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罗氏新闻

顺德四百年罗氏宗祠平移

  发布时间:2006-10-15

[[center]][[image3]][[/center]]

[[center]][[image1]][[/center]]


  顺德罗氏宗祠经6小时完成平移,为广东第二例古建筑平移工程

  本报讯 (记者尹冀鲲 吴刚 童思娜) 昨日上午10时30分,6个200吨推力的千斤顶同时发力,将600吨自重的佛山顺德罗氏宗祠整体推出了15厘米。昨日,为了改善蓬莱路交通拥挤状况,顺德大良街道出资90多万元,将位于该路口处400年古祠堂成功地向后平移了4.83米。

[[center]][[image4]][[/center]]

  据悉,这是继广州锦纶会馆平移工程后,第二例广东省古建筑物平移工程,在佛山尚属首次。

  宗祠建筑被“五花大绑”

  罗氏宗祠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四百多年历史,占地面积139平方米。为岭南传统砖木结构,具有浓厚的岭南古建筑特色。今年4月,为改善祠堂附近道路状况,大良街道办进行祠堂附近道路扩建工程。于是,大良街道办按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要求,对罗氏祠堂进行整体平移。

[[center]][[image2]][[/center]]

  昨日,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整个宗祠被脚手架“五花大绑”包裹。祠堂的梁柱还被用木板保护起来,而祠堂整体被六条水泥滑轨垫起。据现场总指挥李国雄介绍,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保持祠堂结构的整体性,不至于在平移时,因推力不均,使建筑物结构受损。

  据悉,整个平移工程大概分为五个步骤,在7-8月间,完成了上部荷载转换、新基础制作、结构打包加固等步骤。而昨日,工程部门则是完成了试平移以及正式平移两个程序。

  6个小时平移4.83米

[[center]][[image5]][[/center]]

  在平移现场,记者看到,在水泥滑轨上,工程技术人员放置了250多根直径5厘米钢制滚轴。李国雄说,此平移技术是类似于火车行驶原理。当6台200吨推力的电动液压千斤顶向轨道上祠堂建筑物发力时,祠堂则在250多根钢轴上滑动,使祠堂可以向后移动。记者看到,平移开始后,祠堂非常缓慢地向后平移。据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说,祠堂被推动后,他们要将祠堂建筑物的上下摇摆度控制在0.03毫米范围内,而0.03毫米则相当于苍蝇飞翔时,翅膀的振幅。昨日10时30分至中午12时,祠堂被向后平移了2.58米的距离。而中午12时至下午5时,祠堂又被移动了2.25米的距离。到下午5时10分,工程技术负责人宣布,罗氏祠堂平移工程顺利完成,共移动4.83米。

  (南方都市报)

 

