始就遇事大吉。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比较合乎情理,难道还 有别的解释?
《柏林谱》记载,瑭公入赘柏林(公元244年,瑭公24岁)后,“遗下柏种分种北林前后”。也就是说在居屋周围和村庄前后栽种了很多柏树。为怀念豫章始祖珠公,特命名该柏树为大农柏。
《柏林谱》记载,“唐御史中丞丰城王季友著传,公居新吴大澤村结茅学逊秘术,即今地名罗塘大澤村,五月悟而始归。”当时宗惠仙和许逊都是道友,已经结为儿女亲家。许逊原为旌阳县令,喜好道术。瑭公得知许逊会道术,于是到“新吴大澤村结茅学逊秘术”,为时五个月,可见学得很认真,很仔细,“悟而始归”,似乎是学懂了便回来。
《柏林谱》记载,瑭公“偕许旌阳问道于谌母,植柏建塔于池山巅,故今遗名柏塔,乡村之人号曰九天道源。”前面说了瑭公在新吴大泽村向许逊学道术,应该说许逊是瑭公的师傅,怎么又一同去丰城池山拜师学道术呢?可见瑭公学道非常认真,非常仔细,一定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结果又一定是把“师傅”许逊问倒了。为尊重许逊,不说许逊学识浅薄,而说“悟而始归”。道术本来就是骗人之术,怎么能不问倒呢?后来又听说丰城池山的谌礼师母精通道术(《柏林谱》记载谌礼“以道术鸣时”),于是两人结伴一道去学道术。到了丰城池山,瑭公学习也一定是非常认真,非常仔细,也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师傅也只能是实话实说。有人找道士必定是遇到为难或困惑之事,需要安抚,需要抚慰,有时候道士也讲不清楚,因此需要哄骗。为此瑭公提出,哄骗一定是要善意的,不能恶意诈骗,一定要积阴德,提出“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这些论点,师傅也必定赞成。瑭公在丰城池山行道也必定践行自己的观点,“以积阴德为本”。于是丰城池山人(“乡村之人”)尊称瑭公为“九天道源”,享有盛名。“九天”是上天最高的层次;“道源”是对道家思想的最好解释,民众最欢喜。所以“九天道源”是对瑭公的最高尊称。
瑭公偕许旌阳在丰城池山拜谌母为师,学道传道。因此丰城池山是瑭公学道传道的基地。瑭公在丰城池山之巅还栽种了很多柏树,并建塔,称曰柏塔。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瑭公幼子罗文佑生于蜀汉延熙十三年庚午(公元250年,瑭公30岁),由此推断,瑭公可能于蜀汉延熙十二年己巳(公元249年,瑭公29岁)续娶上谌谌仓部郎中谌礼女(学道师母之女儿)。再推测当时的情况,由于谌氏是学道师母之千金,眼看瑭公聪明且又心地善良,人品端正,遂生爱意。学道师母居住于丰城池山传道,难于违命,而瑭公主张学道不废人伦,是个顾家室重情义之人,必定要带原配黄氏子女同往丰城池山居住,而谌氏执意要嫁,然后再同谌氏成亲,黄氏居先,谌氏为次。由此推断,瑭公和原配黄氏等子女在柏林居住不满五年。
到此为止,可以分析一下,瑭公为什么要学道了。
瑭公生长在三国战乱年代,残酷的战争使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比比皆是。人们往往需要一种思想灵魂的寄托和精神的抚慰,所以道家思想得以盛行。瑭公不满5岁便丧父,先祖处身立世也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年轻的瑭公对道术充满好奇,对民间的疾苦深为同情,于是立志学道抚慰民众的心灵。在学道的过程中了解到道术就是骗人之术,于是明确提出“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曰不必废人伦坏名教绝俗离群”(见“柏林公传”)。这些都符合民众的心愿,自然得到乡民的爱戴,乡村之人尊称瑭公为“九天道源”。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天纪末庚子(公元279年,瑭公60岁)五月初五寅时祖父罗霄因吴主降晋而回到故居武阳,仿效屈原乘龙舟殉节仙逝。
《柏林谱》记载,“西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及旦,访道于宗大伯二伯,适至其地北林,行及土名南池塘即石池塘,今名官厅堂是也。以为符梦因改瑭名曰塘,遂自武阳赘居北林南池塘西岸黄向女,遗下柏种分种北林前后,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为柏林,因号柏林。”
晋太康年间是公元280年至289年,根据上面瑭公出生年份推算,瑭公已经60多岁,不可能刚刚入赘柏林黄氏。可能瑭公60多岁得知祖父仙逝后回祖籍武阳为祖父罗霄做过道场。
祖父罗霄原是孙吴的安城郡守,长期居住萍乡,为纪念罗霄,当地人把当地的山脉命名为罗霄山脉,直至今日,江西和湖南以罗霄山脈为界。由于吴主降晋,罗霄特回到故乡武阳仿效屈原殉节仙逝,魂归故里。这时瑭公也年过花甲,人生如梦,浮想联翩,问自己故乡在哪里?是哪里人?瑭公幼年在涂埠度过,青年在武阳度过,24岁在柏林娶原配黄氏,几年后再携带原配黄氏子女等迁徙丰城池山,继娶谌氏,长期居住,已经三十多年。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最后的结论是柏林。因为柏林是自己开始成家立业之地,是长子次子出生之地。回到丰城池山后,瑭公把这个想法或决定告诉了子孙,长子次子自然同意。一个人60岁为一花甲,然后开始第二个花甲,瑭公把这个想法或决定同当初在柏林娶黄氏成家同等看待。考虑到这种情况,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说“西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这句话的由来了。随后瑭公常抽空回柏林南池塘旧居居住,顺便在村庄北面扩种了柏树。
直到瑭公7世孙、昌之长子智慧赘居柏林成为柏林北房支祖,昌之次子智亮赘居柏林,成为柏林南房支祖,自此才有瑭公后裔在柏林世代定居。而瑭公后裔都一致公认瑭公为柏林基祖,尽管瑭公最初在柏林居住不到五年,随后还隔了5、6代之久,可见瑭公在后辈心目中的地位是崇高和牢固的。
《柏林谱》又记载,瑭公入赘柏林(公元244年,瑭公24岁)种下柏树,“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北林为柏林,因号柏林。”因为迨七十年后(公元314年后,瑭公94岁后)再回到柏林,发现柏俱成林,遂改北林为柏林,瑭公亦号柏林。也就是说瑭公九十四岁后仍然健在。
《柏林谱》还记载:“咸和间(公元326--334年,瑭公在一百零六岁到一百十四岁之间)回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春讲道于城中湖西,即今地名建德观,过三月复去。”瑭公可能是在106岁以后回宗(南昌)讲学三个月,说明瑭公106岁还健在。
