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世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世系>黄帝世系

历代名人祭黄陵

  发布时间:2003-05-24

历代名人祭黄陵

秦始皇致祭帝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经常出外巡游,命令天下人遍筑驰道。宽敞、平整的驰道两旁,栽满了青松,浓荫蔽日,郁郁葱葱。

传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始皇西巡,命一班文武官员组成一支三千武士的巡游队伍,从咸阳出发,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前进。

巡游队伍出鸡山头,到了陇西、北地,返回时路过回中。当时正值深秋,枫树的红叶遍野满山,像春天的花朵般点缀着大地。

一日,秦始皇登上鸡山头(又名崆峒山),见山上有一座用巨石修筑的“黄帝祠”。始皇止步询问左右:“这里为何有‘黄帝祠’?”随行的方士徐市答道:“听说黄帝统一三大部落时,曾巡游到此,教民伐木造房,种植粮食,使民众过上了好日子。为了纪念黄帝功德,人们修了这座‘黄帝祠’。”秦始皇听罢,马上下车,并问李斯:“吾称‘皇帝’,有无违祖?”李斯答曰:“您德高三皇,功盖五帝,称帝有何违祖。”秦始皇听了摇了摇头说:“先祖黄帝轩辕氏,统管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九州有共主的国家,为中华民族打下文明古国基础,这是多么大的功德啊!”赵高马上抢着说: “那也比不上当今皇帝......。”“非也!”没等赵高说完,秦始皇打断赵高话头下令:“停车!备礼致祭。”

据说,秦始皇把随身带的武士列为六路,左右各三路,自己手捧供品,身带佩剑,从六路队伍中间穿过,走向“黄帝祠”,默默祈祷。致祭一毕,秦始皇再无游兴,当即从原路返回咸阳。

看来,秦始皇自称“始皇帝”,心里就一直不很踏实,因为轩辕黄帝在五千年前,就统一了三大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而三千年后,他才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比起黄帝,已晚了几千年,难怪他自称“始皇”,总觉得心里不安。

汉高祖跪拜黄帝像

公元前200年(汉高祖七年)的这一天,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举行正式临朝仪式。这天,宫内宫外,张灯结彩,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各路诸侯和大臣穿着新缝制的朝服,纷纷前来朝贺。殿门外早有事先安排好的接待人员把诸侯、大臣等文武官员依次接入殿内,分别站在两旁。

功臣、列侯、将军、军吏等,按等级站在东西两边。丞相以下的文官也都依次排好了各自的位置。殿上早就布置好了仪仗队,挎刀持枪的卫兵站在指定的地点,场面非常整齐严肃,随着司仪一声高喊,乐队奏起宫乐。汉高祖刘邦缓缓下了御车,稳步走向宝座,面向群臣。司仪传令王侯、丞相、列侯依次序拜见。

正在这时,刘邦的父亲刘公派人送来急件。刘邦拆开一看:原来,刘公斥责儿子刘邦,升为天子(皇帝),却忘了祖先。自古帝王临朝登基,先要致祭黄帝,而你......。刘邦没有看完,就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一时不知所措,周围的人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惯于投机讨好的叔孙通,见状立即拿出一张轩辕黄帝画像,双手奉献到汉高祖刘邦跟前,又向刘邦耳语道:“现在致祭已来不及布置,不如趁此把古轩辕黄帝这张画像挂起,你领着前来临朝的大臣集体向黄帝像跪拜。这样,后世人也不会说你目无先祖了。”刘邦听了这话,认为言之有理,顿时展眉开颜,马上离开宝座,带领前来临朝的百官,列队站在黄帝像前,叔孙通临时担任司仪长。只听一声呐喊,宫乐四起,众百官站在黄帝像前,由刘邦带头,经过三跪拜,三叩头,各自才入了座位。刘邦对叔孙通这个随机应变,又不失体面的临时措施,非常满意,即刻任命他为宫内太常(专管礼节、仪式和祭祀的大官),还赏给他很多黄金。叔孙通趁这个机会向刘邦推荐了他手下的一百多个儒生,要求皇上提拔。刘邦正在兴头上,给他们都封了官。

汉高祖刘邦跪拜过的这张黄帝画像,从汉代一直保存到今天,并历朝历代受着人们的谒拜。

汉武帝率十八万大军祭黄陵

历代帝王祭黄陵,大多派身边亲信大臣,带着皇帝亲笔写的“御制祝文”,昭告始祖轩辕黄帝,表示自己如何为民除奸抗暴,百姓如何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粉饰所谓的太平盛世。祭陵一过,还要刻立“御制祝文”石碑一座,以求流芳百世。这样的石碑,现存于黄帝庙里有五十三块之多。其中唯有汉武帝刘彻,祭黄帝陵却与众不同。传说这位十六岁继位日夜都想成神仙的皇帝,于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十月,召集十二部将军,调集十八万人马,准备在北巡边关之后,举行封禅仪式。

十月初,汉武帝从他的军事指挥中心――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凉武帝村)出发,沿“秦直道”北上。一路上旌旗招展,士气昂扬,战马嘶鸣,好不威风!军队行至边关,武帝派遣侍臣郭吉前往匈奴下战表:

“......东南一带已皆荡平,南越国王首级已悬挂北阙。单于如能出战,可与大汗天子亲自前来交锋。”当时,时维耳单于已死,他的儿子――子乌维单于才继位,看了汉武帝下的战书,敢怒不敢言,自己又不敢出兵。汉武帝等了数日,不见回音,又怕误了封禅仪式时间,只好收兵回京。

为了节省时间,汉武帝率领的大军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从延安以南直插州、坊州。路过阳周郡桥山(今黄陵桥山),武帝见桥山之巅有座高大雄伟的土冢。他下车看时,见一石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几个大字。他立即询问随行人员:“吾闻黄帝不死,这里为何有黄帝冢!?”方士孙公卿随车在旁,连忙告诉武帝:“黄帝采铜首山,铸鼎荆山,鼎成后,天宫派巨龙迎接黄帝升天,带去后宫及大臣七十多人。令有许多小臣,捉住龙须,扯住黄帝衣角,也想跟黄帝升天。正在难分难舍之际,时辰已到,巨龙腾空而起,黄帝乘龙升天了。小臣扯下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所以说这是黄帝的衣冠冢。”汉武帝听罢,仰天长叹:“嗟呼!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履耳。”说着就下令停止行军,修筑“祈仙台”,备礼致祭。据说,武帝命令士兵一人一担土,一夜之间在桥山巅,黄帝陵墓的对面,修起了一座九转“祈仙台”(即现在的汉武仙台)。第二天旭日东升,汉武帝下令十八万大军,列队桥山、马家山、印台山,宫乐四起,战士个个俯首肃立。汉武帝卸下征战的盔甲,挂在一棵柏树上,一人独步走向“祈仙台”:一向黄帝显战功,二向黄帝祷告自己也想长生不老,和黄帝一样,将来成仙,乘龙升天。致祭完毕,当天领兵返回长安。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传讲的“十八万大军祭黄陵“的故事。他修筑的“祈仙台”,挂过盔甲的柏树,都留给后世人攀登怀古。

司马迁实地考察黄帝陵

我国古代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字子长,是陕西韩城人。他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官。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世代史官之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据说,他十岁就能诵读古文,二十岁就开始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到过会稽,访问过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了范蠡泛舟的五湖;在淮阳,采访过韩信的故事;经邹、鲁访问过孔子、孟子的故居。此外,他还北到涿鹿,登过长城;南游沅湖,西至崆峒。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这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真是一个壮举。司马迁的游历,使他加深了对祖国自然环境、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文物古迹的深刻了解,为他后来写 《史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武帝元封元年,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病逝。司马迁继承父业,作了太史令,时年已三十八岁。

这时他就开始为写作《史记》作准备工作。当时,碰到的难题之一,即:三皇五帝如何写?五帝之一的轩辕黄帝怎么写?司马迁认为:从远古时期的传说,到秦汉时期的学者,一致公认为轩辕黄帝是中会民族的始祖,但在当时仍然存在着各种异说。就连黄帝埋葬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说法。有的传说在河南,有的传说在山东,有的传说在河北,有的人还说在甘肃。为了慎重起见,司马迁决定亲自进行实地考察 。据说,司马迁出长安,一不坐轿,二不带随从,只身乘马,长途跋涉,沿“秦直道”北上,来到翟道城(今黄陵)桥山一带。他没有惊动官府,也没有打扰百姓,更未暴露自己的身份,独自一人四处奔走,观察地形,访问老人,查看史料,抄写碑文,瞻仰了历史传说的各种遗迹,了解了风土人情。

