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关于缚娄国去向的探讨

 罗海金 发布时间:2006-10-11


杨万翔先生在“谁牵五羊至广州?”中提到“秦始皇决策征服岭南,兵分五路,最东路由赵佗率领,自江西入粤东,对缚娄扫穴犁庭!罗氏族的史诗从此弦断成绝响……” 目前还没有找到缚娄国灭亡及其时间记录,因此不能下灭亡结论。这与史料和事实不符。面对强敌,国人分水路、陆路转战西南,开始新的长征,最后一部分人到达湄南河下游,luohuguo罗斛国落脚于此,这是罗国的第三次大迁徙。后来与暹国合并,便合称暹罗(1949年改名为泰国),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罗国用了约500年的时间,完成了从长江边迁徙到了印度洋边。战国时期的强国都已灭亡2000多年了,而罗国能够延续到现代,这是奇迹,值得人们好好研究。

河南罗山(部落)→ →甘肃正宁(罗山、部落)→ → 湖北宜城市(罗子国、罗伯国、罗国)→ →   湖南汨罗市(罗国)→ →  广东博罗县(缚娄国、罗国)→ → 泰国(罗斛国、暹罗、罗国)

生产发展过程――捕鸟――放羊――稻作生产,是首个发展了稻作技术并不断向南方推广的国家;

迁徙过程――从中原不断向南,是首个中原政权进入岭南的国家,也是首个败而不灭的中原政权;

要搞清缚娄国到哪里去,先了解缚娄国从哪里来。周初,罗氏族的首领被周天子封为子爵(后为伯爵)。罗的封地在湖北宜城,称罗子国(后为罗伯国)。位于楚国的南面,与强楚为邻。后来在楚国对外扩张的压迫下,罗国逐步向南迁徙,公元前391年以后,罗国迁徙到现广东省博罗县。

1、抵抗楚国扩张,给予迎头痛击。用儒家思想去看战国人的理念我不认同,小国不会心甘情愿做大国的良民。所谓小国是指南方国家相对于北方国家的战斗力而言,一般来说,南方国家的武器装备没有北方国家精良。早在《左传·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楚国派兵征伐绞国,“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注:罗“国在宜城西山中。”次年春,楚屈瑕伐罗,……(师行)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这次战争把楚国打得大败,主帅自缢,其馀将帅被俘,使楚国损失惨重。可见小国不是只有被动挨打,只要组织得好也能打败大国。也说明罗国还是能打的,不会向强敌屈服。

   2、罗国人懂得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知进退,具有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战术。商周时期,带羊角的姜、羌、芈mi部族人都是能征善战,芈姓罗氏也不例外,但战场瞬息万变,胜负难测。公元前690年,罗国在与楚国的战争中失败,实施了战略大转移,举国从湖北宜城开始向南迁徙,经枝江到湖南,在汨罗江畔建立了都城,这是罗国的第一次大迁徙。

   对于罗的灭亡原因,据富辰谏周襄王说:“昔鄢之亡也由仲任,……罗则季姬,……是皆外利离亲者也。”注:季姬,姬氏女,为罗夫人而亡其国也。

有关史料记为“公元前690年,楚灭罗。”我认为这不完整,不准确,以偏概全。胜利者往往容易夸大战果,名不副实。如果把“灭”定义为“无反攻能力”那是一说,但在战国时期,这一定义只适应于东夷,因东夷没有战略纵深,东面是大海没有退路,只能灭了。而这一定义不适应于北狄和南蛮,他们各自有战略纵深,北狄打不赢就退往漠北,南蛮打不赢就退往南方,进攻一方受制于运输能力,粮道长了容易遭袭和切断,只能打到军需给养所能运输到的地方。当然对灭的定义不同结论也就不一样,如灭山火,灭了一两棵树的火就算灭了,其实不然,满山遍野的火会越烧越宽。罗国有辽阔的蛮人区作战略后方,楚国并未能向罗国纵深方向攻击,只是在边界取得局部胜利,可能是指挥中心或国都被攻陷,部分有生力量被歼,财物被枪,人员被俘,国都被毁。罗国虽然受到了重创,损失惨重,但并没有被全歼,有生力量还在,军队是国家政权的实质性象征,他们不愿臣服,不屈不挠,继续战斗;他们团结少数民族,依靠少数民族,帮助少数民族;他们是宣传队,他们是开拓者,他们是播种机;他们转战万里,充分利用广阔的空间与敌周旋,写下了辉煌的史诗。要不然就没有枝江、汨罗江建国都之说,楚国的势力也不用等到300年后才达到洞庭湖。2600年后,中央红军离开瑞金长征,说不准在罗国人身上学到了什么?