《柏林谱》还记载:瑭公长孙罗钟曾在象牙岗西源义让居屋给许逊炼丹药,自己另选飞凤山建新居屋,祠祖父瑭公於上,故名曰罗瑭庙,又名曰塘头庙。东晋宁康甲戌(公元374年)秋旌阳拔宅上昇成为天仙。如果公元374年瑭公还活着的话,应该是155岁。但实际上在这以前瑭公之孙罗钟已在新居屋祠祖父瑭公於上,该居屋名曰罗瑭庙,又名曰塘头庙。可见瑭公没有活到155岁,早已仙逝。
瑭公世家长寿者多。瑭公祖父罗霄九十四岁,并非自然死亡。父亲战死沙场更非自然死亡,胞弟罗璜寿百岁以上,长子文通享寿九十六岁,懂得道家养生保健的瑭公享寿百岁以上也就不足为奇了。瑭公可能享寿在106—155岁之间。
按照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平衡父子、兄弟之间的年代关系,也比较合理,《柏林谱》记载的内容除去那些神秘的色彩后也包括进去了,这就理清了瑭公一生经历的时间顺序,瑭公的人生轨迹也一目了然了。

第二部分  从侧面看瑭公
道学渊源  据有关学者撰文介绍,道家学说起源于黄帝和老子,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庄子再整理过他们的学说,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伴随着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发展而发展。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亦就是道家的老庄(老子和庄子)之学。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大有用处。是中华远祖对社会生活的总结。道家的历史渊源最长,到三国时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孔孟之道或儒家思想起源于春秋时代,应该说儒家思想吸取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到三国时约有七百年的历史。早期,道家和儒家都讲“道”,其核心是相同的,道家主张“积德积善”,儒家主张“仁爱”。后来道家的法术弊端在社会上流传,起了很坏的影响。道家着眼于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道”即自然规律。儒家的“道”主要指的是道德,为了维护封建王权秩序,更强化了等级观念。儒家排斥道家的主要依据是道家的法术弊端,认为是“下流辱祖下流其目”。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是后来晋朝的事,也在儒家排斥之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历史资料介绍,汉初刘邦曾启用道教人物张良和萧何,采用黄老的“无为政治”,对老百姓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恢复社会元气。《柏林谱》资料介绍,豫章始祖罗珠隐居洪崖后“结庐学道”,讲学,号称洪崖先生。
道学传播  在《柏林公传》中记述:初襄阳宗人曰尚曰友者,辞官,与彭坑、张氳、胡拔俗东公讲学於龙沙、乌晶,并始祖大农学道之所,曰洪崖曰汉岭者居之,以精日月二君之传,有静明忠孝之道。许旌阳撰灵宝坛记云:“厥维西山萃,古今精气实,上下神仙一大区宅,有道之士皆由是出。吾与张洪崖、胡拔俗等其人也。”郭璞撰玉真坛疎云:“龙沙识仙八百,始自玉真乌晶,丽景三千中藏灵宝。”由是言之,公諴西山高士。这里所说的洪崖、汉岭、西山就是豫章罗氏始祖珠公隐居之处。由此看出,南昌西山地区讲学传道始于汉大农。到三国时已有几百成千人懂道。许旌阳所说的神仙就是懂得一些道家思想的人,都出自于西山洪崖珠公讲道之结果,不过许旌阳把这些人也包括他自己称为神仙,他自己也想成为真实的神仙。
《柏林谱》和罗氏通谱网站介绍,豫章四世罗臣恭名下记载,“避王莽乱托仙游居辰黔山,因祀即罗公,王载辰州志。”“平帝五年(公元5年)避王莽乱,隐新建县西山,托迹仙游,居辰黔山修炼,即今湖广辰州府黔阳县辰黔山是也,今名为罗公山。世传(臣恭)公多道术,士民祈祷,即应,故今名为罗公山。山下罗公祈祷法术至今甚广显验;山顶有真情武庙。事详楚国志并辰州志。”这里具体情况不知道,但说明道术已经盛行。
古典小说《三国志》介绍,蜀汉的诸葛亮曾设坛“借东风”火烧赤壁,就是孔明运用了道家的道术。说穿了,就是孔明懂得一些气象知识,披上了神秘的道术外衣。孙吴邦的周瑜对诸葛亮的才华甚为嫉妒,诸葛亮借用道术可以赢得孙吴将领的尊重。可见三国时代也在传播道术。
历史背景 历史资料介绍,从东汉到三国分裂,从三国分裂到晋朝统一,战争打了近百年。公元156年,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全国总人口已经达到 5千万。公元263年,蜀亡,公元264年,魏亡,公元265年司马炎称帝为晋,中原统一,老百姓总算摆脱战争阴影。公元280年,也就是西晋太康元年,吴亡,全国统一。此时全国的总人口数为1600万,不到东汉末年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曹操在一首题名《蒿里》的诗中,描写了当时中原一带的悲惨景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战争使老百姓遭受巨大的人身伤亡(“生民百遗一”)和心灵创伤(“念之断人肠”)。
瑭公生存于三国后期和晋朝年代。豫章柏林地处东吴管辖之处。蜀相诸葛亮就是道家人物。瑭公的祖父罗霄是东吴安城太守,瑭公的父亲罗令恭是蜀将,在战斗中阵亡,当时瑭公不满5岁。由于战争,民众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者比比皆是。由于历史社会环境和家族的影响,当时选择做道士也就不足为怪。瑭公立志学道抚慰民众的心灵也就自然了。
民间的需求  每当历史上战乱动荡和发生自然灾害之时,人们往往需要一种思想灵魂的寄托和精神的抚慰。晋朝统一后内乱从来也没有停过。有人要对亡灵做道场,需要有人出来抚慰。有人遇事想预知吉凶,需要有人劝其为善,瑭公行道主张“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术为末,尤不废人伦。”详情请见《柏林公传》,并以医药为人诊病,***,符合群众心愿,自然名气就大,人们神化他也就不足为奇。民间的道家思想核心是要求世世代代积德积善,不做损人利己之事。瑭公提倡积德积善也合时宜。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不够发达,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难于理解。不可否认,道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容易滋生许多弊端,例如以法术愚弄百姓。
