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谱编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通谱编纂

中华罗氏渊源概述

 罗训森 发布时间:2006-01-29


一、中华民族释义
中华人在中华大地上不断休养生息,分化组合,形成了中华民族。
“中华”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者,指中原华夏民族聚居地;广义者,指形成中华人种、形成中华文化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各大自然经济区与各大文化中心区的统称。因此,中华民族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者,即指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中华人种中的华夏民族;广义者,指广义的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融合的共同体。于广义论,狭义的华夏民族即今汉民族,她只是中华民族之一分子;中华民族的成员就目前所知,主要有56个民族;历史上曾存在过,或迁徙离开中华本土,或融入其他民族今已消失者,也是中华民族一分子。于是同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华文化也就有了狭义与广义之分。中华文化,其狭义者,即单纯的华夏族文化;广义者,是自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包括古华夏民族文化在内的文化总体。
中华民族的特点在于,她是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各兄弟姐妹民族的共同体;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华夏民族主要聚居在以黄河、长江为重心的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主要聚居在其周围。因此,在中华大地上就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民族为中心的民族圈及文化圈。《山海经》将这两个共生圈分为海内、海外、大荒三层。海内圈即中心层,海外圈为中间层,大荒圈则为夷、蛮、戎、狄诸少数民族层;从文化角度看,海内圈是文化最发达层,海外圈为发展层,大荒圈为落后层。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共生圈的多层次,构成了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构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凝聚力和极强的消化能力、抵御列强外患的自立自卫能力。中华民族有着极强的故土观念和祖先观念。这种观念,积淀融铸为祖国的观念。这种观念,又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具有最悠久的、最完备的、历史文献的民族。
历史上,由于王族与中央王朝的建立,由于中央集权制的长期存在,无论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取狭义。以往历史上及皇家宫廷文人所谓“中华”或“华夏”,实际上确指的是今汉族祖先的族称与聚居地:称“炎黄裔胄”、“炎黄子孙”、“黄帝子孙”为“中国”(按:意中央之国)的主人,称中原王朝为正宗的天子之国:称“华夏后裔”以外的民族为“夷”、“狄”、“蛮”、“戎”、“濮”、“越”等,称其国家为方国、行国等。所谓黄帝四张脸、居中监视四方,正是反映了这种华夏正宗,中原本位的观念,是中原统治者歧视其他民族的观念,导致了民族压迫和争夺中原王朝宗主权的斗争,争得了中原王朝的宗主权就等于取得了最高统治权。因此,历史上的中原王朝视企图入主中原的其他民族为敌国。各朝的史家,所修的中国史,实质上是中原王朝史,只把自己管辖的少数民族史,列传于“本纪”之后,“敌国”则多不详。这样,便不能从整体上反映中华民族的面貌。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大一统的观念来看,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的斗争,不过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事情,有如一家兄弟争理家权那样,虽有时不免要转化为你死我活的斗争。王朝史不等于中国史,中国史不等于中华民族史,汉族不等于中华民族。
