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闻传说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轶闻传说

罗隐轶闻传说

  发布时间:2005-09-26

晚唐名士罗隐在大蚶山

  □康永福
  大蚶山矗立在莆田东南滨海,位于鹅头、石城、平海三个半岛的平原上,海拔近400米。《县志》“蚶山霞境”中载,“大蚶山主峰天云颠上有两块巨石,宛如两扇蚶贝,在烟波浩瀚的东海上,也依稀可见其芳姿。兴化湾的船只进出港口,往往以它为方位来定向。这里峰奇、石怪、洞幽、径曲,满山青葱翠绿,松涛起伏,风景清幽。”

  山上的寺庙庵堂等古迹颇多,天云洞是蚶山系列景观的主要部分。前人所谓“兴化四季最为宜人景色的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中的“夏天云”,就是指天云洞,是夏季避暑的好处所。

  千百年来大蚶山的自然景观,造就了许多人文景观,如摩崖石刻“致雨龙池”,相传是南宋丞相陆秀夫跟随少帝南逃到莆田大蚶山时所留下的墨宝。横山上的“大石牛”,有明户部郎中曾光鲁的题诗。恒山草堂是清初莆田名儒陈恒山携带妻子隐居之处,以示不愿出仕。花溪有唐十八进士林的墓。

  大蚶山的迷人景色闻名于国内,为文人雅士所向往。晚唐浙江名士罗隐就是慕名而来的。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诗。浙江余杭(一说是桐庐)人。博学多才,工诗词,擅文赋,年轻时中了秀才,又中举,人称他为罗才子。谁知他十次赴考进士,都没有考中,因而游玩名山大川,游踪遍及浙江、江西、四川、广西、福建等地。他慕蚶山的名胜,特到此山留连、探胜、吟诗,留下其居留处“隐洞”古迹。他因功名不遂,诗中往往抨击国事时弊,如有首《感弄猴人赐朱绂》七绝云: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这首诗抨击晚唐封建科举制度的腐败,无能之人,官居高位;有才之士,难登科第。皇帝昏庸,不求人才以治国,反而滥赏弄猴戏的人。这是罗隐怀才不遇的不平之言。据《幕府燕闲录》载:黄巢起义后,唐昭宗逃难时,随驾伎人只有一个耍猴的。这位耍猴者居然跟皇帝随朝站班,官居五品,身着红袍。这就是罗隐诗中“赐朱绂”、“孙供奉”之句,可见其讽刺切中时弊,十分辛辣。但罗隐潦倒人生,于55岁时才为钱缪入幕之宾。有诗集《甲乙集》传世。清人也辑有《罗昭诗集》志其

  事略。

  后人慕其名节,把罗隐的“隐洞”改建为罗隐庙(亦称古宫),长为留念。《县志》也有:“凿石而立有罗隐庙”的记载。

  宋代名儒林聘,因功名不第,慕罗隐之名,游玩大蚶山,走访罗隐庙,并在庙壁上题诗:

  石校炉峰紫气佳,蚶岐华表护烟霞。

  竹竿长倚湖边月,瓦屋曾乘海上槎。

  早说钱缪图帝业,晚从黄益识仙家。

  衮衣伯民俱南向,千古云林有棣华。

 

 