相传,有一天,司马迁手里提着一筐陶片、石片,边走边看,爱不释手,一群儿童以为他是个讨饭吃的疯子,都围住他喊叫:“疯子,那是石头片,不能吃......。”司马迁只笑不答言。大人们跑出来一看,见是一群顽童围着一位陌生人耍笑,便赶走了顽童,并拿来了两个馍馍,递给司马迁。司马迁接过馍,点头笑了笑,边吃边走了。据说,他在翟道城周围方圆二十里,整整考察了四十多天,搜集了当地流传的有关黄帝的传闻逸事,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可靠实据。回长安后,他首先写出了《史记》中的第一篇――《黄帝本纪》,第一次肯定了“黄帝崩,葬桥山”的伟大历史考证。从此,黄帝陵始得传名于世。据旧中部县志载:司马迁这次考证后,地方官员就创建了“轩辕庙”。到了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前八世纪中),正式建庙于城北桥山西麓。宋太祖开宝五年,因河水浸蚀,又把庙址从西山麓移到东山麓,这就是现在的“轩辕庙”址。当地民间流传的俗语说:“汉代立庙,唐朝建,到了宋朝把庙迁。不论谁来坐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唐宋

杜甫月夜祭黄陵

读过杜甫“月夜”这首诗的人,或许记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女儿,未解忆长安......。”

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为避安史之乱,在流亡途中,把家安置在州三川驿(后又迁到羌村),自己只身北上,想去灵武投奔新登基的唐肃宗,却在路上被叛军掳入长安。杜甫月下怀念妻子儿女,写了上面的诗。

次年四月的一天,杜甫冒着生命危险,只身逃出长安,穿过两军对峙的前沿,奔向凤翔。在那里唐肃宗给了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这个官职可以直接向皇帝进谏言。杜甫忠于职守,为官不到一个月,为营救一位受冤的大臣,便激怒了唐肃宗,借故让他回家探望妻子,有意把他遣开。杜甫因此又重回三川驿。

公元758年,在一个凄风苦雨的秋晨,杜甫只身踏上了归途。一路所见,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伤兵的痛苦呻吟和难民的苦难生活,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路经玉华宫到翟道城(今黄陵),沿路了解民情,体察民间疾苦,目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更加深了他的爱国忧民思想。从此,结束了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政治生活。

一天, 杜甫徒步来到翟道城桥山脚下,打问去三川驿的路程,才知道从这里到三川驿还有一天的路途。而此时已是夕阳西下,只好打消继续赶路的念头,他只身坐在桥山脚下的沮水河畔休息。劳累了一天的杜甫,饱经了沿路的惨痛,面对山川河流,诗兴勃发,即时作了一首“晚行口号”:

三川不可到,归路晚山稠。

落雁浮寒水,饥鸟集戌楼。

市朝今日异,丧乱几时休?

远愧梁江,还家尚黑头。

杜甫口里吟诗,身体不由自主地慢慢倒在路旁草丛中睡着了。这时,天色已晚,夜幕降临,一位祭陵老人(古代祭黄陵没有固定的时间),挎着竹篮,往桥山上走去。杜甫的身子睡在草丛里,两只脚却露在路上,把祭陵老人绊倒了。这时,杜甫也被惊醒,连忙坐起,向老人再三道歉。祭陵老人一看是个过路人,也没发火,随声问道:“请问客官,为何露宿郊野?”杜甫当时未敢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只说回三川驿看望家眷,因路径不熟,来到这里,天色已晚,只好暂且露宿休息。杜甫说着,两眼一直瞅着老人的竹篮子。老人马上意会到这位过路客人的心思。随即说道:“客官是否还未曾用饭?”

杜甫由于饥饿,就如实说道:“不瞒老者,昨天从同官(今铜川)起身,只吃过一顿饭。动乱年间,沿途未敢......。”杜甫说到这里,觉得有些失言,再未敢往下说,只是叹息了一声。祭陵老人见杜甫言谈举止不同一般,就慷慨地将竹篮里的馍馍拿出两个,双手递给杜甫说:“客官,不要推辞,吃吧。”。杜甫二话没说,狼吞虎咽吃了一个馍。突然问老者:“敢问老者,天色已晚,你提竹篮上山干什么?”老者说:“唐军和叛军打仗,百姓不得安宁,一直没工夫上山祭奠先祖。听说唐军收复洛阳,百姓欢天喜地,盼望早日过上太平日子。所以今日特意上山祭奠黄帝。”杜甫听罢,方知此地乃黄帝之陵。祭陵老人一再邀请杜甫随他回家过夜,杜甫因心情不快,执意不肯,一再推辞说,得连夜赶回三川。祭陵老人只得给杜甫指点了路线,并留下食品,自己回家去了。老人走后,杜甫独自一人站在月光下,面向桥山黄帝陵进行叩拜礼。据后人传说,杜甫还写有“少陵月夜祭黄陵,双手空空无祭品”的诗句,可惜一直没有找到原诗。也可能是后人的杜撰。

范仲淹三次祭黄陵

北宋名臣范仲淹,又名范希文,祖上是陕西彬县人,后迁居南方,定居苏州吴县。他从小丧父,生活很清贫。在贫困中,他刻苦学习。终于考中了进士,后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能文能武,本领高强,人们称赞他“文能治国,武能保疆”,他是北宋有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并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范仲淹曾就职陕西,兼治延州(今延安)。当时,西夏常从西北侵扰中原,宋王朝内很少有人敢去抵挡。公元104010月,宋王派范仲淹会同韩琦出任陕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行动。

范仲淹到陕不久,就前往延州。沿途观察了陕北高原的地形。有一天,范仲淹来到坊州中部(今黄陵),突然勒马停止前进,决定上桥山致祭黄帝陵。身边的谋士问他:“范公,听人说,你过去读书时连皇帝也不去见,今天怎么要专程祭奠黄帝陵?”范仲淹笑了笑说:“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年幼,在应天府睢阳读书。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那里,同窗们一听皇帝来了,都放下书本跑去观看。我当时正在作文章,害怕打断思路,就没有去看皇帝。后来同窗都埋怨我失掉一次好机会。我当时心想,眼下只有专心读书,将来为国效命,见皇帝的机会是有的。”

范仲淹边走边说,不觉来到桥山山巅,抬头看见“古轩辕黄帝桥陵”碑亭,立即勒住马缰,翻身下马,徒步走向黄帝陵前,打躬致祭。在下山的路上,范仲淹告诉身边的谋士说:“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当今皇帝是我们的君王,他们也是黄帝的子孙后代。一个人不论官位高低,万不可忘记祖先的功德。”据说,范仲淹到延州后,写了五首祭黄陵的五言律待,可惜,现在只流传下来两首:

红日竿头进,

青云足下藏。

轩辕龙驭古,

百代景象裳。

高徒桥山上,

关河万里长。

沮流声潺潺,

柏干色苍苍。

公元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被调回朝廷担任参知政事。

临行前,路过坊州,再次祭奠了黄帝陵。

 

宋仁宗降旨黄陵栽柏树

满山翠柏望桥陵,

上有仙台垒九层。

夜夜唯留明月照,

年年只见白云兴。

.......

古柏参天黄帝陵,

苍烟缭绕晓风轻。

龙盘万代开王会,

凤历千秋肇大清。

这是明清两代一些墨人骚客对桥山黄帝陵的一些景色描写。

桥山是埋葬中华民族始祖的圣地。你若从西安乘坐“黄陵二日游”班车,或者乘火车,四个半小时就到达黄陵。不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县城,都可以看见面积五千八百亩的桥山,满山翠柏,葱郁一片。人们不禁要问:

沿途林木很少,但见黄土陡崖峭壁,沟壑纵横,为什么桥山古柏却是一片翠绿,根深叶茂?有人说,桥山是一块宝地,风水好,我们的祖先轩辕黄帝才把坟墓选择在这里;还有人说,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功大无边,玉皇大帝派九天玄女给桥山撒了一把柏树籽,从此桥山就长出郁郁葱葱的柏树。这当然都是神话传说。黄陵桥山古柏确是后人所植。据现存碑记证实,早在汉唐时期,官府就指令黎民百姓在桥山上种植松柏。当时由于管理不善,年年种植,年年不见树林。为了确保桥山松柏栽种成功,北宋嘉六年(公元1061年)正月二十八日,仁宗皇帝赵祯,听祭扫黄帝陵回到京城的大臣汇报说,桥山栽植柏树很多,而成活甚少,损失太大。于是仁宗皇帝命令身边大臣拟旨,指令坊州(今黄陵)县衙,委派专人看护巡守。坊州中书刘午坤接到了圣旨,即发动黎民百姓,整旧栽新。当年在桥山种植柏树一千四百一十五株。又从乡间抽调寇守文、王文政、杨遇等三户人家,免除其一切差役,专在桥山上日夜巡守看护松柏林。为了防他们玩忽职守,还把这三户户主的名字刻在一座碑上,可算真正做到了责任落实到人。这大概是九百年前中华民族最早的第一批护林员。从此,桥山古柏得到历朝历代重视。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官府派人对桥山古柏作过一次大规模的普查,可惜普查的资料已全部丢失。到了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延安专署专员余正东,黄陵县县长卢仁山,拨国币三千元,调动一个民团,将桥山古柏划地为段,编列号次,命令士兵每人按树贴号。历时十九天的普查,结果得出黄陵桥山共有古柏六万一千一百八十六株。此数正式载入了黄陵县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更进一步加强了对轩辕黄帝陵庙的管理,设立了文物管理所,对专职管护人员进行了统一编制;在桥山之巅修筑了了望哨所,日夜有专人轮流巡山看护。现在满山翠柏,棵棵根深叶茂,苍翠挺拔。已有五千年历史的“黄帝手植柏”,更是高大雄伟,七人合抱不住,国外游客称它是“世界柏树之父”。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象征。

元、明、清

泰定帝颁发保护黄帝陵庙令

元朝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耳收到陕西中部县(今黄陵)住持道人状子一案。状告本县保生宫着火,轩辕黄帝庙殿宇被歹人破坏......

泰定皇帝看罢状子,大怒,立即召集宫内文武大臣上殿,并发告曰:黄帝轩辕氏,乃我中华民族元祖。不论汉、满、蒙、回、藏、,还是苗、瑶、彝、黎、藩,都要敬护我始祖陵寝。今有歹人敢放火烧宫,损坏陵庙,实属不赦。泰定帝说完,由他亲自口授,命身边文官用汉字写了一份蒙语圣旨,立即指派飞骑日夜兼程,送往陕西中部县。

泰定帝用汉字写的这道蒙语圣旨,在今天看来,实际上是一道森严的保护黄帝庙的法令。现将这份汉字蒙语令主要段落摘抄如下:

“......轩辕黄帝庙宇一处,桥陵一所,迁今异代,每年春秋官降钱数口口口等。......不畏公法之人,执把弹弓,吹筒辄入本宫,采打飞禽,掏取雀鸟,将飞檐走兽损坏,又有愚徒之辈,泼皮歹人,赍夯斧具,将桥陵内所长柏树林木斫伐等事,乞禁治得此捡会到钦奉。

咱每明降下圣旨

无德推称着诸色投下气力呵休与者别了的人 每不怕那什么钦差 除钦遵外 据见告省会 给榜文常川 张挂禁约 无得似前搔扰 如有违犯之人 许诸人捉拿到官 痛行断罪。施行须议出给者

右榜省谕

各令通知

榜示 泰定二年六月八日

这篇碑文距今已有六百六十二年,现保存在黄帝庙碑林里,这是中华民族在六百多年前颁发的第一份保护黄帝陵(庙)法令。

朱元璋遣官祭黄陵

在红巾军起义中,佃家出身的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郭子兴死后,他领导了这支队伍。公元1356年,朱元璋军队攻占了集庆,改名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并在那里建立政权。他乘北方红巾军打击元朝的有利时机,发展势力,又采纳了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发展农业生产,扩充军队,经过几年战斗,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从此,他就成为明朝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明太祖,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四年时,听到身边谋臣谈论起历代帝王祭祖先一事,便提出要致祭始祖――轩辕黄帝。朝廷内背地里有人悄悄议论说:“朱重八(朱元璋小名)还懂得轩辕黄帝!“议论是议论,却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讲。

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遣派中书管勾甘,前往陕西中部祭黄帝陵。文房事先写了一份“御制祝文”(即祭文),朱元璋看后很不满意。他觉得称帝四年才想起祭扫黄帝祖先,恐后人耻笑他无知,所以,要求“御制祝文”写清他的功绩,再说明他称帝四年没有祭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一时找不到黄帝陵的地址,后来在经典著作中才看到轩辕黄帝的舍地,耽误了四年,没有能够及时祭奠,但他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先祖。最后,他还略加检讨了自己的愚昧无知。这篇祭文在今天读起来,仍很感人。好在祭文不长,照录如下: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主;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神圣,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这篇“御制祝文”,至今还保存在轩辕庙的碑亭里。

嘉靖帝免除黄帝庙粮税

明嘉靖皇帝朱厚燠,一生干了许多蠢事。他罢过“海瑞”的官,因生活糜烂,险些被宫女勒死,一气之下,杀了成百名宫女,并搬到北京天坛居住,再也不回故宫了。他在位四十五年,虽说犯过这样和那样的错误但却没有忘记祭奠轩辕黄帝。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免除了黄帝庙的粮税,后世人传为美谈。

据黄陵县志载: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4年)十二月三日,章平侯和载东侯,因公务来黄陵,登桥山谒陵拜祖,又登汉武仙台,观看了满山翠柏,留有“鼎留湖上龙先化,桥压云根水未通”诗句。次日,二侯去黄帝庙保生宫上香,发现和尚道官衣衫跛烂,贫穷如洗,便问道:“庙内有田数十顷,为何如此贫寒?”道官敬回答:“国朝以来,庙内官田俱废,只留若干山川地亩,还不足为公纳粮税。贫道以香钱度日。”二侯听后,相顾而怒:“黄帝乃开先立极之君,其功业文章,与天地相为始终者也。故春秋战国以来,岁岁祭奠。而今在先祖陵庙征其粮税,怪哉! 奇也!”当即命县尉雷维升废除征收黄帝庙粮税,又亲自将此件事上书皇帝。嘉靖皇帝看过奏章后,非常生气地说:“国朝再穷,亦不能征收黄帝庙粮税。即下圣旨,拨银两修葺陵庙。又向黄陵县尉提出:“执法秉公,节欲省费,见廉明爱惠之政。风调雨顺,鸡犬宁息,百姓以安。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有位贡士叫刘仕,为嘉靖皇帝除免黄帝陵庙税粮一事,专门写了一篇“记”。文章最后说道:“免粮税之一事,纪为政之大绩,将垂之永久,为来世之鉴耳。”从此,各朝代再也没有征收过黄帝陵庙的粮税。

张三丰谒陵留名诗

张三丰是个传说中的半人半仙的神化人物。

据《明史》记载:张三丰生于元朝末年,明代道士。辽东人,三丰是他的号。由于他性情嬉谐,不修边幅,故又称张邋遢。此人身材魁梧,龟形鹤背,大耳圆目,胡眉如戟,行走如风,来去无踪。他行踪飘忽,游处无恒,日行千里,夜走八百,早上还在辽东吃早饭,中午又在陕西宝鸡吃面片。这些记载,虽有夸张,但仍不失为一个“人”。传说有一次张三丰和他的嫂子坐在屋里拉家常,张三丰突然从案板上取来擀面杖,插进水瓮里就搅,边搅边叫:“哥哥快回来!哥哥快回来!......。”他嫂子不知其意,忙问:“你哥哥出外做生意,你在水瓮里喊叫什么?”张三丰憨然一笑说:“哥哥过河落水了,我帮了他一把,把他叫上岸来。”嫂嫂全然不信。时隔不久三丰的哥哥回来了,嫂嫂就问路上出过什么事,三丰的哥哥说:“过河翻了一次船,多亏艄公用船板搭救才出水面。”嫂嫂这才信服张三丰确实是个“神”人。据说,现在陕西农村人给大人小孩叫魂,就是张三丰发明的。

明太祖、成祖两位皇帝曾不止一次地派人寻找张三丰,却始终找不见。英宗皇帝时,封三丰为通微显化真人。据说,有一年黄陵县沮河发了大洪水,川道的田园禾苗、房屋牲畜全被洪水淹没了,全县城的人均被洪水赶上了山。第二天中午,山上人发现沮河上游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人,顺着洪水激流而下。此人既不叫“来人”,也不喊“救命”,洪水直把他漂浮到黄帝庙山门对面。这个人突然从水面上站起来,怀里抱着两个大西瓜,不慌不忙地走出水面,直奔轩辕庙院,恭恭敬敬向轩辕黄帝塑像叩了三个头,在像前敬献了一只西瓜。另一个西瓜用手敲破,边吃边到处观看庙院的一切。直到把手中的西瓜吃完,也没有说一句话。然后,就蹲在大殿的房檐前,用吃过的西瓜皮,在砖地上写了一首“张三丰谒桥陵”诗,就扬长而去。洪水下去后,人们才知道张三丰来过这里,赶忙从地上把这道诗拓下来:

披云履水谒桥陵,

翠柏烟寒玉露轻。

衮冕霞飞天地老,

文章星焕海山青。

巍巍凤阙迎仙岛,

渺渺龙车驻帝城。

寂寞琼台遗汉武,

一轮皓月古今明。

且不论诗写的如何,看那书法,字迹秀丽,龙腾虎跃,就令人惊叹了。康熙二十一年四月,县令金兰芝把这首诗重新刻在一座石碑上,至今还保存在黄帝陵庙的碑林里。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四位墨客骚人、学者名人对张三丰的诗作过和韵,但都没有和好。时隔多年,有一位叫胡的道人,前来谒陵拜祖,看了张三丰的诗和书法,感叹不已,一边饮酒,一边在墙壁挥笔和诗:

览景来登轩帝陵,

羽衣风驾骨毛轻。

桥山彻顶高耸翠,

沮水缠腰中部青。

万壑烟云笼玉冢,

九天秋色映龙城。

道人看罢三丰句,

醉里挥毫壁上明。

李自成回师陕北祭黄陵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李自成破潼关入陕后,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回师陕北。沿途所过州县,多数不攻自开。地方官员闻风丧胆,纷纷逃散。李自成起义军路过中部县(今黄陵)时,县尉刘光先既不投诚,也不逃窜,竟然带领数十名县衙差役,与李自成起义军队短兵相接。刘光先被起义军砍伤胳膊,只身逃回县城,拒不开城门。起义军暂时隐蔽在桥山柏树林里,李自成传令:“中部桥山乃是葬我中华民族元祖轩辕黄帝之圣地。吾灭明王朝,不等于灭中华。绝不许上辱先祖,下欺黎民!桥山上的一草一木不许破坏,违者斩!”李自成在行军百忙中,整顿毕军纪,独自一人来到桥山之巅,面对着高大雄伟的黄帝陵,默默祷告:“......天下腐败,民不聊生,荒年饥饿,尸骨遍野。地无草,树无皮,人相食。 自成无路,揭竿而起。......昭告烈祖,吾推翻明王朝,绝不是灭中华。渴望中华大地建新朝,立明君,拯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李自成致祭完毕,挥师北上,留下部分义军,继续围攻中部县城。县尉刘光先挎着负伤的胳膊,告诉他的左右:“闯贼攻开县城,绝不会饶恕我们,为报效朝延,守义报国,只好杀身成仁,虽死犹生。”说罢,点火自焚。时隔不久,明朝宗室从洛阳派遣朱新,前来中部县收拾残局。朱新带领地方绅士、官员、登上城墙,大骂起义军大逆不道,并击石发誓:不灭闯贼,死不瞑目。朱新对李自成起义军抱有刻骨仇恨,他密令手下士卒,乘义军不备,暗杀了一位围城的义军士兵,将其头割下,以隆重厚礼埋葬了已自焚的前任县尉刘光先,然后坐守中部。

朱新的这一残暴手段,激起了围城起义军极大的愤慨,一夜之间攻克县城,团团围住县衙,发誓活捉朱新,为被杀义军报仇。朱新见义军势不可挡,自知死到临头,即逼他的三个妻妾当场自缢,将官印、朝服包起来,派人连夜送出县城,上报朝廷,自己准备携带小女只身逃跑。不料被义军截住,朱新走投无路,只好拔刀将三岁的小女杀死,然后自刎。

明朝灭亡后,清朝几代皇帝为了维护封建君王的忠孝节烈,历任中部县官,都要为朱新树碑立传,载史册,上县志,立石碑加上“朱忠烈”、“朱公烈”,“千古之豪杰”等等美名。旧中部县志记载朱新的一篇碑文中写道:“朱先生与闯贼不共戴天,贼破城,先生乃慷慨而逝,而先生家眷亦慷慨而逝。

嗟呼!是先生守义报国,而先生之若妻若妾若女又守义报国也......。”

又说“千秋与沮水之间,耿耿与日月争光,先生守义于中部,而中部后世人亦知先生矣。”

历史,是最公正、最无情的审判官。朱新究竟是不是“忠烈”?李自成算不算“闯贼”?千秋功罪,由人评说。

康熙皇帝亲笔写祭文

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三月十六日,清圣祖玄烨(即康熙帝),派官员致祭轩辕黄帝。他亲笔用满文给皇帝写了一份“御制祝文”,抒发了对轩辕黄帝的崇敬心情。身边大臣看后,建议康熙皇帝译成汉文,便于前来谒陵拜祖的臣民拜读聆训。康熙皇帝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又命文官在他写的满文右侧译写上汉字。当时的中部(今黄陵)县令金兰芝,觉得这份满语祭文非同小可,又出自于皇帝亲手所写,万不可掉以轻心,便很快派人制作了一座石碑,把康熙皇帝亲手所写的满文“御制祝文”刻在石碑上,旁边又刻上了汉字。这座碑一直保存至今。现将原文照抄如下:

御制祝文

康熙二十一年,岁次壬戌三月己酉,朔越十六日 甲子

皇帝谨遣二部右侍郎 加一级苏拜致祭于黄帝轩辕氏 曰自古帝王受天显命维道统而新治统圣贤代然先后揆成盛德炳如日新朕诞口。

眷临制万方扫灭克残廓清区宇告功古后殷礼肇称 谨遣专代将牲帛妥备烟祀之 诚用展景行之志仰企明灵尚其

鉴享

邱逢甲祭陵留诗篇

“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黄帝陵”,这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民族英雄邱逢甲在清朝光绪年间拜谒黄帝陵时所写的“登黄帝陵绝句”中的两句诗。

邱逢甲,字仙根,号仓海。台湾省漳化人,出身望族。光绪十五年进士,为兵部主事。他一生写了几千首诗,梁启超称他为晚清“诗界革命之巨子”。

公元1894年,爆发了中日战争。中国失败后,腐败的清朝政府与日本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邱逢甲当时作为清朝政府兵部主事,曾向清政府提出抗议。光绪皇帝软弱无能,慈禧太后卖国求荣,根本不采纳邱逢甲的意见。邱逢甲目睹日本入侵者对中国人民的残杀蹂躏,再也忍不下去,便只身秘密回到台湾,发动群众,组织青壮年,亲自率领“八千子弟”起义抗日,打击日本侵略者。因经费不足,他“倾家财以为兵饷,不足则乞诸义士以助之”。他号召人们“人自为战。家自为守”。他们与日本侵略者血战二十余昼夜,终因孤军无援而失败。

起义失败后,邱逢甲回到大陆,漫游各地。到陕西后,在友人的提示下,专程来中部县拜谒黄帝陵。邱逢甲在黄陵住了六天,“日出登黄陵,深夜写诗文”。他想起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二十多个日日夜夜,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壮烈场面历历在目。一天深夜,邱逢甲脱衣入睡,又想起自己当初上书清朝政府,建议撕毁“马关条约”,可是,宰相和皇帝在慈禧太后的控制下,都不听他的建议。想到这里,他一跃从床上跳下来,一拳擂在桌子上,打碎了茶具,震惊了县衙。县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赶忙起来到邱逢甲住处,先从窗子格里往进一看,见邱逢甲披衣伏案、挥笔疾书:

如此江山竟付人,干戈留得若吟身。

乱云残岛开诗境,落日荒原泣鬼怜。

埋碧可怜黄帝裔,杀青谁作素王臣。

请将风雅传忠义,班管重回故国春。

谁非黄炎之子孙,九天忍令呼无门。

上书宰相毁苛约,此义已比昌黎君。

百年万事半颠倒,中外约章那可遵。

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割让国土的悲愤心情,以及对清政府签订的卖国条约的愤慨。他在另一首五言律诗“落叶恋根本”中写道:

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仑。

昆仑有南支,万里趋越门。

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

归鸟思故林,落叶恋根本。

邱逢甲在黄陵期间,先后写了“祖先”、“落叶恋根本”、“山河终一统”、“谁非黄炎孙”等八首诗词,抒发了他在台湾沦陷后的悲愤心情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他坚信“大九州当大一统”,台湾一定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他在来大陆前,还语重心长地嘱咐台湾人民,莫忘祖国统一。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的帝制。邱逢甲非常赞同这一革命行动,并星夜赶到武昌,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南京政府。

