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传承先祖文明 创新美好未来

 罗厚兴 发布时间:2012-08-13

 

   我们流水罗氏属于豫章柏林罗氏的一部份,起源于汉初(公元前190年)的大农令罗珠,至今已有67代。罗氏起源于西周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044年),当时罗氏始祖郐(讳匡正)公建立了诸侯罗子国,以罗为姓氏,罗氏始祖匡正公自称为郐人,以祝融吴回(姬姓)为先祖,因为祝融回建都于郐,自此匡正公先祖世代都居住于郐。祝融回是黄帝的第七世孙,从黄帝到现在,有5000多年的历史,代代记录清晰,关系明确。根据豫章前先祖源流记载,豫章始祖珠公是罗氏始祖匡正公第41世孙,是黄帝第107世孙。南昌柏林主脉未曾断流。所以我们的家谱或族谱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是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族谱的历史记载来看,奴隶社会末期(公元前366年)罗氏第31世乘(讳凌甫)公因助秦反楚有功受封为益伯侯,封地陇西郡,建都枝江(湖北境内),自称枝江罗国始祖,(公元前355年)第一次写有族谱序。宋初开宝年间(公元968年)柏林南房颖公曾主持编篡一卷《豫章罗氏族志》,并写了一篇《豫章罗氏源流总序》,先祖源流上溯到祝融。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53年)柏林遵生公福建宁化籍后裔元杰公(豫章第35世)和立行公(豫章第36世)曾收集江西新建西山(南昌柏林除外)、湖北、安徽等多处罗姓集聚地历代族谱资料,编篡了《罗氏流传世谱》(从祝融算起)。以后柏林罗氏每隔几十上百年重修一次。
  宋初(公元968年)的柏林颖公(豫章第34世)编撰有《豫章罗氏族志》,写有“豫章罗氏源流序”,先祖源流上溯到祝融,后来又征集到眉山苏轼(1037--1101)的题辞“罗氏谱赞”,《遵生后裔豫章32世仪贞唐末仕盐铁使还乡,由西山隐吉水,带去一份豫章世系谱(可能是手抄本),裔孙元杰公(豫章第35世,仕直龙图阁学士)徙居福建宁化,再收集了永平、襄阳、长沙、豫章西山、山东、浙江等处的家谱资料,于114岁高龄督侄立行公(豫章第36世)纂修族谱,并集欧阳修、刘敞二先生作序,历时六年(1049-1054)告成,已经上溯到祝融,编撰了《罗氏流传世谱》。     
  为什么要记录家谱?几千年来又能够持续不断的延续至今?今后还要不要记录家谱?我个人的见解是:
  人们认识世界是从最先和经常接触的人和事开始,最深厚的感情也是从家人开始。因此自古以来宗亲关系甚为密切,然后扩大到全社会。历代修谱的序言都特别强调追本溯源。在古代不知道自己家世渊源的人是不会受人重视的,就像个离群的孩子,"我要是错了什么事就不姓什么什么"这句话常常是用来表达自己的自尊自爱自信。这就是对于第一个问题的理解。
  在古代,由于社会经济不够发达,人们活动的地域范围都很窄,联系面不广,接触的人甚少,宗亲关系最为密切。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基本上是以家族的形式生存于社会,又叫宗法社会,统治者也是家族的势力,因此维系家族的关系是生存的重要条件。家族中有人当官其余人也有光彩,特别是近亲,这就是光宗耀祖的来源;如果有人得罪皇帝那是要株连九族的。罗氏本来人很少,由于豫章始祖为官清正廉明,后世贤达也多重视为官清廉,修德利民,得到社会的赞同,这就提高了罗氏族亲生存的社会地位。豫章第十三世柏林罗氏基祖瑭公,虽然没有做官,一生在民间行道传道,但提倡以积阴德为本,尤其不废人伦,很受民众欢迎。瑭公后裔为官尽忠报国,回乡为民谋利,民众欢迎,官府嘉奖。唐宋以来,罗氏先贤都要显示先祖的贤德,请求皇帝下旨修复罗氏先祖的坟墓和祠庙,罗氏后裔得以繁盛。这就是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理解。