古老的传说,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打败蚩尤后黄帝始称“帝”。又传说,黄帝炎帝争为帝,战于阪泉之野,黄帝战败炎帝,黄帝入主中原,“得姓者十四人”(《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黄帝的势力越来越大,以至把太昊、炎帝、苗蛮等非黄帝族势力从中原排挤掉。结果使人们似乎只记得有个黄帝,于是“万世皆系于黄帝”,黄帝成了中华始祖,人们就自称为“黄帝子孙”了。此说,经司马迁以《史记》的方式文献化,似乎是定而无疑了。其实不然,炎帝族的历史与文明程度,远远超过黄帝族。《帝王世纪》称炎帝凡隔八帝而黄帝兴。炎帝族首先进入农业阶段,黄帝族还处在游牧阶段,“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但是,农业民族往往勇武不足,游牧民族却骁勇善战、富于冒险,于是黄帝族,竟打败了先进的炎帝族与蚩尤族,正如蒙古族、满族重演入主中原建立王朝一样。炎帝族、蚩尤族虽败,但整个民族的势力依然十分强大,足以与黄帝进行较量,因而从未被黄帝族完全征服与同化,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炎黄子孙”,“炎黄后裔”、“华夏后裔”,这是并列词组,不是偏正词组。虽然炎黄并列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但炎帝冠于黄帝于先,却也反映了在古人心目里,炎帝族历史的悠久与炎帝的历史地位。
华夏之“夏”,即夏、商、周三代第一代之“夏”,即夏后氏禹之夏。夏都阳城,今禹县;又都安邑,今夏县。夏后氏本西戎羌人,是炎黄子孙。禹父鲧死化为熊——三足鳖,可知鲧族是炎帝族一枝鱼族与黄帝族一枝天鼋系。夏禹作为黄帝族两千年之后的一个崛起的领袖,就与黄帝同等了,径自称黄帝族子孙为“夏”了。
传神农氏培育出的“嘉禾”、“九穗禾”,很可能就是改造野生麦为种植麦。炎帝神农的典乐称《扶来》或《风来》,实为《扶莱》、《风莱》。章太炎以为我国中原民族依华山而居,国土称“华”,是有一定道理的。炎帝祖少典有峤,少典祖伏羲,伏羲祖华胥(赫胥),其“华”就是莱。伏羲典乐也是《扶来》、《风来》。炎帝氏在华山立表林,以此地为天地之中,因称“中华”、华表。炎帝一支祝融氏,世称“火正”,即“重黎氏”。重黎氏专司建木晷表——童、章、重、东、中——和犁铧耕具,世掌铸冶。晔,火花。华,光华。
约在距今6500年时,炎帝族被黄帝族战败后,一部仍退居华山,以此地为休养生息的根据地。故《山海经》称华山一带的远古居民祀华山神用牛羊豕太牢大礼,或“祠之用烛”,显系与炎帝族崇火有关(以其陶质为赤红色,也与炎帝族崇火尚赤相合)。或“用一羊祠之”(《山海经·西山经》),显然与炎帝族乃羌人,以羊为图腾有关。因此“华山”之“华”,就成了炎帝族的代称。
大概由于夏民族的发祥地与华族的聚居地俱在中原缘故,《疏》称:“华夏为中国也”。春秋战国之际,中原各华夏苗裔相继立国,变成多数,称“诸夏”或“诸华”。中原地区,是东西南北的交汇点,因此经济发展最快、社会进步最激,文化程度最高,中原人认为四方的民族和国家没有文化,中原人自认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又云:“冕服采章曰华,大国曰夏。”实已不是“华夏”本义,是经伸自溢之辞。尔后,原本同源同祖而渐自立的中华各民族,又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和睦大家庭。
可以说,华夏民族,既是血统的概念,又是地缘(地理)的概念,还是文化的概念,构成一个血统、地缘、文化认同的民族整体,并且是东西南北中方域诸族在历史长河中,层垒地整合而成。既有同一的文化心理传统(或文化基因),又有多向性的诸族文化心理传统。形成了以古代中原民族发展起来的,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
二、黄帝后裔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亦有称名荼、有熊氏、姬姓等少典氏之子,黄精之君。母吴枢,曰符葆。五千年多前出生在中华大地西北黄土高原沮水河畔的沮源关降龙峡,时间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从此,就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吉祥之说。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他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酋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 。黄土高原,坦荡浑朴,博大雄沉,山丰土厚,土色呈黄。黄乃地之正色,象征着吉祥喜庆,为古人所崇尚之色,土乃五行之尊,万物之本,轩辕以土德称王。故轩辕号曰黄帝。古文献记载有三皇五帝,黄帝是三皇之一,又是五帝之首。