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罗氏溯源

    追本溯源

    番衍迁徙

    豫章郡望

  • 罗氏动态

    海外风云

    宗彦贤达

    学术研讨

    寻根问祖

    网站公告

    通谱编纂

    罗氏新闻

    最新消息

  • 罗氏世系

    黄帝世系

    远古世系

    各地世系

    世系名位

    各地族谱

  • 历代名人

    鸿儒彦士

    王侯卿相

    将帅武勇

    忠义循良

    仕进佳话

    文史名家

    学者专家

    懿德高逸

    其他名人

    罗氏现代名人库

    人物传记

  • 文献文物

    谱序跋叙

    郡望派衍

    诏告敕文

    俊彦像赞

    文书文献

    诗词曲赋

    行状表铭

    家政家训

    祠庙墓苑

    文物古迹

    轶闻传说

  •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

    个人简历

    江西

    湖南

    湖北

    广东

    川渝

    福建

    浙江

    山东

    安徽

    江苏

    广西

    贵州

    云南

    河南

    陕甘

    山西

    海南

    (港澳)

    (台湾)

    (韩国)

    (东南亚)

  • 中华罗氏通谱

    罗氏源流(01-49世)

    罗氏源流(50-99世)

  • 罗氏留言
    • 首页
    • 罗氏溯源

      追本溯源

      番衍迁徙

      豫章郡望

    • 罗氏动态

      海外风云

      宗彦贤达

      学术研讨

      寻根问祖

      网站公告

      通谱编纂

      罗氏新闻

      最新消息

    • 罗氏世系

      黄帝世系

      远古世系

      各地世系

      世系名位

      各地族谱

    • 历代名人

      鸿儒彦士

      王侯卿相

      将帅武勇

      忠义循良

      仕进佳话

      文史名家

      学者专家

      懿德高逸

      其他名人

      罗氏现代名人库

      人物传记

    • 文献文物

      谱序跋叙

      郡望派衍

      诏告敕文

      俊彦像赞

      文书文献

      诗词曲赋

      行状表铭

      家政家训

      祠庙墓苑

      文物古迹

      轶闻传说

    •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

      个人简历

      江西

      湖南

      湖北

      广东

      川渝

      福建

      浙江

      山东

      安徽

      江苏

      广西

      贵州

      云南

      河南

      陕甘

      山西

      海南

      (港澳)

      (台湾)

      (韩国)

      (东南亚)

    • 中华罗氏通谱

      罗氏源流(01-49世)

      罗氏源流(50-99世)