邱逢甲毕其一生精力,追求进步,为祖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

中华民国

孙中山派员祭黄陵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彻底推翻了几千年封建帝王统治的体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同年3月,孙中山委派了一个由十五人组成的代表团,赴陕西中部县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代表团临动身的前一天,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大总统名义,为轩辕黄帝写了一首气壮山河的诗词,交由代表团恭祭黄帝陵时宣读。可惜,这份祭文手迹已经遗失,但他写的“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首诗词,至今却牢牢刻印在人们心中,并一代一代地传颂着: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同盟会致祭黄帝陵

公元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陕西省民主革命力量在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影响下,不断发展壮大。井勿幕三次由日本回陕,首先召开了一次同盟会会员大会,成立了陕西分会,选出李仲特为陕西分会会长;同时做出决议,联合新军,如“慕亲会”、“哥老会”、“刀客”等力量,推动革命,以与全国形势相配合。

1908年重阳节前,同盟会在西安大雁塔召开了一次会议,有人提出孙中山“平均地权”的主张在陕西行不通,经讨论改为“土地国有”四个字,以利宣传。接着便讨论重阳节祭扫民族祖先轩辕黄帝陵墓的事,决定在黄帝陵前宣誓,借以表示复兴民族的决心,会上推定郭希仁、张赞元起草祭文,并约会邻省在陕会员,一同前往祭祀。同盟会员这次决定要在黄陵前宣誓,实质上就是对清朝统治者的宣战,是革命行动的深入和发展的标志。为了保证这一行动的顺利进行,必须事先做好安排,所有参加的人,利用各种关系,采取各种方法做好隐蔽工作。于是有的扮作商人,有的扮作猎户,有的找到官府证明或介绍,有的假借仿拓古碑之名,带着一群化装的拓字工人前往。独僧人吴虚白以和尚身份游到黄陵。到达黄陵后,就商定指派“总管司”二人,“外巡司”二人 ,“内巡司”一人,以防风声外露。各省到达黄陵的计有:陕西十六人,四川七人,甘肃、山西各三人,广东一人,共二十余人,其祭文照录如下:

维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五年九月重阳日,玄曾孙某某等仅以香花清酒牲肴之仪,敬献于我皇祖轩辕黄帝之墓前而泣告曰:惟我皇祖,承天御世,钟奇孕灵。乃圣乃神,允文允武,举修六府,章明百物。翦蚩尤于涿鹿,战炎帝于阪泉。挥斥八埏,疆理万国。用是奠基中夏,绥服九州,声教覃敷,讫于四海。凡有血气,莫不尊亲。自是以后,圣子神孙,历世相承,尧舜以禅让缉熙,汤武以征诛定乱。洎乎秦皇、汉武、明祖、唐宗,皆能仰承遗绪,奋厥声威,镇抚百蛮,光宅九土。其间偶逢衰替,暂堕纲维,秽丑跳梁,蛮夷猾夏,然皆历时未几;族伏厥辜,弃彼毡裘,袭我冠服。我民族屡蹶屡振,既仆复兴,卒能重整金瓯,澄清玉宇者,莫非我皇祖在天之灵,有以默相而佑启之也。迨至前明甲申之岁,国运凌迟。建州虏夷,乘我丧乱,驱其胡骑,入我燕京,盗据我神器,变乱我衣冠,侵占我版图,奴役我民众。神州到处,遍染腥膻,文化同胞,备受压迫。剃发令下,虽圣裔犹莫逃;旗兵驻防,遍禹迹而皆满。又无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二百年之惨痛犹存,十八省奇耻未湔已也。且近年以来,欧美民族,对我环伺,各欲脔割大好河山,而满清政府恣其荒淫,不恤国耻,殷忧之士,义愤填膺,近有执义帜而起者,粤东如陆皓东、郑士良、孙逸仙、湘越如马福益、黄克强,湖南如唐常才,均矢志盟天,力图恢复。某等生逢艰巨,何敢后人,乃集合同志,密筹方略,誓共驱除鞑虏,光复故物,扫除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国体,共赴国难,艰巨不辞,决不自私利禄,决不陷害同人;本众志成城之古训,建九州复仇之义师。伏望我皇祖在天之灵,鉴此愚衷,威神扶佑,以纾民生之苦,以复汉族之业。某等不自量力,竭诚奉告,不胜惶愧煎灼,郁结悲祷之至。尚飨。

祭典仪式是相当隆重而朴素的,与祭者本着“祭如在”的精神,跪伏黄帝陵墓之前,向祖先上香。献酒完毕,恭读祭文时,人人落泪,有的呜咽流涕,有的放声大哭。祭后各人面容均似有无限心事。其中吴希真年岁最幼而天真,竟两三天吃不下饭,可见所受感动之深。与祭者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文字动人,不若仪式之有声有色,深刻有效。”从此,同盟会决定: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祭扫民族祖先一次。每年祭扫时,必须有“告墓文”,后改称为“誓墓文”,其主要内容是向祖先奉告一年中的活动情况,以表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表示决心保证完成未来的任务。此外,还定出戒律:“不准陷害同人”,“不准自私利禄”违者应跽伏祖先灵位之前,受主祭人“当头三棒”之罚。

由于大家遵守甚严,历年没有发现违反戒律的人,所以“戒棒”也就没用上。

于右任编纂《黄帝功德纪》

皇祖威灵我欲攀,西征间道礼桥山。

弥天风雨伤今日,垂老仓皇过春间。

独创文明开草昧,高悬日月识天颜。

干霄古柏摩挲遍,挂甲何人亦等闲!

这是爱国志士于右任先生在民国七年(1918年),清明节冒雨谒黄陵时写的一道诗。

于右任先生当后因公务来陕西,正值清明节,便专程从西安动身前往中部县(今黄陵)谒陵拜祖。不巧的是刚到中部县,第二天就下起雨来。他隔窗望着天空,对中部县长说:“春雨贵如油,许下不许流,看来,中部县今年又是风调雨顺年。”中午,春雨仍然未停,于先生在中部县长的陪同下,一起上山祭扫黄帝陵。回县府后,尽管衣衫湿透,他还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吃饭时,他告诉中部县长:“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奠基者,作出了很多伟大的贡献。清明扫墓祭奠,缅怀祖德,应该坚持代代相传。”于右任先生当时表示:他要把黄帝一生的功德编写成一本书,这是他多年的愿望。今天冒雨祭扫黄帝陵,更加坚定了写这本书的信心。

于右任先生返回南京后,即约友人,对先秦以来有关史籍记载的黄帝事迹和传说,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先后花了十年时间,翻阅了上千册史书。从大量史料中,摘抄整理,分目编纂,详加校正。于先生亲自过目审定,辑成一书,取名《黄帝功德记》,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月初,由南京仿古印书局排印出版。于右任先生亲自为《黄帝功德纪》写了序言:

黄帝公孙轩辕氏,实吾中华民族之元祖。吾中华民族有此生息昌大之疆土,有此博大悠久之文化,有此四千余年震烁世界之历史,翳维黄帝,为国族之神。

于史黄帝既战胜蚩尤,东至于海,西登昆仑,南及交趾,北出幽陵,而开拓中华民国已有之疆土。其子孙之蔓延于各地也,如汉族固为其苗裔,而西藏族之羌,回族之安息,苗黎族之禺号,蒙古族之匈奴,东胡族之鲜卑。金人之祖且为黄帝之子清,满清则金人之后也,是皆近世治史者所能考信。是中华民族之全体,均皆黄帝之子孙也。

皇古荒昧,孰启鸿潆?生活文物,孰为大备?黄帝不惟为中华民族之始祖,抑又为中国文化之创造者也。其发明制作,除人民衣食住行日常资用者外,尤要者如文字、算术、历数、医药、音乐等,皆万世之资,而一时已备。至于指南之针,辨方定位,迄今为世界交通所大赖。然此犹事功之彰著者言耳。更如至德要道,典籍恒垂,后世玄言,动皆称述。是此精神文教之施,亦万世万类矣。

我中华民族有如此之伟大,中国文明有如此之超远,实黄帝拓殖创造之功也,兹我民族奋图复兴,思缵我远祖之皇烈,国于近世,岂有以四百兆庶众子孙,凭席威灵,而无以遂其国之自由平等?桥山之弓剑可攀!千里万里,千叩万叩,其共誓于我之祖之陵!