罗氏宗祠点点滴滴

来源:珠江商报作者:李健明


  北门罗氏宗祠平移工程虽告一段落,但关于大良罗氏的各种有趣话题仍未停息,因为它毕竟是一个在大良生活了870多年且影响深远的大家族。近日,笔者就人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又进行了深入考究,继续发现一些有趣问题并引发出一些思考,于是连缀成文,供关心此事的读者参考。
  关于南门罗北门罗
  大良罗氏素有南北罗的说法。但他们究竟何时有此说法,别说当代人,就是几百年前的罗氏族人也深感困惑。因为最早在文字上提出这个疑惑的就是北门罗氏出身的大学者罗天尺。他写道:我大良罗氏之分南北房无世氵瓜三百余年矣。可见罗天尺以前三百多年前已有南北罗的说法,且他们没有多少因血脉亲戚性质上的交往。
  罗氏族人于是也从历史上探究原因。因为他们在细究彼此来源时发现,他们都是江西南昌罗氏后人,都是始居江西,后迁南雄珠玑巷,然后南迁大良。但是,他们又发现彼此还是有点相异。如北门罗则有“官始兴”的记录,就是说曾有人在始兴为官,而南门罗有“雄州君”这位先祖,但北门罗没有。另外,他们南迁的原因也不同,北门罗因宋末胡妃事件南迁,而南门罗则因避金兵而到大良。时间也不对,北门罗在绍兴元年(1131年),而南门罗南迁则发生在十多年后。因此他们并非来大良后才分南北罗,而是因迁居时间不同而自然形成南北罗。
  此外,北门罗氏族人又说在宋代建炎年间(1127~1131年),有一位先祖推算到珠玑巷一带将有大规模迁徙,于是他“游南海忠义乡太艮村”,发现这里山青水秀,留连忘返,并在绍兴四年(1134)带着三个儿子和子孙媳妇十五人来到凤山南面定居下来,于是成为罗姓南迁的先祖,这个说法可成为北门罗南迁时之所以选择大良的生动细节和原因。因为北门罗也确认他们在绍兴四年定居大良。
  言归正传,他们虽推断彼此同一宗祖,北门罗却是因“同姓寻亲”而落户大良,但是他们彼此都无法解释经历宋元明三朝双方都没多少交往的文字记录,只是在明朝景泰四年(1452年)北门罗的罗忠才与南门罗的罗姓族人和当时大良的士绅一起上书请求成立县城。因而他们觉得彼此“同为宋末参军之后,同籍南雄,同迁大良,同请开县,九图也同”,即使不是一脉相承,也是叔伯兄弟,也一直寻求彼此多加联系,密切沟通。
  当年建罗氏宗祠用了多少钱
  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北门罗氏族人倡议建立大祠堂,消息一经公布,族人纷纷踊跃捐款。根据族谱显示,共有168户人家和兄弟捐资合股,其中捐款最大数目的个人是21.2两白银,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因为当时七品知县的一年收入也只是45两白银。族人大多捐款数目为一到五两,不少也有几钱甚至一钱,从中可看出当时他们同心协力,共臻大事的景况。
  据统计,当时建设这一大宗祠用于购买土地的费用是224.7两白银,祠内拜亭费用为365.94两白银,建门楼则用354.23两白银,建寝室及迁改拜亭公用白银667.49两,合计共用白银1612.38两。那么这在当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不妨按照不变价直接换算。明朝万历年间如张居正那样一品高官的俸禄是一年大米一千石。当时一两白银可买米二石,也就是376斤大米,也等于说一品大员的年俸为一年五百两白银。罗氏宗祠的建设费用相当于当时三名一品官员的全部收入。按照直接的换算方式,当时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700元人民币,那么耗费白银总量就相当于现在100万人民币。当然这些都是按照不变价格来换算,并不等对,若按浮动价格则远远超出这个数量,从中可见这在当时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
  略说罗忠
  北门罗忠对于顺德建县的贡献人多有评述,此处不表。罗忠在上书请求成立新县时,曾撰《上制府揭侍郎请立县书》,言切意恳,质朴在理,且心怀大局,目光深远,令读者动容,其中“善智者图见于大,善谋者定计于远,见大者,故能察微而知著,计远者,故能因乱以成功”虽是劝人话语,但也多少有点夫子自道。尤其是他指出东涌、马宁、西淋三地离城市遥远,民众刁悍,大海弥漫,极易生乱,因此他建议政府成立县城。当时他还带头捐出城东西南北周围一千四百八十六步,面积多达五顷七十一亩。他们拥有税地,同时还带头捐筑大良县城的城池、仓库、衙门等建筑,当时大良九图九十户人家,都是以罗忠为首的乡绅们设法安顿,合力成立一个崭新县城,因而他对顺德县在历史上的出现以及大良几百年的城市建设模式起到不可没却的作用。
  几点建议
  罗氏宗祠虽只剩下一个门楼,但其历史意义却不可忽略。它虽没杏坛黄氏大宗祠的沉雄,也缺乏北滘五间祠的开阔,更比不上乐从陈家祠的大气,但却因罗氏族人在顺德历史上的特殊贡献以及在中国文化方面的突出地位而卓然鹤立,尤其是平移过程中罗氏后人纷纷出示珍藏多年的族谱、文献、实物,极大地丰富了罗氏家族的研究资料,让世人对这一家族产生更大的兴趣并获得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此不妨在门楼旁设立一个清晰简略介绍罗氏宗祠及罗氏族人历史贡献的牌匾,让行人和后人通过这些文字和古老的门楼对顺德历史有一个直观又深刻的理解,条件允许的话,更可建造一个简朴展览馆,展示相关资料,成为人们了解顺德历史和祠堂文化的平台。

顺德罗氏宗祠已经有着400年历史,它也是顺德历史上第一间男女同校的学堂。记者采访获悉,1930年后,到了7岁的罗氏家族子弟都可来上学,而且男女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校服。

  族人创办本原学堂

  罗氏曾经是顺德望族。据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李健明会长介绍,大良罗氏家族是一千多年前为了避乱,从中原南部迁至顺德的,后来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另一部分人则去了广东新会。在顺德的这一部分,其后人散落南北各处,形成了大良南门罗和北门罗两大家族。

  罗氏一向重视子弟的教育,也培养出许多人才。而罗氏宗祠也曾是学堂,为罗氏族人1906年创办,是顺德第一间男女同校的学堂,名为“本原”。后来,本原学堂搬出了宗祠,并在宗祠旁边另建了本原学堂。据了解,现在平移的部分只是当年祠堂的一部分。李健明会长表示,平移的部分相当于一个门楼。原来的情况是:进门后还有一个石阶,上了石阶有一个用白石砌成的操场;围绕操场四周,有三间教室,而石阶与门楼相连的南面,则有几间偏房。

  学堂设有“教育基金”

  据介绍,那时在本原学堂上学的学生都不用交学费,学堂的办学开支全部由祠堂的公共财产支出,“那时的祠堂也有自己的田产,如鱼塘和田地等,向外人出租,收取一定租金”。李健明认为,这些租金收入逐渐积累,就形成了类似于今天的教育基金。

  在14日平移现场,记者见到了89岁的罗氏后人罗兰婆婆。据罗阿婆回忆,“当年上学堂是不收费的,太公留下田产供我们读书”。不过因为家里兄弟姐妹4个,罗阿婆排行老大,要照顾两个弟弟,就没有上学,只是经常在学堂附近玩耍,“我对上学娃的衣服印象尤其深刻,”罗婆婆回忆说。