    • 罗氏留言
    通知公告:
    • 中华罗氏宗亲联谊会专题及各省动态

    • 关于开展全国罗氏族源流调查的通知

    • 全国罗氏字辈库

    • 关于开展全国罗氏族源流调查的通知

    • 全国罗氏字辈库

    • 百年经典收藏 :《中华罗氏大成谱》

    • 全国罗氏字辈库

    • 百年经典收藏 :《中华罗氏大成谱》

    • 湖南罗氏源流研讨会在双峰召开

    家政家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家政家训

    罗氏葬礼

      发布时间:2006-11-21

    传统葬礼沿革
    在原始的野蛮时代,人们对死者的尸体是弃之不管的,《周易、系辞传》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朝无数,当时,人们只是把尸体弃在野地,盖上一些树枝,不积土为坟,不种树作标志,也没有服丧期限的规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种主要的葬式,土葬,但土葬具体起于何时,又是何人倡导,则已不可考。《孟子、滕文公上》说,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视,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也。就是以上古不葬其亲作为反面例子。把土葬与封建纲常之一的、孝道,联系在一起。
    儒家不仅大力推行土葬,而且将丧葬活动予以制度化。精密地制定了一整套仪礼。从《仪礼》、《仪记》等儒家经典来看,他们对于丧葬乃至于葬后的祭奠活动,都作出了许多繁琐的规定,罗姓关于、丧葬的各项仪注中,依然可以领会到其遗风流韵。
    丧礼全过程扫描
    传统的丧葬仪式,包括初终,招魂,赴告,沐浴饭含,铭旌,设灵牌,小殓,大殓,吊临,朝夕哭奠,题主,筮宝兆备椁及明器,(冥器,择吉安葬,祖奠,陈器,发引(发靷),路祭,安葬,卒哭,附于宗庙,周年祭奠等程序。
    按照儒家的有关规定,人死(初终)以后,首先要做五件事:招魂,开齿,束足令直,沐浴饭含,小殓覆衾,堂上设帷(见《仪礼,土丧礼》与《礼记,檀弓上》)然后便是大殓,吊临,朝夕哭奠等活动。
    这里且将,招魂与沐浴饭含,略作解释。
    招魂:是希望招回亡灵的魂魄,呼唤死者的名字表示挽留,表达惜别之情。古代的‘招魂’由亲属拿着死者的衣裳爬上屋顶向北面招手。
    沐浴饭含,是两项活动,前者是为死者沐浴,(抹尸)更衣:后者亦作‘饭’以碎玉,生米等置死者口中。
    另外,丧礼中其它项目,也在此作一些说明
    赴告,人死之后,孝子随即向亲友报丧,报告死讯及丧期等有关事项。
    铭旌:在旗幡上书写死者的姓名。
    临吊:亲友携礼前来吊丧。
    设灵牌:设立死者的灵位,写着死者姓名的本牌。
    大殓:把死者装入棺材。
    题主:丧主(死者的长子)要给灵牌题主(点主)即划破手指,用血点上‘主’字上面一点。罗姓‘丧礼’中的‘行题主礼’,所述的便是这个仪式:剌指血。濡血。和丹砂。进笔,接笔,薰笔,呵笔,祝笔(以子之血,点父母之灵,精神贯注,佑启后人。
    筮宅兆:卜选坟地。
    发引:挽棺材的绳子。罗姓‘丧礼’中的‘发引’祭大舆仪注,舆指车轿,此处为灵车。
    其它的一些仪式,则为一般人所知,故不赘述。
    五服之礼
    在传统丧礼中‘成服举哀’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也就是死者的子女及亲属,为表示哀悼之情,必须穿上丧服。丧服制度最基本的就是‘五服’之制。
    五服的名称是斩衰(缞)齐衰(缞),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是五服中最重要的一种。
    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斩衰。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是斩衰。斩衰的期限为三年。
    齐衰次于斩衰,是用熟麻布做的。因为缝边齐整,故名。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父在为母,夫为妻: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子为父母,媳妇为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以及曾祖父母等。都为齐衰。齐衰的期限或三年,一年乃至三个月不大功次于齐衰。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一些。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婚的堂姊妹,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都是大功。丧期为九个月。
    小功,次于大功,小功服此大功服更精细些。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父,堂叔父),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及外祖父母,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等,都是小功。丧期为五个月。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比小功更为精细。男子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舅公等,都有是缌麻。丧期为三个月。
    以上的丧期,是《仪礼,丧服》上规定的。
     
             本宗九族五服图
        高祖母
      齐衰
      三月   齐衰
      三月
    高祖父    
         缌麻
    曾祖姑 曾祖母
      齐衰
      五月   齐衰
      五月
    曾祖父 缌麻
       伯叔
    曾祖
       伯母   
      在室缌麻
    堂祖姑
    出嫁无服 小  功
    祖  姑 祖  母
    齐  衰
    不  杖 齐  衰
    不  杖
    祖  父 小功
    伯叔
    祖
    父母 缌麻
        伯叔
    堂祖
        父母  
     在室缌麻
    再堂姑
    出嫁无服 在室小功
    堂  姑
    出嫁缌麻 不  杖
    姑 母
    斩  衰
    三  年 斩  衰
    三  年
    父 不 杖
    伯叔父母 小功
    伯叔
    堂
    父母 缌麻
    伯叔
    再室
    父母 
    在室缌麻
    再堂姊妹
    出嫁无服 在室小功
    再堂姊妹
    出嫁缌麻 在室大功
    堂姊妹
    出嫁小功 不 杖
    姊 妹 妻
    齐衰 己 不  杖
    兄  弟
    兄弟妻
    小  功 大 功
    堂兄弟
    其 妻 小功
    再堂兄弟
    其妻无服 缌 麻
    再堂兄弟
    其妻无服
     在室缌麻
    再堂侄女
    出嫁无服 在室缌麻
    堂侄女
    出嫁缌麻 期  年
    侄  女 妇
    长妇妻 长子期
    众子期
    子 期年
    侄
    侄妇 小功
    侄
    堂
    侄妇 缌麻
    侄
    再堂
    侄妇 
      在室缌麻
    曾侄孙女
    出嫁无服 小功
    孙女
    侄孙女 孙妇
    长妇小功 众孙大功
    孙 小功
    侄孙
    侄孙妇 缌麻
    侄孙
    堂
    妇  
       缌麻
    曾侄孙女 曾孙妇
    无服 缌麻
    曾孙 缌麻
    曾侄孙
    妇   
        玄孙妇
    无服 缌麻
    玄孙    
     