唐末诗人罗隐在泰顺
罗隐(833-909),晚唐大诗人,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人。《旧五代史》载:“其诗名闻于天下,尤长于咏史,然多所讥讽,以故为公卿所恶。”因此先后六次应举皆不第,遂更名为隐。唐广明中(880),罗隐因黄巢之乱东归故里,接着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遍游江苏、湖南、福建和浙江等地,并给当地留下许多故事和诗文。唐光启三年(887),出游之后的罗隐呈诗吴越王钱鏐,钱鏐很敬重罗隐,即辟为从事,此年罗隐55岁。此后,罗隐先后任钱塘令、镇海节度掌书记、镇海节度判官、谏议大夫等官职。罗隐病重时,钱鏐亲临问疾并题壁:“黄河信有澄清日,后世应难继此才”,可见钱鏐对罗隐的评价是非常高的。据称,罗隐到过温州,瓯海茶山有一处风景名曰“罗隐洞”,传说是他隐居或吟咏的地方。那么罗隐有没有到过泰顺(明景泰三年建县前分属瑞安县和平阳县)呢?
泰顺也有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罗隐(亦称罗衣秀才)。他不拘礼节,言出发 果,是一个“圣旨口乞丐骨”的要饭人。在泰顺县系列人物传说中,他占据较大的篇幅,较之于陈十四、江西阴阳、张十一等传说人物更受百姓欢迎。相传罗隐家贫却是“皇帝身”,因某种原因被玉皇大帝“脱胎换骨”。当时,罗隐疼痛得厉害,无意中衔住床底下的夜壶嘴不放,因此只换了他的身体而没有换了他的嘴,这样罗隐就成了一个“出口成谶”的乞丐。罗隐以要饭为生,四处流浪,在泰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诸如“百丈的蚊虫叮竹脑”、“莒江好条洋,一年能种两年粮”、“黄坑的牛犁田不用牛鼻绳”等等。
传说中罗隐的形象与历史上的罗隐有许多颇为相似的地方:一是前者是乞丐,后者“貌古而陋”,穷困潦倒;二是前者不拘小节,后者为人诙谐、高谈阔论;三是前者出口成谶,后者诗名闻达天下;四是前者以流浪为生,后者以游历为乐;五是前者家喻户晓、人人喜爱,后者是位关心民疾的名士,被人誉为“孔子”。《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民国潭正璧编):“世传隐出口成谶,闽中书简滩、玉髻峰皆留异迹,故豫章、两越、八闽人,凡事俗近怪者,皆曰:‘此罗隐秀才说过’,后讹为‘罗衣秀才’。”当然我们也不能以此确定晚唐大诗人罗隐来过泰顺,而能确定这一点的是罗隐的一篇游记——《罗江东外记》。此文孙诒让认为是“瓯括间人伪作”,经近人考证,文中“戊子年”系“甲子年”误抄所致,罗隐来过泰顺寻访寓公吴畦属实。
吴畦(840—923年),字祯祥,山阴(今绍兴)人,唐咸通元年进士。因治理黄河及镇压黄巢之乱有功,拜谏议大夫,后因李克用朱全忠事件触怒宦臣被贬为润州刺史。景福二年(893)朝廷任命钱鏐为镇海军节度使,次年吴畦上书求退山阴老家。乾宁二年(895),董昌在越州(今绍兴)称帝,欲用吴畦共攻钱鏐,吴畦不出,于次年率兄弟子侄逆飞云江而上,定居安固(瑞安)白云山下库村(今泰顺新浦吴宅)。吴畦小罗隐7岁,但吴畦20岁及第进士时,正是罗隐刚刚抵达京城扬帆希望之际,又是小同乡,所以罗隐非常尊重吴畦并引之为友。吴畦隐居库村时,罗隐正在钱鏐府内担任镇海节度掌书记一职。当时政治局势动荡、人才缺乏,钱鏐有意起用吴畦辅政,于是特派罗隐于天复四年(904)二月前往说服吴畦出山。
罗隐溯桐江而上,过严子陵钓台,经婺州(今金华)到达丽水,然后坐船顺瓯江而下抵达温州,宿于州治。在当地名士的陪同下,罗隐游览了江心屿、王右军洗砚处(墨池坊)、谢灵运旧迹(谢池巷),并与陈子谅一起登访了东阜,唯无暇游览雁荡山水成为憾事。之后,罗隐乘舟沿温瑞塘河到达安固(瑞安),再换船溯飞云江而上抵达今泰顺境内的交溪,然后弃船登陆往东白云山方向步行。路过莒江,“仰视白云山,高入云表,下有旷野数十亩,桑麻殊胜,中有民居百十家,意此中为我故人居。入矣,乃询之,殊无知者,遂舍于村店中,居三日,冀有所遇。既闻此山绵亘甚广,村落尚十余处。”
吴畦无意出山,所以有意回避与罗隐的会面,对家人交代了接待事宜之后便只身到南山(今筱村)访友去了。罗隐到达库村没有碰到吴畦,却见到了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于是由溪行径入,四渡涧水,至其处,四周叠嶂,环如城郭,溪流清澈,游鱼可数,古树新篁,秀麦柔桑。茅屋四五家隐约其中,隔水闻书声,因风溜亮。又闻叱犊声,则耕者也……遂邀余入草堂,出酒食以饷。室中田具渔竿杂陈。东厢西有精舍,延余居之。榻畔书史数架,知为读书为之。日既暮,院后人畜声杂,则耕者归也。既而缫声间作,则夜织也,继则隔舍有少年读书声,琅琅枕畔。余于是始羡吾友之乐无以易,心知其不复出矣……”
泰顺《分疆录》:“(今泰顺境内)至唐始有山民烧畲辟壤,渐兴赋役,及唐末之乱,赋烦役重,民不堪命,流亡入山者愈多,则百落千村皆武陵之桃源矣。”《罗江东外记》对莒江、库村一带的描述与《分疆录》所记载的史实是一致的,但就当时来讲,罗隐到泰顺寻访吴畦一事却无法见诸官方的文字,能在《库村吴氏族谱》里留有宋版的《罗江东外记》已经是难能可贵了。然而,以罗隐当时的名气,与其他地方一样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其加工变形为民间传说而流传下来,是否可能呢?
 