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历史上的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均为黄帝后裔,所以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一生历经52战,降服了炎帝 ,诛杀了蚩尤 ,结束了远古战争,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中国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中华文明时代从此开始了。由于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后世都尊称轩辕黄帝为“文明之祖”、“人文初祖”。黄帝死后,群民选择了“桥山之巅” ,将他深深埋进黄土里,希望“黄帝灵魂升天,精神永远常在”。
  据唐·贞观年间,左骁卫将军、上柱国、安山县开国侯罗君副墓志铭:“升龙之族,有熊之胤”,明证至少在南北朝、隋唐,罗氏即奉黄帝为始祖。
罗氏的原古先祖,按文化认同原则,可追溯至黄帝。其世系如下:
黄帝——昌意一一乾荒——颛顼——称——老童(卷章)——吴回(祝融)——陆终
——季连(芈)——附沮——穴熊——鬻熊——罗。
三、以国为姓
熊姓及妘姓是罗子国姓氏的主要来源,现在1000多万罗氏主要来源于罗子国遗民的后裔。另一大支是北魏时少数民族的改姓,还有不同时期兄弟姓氏及带“罗”字复姓改罗氏。
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为图腾的芈(音:米)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是春秋时楚人的先祖。
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据湖南省社科院炎黄研究所罗文华、何光岳先生考证:“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鸟类,而称罗氏族”。其中罗氏早期来源之一的“大罗氏”更早见史载,其主要活动区域: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的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地带。直至近代,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
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而罗部落是楚的一个分支,主要活动于长江流域,属楚文化的一部分。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部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氏先民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及以狩猎为主、英勇善战的罗氏先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部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受封宜城,建立“罗子国”,(注:子,子爵)它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国在宜城西的罗川城(罗子国遗址在今之湖北襄樊市南漳县内)。宜城之“罗子国”是正式见载史册及罗氏族谱的罗氏故国。公元前699年,罗子国曾有过“弱罗胜强楚”的战例,《左传》予以记载。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并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长期以来,其后裔有强烈的“复国情结”,《罗氏族谱》中有不少复国的描述,但未见史志记载,待考。罗氏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最早见著典籍的、唯一的罗子国大臣是伯嘉,湖南有的罗氏支系至今奉伯嘉为始祖(笔者注:有资料称“伯嘉姓郭”)。司马迁的《史记》中有卫国罗御与孔子学生子路参与宫廷斗争的记载。笔者所见,罗御亦是罗子国并入楚国后,第一位见著史册的、以国为氏的罗姓人。不知何故,古今有关罗氏的姓氏书籍,均不见载。从此,“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后裔,在中国历史中相继出现,与兄弟姓氏—起共同创建伟大的中华文明。
四、兄弟姓氏溶入罗氏
春秋战国时期,罗国与赖、傅两国毗邻,人员交往密切,难分彼此,因此,有赖、罗、傅同宗之说,已召开过十届代表大会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便是此历史的产物。