道士职业遭贬  瑭公是个民间道士,传扬道家思想。后来道家思想受到儒家的排斥,官场上独尊儒家。在《柏林谱》的《罗氏家政要略》(柏林存)中把“僧、道、尼、隷、优、娼、皮、铁、银、锡。”视为“下流辱祖下流其目”之职业。其中包括和尚、道士。从《柏林谱》众多资料得知,历朝历代都有豫章柏林后裔显贵请求皇帝降旨修缮先祖贤贵之祠庙陵墓,唯独没有瑭公。在罗氏大宗祠中也没有罗瑭的牌位。世代居住在柏林的瑭公二十二世孙、五代十国时的南唐清徽学士罗颖,称企生是颖十八代世祖,称颖自己是豫章三十四代孙,但从来不提是瑭公的裔孙。
瑭公又是如何行道的呢
拜师学道  瑭公不满五岁便丧父,自小聪明伶俐,喜好结交。当时长期战乱,百姓缺乏心灵的寄托,道学盛行。年轻的瑭公可能出于为解脱民众对诸事的迷茫,决定闯荡江湖,寻师学道。
《柏林谱》记载,初访道于青州,从事黄仁览,恰逢宗惠仙在北林南塘论道。巧遇青州黄向(黄仁览兄长)同行,路拾遗珠三百万,黄向赏识瑭公不贪财的品格和先祖珠公高尚的家风,将女配瑭公。
瑭公不久又在新吴大澤村结茅学许逊道家秘术,五月悟而始归。所谓道家秘术毕竟是骗人之术,瑭公必定心存疑虑。
也可能许逊道术不精,于是瑭公与许逊再同往丰城池山拜谌礼师母学道术,谌礼师傅以道术闻名。然而,道术的真谛还是遮人耳目。由于道家学说的唯心前提,难于解释世间的诸多事物,要在江湖上行道安抚众民心灵的创伤,也不得不用道术搪塞,但又不忍伤害百姓。
于是瑭公积极主张“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见《柏林公传》)有人求道,可能遇到危难或困惑之处,如果道士借机故弄玄虚欺骗人家,损人利己,道家解释是损阴德之事。替人化解危难或拴释困惑,道家解释就是积德积善。瑭公坚决主张“积阴德”。拿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有职业道德,或者社会责任感。
瑭公还认为“不必废人伦,坏名教,绝俗离群”,这是道家的主张,群众认可的风俗。照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要有家庭道德,或家庭责任感。父慈子孝,夫妻恩爱,兄弟友善,家庭和睦,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这是群众认可接受的风俗习惯,否则就是绝俗离群。瑭公非常务实,贴近普通百姓,尤其不废人伦。
瑭公也反对焚火自尽以求成仙,认为“吾身是父母遗体,但自善崇获,不获罪於五藏。”身体及五脏是父母所给,自行损坏身体或五脏就是罪过。我们现在也认为,“一死求仙”或者“轻生”是一种愚蠢的举动。
三种道士  在《柏林公传》中描述:“然仙家者流学亦不同。若许旌阳者道果大成,阴滓消尽通体纯阳,其初聚则成形,其终散则成气,而轻清者归於天矣,故能冲昇,如厨宅鸡犬自有神物挟之在于海岛,是曰天仙。若许大本罗救,不知克己学问,而惟精气还原,阴滓未尽化,故未冲昇,是曰地仙。若公者,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尤不废人伦,是曰人仙。”许旌阳焚屋自尽,叫做天仙;许大本罗救夫妇被迫修道,只能算地仙;罗瑭以积阴德为本不废人伦,保持人的习性,被人叫做人仙。
关于许逊成为“天仙”之事还有个故事,在《柏林谱》中介绍豫章15世、瑭公之长孙罗钟之名下记载:“(钟公)居象牙冈西源,修德讲学时旌阳令许逊仲娣子锺离嘉字公阳者,从许逊馘蛟斩蟒,因许逊,乃与郭璞访名山于公所居处,见林木丛植,山水萦回,璞憩息曰‘可为习仙之所’。兄弟三人闻知出迎至家讲学,移日大悦。璞曰:‘锺离仙寻幽胜为丹室,公兄弟三人叼符仙格遵价愿逊否乎?’公曰:‘惬意,唯命奚,较焉。’自迁于飞凤山,祠祖瑭公於上,故名曰罗瑭庙,又名曰塘头庙。东晋宁康甲戌(公元374年)秋旌阳拔宅上昇,语:‘公伯仲季,终始相扶,吾归天后当保护之。因与一药臼为地之价,子宝藏之。凡民苦旱,汲吾井水救之,自然降雨。’子其不显乎,公曰‘善’。”
上述提到的许旌阳乃旌阳县令许逊,人称真人许逊,是瑭公的道友。许逊尽管为旌阳县令,仍一心一意想修道成仙,找一宅屋作为修炼地。看见象牙冈西源瑭公之孙罗钟兄弟三人居住地风景秀丽,对三兄弟说:你们都懂得法术念符仙,能否出价让居屋给我炼丹?钟三兄弟认为旌阳是祖父瑭公的道友,便说,还出什么价,拿去吧。于是另选飞凤山建新居,并悉心照料年老的许逊公起居。东晋宁康甲戌(公元374年)秋,许逊火烧居屋自焚升天,并对三兄弟说,你们兄弟三人一直照顾我,我归天后会保护你们。这里有一个药臼留给你们作为让地之价,要很好保藏。日后凡是民间干旱,汲我井水救之,自然降雨。三兄弟答应了。这是《柏林谱》记载许逊成为天仙,罗钟义让居屋给许逊的记载。
许逊成为天仙不光是许逊个人的事,也害苦了他宗族中的人,因为“如厨宅鸡犬自有神物挟之在于海岛”。也就是俗语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上面提到的许大本是许逊的族侄,瑭公的长女婿,罗救是瑭公的长女。夫妇二人长期为百姓施药疗病,愈者甚众。乡人十分感恩。许旌阳自焚成仙后,作为族侄岂能逃过?乡人自然认为许大本一家也将成为神仙。《罗救传》记载:“宁康甲戌(公元374年)夫妇市米於西岭镇,闻许仙去,惊汗,米车覆於岭,遗米复生,故曰生米,又隐建康茅山之洞以修真为务。曰翻车冈者覆车处也。曰罗冈曰罗姑洞者学道处也。时大本易许姓於,小娘亦变其姓。或出村落见人拱揖而已,不及一言,人欲叩之辄揖而去。”这段记载说的是许大本夫妇推一车大米去西岭镇变卖,途中突然听说许逊成天仙去了,惊愕之际,米车打翻在岭上,这些米再生,所以叫生米。这个地方至今叫生米街。于是夫妇二人赶紧隐居于建康茅山之洞(罗岗罗姑洞)闭门修道。由于“不知克己学问”,夫妇二人只能算是“地仙”。因此许大本罗救学道甚感苦恼,惶惶不可终日,曾试图改姓氏,大本改许姓於,小娘亦变其姓。出村见人不语,只是拱揖而已,别人打招呼也是辄揖而去。
照我们现在的看法,可能许逊炼丹赏丹,身体难受,便焚火自尽,以求解脱,求个好名声,哪里有什么神仙。当时之人信道的多,许逊成仙作为新闻传播。许大本夫妇是老实人,听信谬传,增加了思想负担,惶惶不可终日。这也是道术谬误的祸害。
以上是我根据族谱散记于多处关于行道之内容略加组织而成的叙述,是古人看重的要点。下面还有更重要的内容需要发掘,抹去历史的灰尘,找出其发亮的光彩。
拾金不昧,情操高尚
《柏林公传》记载,瑭公初到青州(可能是北林上属的地域)访道,一日与黄向同行,“得遗珠一囊,可值三百万。向访主还之,以其半谢向,向与公,公以“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为由,亦不受。”