于国之初,于岁之春,中央政府倡率民族扫墓,将有事于桥陵,礼也。斯为天下所未尝有,抑为天下所有可能;追维作始,发扬踔厉,不可不有功德之纪。余昔由陕北而南,赴关中主革命军事,过中部县曾谒于陵下。兹因动念,约友人将黄帝功德之见于载籍者,撮要录次,即名为黄帝功德纪。凡书所有,类多列之,由是以为徵考断定,则史家之职也。

夫祖德之述,在美盛德之形容,吾民族既有此疆土文物历史矣,其道大光,责无旁贷,重践吾民族东来之路。兹献一编,愿念兹在兹名言兹在兹也。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

于右任谨序 于南京

于右任先生是辛亥革命的先驱,国民党元老之一。“为人正直”,是“有我民族气节”的真诚爱国者。他精通书法,以草书名世,是著名书法大师。于先生1879年生于陕西三原县。1945年到了台湾。平时仍坚持写字作诗。于先生晚年思念家乡心切,1962年在台湾抱病时,以诗抒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分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声泪俱下的倾诉,表达了台湾同胞思念家乡,渴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我们从《黄帝功德纪》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伟大中华民族的来历,追溯祖国优秀文化的渊源,这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各族人民大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抗日战争时期

国共两党代表祭黄陵

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潮,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委派官员,共同于四月五日前来陕西省黄陵县致祭中华民族元祖――轩辕黄帝,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唤起四万万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拯救危难的中华民族,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因而被载入了史册。

四月五日黎明,旭日东升,万里晴空,初春的陕北高原,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桥山之上六万余棵古柏郁郁葱葱。黄帝陵墓前香烟缭绕,供品祭器摆设庄严整齐。上午十时,中国国民党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和中国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派代表林祖涵(即林柏渠),各自携带祭文,同步来到桥山,列队鸣炮致祭,并各自宣读各党的祭文。

国民党中央党部祭文云: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特派委员张继、顾祝同,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尚飨!

国民政府祭文云: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派陕西省政府主席孙蔚如,谨以香醴庶羞代表敬祭于桥陵,其辞曰:惟帝智周万物,泽被瀛寰。拯群生于涂炭,固国本于金汤。涿鹿征诸侯之兵,辔野成一统之业。干戈以定祸乱,制作以开太平。盛德鸿规,于今攸赖。今值清明之良辰,爱修祀之旧典。园寝葱郁,如瞻弓剑之威仪;庭燎通明,恍接云门之雅奏。所冀在天灵爽、鉴此精诚;默启邦人,同心一德,化灾为祥和,跻一世于仁寿。庶凭鸿贶,以集丕功。备礼洁诚,伏维歆格!

中国共产党祭文:

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遣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于我中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硫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懿为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东等不才,剑屦俱备,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经武整军,昭告烈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抗日战争期间六次祭陵,其中国共两党共同祭黄陵两次。

毛泽东亲笔写祭文

193945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恭遗代表林祖涵(即林伯渠),以鲜花束帛之仪致祭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

蒋中正敬题“黄帝陵”

中华民国31年(1942年)冬,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原计划和胡宗南一起前往中部县(今黄陵)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后因公务紧迫,未能亲自前来祭奠,遂亲笔写了“黄帝陵”三个大字,手迹至今保存完好,并载入黄陵县志。

蒋鼎文敬题“轩辕庙”

蒋鼎文,字铭三,逝江诸暨县石山人。1895125日(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三日)生。蒋鼎文十岁入象山私塾读书,十五岁转入浙江讲武学堂。毕业后,分发浙江督江署守备队见习。后升排长、连长。

1915年蒋鼎文失职远走广东。19215月出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谋部副官。一九二四年五月黄埔军校成立,蒋鼎文进入该校,初任区队长、教官。由于他有早起床的习惯,经常被当时的校长蒋介石碰到,对他留下好印象。在一次军事演习中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不到一年他就被提升为教导团第一营副营长。以后又接二连三被提升。在1935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蒋鼎文出任陕西西安行营主任,兼十战区司令长官。六月蒋鼎文又改任陕西省主席。在他任职期间,先后三次代表国民党中央政府,陕西省政府致祭黄帝陵。1938年祭陵时,他亲笔写了“轩辕庙”山门大匾。至今仍然悬挂在黄帝庙大门上。1938年,他为重修黄帝陵庙写了碑记,载入史册。他在这份碑记中写道:

“......余自莅陕,三谒桥陵;二十七年,代中国国民党执行委员会;明年,又明年,均代国民政府。殿宇多圮,睹之心。先是,国民政府将大事修葺,规划已具......令中部县长仁山躬督,......凡大门、享殿、围墙,及聩缺者,均加葺补。......自二十八年秋经始,明岁三月讫工,所费总及万元。而远眺山陵,近瞻清庙,一草一木,亦焕然增新矣。......自阪泉涿鹿大捷后,群强乃帖帖就辖矣。武功既成,文治愈兴,万世治功,由此开基,方今倭寇内侵,欲以肆志于我,全国共愤,誓逐此虏。以帝盛德大业,沾溉无穷,重新陵庙,树之风声。思远祖缔造之维艰,念守业缵绪之莫贷,则万万同仇敌忾之志,愈奋迅激发而莫之能遏。克奏肤功,计日可待;绳绳翼翼,我中华民国永垂无疆之休。......中华民国二十九年。

19493月,蒋鼎文去台湾。临走时对亲友哀叹说:“此后以天为盖,以地为底,未知葬身何所?”可见,蒋鼎文在年过半百后,仍不愿远离大陆家乡。他知道自己将来的前途,但又不好公开表达,只好向亲友发出“葬身何所”的悲叹。

197412日,蒋鼎文病故于台湾。

程潜题“人文初祖”匾

程潜,字颂云。1882年出生于湖南省醴陵。曾考中秀才。后因看不惯清朝政府腐败,弃文习武,于1904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在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1908年回国后,受同盟会委派入川训练新军。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前往武昌,在黄兴领导下,参加了著名的武汉保卫战,任龟山炮兵阵地指挥。1913年,袁世凯解散议会,担任湖南省军事厅长的程潜,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号召,参加讨袁。1915年,他奉孙先生之命,由日本归国,在云南得到护国军政府的帮助,率兵进入湖南,一举攻开靖县,被推选为湖南护国军总司令。程潜宣布通电湖南督军汤芗铭的罪状。由此,他在“讨袁驱汤”中颇负盛名。1917年八月,孙中山派程潜由广东赴湖南进行护法运动。程潜被推选为湖南护法军总司令。1925年,程潜参加了讨代陈炯明的东征和镇压杨希闵等在广州的叛乱,屡立军功,得到中山先生的赞赏。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程潜继续拥护著名的三大政策。北伐时他率领国民革命军第六军,与担任该军党代表的共产党人林伯渠通力合作,转战湖北、江西,并于19273月攻克南京。其时,英美帝国主义分子乘机捣乱,妄图阻止北伐进军。程潜愤然下令还击,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程潜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抗日战争的行列之中。先后担任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河南省政府主席,西北行营主任、战地党政委员副主任等职务。

在程潜驻陕其间,他和于右任、蒋鼎文,先后前来中部县(今黄陵县)致祭轩辕黄帝陵。他们三人当时都是有名的书法家,程潜是隶书的代表。当时他为黄帝庙敬写的“人文初祖”匾额,交由富平县石匠雕刻而成。由于运输困难,用牛拉车,运至黄陵县九里山,车翻被打碎。出任黄陵县长的卢仁山对这一事故非常害怕,但又无法挽回。只得如实地把车翻石碑被打的经过,详细向程潜进行书面汇报。时隔不久,程潜就来信说,石碑被打,不必惊慌。运输困难,不必再备。请制作一幅木匾,来年清明祭陵再写。县长卢仁山看了此信,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他赶忙派人选购上等木料,制作了一幅三米长、两米宽的木匾。193845日清明节来临,程潜果然亲自前来祭陵。卢仁山县长取出早已备好的“文房四宝”,请示程潜如何写。程潜叫四个人抬着制好的木匾,蘸饱墨笔,提笔一挥,写成“人文初祖”四个隶书大字。周围的人感叹叫绝,评论这四个字是铁画银钩,苍劲中带有娟秀,堪称当今的书法上品。

此次来黄陵县祭陵,程潜先生心情很激动,当晚又写了“桥陵颂”诗篇:

报本崇初祖,数典颂轩辕。

神武开天运,睿智启人文。

书契宫室作,衣冠礼乐新。

涿鹿除凶暴,崆峒阐道源。

 

声教播九州,膏泽被八垠,

绵绵垂统绪,烈烈贻子孙。

巍巍则昊苍,皇皇光典坟。

我行来西土,持麾镇北门。

恭荷奉祀命,崇礼亿代尊。

逡巡陟修坂,回互历重垣。

始见灵宅峰,形胜据高原。

冈峦自周卫,沮水复潆湾。

杂花香满道,翠柏黛参天。

和禽喧密林,野鹤降云间。

坦步登圣域,斋宿祛尘纷。

明发万象清,伛偻献苹蘩。

诚感愿必达,神忾俨有闻。

宫墙匪易窥,天阙岂容攀?