历史上不同时期,曾有过其他姓氏溶入罗氏的记载,尤其北魏孝文帝时,曾有过大规模的官方改姓,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叱罗氏、破多罗氏、斛瑟罗氏、解瑟罗、武罗等改为罗姓,其中北魏时,鲜卑族、代州人屈蛇节侯罗结、带方公罗斤、罗敢、罗伊利、济南王罗拨家族、南阳郡公罗协等便是典型代表。
“大罗氏”以官名“大罗”(掌罗鸟兽与女以贡)为氏,秦时有将军大罗洪(弘),秦以后“大罗氏”历史罕见,其后裔可能已加入罗氏,是早期溶入罗氏的先民。
也有外国人改为罗氏,如唐朝,有印度人改为罗姓名好心,功至封新平郡王,但笔者至今未见有奉其为先祖的《罗氏族谱》。明朝时赐元人阿拉克萨姓为罗姓,名秉忠,官至一品都督等。
今彝族、壮族、蒙古族、布依族、苗族、瑶族、土家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有罗姓,这些优秀人才赐姓改姓后,为罗氏带进新鲜血液,添加新的遗传基因,其中杰出人才、特别杰出者,如鲜卑族、山西代州罗结家族掌管北魏半壁江山,为罗氏的声誉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罗子国遗民及其后裔的早期迁徙
罗子国并入楚国后,失国、得姓之臣民及其后裔,开始了漫长的迁徙过程,先迁枝江,再徙长沙。周朝末年在长沙郡形成以“罗”命名的县。1957年出土的“罗县城遗址”,当地以“罗子国城遗址”定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便是明证。《湖南省志》中第一位见传的女性是秦朝武陵郡守罗君用的女儿“罗孝女”,其兄弟“罗孝子”同期见《湖南省志》,可见长沙罗县罗氏在湖南的影响。罗君用的另一儿子罗珠,参加汉高祖刘邦的军队,“从灌婴,定豫章,有功德于民,卒官。晋末有罗企生、遵生,今南昌柏林罗氏是其后也”(据《江西通志》)。罗珠是第一位见诸史志的豫章罗氏,开启了豫章罗氏的郡望(笔者注:其具体官职有数说:大司农或治粟内史、大将、大臣等,查灌婴传,其部下五人共斩项羽,官封列侯,罗珠是否名列其中,待考)。
在湖南汨罗江北岸的楚塘乡楚南村有汨罗山,又叫罗山,屈子祠前有罗渊,皆以罗氏活动地域而名,清湘籍儒将罗泽南便以“罗山”自号。湖南湘阴罗县以北就是麋氏族的活动范围。到周朝末年,罗、麋等附庸楚而聚居的姓氏县,都统辖于黔中郡。
    秦汉时,罗子国遗民,有的留居长沙郡,有的东迁豫章郡,《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裔,受封罗国,子孙以为氏。望出豫章、长沙。”《太平寰宇记》卷一O六 洪州载,豫章郡五姓中就有熊、罗二姓,一直到宋、明代,豫章罗氏都是大姓,人才辈出,散布于全国各地。
    据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绢画古地图中,在湖南省江华县的潇水支流有一条罗水,当系一支罗人南迁于此而得名。至于西江中下游一带分布之区,至今壮族语称田为罗,即山间田之意,也说明罗人有一部分南迁至两广与骆越相融合而保留了很多以罗为名的地方,由此可知,全国各地留下许多以“罗”命名的山、水、村庄、城市决非偶然之事。又有一支罗人则又向西南,从滇东、滇南迁入湄公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后来并吞了暹国,便合称“暹罗”,即今泰国的主体,成为泰族的一部分。
    当罗被楚并时,还有一部分罗人不愿降服楚国,他们和卢、赖、傅等遗民向西越过神农架进入川东,定居于阆中,“罗”成为板楯蛮七姓之一。
1、后来有的罗氏便融入于土家族。一支则继续西迁到北胜县,成为彝族的大姓。
2、另一支则迁入贵州东部、南部,与于越、扬越融合为布依族,罗姓成为布依族的大姓。罗姓布依族人是古罗子国之后。罗子国遗民被楚文王徙至湖南省汩罗后,在那里定居过一段时期。后来,有一支又越过罗霄山脉到江西。据说罗霄山脉的得名也与罗子国后裔有关,《罗氏族谱》中留有汉代“罗霄”的名讳。再后来,复从江西西经湖南辗转迁到贵州,
3、形成罗甸国和罗番。《经世大典·招捕总录》的《八番顺元诸蛮》篇中载: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罗殿国主罗阿察等及遏蛮军番主罗笃纳土来降。《元史·地理志》的《八番顺元诸蛮夷官》篇中则作:“罗甸国主罗阿察”,“罗阿资罗甸国遏蛮军安扶使”,又谓“八番,罗氏等国”,后又分别立八番、罗旬二宣慰司。在罗甸国置罗番遏蛮军安抚司。又设罗博县,后改为罗甸县。今罗氏仍为布依族中之大姓,为罗甸国和罗番的后裔。咸丰《安顺府志》卷一五《风俗志》载仲家七大姓中有罗氏。
    4、有的罗人,则由湘北南迁于湘南,加入了瑶族十二姓之一,如广西龙胜的白水保存的瑶族《评王券牒》中署有罗道门、罗行。原存湖南蓝山县荆竹乡新寨村的《万福攸同,兰桂腾芳》瑶人谱牒中有罗竹奉。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至今有罗氏。