黄向乃馀姚太守昌裔,甚为看重瑭公的品德和大农珠公的家风,遂以女相配,这是顺理成章之举;黄女聪明贤惠,瑭公也自然高兴。事后,瑭公在居处周围广种柏树,为不忘珠公祖恩,特命名该柏树为大农柏。数十年后柏稍成林,遂改北林为柏林。人亦称瑭公为罗柏林。
上面突出的描述了瑭公“拾金不昧,情操高尚”的事实。瑭公路遇拾得珠宝价值达三百万之巨,失主以半数相赠亦不受,这些财宝足够一辈子受用。要得到这笔财富在当时也是合情合理合法之事。瑭公拒收这笔财物唯一的理由就是“积珠不如积德”。再进而提出“种玉不如种树”,并且在居屋周围广种柏树,数十年后柏稍成林。迨数百年后柏林参天大树,郁郁葱葱,鸟语花香,风景秀丽,引来众多诗人的诗情画意。豫章始祖珠公在修建豫章城时栽香樟于庭院,隐居洪崖期间又广植松柏。再上溯我远祖祝融吴回公,“听渰(yan)(龠yue)州之鸣,鸟以作乐歌生”。可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欣赏大自然和谐的乐章是我族祖传的风尚。瑭公不忘祖恩,特命名这些柏树为大农柏留于后世,寓意深远。
瑭公重友盟
瑭公义让墓地  《柏林谱》在豫章始祖珠公名下记载:郭景纯、许逊阳、罗柏林(即瑭公)等情谊甚笃。曾记郭景纯、许逊阳、罗柏林(即瑭公)偕至大农墓侧,但见大农墓区山景气势宏伟,景纯题其墓铃曰:“仙桥玉骨似蜈公,九曲奔腾对九峰,案拱秀星前列帐,朝东大港气冲融。”又曰:“东日西月,主朝金阙,东鼓西旗,臣僚便至,东狮西象,百代侯王。”这勾引了许逊无限的遐想,这么好的风水宝地多好!于是许逊也想占一冢墓地,抢占风水,便揖柏焚香(对瑭)曰:“与公十三祖珠公共幽宅,公可逊否?”。柏林曰:“唯命”,答应了。旌阳遂葬其父许肃于珠公墓后。珠公葬在肃公墓前。
锺公义让居屋  《柏林谱》豫章第十五世、瑭公之三世长孙罗钟公名下记载,罗钟居象牙冈西源修德讲学,当时晋旌阳令许逊仲娣之子钟离嘉与郭景纯访名山,求金宅求修炼处,至钟所居处,见林木丛植,山水萦回,憩息曰:“可为习仙。”柏林公与许逊重友盟,瑭公之孙罗钟遂义让居屋,另选飞凤山新建居屋,并常悉心照料许逊。后来许真人许逊于晋宁康甲戌年(公元374年)八月十五日拔宅升天(即许真人焚火烧房自尽,灵魂升天),遂成天仙。
瑭公赠剑  《柏林公传》记载:公再五梦龙光起沙冈,次日如梦所在掘地得五剑,及许旌阳逐蛟至象湖堕剑,蛟在湖南埂化为牛,公以宗惠仙、李九郎逐之以槎,旌阳义之,乃与求剑,公以所获剑许之。同至获剑所,旌阳以剑擢地洌泉,世号剑井。随偕往新吴村,曰大泽者试剑,故今村名罗塘,雷次宗撰豫章誌云:“旌阳试剑自柏林得之”,说明瑭公重情义。
至今在柏林还保留有《瑭公赠劍》之古跡,有最近的照片为证。


 
 
瑭公多“梦”
梦一、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
《柏林谱》记载,“西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及旦,访道于宗大伯二伯,适至其地北林,行及土名南池塘即石池塘,今名官厅堂是也。以为符梦因改瑭名曰塘,遂自武阳赘居北林南池塘西岸黄向女,遗下柏种分种北林前后,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为柏林,因号柏林。”这段话的意思是:西晋太康间(公元280年至289年)瑭公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寻访到北林后果然符梦,于是自武阳赘居北林南池塘西岸黄向女,在北林前后广种柏树,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为柏林,因号柏林。这里似乎是神仙在引导瑭公赘居柏林。
上面已经解释,北林的黄向公途遇瑭公为人品行端正情操高尚,便许女予瑭公,于是瑭公入赘柏林(公元244年,瑭公24岁),然后在北林广种柏树。西晋太康间是在公元280年至289年,瑭公已经六十多岁,怎能重复上述过程呢?原谱把瑭公真实的出生年份抹去不记,读者就不知道瑭公的真实年龄,难于判断事情的真伪,发现不了疑问,便于神化。真实情况可能是下面的情形。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天纪末庚子(公元279年,瑭公60岁)五月初五寅时祖父罗霄因孙吴君主投降晋朝而回到故居武阳,仿效屈原乘龙舟殉节仙逝。
晋太康年间是公元280年至289年,根据上面瑭公出生年份推算,瑭公已经60多岁,不可能刚刚入赘柏林黄氏。
可能瑭公60多岁得知祖父仙逝后回祖籍武阳为祖父罗霄做过道场。祖父罗霄原是孙吴的安城郡守,长期居住萍乡,为纪念罗霄,当地人把当地的山脉命名为罗霄山脉,直至今日,江西和湖南就是以罗霄山脈而分隔。由于吴主降晋,罗霄特回到故乡武阳,仿效屈原殉节仙逝,魂归故里。
这时瑭公也年过花甲,真是人生如梦,浮想联翩,问自己故乡在哪里?瑭公回想自己出生于涂埠,幼年在涂埠度过,青年在武阳度过八年,24岁在柏林娶原配黄氏,几年后再举家迁徙丰城池山,继娶学道师母之千金谌氏,长期居住,已经三十多年。自己的故乡在哪里?想来想去最后的结论是柏林。因为柏林是自己开始成家立业之地,是长子次子出生之地。
回到丰城池山后,瑭公把这个想法或决定告诉了子孙,长子次子自然同意。再说,一个人到60岁就过了一个花甲,以后开始第二个花甲,瑭公把这个决定同当初在柏林娶黄氏成家同等看待。随后瑭公常抽空回柏林南池塘旧居居住,顺便在村庄北面扩种了柏树。直到瑭公7世孙、昌之长子智慧次子智亮赘居柏林,称为柏林北房支祖和柏林南房支祖。瑭公后裔都一致公认瑭公为柏林基祖,尽管瑭公最初在柏林居住不过五年,随后还隔了5、6代。
这个决定是瑭公偶然感慨而发,如梦一般。考虑到这种情况,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说“西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这句话的由来了。
梦二、持剑斩蛟
《柏林谱》记载:“公复梦五龙腾沙冈,次日至梦中所在地掘地得宝剑五口。”瑭公的宝剑由梦指引得到。“罗柏林有宝剑,常持其剑斩蛟”;由此引出了瑭公赠剑之说,至今尚存古迹。
有了第一个梦,瑭公又想起柏林西边有两座沙山,皆因象湖水患而起。照道家的说法,有水患必定是蛟、蛇、蟒妖所为。许逊更热衷于道家秘术,多处描述“许逊馘蛟斩蟒”,水患未解除,道友瑭公重友盟,也要赠剑配合。
《柏林谱》又记载:“许旌阳逐蛟及象湖,蛟在湖南埂化为牛,即今土名黄埠,又名牛欄埂。宗大伯二伯以木槎逐之,公以箭射之。”
《罗救传》记叙:“世云丁义方学,见大蛇在鄱阳湖吐气如云四十里,仗剑驱之,蛇走海昏,举手高十余丈,从旌阳再驱之豫章,诛巨蛟,余化为瓢壶蔽江而下,冶铁为柱以镇蛇穴,其害遂息。”
按照我们现在的认识,暴风骤雨,昏天黑地。现代人都知道在台风季节会经常碰到。许逊擅长道术,碰到此事总要借机表演一番。有好几处都提到了“斩蛟”之事,活灵活现,好像真的一样。风沙水患是自然现象,哪里有什么蛟龙水怪?
