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科甲类历代名人
发布时间:2016-11-21
(一)一甲及第
伦公
派名应魁,字彝正,号一峰。宣德六年辛亥(1431)正月十一日酉时生,江西永丰瑶田水心村人。领景泰七年丙子(1456)乡荐,明成化二年丙戌(1466)会试第三,廷试状元及第。即御赐朝服银带,授翰林院修撰。未满三月,因上扶植纲常疎,谏大学士李贤不终丧而忤旨,遂落职福建泉州泊司副提举,丁亥以商辂言召还,复南京翰林修撰。一月上乞恩养病疏,归隐金牛山中。结草芦授徒,注经为业,著有《一峰集》十卷,另有《周易说旨》、《书经旁通》、《礼记集注》、《中庸解》、《五经疏义》等。成化十四年戊戌(1478)九月二十四日寅时卒于金牛山。谥曰文毅。
洪先
字达夫,号念庵,生宏治十七年甲子(1504)十月十四日子时,江西吉安松原人。嘉靖八年已丑(1529)状元。任至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赠奉议大夫,光禄寺少卿,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八月十五日己时卒,谥文庄,敕建专祠。著有《念庵集》、《罗洪先全集》等。为学宗王守仁“致良知”说,但提出了某些修正,认为“良知”并不是自发地起作用,需要经过“主静”工夫,达到无欲的境界。精研舆地,曾增补元人朱思本的《舆地图》、撰《广舆图》一册。图后附有关于沿革隶属的说明,用力至勤,费时十数年始成。
经術
即万化,父孟维,原籍湖南汩罗白米塘,因官入籍浙江绍兴,明隆庆二年戊辰(1568)科状元。任浙江主考,后官至礼部尚书。
文献
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科状元。(一说十四年丙戌1586科状元)官翰林院修撰,《零陵罗氏通谱》载:公彦允公孙,为珠公五十一世,住北京顺天府,直隶县。任广东,后授柳州太守,转任广西道台军民两管。
淇公
浙江绍兴人,康熙十八年己亥(1679)科武状元,宫廷一级侍卫——《武状元》
罗庆
清顺治十二年乙未(1655)科状元。
点公
字春伯,号北庵,江西抚州崇仁石庄乡高溪村人。淳熙二年乙未(1175)科詹骙榜进士第二人,(宋史•列传一百五十二称:三年登进士弟二,)官至资政殿学士,金紫光禄大夫、佥书框密院事、赠太师。曾出使金国,封周国公。明高谱:点公生绍兴二十年庚午(1150)六月十五日寅时,卒绍熙五年甲寅(1194)十二月十三日己时,谥文恭。著有《奏议》。长子端立,字思,以父荫朝散郎改泰州判官。次子愚,派名端能,以父荫仕广西运判,擢朝奉大夫,直宝阁学士。三子端学,字思,以父荫朝奉郎任峡州太守。四子端贤,以父荫任朝奉郎仕隆兴监军。
嘉陵
庐陵化龙乡折桂里人,中榜眼,除官江南布政使司,奏免浮粮百余石。
颖公
字学礼,号沂水先生,生唐僖宗光启一年乙己(885)。为豫章开国郡公赠太子太保。江西南昌人,五代南唐后主(961-975)邓及榜进士第二人。官朝议大夫,清徽殿大学士。颖求学涉猎经、传典籍,与同乡名士彭会都被称为辞赋高才。南唐后主年间(宋开宝年间)赴金陵以《销刑鼎赋》应试,论述儒家的根本。知京有司官员,将邓及拔为第一,而罗颖列为
最后一位,呈送后主李煜钦点,拔为进士第二名。官翰林总裁,因献兴政太平策有功社稷,特封豫章开国郡公,食邑三千户。
宋军南下,颖梦已为黑气绕身,遇某高人挽救,而摆脱黑气笼罩,尔后科举遂不第。颖心中不平,路过高祖庙,因无以排解,弃冠伏卧庙中,默念自己的际遇,自责不已,而后在庙壁题《汉高祖》诗,有“项羽英雄犹不惧,可怜容得辟阳候”句,数日后死亡。
士迪
讳惠孺,号静观,南宋嘉熙三年已亥(1239)出生于江西永丰湖西,治书经。咸淳三年丁卯(1267)乡举,戊辰连捷,登陈文龙榜进士第二人,以龙飞恩例赐榜眼及第。授武昌节度推官,仕至荆湖北路制政使司,于德祐元年乙亥(1275)四月阿里涯右丞进兵屠沙市城,江陵归附,慷慨流涕。诣右丞相军前上书乞奏,量留闽广,以存赵孤。右丞相义之而报奏,擢江陵总管不就辞病归,因号静观,至元十一年甲戌(1274)寇夜岩居仓卒溺死。(此公卒年有假)
