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人物传记

唐代诗人“三罗”

 罗文华 发布时间:2004-03-28


唐代罗隐及同族人罗邺、罗虬都以诗人闻名于世,时人谓之“三罗”。
罗隐,字昭练,余杭人,因曾陷居于池州的梅根浦,帮自号江东生。为人虽其貌不扬,但很有才学,“少巨敏,善属文,诗笔尤俊”。但屡屡科场失意,十举进士不第,因此诗歌散文中饱含着郁愤不平之气。当时以寒士身份赴举时,曾在钟陵县(今江西进贤)结识了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12年后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此时云英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联想到两从怀才不遇的共同遭遇,罗隐便写了一首诗赠给云英:“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后来,罗隐的才学终于为世人所了解,也为丞相郑畋、李蔚所器重。赵  的儿子令狐  登进士,罗隐写了首诗恭贺他,赵 对儿子说:“你登了进士,我并不感到高兴,我感到高兴的是你竟然得到了罗隐的一首好诗。”郑畋的女儿也很喜爱讽诵罗隐的诗句,要不是因为他其貌不扬,他可能成了郑畋的东床快婿。广明年间,池州刺史窦  特地建了一座别墅,供他居住。光启年间任钱塘县令,镇海军节度使(后为吴越王)钱  以后又任命他为从事和节度判官副使。梁祖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他未就职。开平年间,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推他为叔父,并授给事中的职位。罗绍威跟罗隐学习写诗,把自己的诗集取名为《偷江东集》。青州留后王师范遣使者带着礼物前来求诗,罗隐写了一首诗给王,王十分高兴。唐昭宗曾想重用罗隐,但有大臣上奏反对:“罗隐虽有才干,但语言轻率,像玄宗那样的圣德天子遭到他的讥谤,我们这些将相臣傣能逃得脱、受得起他的攻击吗?”原来罗隐曾写了一首《华清》诗讥讽唐玄宗:“楼殿层层佳气多,开元时节好笙歌。也知道德胜尧舜,争奈杨妃解笑何!”昭宗听了,只得作罢。
罗隐同情贫苦人民,反对统治者粉饰太平,并在他平易朴素的诗中强烈地表现出来,因此他的诗在民间流传甚广。
他活了77岁,有《罗昭谏集》传世。
罗邺,余杭人,罗隐的堂弟。
罗邺“素有英资,笔端超绝”,而且“志地弓旌”(《唐才子传》),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晚唐科举制度更趋腐败,仕进之路为权豪所垄断。咸通年间,他多次参加进士考试,却“文战连输”,屡试未中。从此他远离故乡,漂泊于苏、皖、赣、湘、鄂和巴蜀等地。咸通末年,江西观察使崔安潜素赏其诗,聘人幕府,但遭同僚所梗,一直未得到得用。后来,他还投谒过东川节度命使顾彦郎、梓桐县令韦德孙以及彭门部常侍等权要,结果都受到冷落。大约在光启末至大顺年间,罗邺怀着“年长有志终报国”的壮志豪情,以垂老之身,“芨随征骑入胡沙”,到塞北边防营帐中去供职。以后“邺去家逾远,万里沙漠,满目谁亲,因兹举事阑珊无成,于邑而卒”。光化年中,韦庄奏请皇上,“伏望追赐进士及第”。这平反式的死后殊荣,总算为罗邺讨回了一点点公道。
罗邺号“诗中虎”。他留存下来的一百多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王朝溃灭前的社会真实景象。
罗虬,台州(今浙江临海)人。累举不第,广明庚子乱后,依附 州李孝恭。罗虬“词藻富丽”,咸通、朝符年间以诗名世。所作《比红几诗》100首,把“尊题”格这种“弱彼以强此”的诗歌修辞法运用到了极致,被后人誉之为“海中佳料”。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