我出生于柏林村,并在柏林村度过了童年。柏林村庄的西面有座沙丘,长约数里,宽约1里。再西面还有一座类似的沙丘,沙丘皆在象湖的南边。黄沙由北边的象湖水干枯后而显现湖底,再经北风吹过来。此地历年风沙水患不断。“持剑斩蛟”之说,可能源于治沙治水之缘。瑭公和许逊、宗惠仙皆术道也,不足为怪。
关于柏林古时之沙患和水患,以及治沙治水之说,我尚未找到历史记载的依据,但我自幼亲眼目睹沙患和水患之危害。公元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民翻身做主,除土改等民主改革以外,建设柏林的第一个议题就是治沙治水,我也亲自参加过修堤防洪。解放后经过几年的努力,水患基本制服。公元2001年初我回乡时,儿时见到的沙丘已被蔓植的“蔓姜籽”(一种中草药)所覆盖。
梦三、黄氏复又三乳而生五女
《柏林谱》记载:“公复梦五龙腾沙冈,次日至梦中所在地掘地得宝剑五口,后黄氏复又三乳而生五女,及五女稍长,悉聘黄氏五男,遭疫同死,葬西湖东南埂,今名壇前湖是也。五女往泣五男墓所,结黄丝五步以示己为黄氏妇意,故今地名黄丝埂。因此柏林公令五女各持一剑守节于新吴山,五女拜去。比至编草为衣,种蔬为食,结茅为居,终身不笄(不嫁之意),惟於彼地植柏,微示彼为柏林罗氏女意。”
许旌阳逐蛟及象湖堕剑,遂向柏林公求剑。瑭公“偕旌阳至新吴,见柏翠茂如故园,遂同憩彼柏树下,时五女已通慧,各持宝剑来献。旌阳曰:“仙女何以预知?”对曰:“十年来先生急于去害,今偕至此,盖必有为,况从者之肩剑囊皆空,是以知之。”旌阳以为剑仙,及闻旌阳冲昇五女,卒隐彼柏树下,乡人奇而祀之,即今祀名柏林观,神名柏树仙童是也。”
从这里看来好像黄氏生过五女,是五胞胎,怎么能够同时聘黄氏五男?且遭疫同死?现代科技发达,适龄妇女吃药多排卵会有多胞胎。在古代真是很难想象。很可能是黄氏年老生病,例如长了一个乳房瘤什么的,瑭公请来许逊做道术驱邪。于是请许逊做道术用纸折五女,适黄氏五男(纸折)。先让五男死,五女守寡守墓,然后由许逊冲昇五女成仙。不管怎么样,都可能是有过瑭公和许逊做道术治黄氏之病。
瑭公的基本生活
瑭公以道士为职业。其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如何?族谱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从相关的记述中推导。瑭公物质生活的来源是什么?靠替人做道场收费?瑭公初次走上社会,路拾300万而毫不犹豫婉拒酬金,唯一的理由是“积珠不如积德”,由此看来,瑭公不会向普通民众收费。瑭公是当地大农珠公的后裔,世代仕宦之家,瑭公也不会靠有钱人施舍。瑭公先祖为官清廉而著称,而且瑭公又离家闯荡江湖,所以瑭公不会有巨额遗产。
《柏林谱》的“罗救传”记叙,瑭公的女儿“往来豫章施药疗病,愈者甚众。故后即其救疾功,号罗救小娘。”生活的格言是“求人则辱己,有名则沔(同丏,遮盖之意)名,有利则不利,必不求而欲自足,始无所愧。”也就是不求名利,不求人而尽量自足,问心无愧,真正做到自尊自爱。难道这不是瑭公夫妇教导的结果?
罗氏通谱网站介绍,瑭公长子文通,“结茅种菊蔬食水饮,讲学授徒八百有奇,南宋时勅修罗山书院。殁后门人祠于其地,葬祠后,今日大罗山者是其祠于墓也。”“卒葬丰城县池山巅,即今大罗山善士坪后,南向。”瑭公长子文通,随父母生活在丰城池山,一面“结茅种菊蔬食水饮”,一面“讲学授徒八百有奇”。居屋是自己动手盖的茅草屋,吃的是自己耕种的蔬菜粮食,饮水是自己挖掘的水井,顺便种些花草美化环境,同时讲学,先后授徒八百多,也必定会带领弟子一同耕种,解决生活问题,这就是文通一家的日常生活。朝廷给官也不愿做,“咸和二年(东晋,公元327年)诏为军谘祭酒,固不既往,执意修道,寡欲无求,廉退自守,隐居避世乱,以求尧舜之道。曰善士坪者是其修善处也。屡诏不起,因号诏贤先生。”自诩曰:“以臣抗君,以夷乱华,小人道长之时,吾今无意於天下事,将为汉梅僊矣。”当时有些人稍有权势便想夺取天下(“以臣抗君”)甚至借助外族扰乱中华(“以夷乱华”),致使国家分裂,世道纷乱,“小人”横世,文通“无意於天下事”,还是“执意修道”“将为汉梅仙”,“以求尧舜之道”。这就是文通的精神世界。文通自小同父母兄弟生活在一起,难道这不是瑭公一家的日常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写照?自瑭公起,有四代连续生活在丰城池山,享有盛名,不过外人只知有文通而不知有瑭公。
根据瑭公为人处事之道,可以想象,瑭公长期到处讲学,做道事,必是居住道观(例如彭贞观、建德观等),而非民宅。若有钱人赞助,也必定会献给道观,更不会向人索财。

概述瑭公其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瑭公大概的为人及其生平年鉴。
瑭公,字公秀,名秀居,号柏林,令恭次子,豫章第13世,三国时代后期和晋朝的民间道士,豫章柏林罗氏基祖。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庚子(公元220年)十月初八日丑时出生于涂埠。
后汉建兴二年甲辰(公元224年)父亲卒于军。公4岁丧父,这时母亲徐氏不满18岁,兄弟四人年龄分别为6岁、4岁、2岁,另一个最小的还是遗腹子。兄弟四人从小衣食无忧,但兄弟四人从小失去父亲的爱护和管束。瑭公的童年是在出生地涂埠度过的。
瑭公青年时期在武阳渡居八年,也就是建兴丙辰年(公元236年,瑭公16岁)由涂埠迁居武阳渡(武阳之泗洲)。瑭公自幼聪明伶俐,心地善良,喜好结交。