珵公
字欿斋,钦德之子,钦顺之侄。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榜眼。另据《历代榜眼》载:珵公,字邦珍嘉靖十七年茅瓒榜进士第二人。明朝著名学者。探花钦顺之侄,叔侄鼎甲,自一段科举佳话。
璟公
一说字明仲,泰和东详巷人(即城东巷人),明天顺八年甲申(1464)探花郎。另一说天顺甲申举乡试,成化丙戌殿试探花。授编修,迁修撰。预修宋元通鉴纲目。累官至洗马,孝宗时为太子简侍讲读。因与尚书尹旻子龙,同娶孔氏女而受株连。调南京礼部员外郎。孝宗嗣位,授福建提学副使。弘治五年壬子(1492)召为南京祭酒。
钦顺
明哲学家。字允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上模乡西冈村人。明宏治六年癸丑(1493)科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升南京国子监司业,因忤宦官刘瑾,被革职。瑾诛,升南京太常少卿,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嘉靖元年壬午(1522)升南京吏部尚书。次年改任礼部尚书。早年笃信佛学,后断然舍弃,“谓释氏之明心见性,与吾儒之尽心知性,相似而实不同”。承认“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本。“理”是“气”运动变化的一定条理秩序。“初非别有一物,依于气而在,附于气以行也”。批判了朱熹“理”与“气”是二物的见解。但仍接受程朱“理一分殊”之说。认为“人犹物也,我犹人也,其理容有二哉?然形质即具,则其分不能不殊,分殊故各执其身,理一故皆备于我”。批判禅学“顿悟”的治学方法,主张“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废一不可”。 年八十三卒,赠太子太保,明代著名思想家。著有《困知记》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整庵存稿》二十卷等。
使玠
唐贞元间探花
孟郊
字耕甫,南昌人(后迁兴宁)。宋天圣八年庚午(1030)进士第三,累官翰林学士,谏议大夫。据《慈桑石族谱》载:孟郊公,广东程乡县石坑都磜下堡罗塘人,宋时探花郎。
玉梅
殿试一甲第三名
孝芬
字廷扬号萃峰,湖南平江人。生庆历八年戊子(1048),(一说生于元丰五年壬戌)宣和二年庚子(1120)探花郎。(一说为宣和三年辛丑,又一说为建炎元年丁未探花)授吏部尚书,任湖广转运使。敕赐二十字御书。赞曰:“圣旨赠忠良,儿孙世代昌。荣华金玉满,富贵坐朝堂。”绍兴二十九年己卯(1159)卒,
文俊
广东南海罗园乡人,道光三年癸未(1823)(一说壬午)恩科探花郎。初授翰林院编修,
左春坊左庶子。历官左副都御史、兵部侍郎调工部侍郎,为官刚正不阿,高风亮节,称颂一时。
(二)隋唐五代
景宣
名让,祖怀操,珦公之子,少以文学知名,唐赐进士第。官至京兆尹。举进士,应诏对策高等,为咸阳尉。丁父忧,服除,尚衣麻茹菜,从不四方之辟者十余年。李鄘为淮南节度使,就其所居,请为从事。除监察御史,转殿中。历尚书郎,给事中,累迁至福建观察使,兼御史中丞,甚著仁惠。有以女奴遗让者,让问其所因,曰:“本某等家人,兄姊九人,皆为官所卖,其留者唯老母。”让惨然,焚其券书,以女奴归其母。入为散骑常侍。未几,除江西都团练观察使,兼御史大夫。年七十一卒,赠礼部尚书,有仁惠,载唐史。并有诗集三十卷,全唐诗仅收编二首。
子劭京,字子峻,进士擢第,又登科,让再从弟詠。詠子邵权,字昭衡,进士擢第。劭京、劭权知名于时,并历清贯。
世科
字必达,江西永丰董家乡付家村罗坊人。唐永徽时(650-656)举进士仕资殿中御史。
绍经
生唐开元二十年壬申(732)唐天宝时以明经进士,授临清校尉,历任吉州刺史。与颜真卿唱和鉴湖间,因获胜地。