  现在翻阅家谱总会漾起怀念先祖的情感,给后人以启示。所以今后继续记录家谱也是很有意义的。过去几千年留下的家谱资料已经成了现在宝贵的文化遗产。古谱的谱序常常写到,今天为人子,明天为人父,后天为人祖,人类世代就这样生生息息不断繁衍。通过家谱,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家族对于其成员的保护作用已经消失,但怀念先祖的的情感不会消失。
  家谱是先祖留下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从中可以查找到自己的渊源,可以看到先人走过的历史足迹,尤其是他们的为人处世和对后辈的期望值得我们借鉴和欣赏。             
  在宋初大文豪苏东坡为罗氏家谱写过一篇“罗氏谱赞”:豫章世家,洪洲望族。忠孝一门,节义两顾。 文德武功,名留简竹。理学真儒,后先继续。 礼义仁昭,天伦攸笃。贤子贤孙,旋踵芳躅。 以此家声,遗风善俗。 眉山苏轼(东坡)题
苏东坡给豫章罗氏家谱以高度的评价,也恰到好处。“忠孝一门,节义两顾”,仔细察看家谱记载,“忠孝义士”何止企生一人。“节”是指气节,是对国家对社会整体而言,“义”是对周围人的关系而言,两者都能兼顾统一。“文德武功”,学文练武的人都有,要求“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理学真儒,后先继续。”我们先贤的行为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和道德修养。这些都要求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礼义仁昭,天伦攸笃。”礼义仁德行于社会为世人赞赏;家庭和睦,感情浓密,父慈子孝,兄弟友善。良好的家风影响了社会风气,世事人情,相互关爱,和睦相处,在家谱中还收录了许多具体的事例。
  我 们的家谱记录了父系源流。历来所说的血缘根基或血统,只认父系的血缘关系。这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认识也逐渐科学化,社会要求男女平等才能更加和谐。
人不光是父亲,还有母亲,父母双方各占一半,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
家族的起源和现状更加清晰。   
  罗氏源远流长,根据豫章罗氏先祖源流明确记载,罗氏远祖已经上溯到黄帝,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也是中华罗氏的远祖,距今5000多年。 黄帝共有27个儿子(其中2个为庶子,即平民百姓),共得23个姓氏,其中长子昌意姓姬,下传有罗氏。
 中华第二帝颛顼,是昌意的孙子,黄帝的曾孙,即黄帝第四世。颛顼有14个儿子(其中2个为庶子,即平民),其中第11子称,下传有罗氏。屈原和司马氏都是颛顼的后裔。
   中华第三帝帝喾即位后,任命颛顼的曾孙回为祝融,即任行政首长,距今4800多年。祝融回是黄帝第七世孙,建都郐,即今河南新郑(包括郑州、密县),下传有罗氏。后世的岑、胡、己、彭、钱、曹、羋、娄、苏、顾、温、董等姓,都是回的后裔。
 黄帝第九世孙求言公,封地在郐,即今河南新郑(包括郑州、密县)。
