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文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文书文献

罗从彦学案

  发布时间:2003-05-21


罗从彦(1072—1135年),字仲素,人称“豫章先生”,原籍福建沙县,迁居福建南平市《宋史》有传。当时程颢门下的入室弟子杨时,字行可,号龟山,为从彦同郡人。杨时继承发展了二程“理”学,提倡由诚意正心,推之以“平天下”的内外合一之学,强调人心、道心、天理、人欲的区别。罗从彦是杨时的直传弟子,最受器重。他以儒家“仁”学为本,直接继承了二程以“穷理”为主的学说和杨时“致知必先格物”的“理一分殊”学说,创造了“静中观理”的主静学说,主张穷理、无欲,行“理之所必然”。建立了抨击封建政治弊端和维护封建纲常名教的理论体系。主张“朝廷立法不可不严,有司行法不可不恕”。
罗从彦的入室弟子李侗,继承了从彦的学说。李侗的私淑弟子朱熹,在继承前贤学说的基础上,终于完善了理学客观唯心主义的完整体系。从这一角度衡量,罗从彦起了承前启后的传薪作用。
祖望谨案:豫章(从彦)之在杨门(杨时),所学虽醇,而所得甚浅,当在善人有恒之间,一传延平(李侗)则邃矣,再传为晦翁(朱熹)则大矣,豫章遂为别子甚矣,弟子之有光于师也。
宗羲案:龟山(杨时)三传得朱子,而其道益光,豫章在及门中最无气焰,而传道卒赖之。光师有云:“学派甚微,不在气魄上承当”。岂不信乎?然亦多湮没而无闻者,闻不闻,君子不以为意,而尚者所不敢忽。
豫章问答:
古人所以进此道者,必有由而然。夫中庸之书,世之学者,尽心以知性,躬行以尽性者也。而其始则曰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其终则曰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此言何谓也?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故大学之道,在知所止而已。苟知所止,则知学之先后,不知所止,则于学无由进矣。
以圣贤则莫学而非道,以俗学则莫学而非物。(梓材谨案:谢山所录豫章问答四条,其三条移入附录,此则分一条为两条)。
附说:
学道以思为主。孟子曰:“心之官则思”。书曰:“思作睿,睿作圣,惟狂克念作圣。”佛家一切反是。
外于吾圣人之学者,由韩佛老皆有书在,惟学者所抉择也。
吾道当无疑于物。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