  据了解,1930年后,本原学堂就可让男孩女孩一起读书,而且那时男女同学都发有校服,“女孩子的校服是白色上衣配黑色裙子,叫‘凤裙’;男孩子穿黄色中山装,叫‘初衣’。”罗阿婆说,记得每个星期开头的那一天,学生们都到学校的礼堂唱校歌,然后听校长训话。

  正月十三祠堂搭棚唱戏

  在宗祠的学堂读书,平日有没有经常到祠堂里去玩呢?罗氏家族第25代后人、85岁的同叔摇摇头说,宗祠平时是关着门不让进的,只有族人祭拜祖先和商议大事时,才能进到里面。宗祠当时面积很大,建筑非常精美,有很多生动的雕刻,后来在动荡的岁月里受到毁坏。由于年久失修,罗氏宗祠现在只剩下正门前后的台阶、支柱及屋檐等建筑。

  据同叔回忆,每年的正月十三,人们都会在祠堂的天井里搭起竹棚,罗氏谁家在那年添了男丁,就会在竹棚下挂一盏油灯,足足点亮五天。家族还会请来广州的戏班,在学堂操场上搭起戏台唱戏。大戏从正月十三起一连做足五个晚上,吸引罗氏和其他附近的人前来观赏。

  ■学堂故事

  男女生一起打篮球、学英文今年85岁的同叔是大良北门罗氏人,作为罗氏家族的第25代后人,1931年至1937年也在本原学堂上过6年学。

  同叔回忆称,这间学堂规模不小,建有两座楼房,有四百多名学生和十多名老师。当时的本原学堂因为是家族创办的,只招收罗氏家族的小孩,1930年后,小孩到了七岁,无论男女,都可以上学。“不过,学堂里的老师是从外面请来的。老师教得很好,从不打骂学生。”

  家族学堂与公办小学一样,要学多门功课,“有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到五六年级时,还要学英语。”同叔说,当时英语课学的就是英文字母和一些简单的单词,不过现在他已经一个单词也不会说了。

  “作为男女同校的学堂,男女同学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同叔说,虽然没有男女同桌上课,但课后男女同学之间有说有笑。“不过当时还是男仔多一些,在学习成绩上,也是男仔好一些,考前几名的大多是男仔。”同叔回忆称,宗祠对面就是学堂的操场,课后同学们喜欢在那里打篮球、踢足球,“当时女同学还跟男同学一起打球”。

  1937年,同叔刚读完六年级,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时局动荡,本原学堂便停办了。同叔的妹妹当时才读到四年级。

  ■族人故事

  原学堂学生成了新学校校长罗荣老伯,1924年生,是罗氏宗族第24代后人。随着时代变迁,本原学堂几度改名,新中国成立后,改名为大良镇第四小学,他也是该校的第一任校长。

  罗荣曾在本原学堂读到3年级,他告诉记者,当年的学堂布局为“三进式”房间,中间是一个天井,两边是课室,最后面是礼堂,礼堂上面的天台还种满了白兰花。由于父母都在抗日战争中过世,他在本原学堂读完3年级后,就去了韶关,并得到了继续读书的机会。后来,罗荣从广东省立北江农工职业学校毕业,回了顺德。

  通过叔叔向组织部门推荐,罗荣担任了大良镇第四小学第一任校长。罗荣介绍说,当时学校的设备在大良非常先进,连人体标本、动物标本都有,还开设了国文、算术、国画、手工、音乐、体育等课程。

  他还记得,当时在校生的入学年龄都在10岁以上,其中还有一个22岁才读小学2年级的女生。

  ■宗族历史

  罗氏族人上疏起用曾国藩

  经考证,从明朝开始,大良罗氏在当地就是一个大家族,曾有大良“龙罗两姓叮当响”的说法。到了清代,罗氏后人又出了很多文人和知名人士。如清末尚书罗敦衍、清朝民国之交的著名剧作家罗瘿公等。

  其中,罗敦衍曾担任刑部侍郎,并上疏清王朝统治者起用曾国藩,并被采纳。“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崛起,罗敦衍应该说是起了重要作用”,顺德历史文化研究会李健明会长说。

  罗瘿公则是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的弟子。据称,罗瘿公与程砚秋、梅兰芳等交往甚深,程对罗以师辈相称。罗瘿公为程砚秋编写十余个剧本。同时,梅兰芳演出的《西施》剧本,也是经他改编而成。

  此外,李健明还介绍说,当年顺德设县就曾因为北门罗姓族人的建议。据了解,顺德在秦汉时为番禺县地,隋以后为南海县地,到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才单独设县,属广州府。黄萧养农民起义失败后,明王朝划南海的四都三十七堡和新会白藤等地,设置了顺德县,意为“顺天之德”。据悉,当年顺德设县的建议是由大良罗姓中,一个名叫罗忠的乡绅提出的。(编辑:冯怡驹)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