公元前391年,楚国“南平百越”,拓疆至洞庭湖以南。罗国人主体部分又向南迁往两广,并将国都建在现广东省博罗县,叫缚娄国(带有蔑称的汉字音译,正常可译为傅罗或博罗)。也有部分人向东西方向迁徙,这是罗国的第二次大迁徙。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大将屠睢sui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为了保护家园,缚娄国和南越族组织了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对敌反击战,又开始了新的长征,足迹几乎遍布整个蛮人区。据不完全统计,以boluo 、 fuluo、及其词序倒装的地名广东有17处,如博罗县、罗浮山、博罗坑、罗白角、罗湖、白罗及罗山、大罗山、罗水、罗岗、罗定等;广西有21处,如扶罗、富罗、湖罗、罗波、罗白、罗卜、罗播、罗湖、罗坡,尤其是罗泊湾的考古发现,罗邦、罗山、波罗山、罗岭、古罗、罗城、罗旧等地的存在;海南岛有佛罗镇、抱罗镇、福罗仔、罗帅村、罗帅二、吊罗山、六罗山等;湖南南部有波罗、扶罗、罗白、罗卜湾、罗卜町、罗卜田,也有罗城山、罗皇寨、罗山江、罗子团、罗市、大罗岭、罗步源、罗古石、罗岩、罗霄山等;柬埔寨有逻邦、格罗兰、波罗坎、格罗奇马等;缅甸有帕罗土,老挝有波罗芬高原,越南有山萝,泰国有罗斛、罗富里、班巴罗、罗勇……。两广的罗地名有560处以上(bo-luo这个古国名,乃是罗氏族跟瓯骆越族相融合的明证,luo就是罗,而bo则为古越语的“聚居地”,这个国名照顾到了古越语的词序倒装,把它反转,便是luo-bo,即“罗族聚居地”;f跟b或p效果相同是约定俗成,比如杜甫的“甫”,可以读成fu或pu,而番禺的“番”,你且教我读一番;以现代壮语为代表的“壮侗语族”,至今仍把“村庄”或“聚居地”称作bo、ban、po、pan。)。

博罗县及上述罗地标中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是罗国设在岭南的二级政权所在地。

地标,罗国人所到之处一般都留下了地标,主要有三大类:一是以姓芈mi音;二是以氏罗luo音;三是以地望豫章yuzhang音。姓氏读音较好辨认,地望较复杂些。地望出之罗国初期国都所在地宜城、南漳、漳水,取yu、yi和zhang之音,以地望取名的地方可能是罗氏族高层人物居住过的地方,其代表有南昌古称豫章、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乐昌交界的宜章。南昌的豫章是汉初治粟内史罗珠所创,罗珠是豫章始祖。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乐昌交界的宜章,可能是罗国人南下岭南博罗时经过的地方,并有高层人物在此居住过。地标中,最主要的是罗山,罗氏族的发祥地是河南罗山,后来的迁徙地也常常有命名罗山。地标中的bo、po与罗伯国的“伯”也有关系。

3、罗国国君是春秋时期最早的南蛮人首领,有驾驭蛮人的能力。罗国所辖区域在楚国南面,国都设在蛮河边的宜城,从国都一直向南都是蛮人区。楚国被称为楚蛮,罗国就不用说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整个长江以南地区都是罗国的大后方。如何管治?

