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谱编纂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通谱编纂

《中华罗氏通谱》最新情况通报

  发布时间:2004-10-03

罗 元 发 老 将 军 出 任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席

   [本刊2004.9.24讯]原中央军委、空军副司令罗元发中将(1955年授衔)于2004年9月22日晚,偕同夫人、义子在解放军总装备部招待所“远望楼”习水宫设便宴招待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顾问、京、津联络处主任、307医院大校院长罗卫东主任医师;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罗训森高级工程师、联络处秘书长、307医院院务部副部长罗卫中校;福建省龙岩市(设区市)驻京办毛主任等人。便宴前大家合影留念。
   便宴上罗老将军兴致盈然,高度评价9月19日的“《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座谈会”,称赞罗卫东院长为筹备会议所做的工作,说:为《中华罗氏通谱》做了件大好事,再次强调: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有益国家,有益民族,有益历史。再次要求本会“要把这件事办好”。罗训森总编代表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向罗老将军表示感谢,感谢他长期关注、支持《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工作,为《中华罗氏通谱》提出“修谱求真求实,要尊重历史,要弘扬祖先业绩,促进祖国繁荣,要发扬广大”指导性的意见。并表达广大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愿望,推举罗老将军出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席,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罗老将军愉快地接受了大家的推举。
   当罗训森总编举杯向罗老将军表示敬意乃依原称呼“老将军”时,罗元发将军的大校秘书王海青同志,在座的总装备部秘书局大校王处长笑着说,罗总编不改口称“罗主席”,要罚酒。罗训森恭敬地面对老将军喊了声“罗主席”,高兴、干脆地喝了这既是罚酒又是敬酒的一杯。王海青秘书说,老将军从来不请客,这次设便宴招待大家是首次破例。大家热烈鼓掌对罗主席的盛情款待表示衷心感谢!罗卫东院长再次举杯代表在座晚辈祝罗主席及夫人健康长寿,他动情地说:因医院要搬迁,19日会议的筹备工作,我们做的不好,请老将军多原谅,老将军点名要我当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联络处主任,又得到宗彦们的大力支持,我一定努力做好这个工作,不负罗主席及宗彦们的期望。大家对罗院长的讲话报以热烈掌声。
   便宴结束时,在热烈的掌声中,罗主席向罗训森总编、罗卫东院长、罗卫副部长赠送亲笔签名、盖章的《罗元发将军回忆录》。
   习水宫的便宴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史上将留下光辉的一页。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秘书处2004.9.24