罗隐在石港
   潮南与普宁两地交界处有一座小山——石港山,山上有一小庵,叫石港庵,庵畔有断墙残垣的痕迹,相传这才是此庵的原址。
    传说地仙罗隐乃其母未字人家时,意恋老爷宫的英俊泥塑而怀孕产育,私将婴儿隐藏箩内放归神庙,由众人义养长大。他没有名字,人们便谐呼其为“箩稳”,后人又谐音雅呼他为罗隐。
    罗隐来历不凡,但却是乞食命,皇帝嘴。他到处乞讨淹留,可是说话都成现实。
    有一年夏天,罗隐化装为行脚僧来到石港庵。他为人伶俐勤快,没几天便取得寺僧信任并在庵内住下来。
    一天,一位年迈村妇前来朝山礼佛。罗隐正在香案旁打扫,只见老妇在佛前叩头泣诉,样子可怜,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便婉言劝慰并询问原委,始知其独苗儿媳因生孩子“带虾”死了。老妇还说:周围村子因产育“带虾”而母死子亡的不幸事情经常发生。
    地仙罗隐听在耳里,记在心头。他忖度必是这里水土的缘故。次日,他登上石港山巅,放眼环顾,只见练水绕山而过,条条山坑自南山伸下,汇成练江无数支流。时值炎夏久旱,山坑晴砂灿灿,热气腾腾。
    他慨叹道:“流虾循山坑爬下来,它乃瘴气所结之孽种,产妇饮用它爬过的坑水临盆着虾是必然的!”
    翌晨,他准备了一支长钓竿和一条长钓索,大摇大摆地扛着钓竿走下石港山。他向南顺着一条淌着汩汩山泉的小河,溯源走到南山附近。这里河涸沙赤,一条三板小石桥横跨小涧之上,有一条羊肠路通向附近的小村子。罗隐驻足察看一番,然后在离石桥不远的缓冲沙窟旁边坐了下来,并向沙窟内抛下无饵钓,声称流虾就在这附近。他决心用七七四十九天的时间,将毒虾钓出,为民除害。
    幸好这里距石港庵不远,罗隐每天清早饭后即到这里垂钓,闻钟声即回庵用餐。转眼好几天过去了,他丢开庵内事务,终日危坐烈日之下,俨若姜太公渭水投竿。
    庵内僧众渐渐厌恶他,而村民们则以为这个行脚僧发疯了。
    一天早晨,一群麻雀在距罗隐垂钓不远的那座小石桥上跳跃啁啾。他为了逗开围在身边观热闹的小孩,便以钓竿划指小桥说:“孩子们快看,那群快乐的麻雀将把石桥跳断了!”
    话音刚落,小石桥中段应声断塌了。
    群童惊呼传告,消息顿时传到石港庵,寺僧大惊,忖度此人必是那个既讨人厌又招惹不得的乞食仙罗隐。
    大家私下计议:罗隐圣君嘴,乞食命,有得吃,撵不走,得罪他,开恶口。我们临时改变寺规,先吃饭,后敲钟。他闻钟归庵,我们已连残羹剩菜都倒给牲畜吃掉了。他是个聪明人,领会我们的用意,便会悄然离庵到别的地方去乞食,消除后患!
    果然,罗隐一连三天闻钟回庵吃不到饭,只得忍饥到邻近向村民乞点糊口,并向好奇的村民慨叹道:“石港庵常住已默下逐客令,我明天就得离开这地方了。可惜时日未满,流虾钓未到,今后产妇带虾的悲剧依然要经常发生……”大家都认为疯子说狂话,报以轻蔑一笑而已。
    当晚,月色朦胧,罗隐饥肠辘辘,翻来复去睡不着。他叹了口气,轻轻地开了庵门,借着月光,用木炭在庵墙上题了一首诗,然后踏着月色,慢步走下石港山。
    清晨,僧众发现庵门虚掩着,门外庵墙上有一片字迹,便不约而同地念道:
    “吃了饭,敲了钟;风吹门,月点灯;倒了庵墙又重蹭重建!”
    当大家念到落款——“罗隐”二字,顿时飞砂走石,庵墙应声崩裂倒塌了。众人悔之莫及,而罗隐已不知去向。
    寺僧集资重新修建,可是临将竣工时庵墙便又崩裂倾覆,一连数次都是如此。大家知道罗隐口毒,无可奈何,只得延请一位高明地师,重新筹划,将庵址分金位置略为改变,才最后将此庵重建成功,至今故址遗迹犹存一鳞半爪供后人凭吊。
    据说,石港庵虽不因此“风吹门,月点灯”,但从此香火渐淡;而石港山附近那条石桥,因修建时没移改地点,中间那片“雀踏石”仍然不时折断;至于产妇“带虾”的不幸事情,当然仍偶有发生。只有那些相信科学的人,懂得此乃妇科病“子 ”,并及早治疗而免于不幸。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