尹泰
讳锜,字昌逊,号白齐,生唐贞观二十一年丁未(647)。宏道元年癸未(683)科进士,任浙江温州府刺史,调杭州司法参军,直大学士。
仕俊
唐赐进士,授分宁县令。
宏简
字本定,唐乾元二年己亥(759)进士,官盐铁御史。
邵权
唐贞元间(785-804)擢进士第,后居庐州。
立言
安徽宣州人,又名欢。唐德宗贞元末(约在804)年间登进士第,官盐铁使,太和中(827-834)为司农少卿,主太仓出纳物。因京兆府多吏卒,用公为京兆少尹知府事。
鲤公
字汉泉,生唐建中二年辛酉(781)。元和丙辰(元和无丙辰806-820)科进士。
爌公①
本江西人,生唐开成四年己未(839)。以长沙祖籍举进士,任江西观察使,幕府判官。
初公
字山斗,庐陵人,唐武宗会昌五年乙丑(845)科进士,授工部侍郎,擢节度使。
忱公
字立敬,派名绍忱。唐武宗会昌六年丙寅(846)举进士二十六名。
庭坚
行万八,浙江余姚埋马罗氏始祖。唐宣宗大中八年甲戌(854)进士,擢翰林学士兼兵部尚书。
文元
字贯,生唐会昌元年辛酉(841),大中十年丙子(856)十五岁中解元。咸通元年庚辰(860)进士,历翰林学士,僖宗时以才艺任河南洛阳县令,官至军谘祭酒,兵部尚书。同光间升河南令,石敬塘立,遂不仕,归隐灌溪朝山之下。
绍博
字立名,生唐天宝十一年壬辰(752)二月初三日巳时。唐德宗建中(780-783)时进士,贞元(785-804)时任永州刺史。(查《唐刺史考》卷四:唐贞元无绍博,大中二年(848)有绍权,大中五年时为明州刺史。)
祥实
讳文祥生唐僖宗中和二年壬寅(882)唐赐进士。授陕西(亦曰甘肃)河州太守,濠州知府。
仪本
讳邺,第定三。余杭人,生唐咸通十三年壬辰(872),隐公堂弟。素有报国之志,然终怀才不遇。后以垂暮之躯,至塞北营中供职。唐昭宗龙纪元年己酉(889 )韦庄奏赐进士第。官至补阙拾遗。诗作百余首,充分反映了唐王朝的溃灭的社会景况。诗多七言,有“素有英姿,笔端超群”之誉,号“诗中虎”。咸通、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号称三罗。
仪真
讳实,第定一,字仁章,永丰水东人,生唐懿宗咸通三年壬午(862),唐昭宗光化三年庚申(900)科擢进士第。历翰林学士,官至盐铁使。冰心铁面,不狥私欲,致仕还乡,隐吉丰水东醴泉院。
贲公
唐昭宗时(889-903)举进士,官至员外郎。
明理
南阳人。唐景福二年癸丑(893)进士,授国医。
先义
生唐大中六年壬申(852)。乾宁二年乙卯(895)进士。
罗衮
字子制,四川临邛(即今邛崃县)人。应进士举,唐大顺(890-891)中策名,不知故乡。官左拾遗,直言敢谏。唐哀帝(904)时官起居郎,唐灭,仕梁,官至礼部员外郎。
士通
江西万安射州人。唐天祐二年乙丑(905)进士。
唐赐进士,授分宁县令。
中襄
字元辅,唐天祐二年乙丑(905)进士。
林宝
唐天祐三年丙寅(906)科进士。
崧公
字贤德,号长青。赐进士,仕唐授平江司牧,转升咸阳尉。
哲公
江西庐陵人。五代后晋高祖天福四年己亥(939)进士,王府教谕。
仪修
唐赐进士,授河南太守
洞晦
字以昭(晦夫),讳韬,号静逸,亦号匡山子,泰和县苑前乡书院村人。终生勤奋好学,淡轻声利,曾为长沙通判。后唐明宗长兴年间(930-933)以文学徵为端明殿学士,时值宦官弄权,政治腐败,罗韬向明宗献四扇屏风一架,上书“纳诲防机,赏廉革蠹”四道箴言以示讽谏。明宗赐以金币,不久称病还乡。他家原住中团,因地方狭窄,便选在风景秀丽的匡山
脚下,建房居住。潜心读书,因他学问博大精深,很多读书人都来求教。罗韬便建一座书院,供求学者读书和住宿,并建有孔圣殿、五经阁,置学田供书院开支费用。后唐明宗颁勅书表彰,命翰林院学士赵风书“匡山书院”扁额赐给书院。罗韬著有《匡庐记》三卷、《门人问答录》五卷、《琳琅余稿》六卷,均已散失。卒,门人私谥“静逸先生”。
(三)两宋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