   罗氏的先祖在中华第四帝唐尧和第五帝虞舜时期都担任过重要职务。中华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都是我国原始社会的最高领导人。到了奴隶社会,罗氏的先祖也担任过重要的官职,其中黄帝第四十一世仁玉(讳璋,号章安)公,夏后廑时,仕于江南徐州太守,清正廉明,不恂私欲,成了后来豫章始祖珠公做官的榜样。
 在罗氏出现之前,罗氏先祖有记载的源流共67代,跨时2000多年(公元前3000多年-公元前1044年),这段时间我们族谱只有单传记录。
  罗氏开始直到西周初期(奴隶社会),黄帝第67世孙匡正公,助周反商纣镇宜城有功,周武王三年(公元前1044年丁酉),受敕封为宜城侯,食采宜城地方百里,建立诸侯罗国(或罗子国),指国为氏,从此有了罗姓,匡正公为罗氏始祖,距今3050多年。湖北宜城有古罗国的遗迹。罗国在西周平安地度过了330多年(公元前1044-公元前707年)。直到周桓王十三年甲戌(公元前707年),罗氏16世班公(班公101岁)时,邻国诸侯楚国开始侵犯罗国,罗国奋起抵抗,取得胜利。直到罗氏20世晖公时,终因国势渐衰,罗败于诸侯国楚,只得连年贡税。罗国奋勇抵御外侵达110余年(公元前707-公元前596)。周定王乙丑(公元前596年,万通35岁),罗氏24世万通时,楚国完全占领了罗国,罗国被灭,罗氏宗亲绝大部分被杀。剩下万通公及两个儿子(芳噩和苍噩)出逃,芳噩逃往四川,下落不明,可能同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结合在一起;苍噩避隐襄阳黄龙洞金瓜虚,居于山野草林艰苦度日。其余国人,本来都是奴隶,基本上被楚国集中迁往枝江。罗国生存了450多年(公元前1044-公元前596)。罗国从此消亡,但罗姓并未消失。
罗氏第31世乘公(讳凌甫)是留居湖北黄龙洞先祖的后裔,助秦反楚有功,乙卯年(公元前366年,乘公72岁)受封益伯侯,疆于原罗国地域,秦国称为“陇西郡”,抱亡国之痛的乘公自称复兴罗国,都于原罗国之旧城宜城,后改迁南郡之枝江(现湖北境内),后有人称为“枝江罗国”。当然秦国吸取周朝衰亡的教训,决不会再封诸侯国,而是要建立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乘公尚未明瞭这一点,哀叹南北战争何时了。乘公希望世代保持有罗姓的一块封地,对其长孙特取名为“守陇”,守陇公后迁居到长沙,长沙保留有古罗国的遗迹。乘公还希望原罗国子民(奴隶)后裔再聚集在"罗国",但这些人不知茫然。于是乘公撰写谱序,阐明罗氏渊源,“以識前人之功德,以履後裔之孝思,永垂千世云爾。”
从罗氏开始(奴隶社会)到豫章罗氏(封建社会),经历40代,跨时大约850多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90年),都是单传记录。
豫章罗氏始祖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赋税宽平,国用优给,政绩显著,灌侯时奏起升为参军知政,节制诸镇,官拜相国大司农令。珠公后裔延续了罗氏世嗣。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罗姓族人都承认是豫章的后裔。
综上所述,罗氏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黄帝,距今5000多年,始于奴隶社会西周初期的匡正公,距今3050多年,兴盛于封建社会豫章郡望,现今2200余年间。目前罗姓人数接近2000万,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多,成为我国前20大姓之一。