当时三国战乱近百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民众亲人伤亡,心境渺茫,从而道教盛行。年轻心地善良的瑭公为解脱民众对诸事的迷茫,于是想拜师学道,闯荡江湖。公初访道於青州(可能就是北林的上属地域),从事黄仁览,与宗惠仙适其地北林塘论道。一日,公尝与黄向(黄仁览的兄长)同行,得遗珠一囊,可值三百万,(黄)向访主还之,(囊主)以其半谢向与公,公曰“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亦不受。事后黄向以女许瑭。黄向乃馀姚太守之昌裔,名门之后。
可能是后汉延熙七年甲子(公元244年,24岁)入赘柏林(前名谓之北林)黄氏,并在居所乃至北林村庄前后左右以柏树种植。为不忘祖恩,特命名该柏树为大农柏。后柏树成林,北林村庄遂改名为柏林。瑭公也号柏林。公遂成为柏林罗氏基祖。实际上真正世代在柏林居住是从豫章十九世智亮公开始,智亮公是柏林南房支祖,是瑭公的七世裔孙。
当时宗惠仙和许逊都是要好的道士,已经结为儿女亲家。许逊原为旌阳县令,喜好道术。传公曾居新吴大澤村结茅学逊(即许逊)秘术。瑭公学道家秘术必定心存疑虑,因为道家秘术实际上就是骗人之术。
可能许逊道术不精,后来得知丰城池山谌礼擅长道术,于是瑭公与旌阳令许逊(字敬之),一同前往丰城池山拜师谌礼师母学道术。瑭公更深知道术乃骗人之术,深受战争创伤的平民百姓更需要得到心灵的抚慰。
于是瑭公积极主张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术为末,尤不废人伦。见《柏林公传》。瑭公很有主见,心地善良。瑭公也不忘植柏建塔于池山山巅,故今遗名丰城池山有柏塔,池山之人号柏林公曰“九天道源”。
师母之千金喜爱年轻的瑭公,而瑭公已经在柏林成家,师命也难违。
瑭公重情义,可能是后汉延熙十二年己巳(公元249年,瑭公29岁)前,瑭公携妻原配黄氏及诸子(文通、文慧等)迁居到丰城池山。谌氏执意要嫁,然后瑭公续娶上谌谌仓部郎中谌礼女(学道师母之千金),谌氏生子文佑。
瑭公一生以道士为职业,但主要的物质生活来源还是农耕。“种蔬为食,结茅为居。”瑭公的长子文通精研道学,快成“汉梅仙”,仍然“结茅种菊蔬食水饮”,还“授徒八百有奇”。瑭公一家一面“种蔬为食,结茅为居”,有能力过着自给自足的物质生活,一面习读道家思想之精华,寻求尧舜之道,讲学授徒为社会服务。“知有义不知有天下,知有学问不知有功名。”瑭公初寻道时路拾巨珠可获酬百万而不心动,理由是“积珠不如积德”。
瑭公常到各地讲道。曾与宗大伯二伯结庐于象湖南埂,复与兰陵尚书左丞彭贞、推官萧正法、大尉黎蒋,二次讲道于城西北一隅,即今彭贞观也。“咸和间(公元326--334年,瑭公一百零六岁到一百十四岁)回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春讲道于城中湖西,即今地名建德观,过三月复去。”
瑭公行道强调 “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体现了瑭公高尚的职业道德,或社会责任感。
瑭公认为“不必废人伦,坏名教,绝俗离群”。非常务实,贴近普通百姓。体现了瑭公高尚的家庭道德情操和家庭责任感。
公曰:“以精日月二君之传,有静明忠孝之道。”坚决反对焚火自尽升天,曰:“吾身是父母遗体,但自善崇获,不获罪於五藏。”
瑭公在社会上主要是以道家思想为武器,解决群众遇到迷茫或难解之事,可以得到心灵慰籍和安抚;若百姓身体染疾,可以得到医药治疗和救治。
天纪末庚子(公元279年,瑭公60岁)五月初五寅时祖父罗霄因孙吴君王降晋,自萍乡回武阳仿屈原乘龙舟殉节仙逝,魂归故乡,享年九十四岁。
《柏林谱》记叙,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移柏林北瑭,居南塘”。晋太康年间是公元280年至289年,可能瑭公60多岁后得知祖父仙逝,曾为祖父做过道场。回想自己的一生朗闯江湖,迁居多处,涂埠是他出生之地,而柏林是他成家立业独立走上人生之路的第一站,遂决定以柏林作为自己的故乡。并常去柏林,在村庄北面扩种柏树,自己仍居住旧居南池塘。
《柏林谱》记载,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为柏林,瑭公亦号柏林。这时瑭公应是94岁。
《柏林谱》又记载,瑭公经常外出讲学传道。“咸和间(公元326--334年,瑭公一百零六岁到一百十四岁)回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春讲道于城中湖西,即今地名建德观,过三月复去。”
瑭公卒年不详,享寿在106—155岁之间。殁葬屋后柏树下,即今株树山。
原配黄氏,青州黄向公女,殁葬春花冈下,水龟形,即今桥头西岸,古铃曰:“断头崖,春花园,水洋洋,左边山障,右边沙芒。葬下三年后,白壁献君王”。
再娶谌氏,上谌仓部郎中谌礼(瑭公授道之师母)女,殁葬原籍安徽歙县通德乡,即天尊墓。
子三:文通、文慧(黄出)、文佑(谌出)。
【文佑,号淑行。东汉延熙庚午年(公元250年)生。性至善。西晋惠帝时,入新安黄山学道,即今安徽呈坎天尊是也。殁葬安徽歙县通德乡,即天尊墓,同生母葬在一起。】
女一:长女为百姓施药疗病,愈者甚众。人们感激她救治疾病的功德,号称罗救小娘,适配许旌阳族许大本。
【因许逊焚屋自尽升天,许大本遭遇成仙的压力,长女夫妇皆易姓隐西山(娘家),又隐几山(夫家),以善医名世,至今祠于彼处。见《罗救传》。
大本诗曰:“自从天府升仙境,出入尘缘直至今,不是载名混世俗,卖柴沽洒过生平。”
小娘诗曰:“醉舞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卖仙药,那个西山是我家。”初嫁时,母遗以罗裙,嘱曰:“视此罗裙,要为罗氏女,故终身服此。”