在国家安全方面,初期国都设在哪里?宜城、南漳、房州、枝江等地都有一说,我认为都有可能。一是靠近周朝廷,便于联系;二是国王守国门(主要威胁来自北方),便于靠前指挥,有利于鼓舞士气,保护国民;三是在以力说话的年代,敌我力量处于不断消长过程,指挥中心也不可能固定在一个地方,有进有退。

在发展生产方面,从马王堆(西汉)出土的谷物看,罗国的稻作技术有了相当的发展,并不断在南方推广。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有栽培稻实物,据采集的木炭和陶片经C14测定,年代分别为距今12540+_230年和12860+_230年,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栽培稻实物。秦末助汉灭秦的罗珠,汉初被任命为治粟内史,封地在南昌命名为豫章,是管理谷物的官,可见秦以前罗国人的稻作技术和组织稻作生产的能力在全国是领先的,因而被刘邦所肯定和器重,也是数百年来罗国人对稻作技术研究、生产的结果。从整个南方地区都有米罗、罗田、那罗(“那”(Nat),是壮语对于“水田”的称谓,衍义为“水稻”。“那文化”的定义,即为“稻作文化”,“罗”就是缚娄国,“那罗”就是“缚娄国的稻作文化”)等地名看,也可证明缚娄国的稻作文化深入人心。有关水稻栽培的起源历来众说纷纭。1997年,广西民族研究所有关学者正式提出“珠江上游说”,判断珠江上游的壮族地区是栽培稻起源地之一。 这也是另一个五羊传说,只是对众多米罗、罗田、那罗等地标视而不见,忘记了那“仙人”送来的稻穗。也难怪,仙人送稻的几百年后,岭南才有较多的文字记载,此前的口口相传有的失传了。
    在行政管理方面,实行地方自治和宗主国纳贡制度。上下关系相处较好。

4、避战乱,逐步深入蛮地,帮蛮人发展稻作生产,没有留下恶名。学术界认为“那文化圈”的范围———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南至缅甸、泰国,东至广东省中部。在这“那文化”的核心地点广西贵港市罗泊湾的考古发现(出土稻、粟、大麻等20种植物的种实),证明罗氏族的影响业已深深融入“那文化”的灵魂(被汉语翻译为“泊”的那一古越语读音bo或po,原意为“聚居地”的读音)。罗氏族带来了先进的稻作技术并与当地人密切合作,进一步促进了稻作生产的大发展。缚娄国政权迁走了,老百姓仍有怀念之情,地名思罗、甘罗、罗朋、罗祥、玉罗、美罗、富罗、罗妥、泽罗、罗康、罗秀、罗学田、流罗村、乐罗、那罗(数量最多)等可见一斑。

杨万翔先生关于“五羊神话源头在于芈姓罗氏族的南徙传奇,“五羊神话”所含信史由两个要素合成:其一,随罗氏族人东徙的瓯骆越人给番禺地区土著带来了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其二,罗氏族人姓芈,“芈”字以羊象形,北方话读音为mǐ,粤语读音为me(咩),源出羊叫声。)”五羊神话讲的是五羊送来了稻穗,您却强拉进来瓯骆越人,这瓯骆越人如果作为随从听从主人的话做事就对了。这也是缚娄国人的善举,说明迁徙到罗浮山的过程是友善的,是和平的,是受欢迎的。这一故事可见缚娄国建国期间,岭南的开发程度较低,以致于把罗氏族人作为神仙,口口相传,近千年后才有文字记载。
    5、受蛮人拥戴,建立缚娄国,做了蛮人王。战国时期,中原人称长江以南为蛮地,中原人也很可能把罗国人看作蛮人。罗国与南方各地方政权的关系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上国与下国的关系,罗国在自己的属地迁都是合法的。罗国重视发展稻作生产,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提高,受人民拥护,罗国与各地方势力相处也较好,和平的搬迁了国都。缚娄国的主要统治范围是整个珠江流域,而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是派出机构,是缚娄国设在西江流域的行政机构和组织、指导稻作技术研究、传播、发展生产的机构。遍布整个珠江流域的罗地标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而罗浮山是罗国在现广东省博罗县建立缚娄国的主要地标。湖南省南部与广东省乐昌交界的宜章,是罗国人进入广东到达罗浮山的地标,这是走北江到东江,也有走西江到东江的。博罗县出土的青铜器的数量、规模、等级和中原文化色彩,更能证明其权力地位,目前还没有找到制范,更说明这些青铜器是罗国人带来的。“米”字纹饰陶片也是芈mi姓罗氏的意思,由于芈姓罗氏广泛传播稻作技术,因而老百姓将稻谷脱粒物命名为mi米,从芈到米。