豫章郡望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纯属偶然的机会。因为珠公在秦朝并无官职,只是一个小小县令的跟班,汉初(公元前206年)被推荐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汉高祖刘邦一班人马都是贫民出身,长期战争的创伤使国家和老百姓面临十分贫困的境地。百姓需要恢复元气,国家需要富强。因此珠公当官办事就同整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珠公仕汉高祖为治粟内史,为官清正廉明,赋税宽平,国用优给。灌侯时奏起为参军知政,节制诸镇,官拜相国大司农令。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珠公奉命守九江郡,继灌侯修筑豫章城,“民极趋之,劳而无怨。”所筑新城因珠公而得名“豫章”(即现在的南昌城)。豫章城所在的地域也取名“豫章郡”,《江西通志》记载罗珠“有功德于民”。公元前约190年珠公举家自长沙迁居豫章,从而成了豫章罗氏始祖。为了抵制吕雉皇太后篡权,拥护汉朝而辞官隐居豫章为民。珠公为官为民心态自如,深得平民爱戴。珠公隐居期间传播适合民间的道家思想,详情请见《豫章始祖珠公人生解读》。
豫章第十三世柏林罗氏基祖瑭公,出生于三国战乱年代,百姓人身和心灵的创伤十分惨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诗句)”瑭公四岁,父亲在战争中阵亡。当时道教盛行。为解救百姓心灵的创伤,决定闯荡江湖,学习当时盛行的道术,连学二人,深知道术骗人,而又不能不用,于是明确提出“以积阴德为本,以修炼法术为末,尤不废人伦。”一生为道士,其物质生活乃“以蔬为食,结茅为居”,到处讲学,寿百岁以上,乡人尊称瑭公为“九天道源”。瑭公初学道时与黄向公一起路拾遗珠值三百万寻访失主,失主以半相谢,瑭公以“积珠不如积德”为由婉拒。同路人黄向公观其人品以女妻之,于是瑭公赘居北林,再广植柏树,柏再成林,于是北林改为柏林,瑭公号罗柏林,瑭公成为柏林基祖。不久,瑭公迁往丰城池山兴道,数代都以丰城池山为基地,一面农耕,一面传道,颇有名气。其子孙数代探求道学精华,寻求尧舜之道。后来丰城池山又叫罗山。详情请见《柏林基祖瑭公人生解读》。
忠孝典范豫章第十七世,瑭公第五世孙企生公和遵生公兄弟,其先祖皆以道家思想作为立身处世之道,企生和遵生两兄弟在母亲胡氏的安排下接受了儒家思想的严格教育,懂得“事亲事君”“始于事亲”“终于事君”“乃能立人之道”,从小立志为国为民。父亲既惊奇又高兴,于是为他增补汝临县县令,当时企生公还不满二十岁。企生公上任后,与民兴水利,均赋役,不负众望,深合民意。汝临县有首民谣:“豫章松柏留待宗伯(宗伯是企生公的字号),临汝苍生实赖企生。”后来因忠于晋朝不愿为谋反的桓玄效力而被杀害,时年37岁。企生公的节义震动朝野,企生公因"忠"而闻天下;遵生公因瞻养老母和抚养孤侄而以"孝"闻名。公元466年由于表兄胡藩太守的奏表,官府特送“一门忠孝”的匾额挂在柏林南池塘瑭公旧居。遵循儒家思想的柏林罗氏后裔以此而自豪。现在有谱记的罗氏后裔基本上是企生和遵生的后裔。详情请见《忠义之士企生公人生解读》。
枝繁叶茂在唐朝之后五代十国之末期,豫章第34世颖公是当时南昌柏林的代表人物,是南唐清徽学士,宋高祖赵匡胤曾特封颖公为豫章开国郡公,可惜颖公不肯承认宋朝,气绝身亡。详情请见《学士颖公人生解读》。
罗颖的堂弟罗彦环,从小随父经商在外,后追随赵匡胤成为宋朝的开国元勋之一,宋太祖对有功的大臣实行削官厚赏的政策,被谴往广东南雄珠玑巷开业,详情请见《南雄珠玑罗彦环家族谱谈》所论述。