罗救夫妇同葬几山。所葬之处,人不敢至,有取石者便觉有声,故今名为雷公咀。宝历二年(唐,公元826年)宋季方著传。后熙宁乙卯年(北宋,公元1075年),龙泉村裔孙审礼复传。】
瑭公深得后人尊重
瑭公没有做官,是晋朝民间道士,积德积善,抚慰民众心灵。
瑭公传承家族风尚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且受后辈尊重。
豫章始祖大农罗珠筑豫章城,曾广种豫章树(即香樟树),怀念远祖黄帝第四十一世孙璋公为官清廉公正,珠公因“豫章”而闻名。珠公隐居西山洪崖后又广种松柏,以示己节,怀念汉朝的兴盛,也为周围建造了宽松的生活环境。
瑭公初到柏林成家,首先在居屋和村庄前后广种柏树,并命名该柏树为大农柏,不忘先祖珠公。数十年后柏树成林,并一直延续了近千年,到宋朝的时候已经相当繁茂昌盛,这可以查看相关的诗篇。瑭公传道的基地是在丰城池山,在池山也种了很多柏树,在池山山巅建塔,取名“柏塔”。豫章因珠公而得名,瑭公以“柏林”而鸣世。
还有些后裔迁往他处也广种柏树,以示纪念。如果豫章(香樟树)成为豫章始祖珠公的象征,那么柏树便成了柏林基祖瑭公的象征。据《柏林大成谱》瑭公谱系记载:凡学士颖之《柏轩集》,侍郎盛德之《号柏园》,进贤上屋叔廉之“柏树桥”,罗山(丰城池山)之“柏塔”,进士鹗之居《咏柏林》,丰城荆皮垅之“柏林”,折桂乡之“柏山”,贵甫之亭曰“柏秀”,新吴之“柏林观”,新建青蓝之“柏林”,歙上后土之“大柏山”,新建溪洪之书院曰“柏香”,皆因柏林而名也。仰山之号“北园”,高垍枢密院点之号“北庵”,点第四子愚之号“北林”,杨桥直阁必元之号“北谷”,君庸之号“北麓”,亦因柏林而名也。按末植柏之时曰“北林”,既植柏之后曰“柏林”,然名虽不同,皆不敢忘祖之意也。
豫章始祖大农罗珠在西山洪崖隐居期间,也有讲道,设有大农坛。前面提到,豫章西山地区传道始于大农。瑭公学道虽然名誉上是拜上谌谌礼为师学法术,但实质上瑭公还是传颂祖传的道家理念,在传道师傅以道术闻时的当时,瑭公仍强调并坚持“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术为末,尤不废人伦。”认为“不必废人伦,坏名教,绝俗离群”,这种高度独立思考的行道准则十分难能可贵,体现了瑭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家庭责任感(家庭道德)。族谱上还记载瑭公到许多地方讲学传道。“咸和间(公元326--334年,瑭公一百零六岁到一百十四岁)回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春讲道于城中湖西,即今地名建德观,过三月复去。”
瑭公的子孙也在丰城池山修德学道,连续三四代之久。
瑭公成家立业始于柏林,数代都居住在丰城池山。一直到豫章十九世、瑭公七世孙智亮公(企生之次孙,昌之次子)才正式开始在柏林世代繁衍,智亮公称为柏林南房支祖;瑭公七世孙智慧公(企生之长子,昌之长子)也入赘柏林,其后世多在新建居住,但仍称为柏林北房支祖。后人都一致尊崇瑭公是柏林罗氏基祖。柏林成了豫章柏林罗氏的发源地。在整个罗氏家族中,据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族人皆称是豫章后裔。在豫章家谱第三十世以后基本上都是记载柏林基祖瑭公的后裔。这都是由于瑭公以实际行动传承了优良的家风,使后代懂得如何立身、处世、修道、养气,且多为长寿。
本文只是在整理《豫章柏林罗氏族谱》有关豫章柏林罗氏基祖瑭公的材料时一些肤浅认识。
公元二零零六年冬                                 瑭公第54世孙  时实

 

附录:
《豫章柏林罗氏重修大成族谱谱》原谱记载:
(瑭公)字公秀,武阳渡居八年。西晋太康间因梦中联语云“柏移林北,瑭居南塘”,及旦,访道于宗大伯二伯,适至其地北林,行及土名南池塘即石池塘,今名官厅堂是也。以为符梦因改瑭名曰塘,遂自武阳赘居北林南池塘西岸黄向女,遗下柏种分种北林前后,垂七十年后柏俱成林,遂改为柏林,因号柏林。
公复梦五龙腾沙冈,次日至梦中所在掘地得宝剑五口,后黄氏复又三乳而生五女,及五女稍长,悉聘黄氏五男,遭疫同死,葬西湖东南埂,今名壇前湖是也。五女往泣五男墓所,结黄丝五步以示己为黄氏妇意,故今地名黄丝埂。因此柏林公令五女各持一剑守节于新吴山,五女拜去。比至编草为衣,种蔬为食,结茅为居,终身不笄(不嫁之意),惟於彼地植柏,微示彼为柏林罗氏女意。
後咸和间回宗时与司徒舒公女元春讲道于城中湖西,即今地名建德观,过三月复去。
至许旌阳逐蛟及象湖,蛟在湖南埂化为牛,即今土名黄埠,又名牛欄埂。宗大伯二伯以木槎逐之,公以箭射之,旌阳知其有道术,因谓曰:“劳三秀才,故来慰谢,但予失斩蛟之剑,欲为同道相求。”宗惠仙曰:“惟罗柏林有宝剑,常持此剑斩蛟于浇窟。”遂同至公家,与旌阳同至沙冈得剑穴,将剑卓地洌泉涌出,因号为“剑井”,又名“真君井”。柏林公洗圆石甃之,又名“石井”。其井在般若寺后百数十丈,旌阳询剑今何在?公以实对。因偕旌阳至新吴,见柏翠茂如故园,遂同憩彼柏树下,时五女已通慧,各持宝剑来献。旌阳曰:“仙女何以预知?”对曰:“十年来先生急于去害,今偕至此,盖必有为,况从者之肩剑囊皆空,是以知之。”旌阳以为剑仙,及闻旌阳冲昇,五女卒隐彼柏树下,乡人奇而祀之,即今祀名“柏林观”,神名“柏树仙童”是也。
