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帅武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将帅武勇

罗炳辉 新四军司令员

  发布时间:2003-01-09

罗炳辉  (1897.12.22~1946.6. 21)  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曾用名罗南煌。 生于云南彝良大河区阿都乡偏坡寨。 1915年入滇军当兵,参加讨袁护国战争。1922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营长,在攻克南昌的牛行等战斗中率部冲锋,战功卓著。但因对军中腐败现象不满,被怀疑是共产党员,于1928年冬被遣离部队。 1929年春,任江西省吉安县靖卫大队大队长,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15日率部起义,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团长、旅长、纵队长。1930年6月起任第12军代理军长、军长,在朱德、毛泽东指挥下,率部参加了文家市、第二次打长沙和吉安等战斗。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中,率部参加龙冈战斗和东韶追击战。第二次反“围剿”中,率部参加中村、广昌、沙溪等战斗。1931年8月率部参加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中的莲塘、良村、黄陂战斗获胜后,奉命伪装主力,向北佯动,攻占乐安,威胁临川,造成直趋南昌之势,将参加“围剿”的国民党军主力4个师从中央苏区中心区拖出半个月,出色完成了掩护红一方面军主力西移和休整的任务,对粉碎这次“围剿”起了重要作用。9月起指挥所部进军闽西,连克武平、上杭等城,扩大了闽西苏区。1932年春,兼任福建军区司令员。7月率部赶赴粤北参加南雄水口战役,重创进犯的国民党军后,转至中央苏区北线作战,攻占南丰城。10月,所部与第22军合编,任22军军长,旋参加建(宁)黎(川)泰(宁)战役,率部日行70公里,连克泰宁、邵武两城。1933年2~3月,率部参加黄陂、草台岗伏击战。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任新组成的红9军团军团长。1934年4月率部参加广昌保卫战。同年8月护送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征过闽江。在完成艰险任务中,智勇兼备,屡立战功,曾获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的二等红星奖章。曾两次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率部参加长征。突破第四道封锁线时,在湘江以东与追堵的国民党军连日激战,掩护中共中央和军委机关渡江。1935年3月四渡赤水后,奉命佯装主力,迷惑、吸引和牵制国民党军。在1个多月中,率部单独在主力翼侧行动,机动灵活地转战黔滇川康边境,行程1000余公里,布疑阵,出奇兵,取得老木孔、瓢儿井等战斗的胜利。后又夺占宣威、会泽等城,5月在西昌附近与主力红军会师。6月,带病指挥部队奇袭天全成功。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他任由第9军团改称的第32军军长。所部划归以红四方面军为主组成的左路军,转战川康边。1936年7月,所部改归红二方面军建制,在北上途中,率部担任方面军后卫,多次与尾追之敌战斗。11月,率部参加山城堡战役。 抗日战争初期,曾以八路军副参谋长名义,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从事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1月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5月任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由皖中挺进津浦铁路(天津-浦口)以东,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曾指挥部队三打来安城,痛击“扫荡”、抢粮的日伪军。1940年任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5支队司令员。1941年起,任第2师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等职,转战于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津浦铁路两侧,积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并及时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巩固和扩大了淮南抗日根据地。他重视战役战术研究,提出以伏击与运动游击为特色的“梅花战术”:即部队驻地按梅花桩式部署,对来犯之敌实施多点打击,并运用于实战,取得十二里岔伏击战、金牛山反袭击战等多次战斗的胜利。同时注意从严治军,言传身教,强化部队战术技术训练,全面提高战斗力。重视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大力培养提高干部。还亲自编写了《指挥员实用手册》、《民兵战术》等教材,并经常给基层指挥员上军事课。(见罗炳辉的军事思想)1945年8月初,虽身患重病,仍在前线坚持指挥所部参加大反攻,解放苏皖边界的六合、定远、嘉山、天长等城。9月,任新四军第2纵队司令员,率部赶赴鲁南,参加界河伏击战,攻克韩庄,粉碎了国民党军从徐州沿津浦路北上、进犯解放区的企图。1946年4月,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6月,在国民党军向解放区大规模进攻前夕,到枣庄前线部署战备。21日在返回临沂途经兰陵时突然病情恶化,不治逝世。山东省临沂烈士陵园修建有罗炳辉烈士墓和遗像亭。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