     服不仗期
    两有大功亲谓断
    父有子孙已身录
    有伯叔兄弟之类
    则服齐衰三月 同居继父
    两无大功报男继父
    无子自己亦无伯叔
    兄弟之类 三 父 八 母 图
     从继母嫁
    谓父已死继母
    再嫁他人随去
    者则为之服齐
    衰三年 不同居继父
    先与继父同居今
    不同居服吝衰
    三月原不曾随母与
    继父同居者无服 
    慈 母
    谓生身母死父
    命别姜育抚育君
    服斩衰三年 继母
    谓父娶后妻
    服斩衰三年
    继母为长子报服
    三年众子期服 嫡 母
    谓妾生子称父
    之正妻
    服吝衰杖期 养母
    谓自幼过房立嗣
    三岁以下遣去之子
    都与亲母服同
    服斩衰三年 
     出  母
    谓亲被父所
    出服齐衰杖
    期 嫁  母
    谓亲母因父死
    改嫁人
    服齐衰杖期  
     乳  母
    谓父妾乳哺
    者义当服缌麻 庶  母
    谓父有子之妾
    嫡子众子服齐衰
    杖期所生子职
        斩衰三年  
     
    送葬:隆重的送别
    出殡安葬,是整个丧礼中重要的一环。
    罗姓的‘丧礼’中先有发引祭大舆仪注,再有‘发’引进技术祭灵柩仪注,实在是隆重得很。
    出殡的时间,一般都是清晨。
    乐班往往走在队伍最前面,然后便是雇请来的和尚道士举着书写死者姓名的旗幡,这也叫‘铭旗’用白布或大红缎子制成,在前引路的还有各种纸扎的亭台,人物及金山,银山。
    仪葬之后,便是抬灵柩的队伍,扛夫,最少为八人,通常为十六或三十二人。灵枢用白布二匹系于左右,分别由亲属十余人死者的长子,披麻戴孝,左手带着‘灵头幡’在灵前走。其于的孝子,一人一根哭丧棒,走灵后,送葬的亲友随后哭泣。
    在出殡的整个过程中,不停地鸣放鞭炮,由其是拐弯处,其意是让死者的亡魂不致于迷失回家的路。俗称认路炮。一路上还要撒纸钱,名之‘买路送灵’。
    到达墓地,要行奠土礼,(见附件),然后将灵柩徐徐放入墓坑中,再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效正方向。填土先由孝子进行,孝子排成一行,沿着墓边,用手将土里一把,外一把洒向墓坑和墓外,转一圈为止。然后才由人填土,墓坑填满后,再垒坟丘。至此‘死者’入土为安,生者心亦释然。
    绵绵不尽的哀思
    出殡下葬后,标志着丧礼活动告一段落,但并没有结束,还有种种祭祀活动,以寄托绵绵不尽的哀思。
    在出殡的第三日,孝家要置酒醴肴馔到墓地去祭墓。
    此外,死后每逢七日(多在单七,如三七,五七,七七日等),都要举行祭祀活动(一七为丧期,通常也要延僧诵经,设酒肉以奠之,谓之接七),一般要到墓地去祭奠。
    湘中一带的葬后礼仪,有一项重要内容:谢土。俗称人死作过‘佛事’之后已惊动‘山神土地’,因此必等‘佛事’过后十天半月,再请和尚作一度的谢礼,名曰‘谢土’。谢土不但在家里,而且须到死者的墓上去,所以又称谢坟。
    至于清明节扫墓,农历七月半的‘烧包’都是能懈怠的。在孝子三年满丧之时,还要举行降服之祭。
    在罗姓的清明扫墓仪注中,我们看出其庄肃而隆重的场面:先‘谒墓礼’再而‘行初献礼’,行二献礼,三献礼,鼓乐阵阵,香烟缭绕,纸钱灰飞,酒肴陈列。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人‘事死如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剔去其迷信的成分,这些礼仪抒发了后人对先人的无尽缅怀,更加确定了生的价值和意义,有益于世道人心。
    附件二:   丧礼
    一:发引祭大舆仪注
    (行祭大舆礼)代告生就位。参神,鞠躬:一揖,再揖,三揖。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行初献礼)酌酒。初进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行二献礼)酌酒。二进爵。献牲。(行三献礼)酌酒。三进爵。献楮财。辞神,鞠躬:一揖,二揖,三揖。焚告文。化楮财。礼成,代告生退位。
    二、发引祭灵柩仪注