历史上罗氏先后形成五个郡望,即豫章、长沙、襄阳、齐郡(济南)、河东(太原)。
豫章罗
豫章郡,汉高帝置,王莽称“九江”属扬州。时户六万七千四百六十二。人口:三十万一千九百六十五人。县十八:南昌、庐陵、彭泽、鄱阳、历陵、余汗、柴桑、艾、赣、新淦、南城、建成、宜春、海昏、云都、鄡阳、南壄、安平(据《前汉书》班固撰)。
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跃在湖北、河南、甘肃、山西地区。到楚文王时,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并产生以“罗”命名的县一一罗县。秦汉时,罗姓向东发展,沿长江而下,已播迁至江西南昌地区,秦·武陵郡守罗君用(笔者注:许多姓氏书、《罗氏族谱》载“武陵令罗君用”,查《汉书·地理志》秦时“武陵”为“郡”,今改之。)之子、灌婴部将罗珠(笔者注:《江西通志》有传,许多罗氏族谱载任大司农,台湾有族谱载为“大将军”,《南昌考古录》载“官职失考”),族谱载,其出守九江,继续完成颍阴侯灌婴在南昌筑城任务,并环城广种豫章树(樟树),逐步繁衍生息。
东汉末,豫章罗氏世家子弟罗邵任侍中,封列侯;晋·罗企生、罗遵生兄弟以“—门忠孝”名著,一直发展到宋朝,成为江西的大姓。尤其理学家朱熹的祖师、福建沙县人罗从彦,祖籍豫章,士人学者以“豫章先生”见称。宋·宰相罗点(江西抚州崇仁人)是豫章柏林里罗文通的后裔,《宋史》有传。还有一位“豫章罗”女性,唐朝时嫁给一位赵姓王爷,封为“豫章郡夫人”等。从史料、罗氏族谱中,可知豫章罗氏发祥于汉,至宋,尤其南宋,朝廷偏安杭州,罗氏开始重放异彩,出现“一门七进士”的罗绋家族。明朝时,人才辈出,“吉安三罗” ——明·哲学家、礼、吏部尚书罗钦顺;明·状元、学者罗伦、罗洪先等为代表,为豫章罗氏增光添彩,代有闻人。但吉安地区罗氏追溯源流时仅断自唐·吉安刺史罗崱(注:任职有数说,从《桃林罗氏谱》),并明确其先祖来自浙江钱塘。后罗崱后裔严遵祖训,亦断自唐·罗崱。但宋代乡间大儒、举人罗绋的女婿、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四库全书》中留下《诚斋文集》,保存了大量罗氏珍贵史料,其在《罗氏万卷楼记》一文中断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注: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唐五代十国期间),则有江东公(罗隐号“江东生”),今庐陵之罗,其后也”。明确庐陵(今吉安地区)罗氏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其先祖可追溯至晋长沙相、散骑常侍、著名文人《湘中记》作者罗含及唐末五代初的诗人“唐三罗”之首——罗隐。
在唐·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不知为何没有“豫章罗”的名次。大概唐朝时,李世民改革姓氏制度,强制削弱“晋之王、谢,唐之崔卢”的世家大族势力,按当朝官品位重排姓氏大族。“豫章罗”在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时没有在当朝有高官者,所以与“长沙罗”一样未列名次。
姓族:名族,望族。《后汉书 朱穆传》:“臣闻汉家旧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黄门侍郎一人,传发书奏,皆用姓族”。李贤注:“引用士人有族望者”。又北魏孝文帝下诏制定姓族,以奕世有大官者为姓,次为族(见《魏书·官氏志》)。汉代,豫章人首见封侯者为罗邵,他官为“侍中”,必出自姓族,其封侯之事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有记载。可惜笔者所见罗氏族谱,竟无一本有载,但他为“豫章罗氏”是汉代姓族,留下确证,为豫章罗氏争得很大的光荣,是一位被罗氏后人遗忘的、为“豫章罗”姓族声誉做出杰出贡献的罗氏先人。
现在海内外—千多万罗氏,大多数源出或奉“豫章”为郡望。
长沙罗
长沙郡,秦置,时户二十五万五千八百五十四,人口:一百零五万九千三百七十二人。十三城。临湘;攸;茶陵;安城;酃;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原注:帝王世纪曰:有广陵亭。《湘中记》(笔者注:罗含著)亦云:二妃之神(罗孝女、孟姜女),刘表为之立碑];醴陵;容陵。(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长沙罗”与“豫章罗”一样,属于罗氏五个郡望之一,在《元和姓纂》为不列名的郡望。但在唐末,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父子封王,功高一品,若当时续编《元和姓纂》,“长沙罗”一定名列榜首。