《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座谈会
会 议 纪 要

   经过半年的筹备,在307医院大校院长罗卫东主任医师、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副所长童超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原副校长、东方艺术学院院长罗锦鳞教授、原煤炭部司长罗宏达同志、301医院杏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罗沈茹同志、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记者罗俊锋同志等大力支持下,2004年9月19日,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在北京307医院学术报告厅如期成功地召开了“《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座谈会”。
   因各种原因,不能亲自参会或打电话请假,预祝会议成功的有: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张廷发将军(福建沙县籍)因身体不适,住院治疗。9月14日上午,罗训森与沙县驻京办陆晓凤同志前往空军大院,向张将军的大校秘书韩同根同志呈送会议资料。9月18日,张将军对前往探望的会议筹备组罗正奎说:向罗总编问好,向参加会议的同志问好,我因身体不适住院,无法前往参加,预祝会议成功。为《中华罗氏通谱》及宋儒《罗从彦文集》题词之事,我一定写,写好后寄给您们。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罗正富同志的胡秘书,于9月17日下午,打来电话,说:罗正富同志十分关注、支持《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工作,因公务在身,无法与会,预祝会议成功。
   公安部副部长罗锋同志的秘书刘威同志于8月30日下午打来电话,说:首长已收到《中华罗氏通谱》有关资料及会议邀请函,由于9月19日另有公务,不在北京,座谈会可能不参加了,首长交代我打个电话请假并预祝会议成功。
   《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同志是本会顾问,其秘书黎明同志与本会保持经常联系。9月16日,再次与黎秘书电话联系时,他说:罗开富同志还在国外访问,不能参加座谈会了,他预祝会议成功。
   本会顾问、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天津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姓氏群体遗传专家袁义达副研究员均因公出差,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第二室大校主任罗援研究员,因公务在身,电话致意。
   本会副主席、广东省佛山市星发建陶公司董事长罗四珠先生、深圳全灏公司董事长罗肇锋先生原计划赴京参会,均因“人在企业,身不由己”而临时取消。他们作为成功罗氏企业家代表,为《中华罗氏通谱》提供了有力经费支持。他们衷心希望会议圆满成功。
   现将会议有关事项纪要如下:
   一、本会主席、94岁高铃的原中央军委、空军副司令罗元发中将(1955年授衔)偕其夫人王在齐,在大校秘书王海青同志的陪同下,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罗氏通谱委员会决定在首都北京召开第一次“北京、天津地区座谈会”是很有意义的,表示热烈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编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细致的工作,罗氏通谱即将问世,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对历史负责,这也是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这项任务很繁重,后续工作还有很多要做。要善始善终,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
   罗老将军的讲话,再次为《中华罗氏通谱》指明了方向,获得与会代表最热烈的掌声,以示对老将军的崇高敬意,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他的讲话精神,编纂《中华罗氏通谱》要善始善终,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尽力使《中华罗氏通谱》能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要把这件事情办好。
   罗老将军讲完话后向本会赠送“发扬广大”的题词,悬挂在307医院学术报告厅,苍劲有力的重墨,犹显当年驰骋沙场之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会议结束摄了集体照后,许多与会代表争先恐后地在94岁老将军的题词下摄影留念,老将军及其夫人亦高兴地与罗卫东、罗训森等代表再次合影留念。
   本会主席、罗元发老将军讲话稿另发。
   二、会议由本会顾问、京津联络处主任、307医院大校院长罗卫东主任医师主持并致欢迎词。他在发言中不仅表达作为会议东道主热诚欢迎之意,而且就编纂《中华罗氏通谱》的意义作了简短而又深刻的表述并向会议代表介绍了307医院的概况。罗卫东是主任医师、正师职院长、技术五级,并任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学会主任委员。为中华医学会管理学会理事,军事医学科学院医院管理研究生导师,可谓行政领导、技术指导一肩挑,是不可多得的高综合素质人才。他为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罗训森高级工程师汇报了《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工作及学术研究与海外联谊工作最新进展。