    (行发引礼)孝子诣灵  前,,就位,参灵,鞠躬,跪,卧杖,稽(注:屈膝下拜,以额触地)。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行初献礼)酌酒。初奠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行二献礼)酌酒。二奠爵。献牲。(行三献礼),酌酒。三奠爵。献楮财。辞灵。稽颡四。扶杖起。化楮。礼毕,退位。
    三、奠土仪注
    (行奠土礼)代告生就位。参神,鞠躬,跪,叩首三。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酹酒。俯伏。兴。(行初献礼)酌酒。初进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兴。(行二献礼)酌酒。二进爵。献牲。俯伏。兴。(行三献礼)酌酒。三进爵。献楮财。俯伏。兴。平身,辞神。鞠躬。跪,叩首三。起立。焚告文。化楮财。礼成,退位。
    四:孝子题主仪注(附安主礼仪注)
    (行请主礼)起小乐。孝子扶杖出帷。诣灵座前,参灵。鞠躬,跪,卧杖,稽颡四。扶杖起。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香案前,跪。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酌酒。 酒。初酌酒,初进爵。献果品,读告词,读毕。再酌酒,再进爵。三酌酒,三进爵。献楮财。焚告词,化楮财。稽首四。执事者以主授孝子。孝子捧主起。诣题主案前,跪。执事者接主升案。稽颡四,扶杖起。适更衣所权易吉服。小乐止。
    (行主题礼)声炮。鼓初演。鸣金一匝。初奏大乐。初奏小乐。鼓再演。鸣金二匝。再奏大乐。再奏小乐。鼓三演。鸣金三匝。三奏大乐。三奏小乐。题主男就位。参神,鞠躬。诣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题主案前,跪。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执事者起椟出主,截主。卧主。执事者进彩线。剌指血。濡血,和丹砂,进笔,接笔,薰笔,呵笔,祝笔。(经孝子之血,点父母之灵,精神贯注,佑启后人)。先题内主,次题外主。笔发后,执事者研墨,濡墨。进笔,接笔,薰笔,呵笔,祝笔(香凝龙剂,银管花生,恭题木主,世代昌荣)。先盖外主,次盖内主。笔发后,执事者合主,竖主,面主,赞主(赫赫厥声,濯濯厥灵,绵绵瓜瓞,蛰蛰子孙)。作大乐。题主男贺主。拜兴四。平身。诣更前所更衰绖。旁跪。俯伏。请众宾贺主。声炮。奏大乐。就位。跪。叩首三。起立。孝子叩谢。稽颡二。客起。客退。(行安主礼)起小乐。孝子诣题主案前,跪,卧杖,稽颡四。安灵座,稽颡四。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初酌酒,初奠爵。献果品。读告文。读毕。再酌酒。再奠爵。三酌酒。三奠爵,献楮财。稽颡四。扶杖起。焚文。化楮。礼毕。退位。声炮。奏大乐。
    五、朝夕奠仪注
    (行朝夕奠礼)司事者设香案所。设茅莎所。设酒醴所。设杯盘所。设果品所。设匕著所。设诲错所。设牲牢所。设德禽所。设麦食所。设鲜鱼所。设粢盛所。设肴馔所。设啜羹所。设时蔬所。设香茗所。设束帛所。设楮财所。陈设已毕。内外肃静。声炮。起鼓。鼓初演,鸣金一匝。鼓再演,鸣金二匝。鼓三演,鸣金三匝。金鼓齐鸣。奏大乐,绕堂一次。大乐止,奏小乐,绕堂二次。小乐止,大小乐合行,绕堂三次。合乐止。
    (行省视礼)执事者各司其事。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出帷(引礼生如言唱答,下同)。引礼生引孝子诣案香前。执事者捧香,省香,祝毕,引礼生引孝子诣茅莎所。执事者捧茅莎,省茅莎,祝茅莎。祝毕(以下诣,捧,省,祝皆同前)。酒醴所。杯盘所。果品所。笾豆所。匕著所。海错所。牲牢所。德禽所。麦食所。鲜鱼所。粢盛所。肴馔所。啜羹所。时蔬所。香茗所。楮财所。灵座前,省灵座,祝灵座。祝毕。省视已毕。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入帷(少息)。