湖南长沙,以汉·梁国相罗怀、交州刺史罗宏;汉·临海太守罗彦;汉末晋初荥阳太守罗绥;晋·长沙相罗含、唐·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父子、“唐三罗”诗人、浙江罗隐、罗邺、罗虬等为代表,形成长沙郡望。据明·状元罗洪先花费三十多年时间,在《秀川罗氏族谱》等文献中断言,吉安、吉水罗崱,前先世来自湘东。清·湖南娄底教育家罗辀重的父亲“陶龛先生”(湖南罗氏大部奉崱公为始祖)在其自传中亦写明为“江东公”罗隐的后裔。
笔者在宋·杨万里文集中找到有关罗氏的大量史料,因杨万里是举人罗绋的女婿,杨在“罗氏万卷楼记”一文中明确断言:吉安、吉水之罗,源自晋之罗含,唐之罗隐。但目前罗崱后裔亦有一些改奉“豫章”为郡望,此是“郡望”的演度,文化认同的结果。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欠缺,《秀川、桃林、竹溪罗氏族谱》乃断自罗崱而不上溯。
湖南罗氏虽大部奉唐·吉安刺史罗崱为始祖,但乃有数支罗氏如宁乡罗氏,仍然奉长沙王罗弘信、邺王罗绍威为始祖。
襄阳罗
在湖北襄阳,以汉·广汉太守罗蒙;汉·牂牁太守罗式;晋·持节(注:持节即掌有三品官以下“先斩后奏”之权)西鄂侯罗宪;持节夷陵侯罗尚;广、益州刺史罗友;唐·燕王罗艺(注:曾赐姓李,后改回罗姓);秦王左右、陪戒副尉罗甑生(从二品,周绍良藏拓本),襄阳男爵、京兆尹罗珦;赠礼部尚书、福建、江西观察使罗让等为代表,形成襄阳郡望。该郡望后裔,笔者所见除江西吉水山原罗氏支系外,其它均与兄弟姓氏发展规律一样,统一“郡望”,改奉“豫章”为郡望。明代“吉水三罗”之一的罗大纮即出自该支。在《禁毁四库全书》中,罗大纮的文集得以保存,为山原罗氏属于襄阳郡望留下典籍依据。在唐朝林宝受御命主撰的《元和姓纂》中,“襄阳”列为罗氏二郡。其一齐郡,其三,河东。
齐郡罗
齐郡,秦置,时户十五万四千八百二十六。人口:五十五万四千四百四十五人。县十二:临淄、昌国、利、西安、钜定、广、广饶、昭南、临胊、北乡、平广、台乡。(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在山东济南,古称齐郡、历城。有一支罗姓族人从河南沿黄河而下,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发展成大姓,隋末与湖北襄阳等罗姓族人共同参与十六姓兴唐的战争,其代表人物有的封王,如燕王罗艺(正一品),有的封国公,如郯国公罗仕信(从一品),有的封侯,如左骁卫将军、上柱国(正二品)安山县侯罗君副(据周绍良藏拓本);诩卫神羽大都督罗端(据北京图书馆藏拓本);果毅将军罗承先(从二品,据周绍良藏拓本);开国县公罗君预(从二品,据古文献室藏拓本)等。而历城所在地——齐郡,在唐·林宝编的《元和姓纂》中列为罗氏首郡,发展成罗姓的郡望。因唐朝定姓族时,以当朝官品位排列,可见当时齐郡罗氏人才之盛。现山东罗氏大部奉唐·郯国公罗仕信为始祖,而且断自罗仕信。据宋·郑樵《通志·氏族略》,罗仕信赐姓“李”。但他族人的后裔仍然坚姓“罗”。
河东罗
河东郡,秦置,时户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九十六。人口:九十六万二千九百一十二人。县二十四:安邑、大阳、猗氏、解、蒲反、河北、左邑、汾阴、闻喜、斐泽、端氏、垣、皮氏、长修、平阳、襄陵、彘、杨、北屈、蒲子、绛、狐镊、骐。(据《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
在山西太原附近,北魏时,以代州人(今山西)屈蛇节侯罗结(《魏书》有传)家族为代表,罗拨封济南王、罗斤封带方国公等,翻开《魏书》,罗氏自成半壁河山,形成罗姓河东郡望。至唐朝,名列罗氏三郡之一。其代表人物除上述罗结家族外,还有唐·播州侯罗荣,为唐大将,自山西东进南下,征战福建、广东、广西、至贵州落户,《遵义府志》,几成罗氏家谱。宋开国元勋罗彦瑰,为宋朝的建立,名垂千古,广东罗贵支系,有的奉罗彦瑰为始祖。但目前已少见奉河东为郡望的罗氏支系。估计已改奉罗氏其他郡望,体现民族文化的趋同。
河东,是由少数民族改姓为主而成的罗氏郡望,可见少数民族在罗氏的发展史上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
六、结语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的兄弟民族、姓氏改为罗氏,有的罗氏因各种原因改为兄弟民族、姓氏。但是,“以国为氏”的罗子国遗民——罗氏,在中华民族交溶中,以宽大的胸怀,有容乃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其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兄弟姓氏的平均速度,终成名列中华第二十位的姓氏。
罗氏,历经几千年磨难,生生不息,蓬勃向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罗氏的遗传基因,得以代代传递,它的历史雄辩地论证了罗氏是遵循自然进化法则而具有无限生命力的姓氏。
“适者生存”,能生存、发展的罗氏,是自然界中的强者!