   四、本会顾问、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副所长童超教授,是我国史学界的著名学者,长期关注、支持、指导本会工作,为《中华罗氏通谱》题序,大大提升了《中华罗氏通谱》的学术价值。他不顾脚扭伤的病痛,坚持参会,发表了“编纂《中华罗氏通谱》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论文,全文另发。
   五、本会顾问、中国新闻社福州分社社长陈勇主任记者长期追踪报导《中华罗氏通谱》进展,大力向海内外媒体推介《中华罗氏通谱》,在海内外引起一定的反响。作为本会顾问,在会上发表了四点颇有学术价值的意见。全文另发。
   六、本会顾问、原煤炭部司长、《中国煤炭史》主编罗宏达同志就《中华罗氏通谱》史料编纂及其中的重要文章“中华罗氏发展史简述”等进行了学术论证。罗宏达同志亲自按本会统一格式,编写了本支系概况,名位表和世系图。其发言全文另发。
   七、本会顾问、京津联络处副主任、中国戏剧学院副院长、东方艺术学院院长罗锦鳞教授,是我国著名学者罗念生之子,他发表了极其鼓舞人心的三点感想,并向编委会赠送《罗念生全集--纪念罗念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为本会编纂“罗念生传”提供最为详实可靠的第一手史料。作为学术界著名学者罗念生的儿子,子承父业,其本人在戏剧界深有影响,女儿罗同成功地策划了今年迎奥运健儿的活动,一家三代从事文化事业,对本会收集文化界罗氏人物史料,将发挥重大作用。其发言全文另发。
   八、本会顾问、京津联络处副主任、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局级)、中国铁道博物馆馆长罗迎难高级工程师是文革前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罗永正(又名黄霖)的儿子,1955年授衔少将、空军部长罗野岗(又名永福)的亲侄子,“新四军后裔联谊会”成员,他从青藏铁路工地赶回北京参加会议,为“军政名流”一章增加了两位因解放前工作需要而改姓名的罗氏省军级人物,另一位罗林祥,又名赵林,曾任吉林省委第一代理书记,离休后住山东济南。罗迎难祖籍四川,为罗氏第一大省增加了不少代表人物,其国务院秘书局教科文卫一等秘书组长的工作阅历,广泛的社会联系,将为本会收集现、当代罗氏代表人物、尤其对发动罗氏老干部后裔整理父、祖辈的简历、简介将起到重大作用。其撰写的“罗永正(黄霖)传”正待付梓,正筹备撰写“罗永福(野岗)传”及家族概况、名位表、世系图以编入《中华罗氏通谱》。
   九、海关总署办公厅副主任罗文金同志,得知会议消息后,9月18日从俄罗斯赶回国,即时参加了会议,由于公务繁忙,无法坚持至会议结束与罗元发主席合影留念,但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忙中挤时间参与罗氏文化活动,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国家发改委原司长、经济学家罗精奋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体改工作,多次参与党和国家及本委的文件、报告起草工作,发表许多卓有见识的论文,曾荣获中国社科院优秀理论文章一等奖等,多次率团出访欧美诸国,考察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在为国家工作的同时,为维持罗氏声誉做出贡献。因会议时间有限,他又十分谦虚客气,其发言留待书面发表。
   十一、人民日报社罗同松高级编辑,是《人民日报》的资深记者。任《人民日报》编辑的30年中,执行了许多重大军事行动的现场采访任务,撰写了多篇《人民日报》社论、《人民日报》“本报评论员”文章如《国之柱石》(载1987年8月1日《人民日报》)、《加强军民团结 促进稳定发展》(载1991年1月11日《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本报评论员”文章《增强全民族的国防意识》、《切实保护军事设施》等多篇。1992年应外交部之约,撰写《冷战后的中国国防》一文,发表于1993年1月1日韩国《朝鲜日报》等。其发言稿另发。
   十二、中国政法大学罗大华教授,是我国犯罪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据到会的福建省沙县罗从彦文化研究会代表、公安部十三局副处长余伟同志介绍,罗教授在政法系统声名鹊起,久享盛名。其学术活动十分繁忙,但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参加了座谈会。
   十三、本会编委、京津联络处秘书长、307医院院务部中校副部长罗卫同志,精力旺盛,组织协调能力很强,承担了本次会议绝大部分会务工作,在罗卫东主任的领导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会前的筹备、接待、会场布置、安排,会后返程车票,用车调度等繁重的会务工作。其勤恳踏实、卓有成效的工作作风深得与会代表好评。
   十四、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记者罗俊锋,二十八岁,是参加会议年青代表之一。其工作之余热心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三个代表”中“先进文化的代表”,以年青人的朝气和干劲承担部分本次会议的会务工作,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结构力学研究室主任罗健副教授、农业部的主任科员罗文君、河南鲁山县计生委主任罗太平、中央民族大学仫佬族罗树新等,组成一道亮丽的罗氏年青一代的风景线,与会代表深为罗氏后继有人而感到宽慰。