到宋朝的时候罗氏人才辈出,做官者甚多,这从家谱记载中可以看出。由于人口大增,迁居各地者甚多,直到豫章三十多世,已经支分出秀川(豫章第34世崧公、崱公)、南雄(豫章第34世彦环公)、福建沙县(豫章第42世从彦公),甚至高丽(即朝鲜韩国,豫章第38世罗富公),罗富公(即仁老)也是现在南昌柏林罗氏的先祖。
清道光年间编撰的《罗氏大成谱系》记载:“罗氏为豫章郡望,派衍繁盛,星罗苍布,晋宋齐梁之间际,散居天下,无以会归,惟柏林衍庆,有会归焉。”早在晋朝柏林就建筑有哀忠台、退居楼和报本堂(内有柏林罗氏大宗祠和柏林花园等)。到唐朝柏林村庄曾建筑有著名的罚鞑台,宗族管理也有特色。还建筑有"官厅",专供官员雅士娱乐消遣,盛名空前。早年瑭公种植的松柏更是郁郁葱葱,已是参天大树,环境优美,引来众多贤达的诗情画意。从家谱的记载不难看出,这时柏林已经成为豫章柏林罗氏聚集地,《柏林谱》以图谱的形式和《名宦录》记录了大量的已经分支外迁的柏林罗氏后裔名单,由于各分支久居异地,了解甚少,因此出现了一些辈分混淆的情况。所以福建沙县罗从彦建议,从豫章四十三世开始采用统一的辈分字记谱,豫章第43世盛得公(现在南昌柏林罗氏的先祖)是当时著名的代表人物。现在罗氏通谱网站上公布的名字,在《柏林谱》中豫章四十世以前相当多的名字都可以找到。以后就各奔东西各记家谱了。企生公(豫章始祖珠公十七世孙),柏林堂瑭公四世绥公长子。生子二,昱和昌。谱载:昱随父遇难,昌六岁失父,初依叔父遵生公,后寄养父同僚好友黄陂历西岸邓义家。邓义无子,招赘昌为婿,生子五,智慧、智亮、智达、智通、智强。智达妣金氏,生子一,元祖。元祖隋时封谏议大夫,妣雷氏,生子一,景义,景义大宝二年为程灵浩主簿,妣邓氏,生子一,万平。万平妣朱氏,生子三,元晖、元勇、元永。元晖大理寺律学博士,妣王氏,生子四,世义、世由、世纪、世源。世义唐永徽时为中书省门下都事。妣况氏,生子三,志羲、志望、志华。志羲妣况氏,生子四,尹集、尹时、尹安、尹嗣。尹集妣许氏,生子二,有敬、有一。有敬妣况氏,生子四,汉彰、汉命、汉壑、汉顺。
    汉壑(珠公28世),开籍兴国始祖,字尚志,号柏谷,唐开元进士。以鄂宗罗公远荐,授膳部员外郎(未见《唐郎官考》,待考),后因异人罗公远异术取桂枝,造仙桥,请唐明皇玄宗遐游月宫,遂动皇志,要学隐身升举之术。公远不尽传其妙,得罪玄宗,被宰天街。公惧祸及,即弃官隐居永兴朝阳,开店为商,又改官名“壑”为“合”。唐时永兴,宋改兴国,今阳新县中罗是也。汉壑公古墓仍在朝阳。公妣谌氏,生子一,宏戴。戴占籍兴国,妣程氏,生子三,宗质、宗贤、宗赞。宗贤妣宋氏生子一,昌儒。昌儒,唐僖宗进士,官循州刺史。时值黄巢之乱,道路梗塞,遂寓龙川。昌儒公赴任之始,唯嘱老仆罗驮,守好兴国梓园坟墓。今尚有罗驮汉之遗名。循州龙川,广东惠州龙川是也。公妣舒氏,生子一,清臣。清臣留居龙川。妣吴氏,生子一,孝忠。孝忠字谷贤,妣黄氏,生子二,居仁、居敬。居敬朝奉郎,官汀州刺史,妣谢氏,生子三,孟邻、孟郊、孟邦。谱载,昌儒,清臣,孝忠,居敬四世俱寓龙川。
    孟郊(珠公35世),兴国朝阳复迁始祖,字耕甫,号休休,循州龙川人。生于宋元祜七年,殁于南宋绍兴廿三年(1092-1154),享年六十二。昌儒公之裔.宋宣和进士,绍兴入翰林,大学士,官谏议大夫,掌制诰。绍兴二十三年,亲自主持编修首届兴国朝阳罗氏宗谱,撰写序文。妣周氏,知史书。生子二,鍧、钧。侧室何氏随公来兴国,公殁后敕赠礼部尚书,钦葬甘棠山,今上甘地也。钧留居龙川,钧因兴国公墓所在,遂家而世籍。钧字任重,号毅斋。妣枢密院编修澹庵胡铨之女胡氏。生子三,尧明、尧文、尧思。尧明,字日新,颖悟高超,外祖胡澹庵深器之。妣程,生子一昱。
