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序跋叙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文献文物>谱序跋叙

吉水罗氏重修家谱序

 罗运云 发布时间:2015-07-26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滋养了一个伟大的中华民族,培育了一个勤劳勇敢、仁爱智慧的罗氏家族。罗氏家族是当今中华民族中的一大旺族,其在全国各姓氏人数排列二十位之内。数千年来探天人之道,穷古今之变,畅时事之运,励志自强,建功立业,英豪遍神州,美名扬天下。
  罗氏出自坛姓以国为姓,为颛项帝之孙祝融氏之后裔。到了周朝的时候,有子孙被封在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称为罗国。公元前690年,罗国被楚国所灭,祝融氏的子孙就逐渐向南迁移,最初迁居枝江(今湖北省南部,长江沿岸的枝江县),至周末又南迁至湖南长沙,遂以国名"罗"为氏。罗国传至24世万通时,被楚国所灭,万通与次子苍噩逃至襄阳黄龙洞避隐,其长子芳噩逃往四川。周显王时,有31世罗乘迁往枝江,其孙罗守陇自枝江迁至今湖南长沙。40世罗君次子罗珠公大农令与灌婴平定了九江郡。汉景帝时,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在南昌一带置“豫章”郡,建筑城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其后世子孙遂被称为“豫章罗氏”,为豫章罗氏一世祖。在长期的宗法社会里,许多仁人志士和有作为者都注意把“敬祖收族”的观念推衍成为“忠君爱国”的思想,在国家民族事业受到空前危难的时刻,更把家族观念扩展为民族精神和爱国思想,移孝作忠,毁家抒难,舍“小我”为“大我”,为国家民族贡献自己的一切。
  国家有国史,家有家史,国家是由无数个家组成,罗氏家谱记载的就是一个由无数个罗氏族人家族的发源、迁徙、生息和繁衍的一个悠长的时空范畴。
  修撰族谱是为了理清这个家族的渊源关系,基于“敬宗收族”的观念与目的,为了正长幼、明尊卑的人伦之本,以加强家族的认同意识,维护家族的安定团结,进而造益于社会。罗氏家谱记载的家风中,要正长幼,即“家”就要有长、晚辈之分, 年长幼之别、因而豫章罗氏家谱有按辈分字排序之,即在罗氏家族中,以辈分大小(不为年长幼、不为权贵、穷富)而尊之,而同辈分者以长幼而尊之。
  修撰族谱往往言简意赅地对这些属于儒家的正统思想进行赞颂和阐发,使族人“宗族者,祖宗一人所自出也。一人之身衍为数千人,数千人之身即一人之身也。人以祖宗之身为身,则当以祖宗之心为心。一族之内,俊秀者尊之,象贤者也;贫者、弱者、孤者、独者、鳏者、寡者、疾厄者、患难者,相与救助之,赈恤之,吾祖若宗所不忍视者也;不肖者教戒之,惧辱其先也;老者安之,幼者慈之,亲友赖以递续者也”,修桥补路等罗氏公益事业踊跃助之。从而有宋代文豪苏东坡曾为罗氏族谱题诗:“豫章世家,汉晋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足,文德武功,留名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礼立仁昭,天伦惇笃,贤子肖孙,接踵芳躅,似此家声,移风善俗”。对我罗氏家风,备加赞颂。
  今逢盛世,国泰民安,人心思源。自公元一九八九年重修家谱至今已二十余年,为此,一些族人深感祖德难忘,血浓于水,前人无述,后者何闻,事无记载,何以流传?故而族人倡议在罗家山召集重修家谱之会议,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成立了重修家谱成员,提议由烁亨叔主管、会勇侄纂修,为寻脉络,族人代表前往吉水周桥我祖之祖基、南昌“豫章罗氏”一世祖祖基竭尽所能与罗氏宗谱相衔接,寻祖朔源,汇集资料,并力求此本重修《罗氏宗谱》内容更为完善,《罗氏宗谱》重修之编成,不仅是罗氏族人智慧、力量与精神的继承和延续,更是罗氏族家一门家风、家魂的砥砺和升华,定能起到追思先人,启迪今生,激励后人,树君子之风,行仁义之举,开万世基业之功效。

六十四世后裔(罗家山)运云 谨识000000009
公元二零一三年十二月000000000000000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