    (行朝夕奠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出帷。就哀次。跪。卧杖。稽颡四。俯伏。司祝生就位。迎神,鞠躬。小乐止。歌‘迎神词’歌毕,诣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香案前。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歌‘雀头词’。歌丝,跪。酌酒。歌‘红友词’。歌毕。俯伏。兴。平身。复位。神降。鞠躬。跪。拜兴四。平身。少退立。(行初献礼)(朝)歌南陔首章。(夕)歌蓼莪首章。歌毕。司祝生升。初诣灵座前,跪。执事者进杯盘。献石油盘。执事者进酒醴。酌酒。初奠爵。初祝饮。歌‘瓮酿词’。歌毕。执事者进果品。献果品,祝果品。歌‘百果词’。歌毕。执事者进笾豆,献笾豆,祝笾豆。歌‘笾豆词’。歌毕。执事者进匕著,献匕著,祝匕著。歌‘用  词’。歌毕。执事者进海错,献海错,祝海错,歌‘奇珍词’。歌毕。执事者进牲牢,献牲牢,祝牲牢。歌‘二母词’。歌毕。俯伏。读告文。读毕。兴。平身。复位。(行二献礼)(朝)歌南陔次章。(夕)歌蓼莪次章。歌毕。司祝生升。再诣灵座前,跪。执事者酌酒。二奠爵。二祝饮。歌‘洗腆词不达意’。歌毕。执事者进德禽,献德禽。祝德禽。歌‘五母词’。歌毕。执事者进麦食,献麦食,祝麦食。歌‘小食词’。歌毕,俯伏。兴。平身。复位。(行三献礼)(朝)歌南陔三章,(夕)歌蓼莪四章。歌毕。司祝生升。三诣灵座前。跪。执事者酌酒。三奠爵,三祝饮。歌‘未尽词’。歌毕。执事者进鲜鱼,祝鲜鱼。歌‘临渊词’。歌毕。执事者加爵、升著,劝馔。撤爵。执事者进明粢。献明粢。初祝食。歌‘负米词’。歌毕。插著。执事者进肴馔,献肴馔,祝肴馔。歌‘竭力词’。歌毕。执事者再进食,再祝食。歌‘亚饭词’。歌毕。插著。执事者进啜羹,献啜羹,。祝啜羹。插著。执事者进时蔬。献时蔬,祝时蔬。歌‘艺圃词’。歌毕。执事者进香茗,献香茗。祝香茗。歌‘雀舌词’。歌毕。点香茗。执事者加餐。侑食。歌‘侑食词’。歌毕。释著,执事者进束帛,献束帛。歌‘一缕词’。歌毕,执事者进楮财,献楮财。祝楮财。歌‘泉刀词’。歌毕,俯伏。兴。平身。撤馔。歌‘废撤词’。歌毕。复位。送神。歌‘送神词’。歌毕。辞灵;鞠躬,跪,拜兴四。平身。司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焚祝帛。化楮财。小乐止。读‘丧章篇’。读毕。司祝生肃揖,退位。孝子稽颡四。扶杖起,叩谢司祝生,稽颡二,并谢执事人等。引礼生引孝子扶杖入帷。礼成,奏大乐,声炮。
    六、堂奠礼仪注
    堂奠意义,与朝夕奠词。惟仪注较简,系用普通三献礼(与后,客奠礼仪注同)主祭亦用司祝生代替,孝子惟就哀次稽颡俯伏而已。
    七、客奠礼仪注
    (行客奠礼仪注)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小乐长奏。孝子俯伏候奠。主祭宾就位。参灵,鞠躬。诣盥洗所,盥洗,盥毕。诣香案前。执事者焚香:初上香,二上香,三上香。跪。酌酒。 酒。反爵。俯伏。兴。平身。复位。神降。鞠躬。跪。拜兴四。平身。(行初献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主祭宾升。初诣灵座前,跪。酌酒。初奠爵。献果品。俯伏。小乐止。读奠章,读毕。兴。平身。复位。(行二献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主祭宾升。再诣灵座前。跪。酌酒。再奠爵。献牲。俯伏。兴。平身。复位。(行三献礼)声炮。奏大乐。大乐止,奏小乐。主祭宾升。三诣灵座前,跪。酌酒,三奠爵。侑食。献楮财。俯伏。兴。平身。焚奠章。化楮财。礼成,退位。孝子叩谢。稽颡四。客退。声炮,奏大乐。

     

    上一篇:豫章罗氏要略序 宋·程元凤
    下一篇:罗氏敬祖仪式
    查看更多
    更多 》
      暂无记录

    友情链接

    • 《中华罗氏大成谱》
    • 族谱网
    • 罗氏家园
    • 中华罗氏文化网
    • 罗吧
    • 公田罗氏网
    • 铁塘罗氏网

    总编:罗建平

    电话:13807384662

    微信:13807384662

    Email:138073846@qq.com

    邮寄地址:湖南长沙市经开区星沙街道开元中路172号开元教育办公楼616室

    您是第21525664位访客

    Copyright 罗建平 湘ICP备130105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