   尧明、尧文、尧思(珠公37世)兄弟三人,开籍中罗、上罗、下罗,晚年各安居第,岁腊相聚,以敦孝爱之情,远迩仰之,故有三罗之称。尧思之裔迁居大冶,圻春青石岭等地。昱公字启东,妣刘氏,生子一彦。彦字好美,妣吴氏,生子一显。显公字丕光,妣华氏,生子二,国俊、国和。国俊字大用,号愉斋,妣章氏,生子三,德彰、德华、德谟。德华字贵文,号实庵,宋进士,官评事。宋殁,耻事二姓,遂隐居中罗不出。妣程氏,生子三,思玮、思瑞、思理。思理,字朝佑,号愚逸,妣吴氏,生子三,三贵、三雍、三光。思瑞迁居四角山坪石口立业,今通山长滩罗姓皆其后裔。三光字世荣,号大同,妣吴氏,生子四,应明、应鳞、应信、应登。应明字智夫,号行恕。妣程氏,生子三,舜日、舜庆、舜云.应信字友夫,号理斋,妣程氏,生子七,舜德、舜铭、舜儒、舜隆、舜福、舜荫、舜禄。舜隆公裔居鄂州胡林华容葛店一带,人口众多。舜庆字余远,号洗世,蒙难遵养绍复旧业,今大冶金山店一带罗姓多为舜庆后裔。
舜禄(珠公46世)字街远,号感杜,资颖甚高,过目成诵,人以“五经先生”称之。复兴中罗始祖。适逢元季乱,里有杀人夺妻者,公等为歌谣喻之,反激仇杀,一门星散,惟公被仇家追急,临江无舟渡。公仰天大哭日“孟郊公一生忠直,子孙岂无噍类乎?前有洪涛,后有追贼,吾其死矣。”遂闷于地,仿佛有人告云:汝可乘芦而渡。醒觉,便伏芦以渡,得不死于贼手。广济蓝氏见公饱蕴经史,以女许公。洪武大定,始迁中罗而中兴。妣蓝氏,生子四,尚礼、希礼、孟礼、周礼。希礼字以荣,号松间,胸次悠然,与物无忤,兄弟四人,惟公独盛。妣郑氏,生子五,道鉴、道铉、道钊、道钦、道琛。侧室陈氏生子一,道锐。道钊字天象,号屏山,妣刘氏,生子三,云纲、云纯、云绣。道鉴、道铉二公裔孙均大冶、鹿山、丹岩等地,道钊生十予,均迁阳新长乐源、罗坊、大冶、蕲春、英山、罗宇坵等地。道钦生子十,均迁阳新长乐源、罗坊、大冶等地。道琛部分裔孙迁居阳新州城、大冶、三溪。云纲字公常,号二泉,生子九,除朝阳广敷,木港山口外,其裔孙散居江西武宁、陕西安康。云纯,字公太,号云居,秉性刚毅,见义必为,振大纲,饬大纪,挺然无所屈挠,远迩推重之,生子五。云绣,字公彩,号月塘,为人雅量,有经济能逊,器宇豁达,必好施济,立观音岩天竺寺香火堂一所。生子六,其裔孙除世籍阳新中罗、江西武宁、湖北武汉、武穴盘塘外、陕西安康等地都有。
    尚礼(珠公47世),舜禄次子,字以忠,号介然,娶龙城陈氏,生子道铣,继娶小敷明氏,生子二:祥、辉,尚礼公长子道庄〈原道铣〉,字天鼎,号盟鸥,娶吴氏,又娶陈氏,生子一:云缜;缜公(珠公49世),字明远,娶孙氏,生子四:文梁、文谨、文云、文景;明成化年前后(1465),文景公(珠公50世)由中罗老庄迁徙到武昌府兴国州丰叶里塔塘保荻田桥平地畈。文景,殁葬屋下手,生子三:轻,遇,全。文景长子轻公,字横溪,娶刑氏,生子四:继寿,彦,先,立。轻公次子继彦,字肖  横,娶卢氏。生子三:师英,师恒,师昌,继彦长子师英,字彬云,娶涂氏,续娶石氏,生子二:大极,大楠。师英长子大极,字高甫,生於万历辛亥年,娶石氏,,生子五:伯谷,福,寿,鼎,鼐。大极四子 伯鼎,字公调,生于康熙甲辰年,生子四:绳忠, 纬忠,绶忠,绵忠。伯鼎四子绵忠,字万容, 号湻 玉,娶董氏,生子四:淑树,杞,枝,校,时至清乾隆---嘉庆年间(1796),三百来年发展迅速,当时人口增长突飞猛進,平地罗有近四百户人丁超过两仟多。  
 嘉庆前后,清政府大举移民四川。文景后人先后陆续迁出;我流水罗氏,嘉庆初年,由缜公世下第八世孙淑枝公(珠公57世)之妻刑氏栖仲烛、仲燡、仲炉并众儿孙从武昌府兴国州丰叶里荻田桥平地畈出发,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陕西,在安康流水一家和(易家河)乔家庄置田办产,奋斗几十年建罗家大院,前厅后院,有房30余间,又集资建校,绿化山林造福于乡邻。二百多年来,人丁兴旺,繁荣昌盛。自淑枝公世下已传至: 仲、甫、世、德、 广、厚、克、显、祖9代,时至公元2009年,人口200有余。人才辈出。