(征求意见稿)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罗训森  撰于沙县罗从彦纪念馆总部
二OO四年四月二日  岁次甲申孟春

主 要 参 考 资 料
1、《图说中国图腾》,作者、出版社名称待补。
2、《罗姓》,罗文华、聂鑫森著,海南人民出版社(三环出版社1991年版)
3、《罗国的来源和迁徙》,何光岳(“罗氏通谱网”)
4、《元和姓纂》唐·林宝:罗氏有齐郡、襄阳、河东三族。
5、《路史》宋·罗泌:罗,熊姓,罗君也。初封在襄之宜城。(原注:故信阳有罗山,《九城记》罗国城在襄,春秋时附庸)后徙枝江[原注:故又云岳州,古罗国地。桓二十一(前736)楚伐罗,罗败之。宜在此桓公十一(前746)]。周东乃定长沙,今潭之湘阴东北六十有罗故城,秦之罗县,粱为罗州[原注:(梁)太清四年(550)、大业十三,罗县令肖锐起兵,说为岳之巴陵]。《岳阳志》隋炀元年(605),始为罗州。非有罗水所谓罗汭(原注:汩水注湘处。汩在县东北)。
《后纪八》:罗,熊析也。后亦入楚。有罗氏、罗侯氏。(原注:初国宜城,后转枝江,众周之东,乃定长沙)。
又云:濮、罗、归、越、夤、滇、麇、麋、芈、蛮,皆芈分也。
——《路史》卷二十六
6、《姓氏急就篇》宋·王应麟:罗氏,颛顼后,封于罗,今房州也,子孙以为氏。左传注:罗熊姓,又复姓。秦有大罗洪。《世本》厦有武罗,其后氏焉。周大罗氏掌鸟兽,其后氏焉。罗国为楚所灭,其后号“罗侯氏”。汉货殖传罗裒;蜀汉罗宪;晋有罗含、企生;后魏罗结;唐有罗珦、让、士信、道琮、隐、虬、邺、衮;宋罗处约、从彦、适。时板楯蛮七姓有罗。
7、《通志》宋·郑樵:罗氏,熊姓,子爵。一曰祝融之后。妘姓,初封宜城,徙枝江,为楚所灭。周末居长沙。汉有梁相罗怀;《襄阳记》有罗蒙;又郯公德隽赐姓李氏;又叱罗氏改为罗氏;五代有罗绍威。望出豫章、长沙。
大罗氏:周礼罗氏,掌罗鸟兽,(其后以官为氏)。秦有将军大罗弘(洪)。
——《通志·氏族略》卷二十八
8、《万姓统谱》明·凌迪知:罗,豫章。徵音。祝融之后,妘姓,受封于罗,子孙以国为氏。又望出长沙。
9、《姓考》:罗国,即房州地,后灭于楚,以国为氏。
10、《姓解》:罗,(原按颛顼之末裔),受封于罗国,今房陵也,子孙以国为氏。
11、《湖南通志》。(清朝版)
12、《江西通志》。(清朝版)
13、《豫章罗氏源流考》罗君筹主编,香港罗氏宗亲会出版
近现代著名史学家、谱牒专家罗香林教授,祖籍广东兴宁,对广东罗氏源流有扼要描述:
罗氏之先,原出妘姓,封於宜城。春秋时,避楚徙枝江,子孙因以国为氏。失封后,散处江、汉、襄、潭、豫章等地。唐宋以还,豫章支派,独为最盛,渐著籍虔、吉、汀诸州。元人侵宋,始相率迁粤,或由东韩江而之循潮,或由南雄而之广肇,辗转迁移,布於各邑,蔚为名族。其间达士闻人,不能殚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