唐御史中丞丰城王季友著传,公居新吴大澤村结茅学逊秘术,即今地名罗塘大澤村,五月悟而始归。与宗大伯二伯结卢于象湖南埂时,乡人立宗道二伯及公三神像,今枫树庙(即黄埠庙)中有神名“罗公驰射大神”即公也。后汝邦因瑭像坐宗氏后,遂移像於望烟楼。故黄埠庙(今枫树庙)只存宗氏二像,元至治二年洪水泛滥,洗倒望烟楼,瑭之遗像遂不存矣。复与兰陵尚书左丞彭贞、推官萧正法、大尉黎蒋,二讲道于城西北一隅,即今彭贞观也。偕许旌阳问道于谌母,植柏建塔于池山巅,故今遗名柏塔,池山之人号曰“九天道源”。南朝梁大同十一年勅加“至孝忠顺”。唐贞元甲申翰林学士京兆韦执谊著传。钱起题“剑井”诗曰:“片霞照仙井,泉底桃花红,那知幽石下,不与武阳通。”
公葬屋后柏树山即今株树山。
妻黄氏,葬春花冈,在桥头西岸。
古吟曰:“断头山壅春花冈,下水龟形水洋洋,左边山障,右边沙茫,葬下二年后,白璧献君王。”
(黄氏生)子二:文通、文慧。女六:长号罗救小娘适许旌阳族大本。夫妇皆易姓隐西山。大本诗曰:“自从天府升仙境,出入尘寰直至今,不是戴名混世俗,卖柴沽酒过平生。”小娘诗曰:“醉舞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卖仙药,那个西山是我家。”又隐几山以善医名世,至今祠于彼处。初辞去,母遗以罗裙,嘱曰“观此罗裙要为罗氏女”,君故终身服此。夫妇同葬于几山。所葬之处人不敢至,有取石者便觉有声,故今名雷公嘴。唐宝历二年宋季芳著传。後熈宁乙卯龙泉族孙审礼复传。
又娶上谌谌仓部礼女,葬歙通德乡即天尊墓。生子一:文佑。
凡学士颖之《柏轩集》,侍郎盛德之《号柏园》,进贤上屋叔廉之“柏树桥”,罗山之“柏塔”,进士鹗之居《咏柏林》,丰城荆皮垅之“柏林”,折桂乡之“柏山”,贵甫之亭曰“柏秀”,新吴之“柏林观”,新建青蓝之“柏林”,歙上后土之“大柏山”,新建溪洪之书院曰“柏香”,皆因柏林而名也。仰山之号“北园”,高垍枢密院点之号“北庵”,点第四子愚之号“北林”,杨桥直阁必元之号“北谷”,君庸之号“北麓”,亦因柏林而名也。按末植柏之时曰“北林”,既植柏之后曰“柏林”,然名虽不同,要皆祖以不忘之意也。
柏林公传
张渊微  新城人宋状元礼部尚书
柏林公,南昌柏林罗氏始祖也,名塘,字公秀,汉节士大司农裔孙。
幼居武阳之泗洲,梦柏移林北,塘居南塘,及旦访道於青州,从事黄仁览,与宗惠僊适其地北林南塘论道。移日大悦,以为符梦,遂居北林,故青州以从叔曰向女妻之。向余姚太守昌裔也,公尝与向同行,得遗珠一囊,可值三百万。向访主还之,以其半谢向,向与公,公以积珠不如积德,种玉不如种树,亦不受。遂以大农柏种,种於所居左右,不数年柏稍成林,改北为柏,因号柏林。
公再五梦龙光起沙冈,次日如梦所在掘地得五剑,及许旌阳逐蛟至象湖堕剑,蛟在湖南埂化为牛,公以宗惠仙、李九郎逐之以槎,旌阳义之,乃与求剑,公以所获剑许之。同至获剑所,旌阳以剑擢地洌泉,世号剑井。随偕往新吴村,曰大泽者试剑,故今村名罗塘,雷次宗撰豫章誌云:“旌阳试剑自柏林得之”,明公义也。
又与偕往丰城池山问道於谌母,居彼植柏,故今遗名柏塔。且协佑驱蛟有功,故从祀于铁柱额,曰协佑庙。
初襄阳宗人曰尚曰友者,辟佐郡政,故辞只与彭坑、张氳、胡拔俗东公讲学於龙沙、乌晶,并始祖大农学道之所,曰洪崖曰汉岭者居之,以精日月二君之传,有静明忠孝之道,曰不必废人伦坏名教绝俗离群,又曰吾身是父母遗体,但自善崇获,不获罪於五藏,可谓之至。孝经曰:“有名万物之始,无名天地之母。”公学准是张洪崖传,云在西山与罗大师为侣,指公也。许旌阳撰灵宝坛记云:“厥维西山萃,古今精气实,上下神仙一大区宅,有道之士皆由是出。吾与张洪崖、胡拔俗等其人也。”郭璞撰玉真坛疎云:“龙沙识仙八百,始自玉真乌晶,丽景三千中藏灵宝。”由是言之,公諴西山高士。
然仙家者流学亦不同。若许旌阳者道果大成,阴滓消尽通体纯阳,其初聚则成形,其终散则成气,而轻清者归於天矣,故能冲昇,如厨宅鸡犬自有神物挟之在于海岛,是曰天仙。若许大罗救,不知克己学问,而惟精气还原,阴滓未尽化,故未冲昇,是曰地仙。若公者,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为末,尤不废人伦,是曰人仙。
后公同乔氏避居范阳植柏,以明其志。故今唐县之柏、巖院永平之柏山,皆其遗也。泰安间辟谷于晋典郡,即今罗秀山也。大同间勅加至孝忠顺,然张胡于隋唐间又复见于西山,公卒葬而弗化,未闻复见之说。其故何与意?张胡有长生不死之异,故既去而复来。而公无仙无僊之异,意其重党锢之,戒而假仙防祸也。今予同举进士一鹗者公裔孙也,亦其居以柏为林,盖不忘公之意。因传之云。
罗救传
救,南昌人,柏林公女也,配旌阳令许敬之族人大本。俱好隐尝曰:“求人则辱己,有名则沔名,有利则不利,必不求而欲自足,始无所愧。”时外叔黄仁览妻许氏,旌阳女也,有道术,救同抚竹杖乘青龙往来豫章施药疗病,愈者甚众。故后即其救疾功,号罗救小娘。
又僭大本隐几山,与陈勳时荷周广曾亨旴烈潜心于吴,世云丁义方学,见大蛇在鄱阳湖吐气如云四十里,仗剑驱之,蛇走海昏,举手高十余丈,从旌阳再驱之豫章,诛巨蛟余化为瓢壶蔽江而下,治铁为柱以镇蛇穴,其害遂息。
宁康甲戌夫妇市米於西岭镇,闻许仙去,惊汗,米车覆於岭,遗米复生,故曰生米,又隐建康茅山之洞以修真为务。曰翻车冈者覆车处也。曰罗冈曰罗姑洞者学道处也。时大本易许姓於,小娘亦变其姓。或出村落见人拱揖而已,不及一言,人欲叩之辄揖而去。有万元振拜之曰,愿事足下摄衣以从,遂历险间。坐石上,左手解襟,出茶末星援养生法,元振掬水饮之,悟真而别。
大元时道德观羽士万云祠,救於大本于西岭之镇,故名许仙庙。迨都督江荆何无忌与卢循战於祠下,长史邓潜祷之,梦救语曰“宜居上流坚壁不战,可抗大航。”后以不从败,而救妹五术亦兴,俱号柏树僊童,今祠於新吴之柏林观。家传神异有如此者。兹奉制宰,太康出祠下,故洁觞一奠并传之。熈宁乙卯龙泉族孙审礼撰,前后类此者间涉荒唐,但先人手泽故并録之。按生米前街巷右有歇脚亭者小娘盘辟修养处,名族孙鲁子世甫缉其传。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