从湖北来流水定居以后不久,仲炉子甫进的五个儿子世金、榜、题、名、时,有可能搬迁到安康恒口、五里一带,甫宗的孙世元的儿子德春、风〈运〉、明、月、聚,可能搬迁去了岚皋花里一帶;按家存仪祉簿记事显示,约有百余年没有往来而失去联系。
1985年安康库区移民,为支援国家建设,本族厚盛、厚彦、厚余等7戸后靠(汉滨区洪山镇牛山村);厚军、厚安、厚明,厚斌、克忠等十二戸在广贵公(珠公62世)的带领下,迁汉滨区江北办青峰村;厚强、克近、迁汉滨区江北办刘家沟村,克长、克保等五户迁汉滨区恒口镇余家沟村;厚兴由部队转业到安康市委党校;厚金落户安康市汉滨区城关镇(三八粮站);现在克东在安康火车站锦秀花園有豪宅;克平在朝陽小区安居;显杰在金州康城有新房;厚明一家三户在咸阳国棉一厂,厚典、厚勋二家四户远迁湖北鄂州长港农埸高沟村。
我们的堂号是:柏林堂。我们的字辈是:(乾隆庚午年派序  係明经儆堂先生手訂)世德 广厚、克显祖光、洪启愈盛、宗裔荣昌。(嘉庆丙寅续派  係子峰德崑先生手訂)敦崇先训、敬守义方、贤良正直、定发其祥。
在这个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家族内有很多很多热心于家族事业的人。现在我们就有像厚金、克远、克东、显宏、显武、显杰等热心为家族服务的人,有了这些人去号召、去召集广大族人开展活动。直接增進了家族往来,家族之间空前团结,才使我们的事业进展顺利,兴旺发达。早在2003年5月经家族中厚军、厚金、克远、克近、克东、克平。克杰、显宏等人,多年的奔波努力,收集资料,筹集印刷经费,並由厚兴主笔,他从1996年开始走州下县,查阅整理资料、编辑、直到2003年付印、校对,完成了《柏林堂  罗氏宗谱 ——淑枝公世下谱牒》的刊印出版。在此基础上,2010年4月罗厚兴、罗厚金、罗厚慧、熊丽慧等一行五人,受全族人的重托,开始了多年筹划的“武昌府兴国州丰叶里塔塘堡铁岭桥平地畈”(清嘉庆年间的称谓)的寻祖之旅。前期,为寻祖一事厚兴在网上进行了广泛查询,进一步确定了以阳新浮屠镇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散寻访,将阳新韦源口镇罗于邱村;圻春安四小岭山庄;阳新县安丰乡王志村;大冶市金山店燕山村等地作为重点寻祖地来进行查询。在姪儿孙永强和外甥包明俊的陪同下,我们找到了阳新浮屠镇荻田老镇,荻田桥(原铁岭桥)周通村平地罗(畈)。负责接待的罗厚发(珠公63世)即刻打电话给族长82岁的罗广济老人(珠公62世),老人很快从荻田老镇赶回来,详细问明了情况,核对了有关资料,互相交换了族谱,老人兴奋地说:“总算找到你们了,对的,没有错,咱们是大房,轻公(珠公51世)后人” 。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找到了先祖故居——-我们的老家。
一部优秀的族谱,她记录着整个家族的发源、生息、繁衍的无始无终的经历过程。修谱最终目的是“敬宗收族”增强族人团结,寄思人生,昭示后人,提倡互相帮助的精神。明世系、分长幼、赞贤能、立家规、家范、家训、重教兴学,以孝为本,把活着的人与祖先联系在一个共同体当中。用这种方式延续下来,可以说这个家族的族谱是一部与时间相并存的生命史。活在族谱中的一代代子孙,作为一个中华姓氏文化的载体,无不反映了这个家族所处的时代种种特征更新鲜更活跃。随着漫长的历史岁月,年代的久远,家族人丁的繁衍昌盛,亲与疏、血脉的递传,住所的变迁,形成了“五湖四海”各支、各房修族谱的必要性。从古至今我罗氏族人把重修族谱当着一件重中之重的大事来办,更把她视为家族中遗传的神秘源泉。从来没有懈怠过。 
                               罗厚兴整理编写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