朝宗肃端拜,虔企奏承云。

至德苞宇宙,荡荡难为言。

抗日战争胜利后,程潜期望和平、光明。1948年他又回湖南任省政府主席,对家乡兵祸频仍、人民蒙受苦难的情景,极为痛心。翌年,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南京、上海相继解放,程潜毅然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决心投入人民革命行列。他不顾别人的非议和反对,经过周密筹划,于同年84日,和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一道,在长沙宣布起义。这一革命行动,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称赞。

19499月,程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参与了建立中央人民政府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工作。此后,他就相继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湖南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领导职务,为祖国的和平、繁荣和统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6849日,程潜先生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八十六岁。

张国焘祭陵逃武汉

张国焘,字恺荫,又名特立。18971126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县上栗市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193843日,当时出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得知国民党也在清明节委派西北行营主任、陕西省主席蒋鼎文前来主祭黄帝陵,就一再向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去祭黄帝陵。因祭黄陵已安排有人,毛泽东再三劝他不要去,但张国焘却不听劝告,于四月三日带着警卫员张海、陆秘书和一个警卫班,乘坐一辆大卡车,从延安出发,下午到达黄陵(当时黄陵县是国民党区域)。当晚,张国焘背过身边的警卫员,去蒋鼎文住处密谈到深夜。第二天(44日)他们双双去桥山致祭了轩辕黄帝陵。下山之后张国焘即对陆秘书和警卫班说:“你们先坐卡车回延安吧!我要去西安办事。”说完,就钻进了蒋鼎文的小汽车里,直奔西安。据随身的警卫员张海同志回忆说:“......张国焘此行,我一直跟着,起初,我不知道他要搞什么明堂,到了西安后,我发现他不住八路军办事处,而住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住的西京招待所,就产生了怀疑。第二天,张国焘上火车前,我曾报告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负责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告诉他张国焘搞不好要走的,要他到车站来一下。林柏渠同志到车站后,对张国焘反复进行了劝说,要他不要走。但他执意不肯,一定要到武汉去。武汉当时是蒋介石的住地,他要到那里去干什么?一路上,我的心情十分不安......从此以后,张国焘一直没有再回延安。

谢觉哉谒陵留诗篇

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烽火年代,为了唤起四万万民众,国共两党合作起来共同抗日,当时在苏维埃政府工作的谢觉哉同志,在19377月和1943年,先后两次前来黄陵县谒陵拜祖,写下了“谒黄帝陵”、“黄陵方柏”等诗篇。他在“浪淘沙” 一词中写道:

远望郁苍连,抱岭环川。成林古柏势参天。

百里荒原青一点,愈见森然。碑石付落烟。

唐宋无传。茫茫几千年。汉武驱胡勋尚在,

安用求仙?

庙貌仰崔巍,子孙宜其。四万五千万有奇。

扫墓何为?玄黄涿鹿尚余威,不是人穷才念祖,

祖武依稀.

又有:

黄陵古柏

五千年庙儿兴废,老柏数十常青葱。

蟠根怒出托负重,孙枝旁挺虬拿空。

无碑为柏记年岁,开天劈地洪荒流。

武皇逐虏三千里,解甲挂树来献功。

此树至今两千载,以视巨者孙从翁。

中州神物此为最,鲁楷秦栎俱下风。

神灵呵护犹余愤,中霄风雨吟群龙。

邵力子为《黄陵县志》写“序言”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即1944年)七月十七日,陕西省政府批准,中央内政部电复云:“关于贵省中部县更名黄陵一节,经呈奉院会转奉,民国政府备案,并另铸新印,请查照饬知。”

当时,陕西延安第三行政督察专员余正东,正在主持修订中部县志,省主席邵力子连夜复电:“中央已批中部改黄陵,已付印的县志改为黄陵县志。”余正东接电后,要求邵力子主席为改名的《黄陵县志》写篇序言。邵主席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个要求。现将这篇序言主要部分摘抄如下:

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先后被命为陕甘两省主席。其时政府实已注意于西北的开发,以为今日抗战的准备。为求明澈西北的情形起见,我首先留意的即为各种志书的搜集与修订。而陕甘两地的志书,多属前清中叶所纂修,不免陈旧,效用减低。有的县志,竟已绝版,无从觅得,尤为遗憾。当时陕甘两省都有通志馆的设置,但以经费与设备的欠缺,甘肃志稿,在我离去多年以后方始完成,迄今未能拜读;陕西新志,则在我就任时,业已脱稿,因即赶速印行。我对于承修诸先生学识之丰富,用力之辛勤,深为钦佩,但讲到编纂方法,实仍觉有应时改进的必要。各县县志的修订,更因人力财力的限制,进行迟缓。中部县为黄帝陵庙所在,自中央有民族扫墓的规定,觅阅中部县志的人日多一日,而旧志已甚难得,新志未能即修……。

本月初,我得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余正东同志来信,知道他于去年发起新修第三区各县县志,一年来,各志稿本都已草创完成,而中部县志更将校印完毕;在此抗战进入最后阶段之时,物力艰难,视前更甚,而建国工作同时并进,政务繁忙尤可想见;余同志独能致力于修志,且成功若此之速,可见他是十分了解志书的重要。……

……我希望在抗战胜利以后,宪政实施之时,各县县志都有关于地方自治很详尽的记载,而中部尤将为首先达到完全自治之县,籍为黄陵生色。

......

中华民国三十三年六月二十日邵力子

谒黄陵

邵力子

万千古柏翠霞飞,漫对桥陵既式微。

挂甲碑前想将帅,祈仙台下想旌旗。

如油春雨逢佳节,仙锦山花接晓晖。

惟愿秦风重振起,同仇与子赋无衣。

巍然高冢起,民族精神感怒潮。

庙貌中衰威尚在,山客赫濯路非遥。

天开草昧初垂拱,石漱泪流恍听诏。

仙迹渺茫难尽信,至诚应可感重霄。

注:邵力子,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民国二十四年谒陵时作。

张治中捐款修大殿

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部长张治中,国民党陕西省主席熊斌,为整修黄帝陵庙,组织起修建黄帝陵庙委员会。委员会号召:凡国内外名流,中央及本省军政长官与本地官绅,对纪念中华民族元祖、建设中华圣地、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特具热忱者,皆得聘为本会委员。以陕西省第三行政区(今延安地区)督察专员余正东,中部县(今黄陵)县长卢仁山为本会主要会员。负实际修建之实。会址设中部,通讯处分设西安及洛川。

这个号召一发出,先后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美国等国外华侨,捐书三千册,捐外币七万元。省主席熊斌即派技工人员六名,赴中部设计庙宇图,并批拨十万元专款,水泥二十桶。又有督察专员余正东,向本区所属县区募捐十六万元,军团陶峙岳总司令捐国币二万九千元。张治中部长私人捐款三万元,并指定这三万元专用于改建轩辕黄帝庙大殿,不得挪作它用。

这次募捐整修黄帝陵庙,都按原设计进行了施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

郭沫若重题“黄帝陵”

1958年,黄陵县人民委员会,上书党中央毛泽东同志,要求主席为复修的黄帝陵题字,毛泽东同志看后说:我在抗日战争时期为黄帝写过祭文,题字的事,最好叫郭老(郭沫若)去写。随后他就把信批转给郭沫若同志。同年五月郭老就把字写好,交给秘书寄往黄陵县。1963年修复桥山祭亭时,将郭沫若手迹刻在石碑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赵紫阳谒陵登桥山

19833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赵紫阳来到黄陵县,登上桥山,拜谒了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

赵总理在黄陵县委书记王泽英、县长杨海潮陪同下,驱车登上桥山之巅,赵紫阳总理看到国务院公布的黄帝陵是全国古墓葬第一号标志时,就问:“第二号是谁?”讲解人员说:“是孔子。第三号是秦始皇。”在下山的路上,赵紫阳总理看到桥山半山腰还有一些空白地,即建议黄陵县:

“把空白地带应该全部植上树。”