罗浮山以南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湿,地理位置优越,是稻作生产的理想之地,是缚娄国的粮仓。发展稻作生产是缚娄国的国策。这里是行政中心,也是稻作技术传播中心,遍地“那罗”(罗国的稻作文化)的地标,铁证如山。至少秦以前是中心,秦以后当另当别论。在战国时期,如果稻作技术存在多元化,也是局部生产,那么缚娄国在总结自己前人经验的基楚上,吸收其他民族的经验,总结提高,广泛传播,主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值此战国时期,中原混战,生灵涂炭,而岭南相对偏安,有利于稻作技术研究和发展生产,有利于国民休养生息,罗国迁徙于此是明智之举,这是非常难得的。缚娄国喜欢和平,珍惜和平,老老实实做事,不问中原是非,但树欲静而风不止,我能到寇也能到,好景难长。

6、为避秦强兵,率国人转战西南,再建luohuguo罗斛国。中原归秦后,秦便挥戈南指。面对强敌,缚娄国首领把指挥中心转移到广西贵港市罗泊湾,有实物为证(“羊角纽”铜钟)。史料记载以西瓯军为主力的百越军,大致在公元前218年左右的时期对秦军发起了反击,秦军大败。根据《淮南子》记载,秦兵“伏尸流血数十万”,而秦军总指挥官屠睢也在现在的广西桂林一带被一支百越军夜袭部队击毙,迫使秦军“宿兵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惶恐不可终日,以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而根据学术界讨论,秦军的阵亡在30万人上下,剩下的20万人全部退到两广的北部边界一带,但是百越军的伤亡同样十分惨重,也没有力量继续发动反攻,双方形成了对峙局面,而且一对峙就是3、4年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灵渠粮道全面开通且粮草充足之后,征集“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为兵”(大概是商人和囚犯等人)近10万加上原先剩下的20万秦军部队,秦军再次集中了30万大军向百越军发动了总攻。根据不少野史记载,这时的百越军仅有数千人而已,但仍没有投降,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此前的反击作战和3、4年的武装对峙中,几万人的百越军消耗太大,缚娄国被逼向南迁徙,到达湄南河下游,luohuguo罗斛国(前有叫固罗国的古国)落脚于此,罗斛王国“羊”形图案的那莫银币为证。这是罗国的第三次大迁徙。

东汉时期,缚娄国后人曾在红水河上游建立了罗甸国,该政权存在500年之久。后设罗博县,今改为罗甸县。(“甸” 是彝语,意为聚居地)。

道家有随方设教,罗国有随方设国,不管是缚娄国还是罗斛国都是一个罗国。不管是罗霄山、波罗山还是罗浮山都是罗山。这就是缚娄国的去向。

由于条件限制,对有关地标未能一一现场踏勘和深入研究,本文作为草稿,我先发言。请看图片,欢迎讨论。谢谢!

 

豫章后人:海金   10/3/2006 

电子信箱:luohj@163.com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古罗子国城遗址,位于湖南省汨罗市中心西北四公里

罗斛王国“羊”形图案的那莫银币

1976年在贵港市罗泊湾出土的秦汉铜钟,请注意它的“羊角纽”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