谒陵完毕后,赵总理在县招待所和县领导进行了座谈,并接见了黄陵县农技站农艺师杨贵本同志,对渭北高原农业生产、粮食产量、粮种改良等问题进行了交谈。

贺敬之谒陵留诗篇

著名诗人和剧作家贺敬之,1924年出生于山东省峰县(今枣庄市),童年靠亲戚资助读私立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家流亡到湖北国立中学学习。1939年随校赴四川参加救亡运动,并开始诗歌和散文创作活动。1940年到延安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45年和丁毅执笔集体写成歌剧《白毛女》,曾荣获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全国解放后,他以炽烈的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放声歌唱》、《回延安》、《三门峡歌》、《东风万里》、《桂林山水歌》等,都为人们传颂和喜爱。他的诗歌擅长驾驭重大题材,热情澎湃,想象丰富,又善于吸收古典诗词和民歌的长处。能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气势磅礴,叩人心扉,开一代之诗风。

19821121日,贺敬之同志从北京来陕,在省文联书记方杰、子敏、非克等同志陪同下,到黄陵县登桥山,谒拜始祖轩辕黄帝陵。当时的文管所所长高增安要求他题词,于是贺敬之挥笔写下一首五言律诗:

风云四十载,

几度谒黄陵。

古柏今犹绿,

战士白发增。

不问挂甲树,

但听战马鸣。

指南车又发,

心逐万里程。

廖沫沙题字颂祖先

廖沫沙同志于1984109日去延安,途经黄陵县留宿一晚,第二天专程登桥山,致祭黄帝陵。

这天晚上,当人们知道廖沫沙同志住在黄陵县招待所时,县上有关部门领导和文化界一些同志前往招待所,看望这位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帮”诬陷的“反党人物”。廖老笑着说:“在那是非不分的年月,我还能说什么!”廖老还说:“本来我就没名,也不出名,一个‘文化大革命’反倒出了名。”一席话说的大伙都笑了。这时,县文化馆干部王桂生同志拿来一本文化馆内部搜集整理的《黄帝传说故事》,要廖沫沙同志提些意见。廖老接过书翻了翻说:“我一时看不完,不过,黄帝传说故事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遗产,你们应该组织各方面力量搜集整理。”王桂生同志提出要廖老写几个字,廖沫沙同志谦虚地说:“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们不要见笑。”说着提笔写下了:“轩辕黄帝的传说故事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题赠《轩辕黄帝传说故事》。一九八四年十月廖沫沙。第二天,他去拜谒黄帝陵,在文管所休息室里,又写下了“古都风貌依然在”。

李政道拜谒黄帝陵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博士和他的夫人秦惠君女士,于198457日回国访问后,专程来陕西黄陵县拜谒了中年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墓。

李政道青年时代曾获得诺贝尔奖金。尽管他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加入了美国国藉,但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是黄帝的子孙。当他步入轩辕庙山门,一眼望见具有五千年高龄的“黄帝手植柏”,心情非常激动地说:“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见证,”他双手摸着粗旷的树身,眼睛湿润了。感慨地向夫人秦惠君讲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轩辕黄帝的伟大功绩。当他和夫人进入“人文初祖”大殿,在“轩辕黄帝之位”灵位前,虔诚地叩礼膜拜时,发现大殿两侧林立着国内外黄帝子孙献敬的各式各祥花篮、花圈。他一一过目后,感慨地说:“凡我华裔,不论走到天涯海角,都不能忘记自己是黄帝的子孙。凡回国的人,都应该到这里寻根拜祖。”

李政道夫妇来到文管所休息室,发现桌子上摆有“文房四宝”和留言簿,他随手拿起翻看,见其中有《青春之歌》作者、著名女作家杨沫的题词:“五千年前的轩辕祖先,呈现在五千年后的中华子孙面前,巍巍乎乎,心中感慨万千!”李政道看后,立即在杨沫题词的后边,挥笔写道:“世界各族皆兄弟,黄帝子孙独人杰”。题词完毕,李政道夫妇浏览了碑亭,观看了历代官府致祭黄帝陵所写的“御制祝文”。当他看到康熙皇帝写的满文碑时,口里喃喃地说:“黄帝不仅是汉族人的祖先,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祖先。”

两个小时过去了,李政道夫妇仍然不愿离开,在陪同人多次提示下,他们才依依不舍地上车离开庙院。

姚依林途经黄陵拜始祖

19846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姚依林因工作去延安,途经黄陵县,专程拜谒了轩辕黄帝陵。

在黄陵县县长杨海潮陪同下,姚副总理进入轩辕庙,仰首观看了七人合抱不住的“黄帝手植柏”。在碑亭里详细看了历代朝廷祭黄陵刻立的石碑和“御制祝文”。在“人文初祖”大殿前,细看了周身斑痕的汉武帝“挂甲柏”。

看完轩辕庙,姚副总理驱车上桥山。刚上山巅,“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映在他的面前,姚副总理让司机立即停车,他下车缓步来到黄帝陵前,瞻仰了高大雄伟的黄帝陵墓。又在黄帝陵前留影后才离开了黄陵。

丁玲、陈明谒桥陵

198546日,八十二岁的著名女作家丁玲与丈夫陈明,因去阔别了三十多年的延安,路经黄陵县,专程登桥山,致祭轩辕黄帝陵。

这天,风和日丽,满山翠柏,郁郁葱葱,初春的陕北高原,显得生气勃勃。丁玲、陈明夫妇登上桥山,在延安地区行署副专员呼三同志陪同下,拜谒了黄帝陵墓,观看了汉武帝祈仙台,并摄影留念。下山后,丁玲夫妇瞻仰了轩辕庙,观赏了有五千年历史的“黄帝手植柏”。见此柏苍翠挺拔,根深叶茂,丁玲感叹不绝。当她来到文管所休息室,接待人员摆好“文房四宝”,要丁玲留言,丁玲说:我年岁大了,今天从西安到黄陵,一路上没有顾上休息,就上山谒拜陵祖,我太累了,一时想不出什么。她和陈明商量后进行了签名留念,并在留言薄上写下“学习鲁迅,血荐轩辕”。

舒同寄书“黄帝庙”

1985年清明节,黄帝陵举办书法展览,来自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一百五十多件书法作品参加了展出。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牵动着全国书法家们的情怀。山东书法家张正,“师法泰山金石字”,他写下一个特大的隶体“源”字;书法名家费新我,左笔书成行草 “功德穆呼悠远,民族焕若维新”;书法家、黑龙江省省长陈雷,工笔楷书“华祖”两个大字;云南纳西族书法家和在瑞同志,则用民族文字和汉族篆文,分别写下“山高水长,子孙繁昌,地灵人杰,物阜民康”;新疆书法家协会主席申西岚,草书“龙”字,迹若游龙,翘首腾飞。一位老书法家欣喜地说,国运昌盛,书道昌盛,这次书法汇展,海内外名家云集,作品笔力深厚,锐意创新,堪称书法盛会。

特别是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也远道寄来他的亲笔题字“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更为这次书法展览增色。

田纪云冒雨谒桥陵

19865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陕北视察工作期间,途经黄陵具,专程拜谒了轩辕黄帝陵。

这天,下着大雨,田副总理在中共黄陵具委书记张志清、黄陵县县长许胜利、黄陵文管所所长王忠贵等同志陪同下,冒雨登上桥山,尽管雨下得很大,田副总理仍看得很仔细。下山后,田副总理来到轩辕庙,观看了“黄帝手植柏”,及汉武帝“挂甲柏”。在“人文初祖”大殿里,观看了历年来各界人士、机关团体,海外侨胞们每年祭陵向黄帝敬献的各式各样的花圈、花篮。最后,在看了黄陵县出土的文物展览后,这才来到文管所休息室。工作人员摆好“文房四宝”,要求田副总理题字,田副总理笑了笑说:“这里是祖先圣地,不能乱写。”他拿起“谒陵留言簿”,签下了“田纪云”三个字,作为留名。

陈慕华谒陵量古柏

19869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委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陈慕华前往延安视察工作,途经黄陵具,在县长许胜利的陪同下,专门登桥山,拜谒中华民族始祖一一轩辕黄帝陵。

陈慕华是第一个女国家领导人拜谒黄帝陵。她怀着崇敬心情,在“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前下车,缓步走进了陵园,环视一周。观看了修复后的“汉武仙台”。然后驱车下山走进轩辕庙。首先映在她面前的是棵高大雄伟的“黄帝手植柏”,她闻听人说,此柏七人合抱不严,已有五千多岁,是全国最大一棵古柏。难怪外国人称赞它是“世界柏树之父”。它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古国象征。陈慕华要求亲自抱一抱始祖黄帝亲手种植的这棵古柏。

参谒完毕后,陈慕华来到文管所休息室,同志们要求她题字留言。她说,这是祖先圣地,不可乱写。我签个名,以作谒陵拜祖的留念。提笔在留言簿上写下:陈慕华 1986910日。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