   十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杏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罗沈茹是女性罗氏代表,她社会工作很多,活动能力很强,承担了本次会议的繁重的联络工作。发挥“杏林书画苑”的优势,为《中华罗氏通谱》提出创意,请北京美术家协会刘宗尧先生创作“中华罗氏通谱”的意形书法,为会议增光添色。她为本次会议联络、邀请到北京企业界的罗氏代表、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主任罗殿山,罗殿山主任在企业任职,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百忙之中,乃参加会议,证明罗氏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在企业家身上一样存在!
   另一位罗氏女性代表是中石化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罗珍高级工程师。
   十六、参加会议并发言的有:本会副主编、广东连南县党史办原主任罗昆烈;本会编辑部副主任、广东连州市中医院原副院长罗永修;福建省沙县原组织部长、罗从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罗正奎;沙县在京企业界代表罗松源先生等。
   十七、新闻媒体除中新社福州社长陈勇主任记者、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罗俊锋记者外,现场采访的还有天津《今晚报》记者刘红尘先生。
   十八、福建省沙县县委、县政府对本次座谈会十分重视、支持,福建省沙县罗从彦文化研究会在京负责人之一、公安部十三局余伟副处长,沙县驻京办干部陆晓凤同志等,大力支持、协助会议的筹备工作,为会议的成功做出贡献。
   十九、罗元发老将军点将,由307医院大校院长罗卫东主任医师担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北京、天津地区联络处主任,获得与会代表热烈支持。经充分协商由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东方艺术学院院长罗锦鳞教授、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局级)罗迎难高级工程师担任联络处副主任。307医院院务部中校副部长罗卫任联络处秘书长,301医院杏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罗沈茹、中央党校《学习时报》记者罗俊锋参加秘书处工作。会后将进一步开展京津地区的罗氏联络工作。
   二十、罗元发老将军德高望重,深孚众望,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多次提议推举其出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席一职,经本会长期蕴酿且认为时机业已成熟,决定乘此次会议圆满成功之东风,推举罗元发老将军为本会主席,他在众人极力推举之下,愉快地接受了。此实乃《中华罗氏通谱》之幸!自此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已完整无缺。罗主席早已为本会确定编纂的指导思想,工作班子按此思想认真研究实施即可。罗主席94岁高龄乃耳聪眼明,健康状况良好,但为了他的健康长寿,本会非重大事项,决不轻易惊扰他老人家。
   本次会议虽然取得圆满成功,但不尽人意之处仍然不少,如许多在京的老同志如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罗青长同志、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罗沛霖同志等均无法联系上。因工作疏忽,不知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大校主任罗援教授是罗青长同志之子;不知全国政协委员、水电专家罗西北同志是先烈罗亦农之子、疏漏江西万载籍罗章将军之子、国防大学战略教研室正师职教员、大校军衔、战争动员学硕士生导师罗海曦教授;罗章将军之女、香港《文汇报》驻京主任记者等等。谨向未通知到的在京津地区的前辈及其后裔、向更多我们不知晓的罗氏宗彦贤达表示歉意。在本会更努力寻找各界罗氏代表人物的同时,亦希望京津地区的罗氏及友人向联络处提供更多线索和资料,让千年一遇的《中华罗氏通谱》减少缺憾,更加完善。
   本会希望各国、各地区现当代罗氏名人及其后裔,以罗迎难、罗锦鳞为榜样,认真整理、出版先辈及本人的文献,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尽快将较详尽的简介、传记寄送本会,以及时编入《中华罗氏通谱》。
   本次会议代表实到共36人,有8位兄弟姓氏代表,占22.%,罗氏代表占78%,少数民族罗氏代表1人,女性代表6人,占17%。
   会议期间捐款订谱的有:罗迎难,1000元;罗俊锋,1000元;罗大华订谱一套。
   最后,谨向所有为本次会议出力的后勤工作人员、各方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二OO四年九月二十五日


《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座谈会代表名录

序号 姓  名 性别 工 作 单 位 职 称、职 务 备  注 
1 罗元发 男 解放军总装备部 顾问、1955年授衔中将 94岁、福建人 
2 王在齐 女  罗元发夫人 重庆人 
3 王海青 男 解放军总装备部秘书局 大校、秘书、罗元发秘书 山东德州人 
4 罗正富 男 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委常委 统战部部长 彝族、云南人 
5 罗开富 男 《经济日报》社 常务副总编、本会顾问 浙江人 
6 罗  锋 男 公安部 副部长 陕西人 
7 罗卫东 男 解放军307医院 大校、主任医师、院长 湖北大悟人 
8 罗四珠 男 广东佛山星发建陶公司 董事长兼本会副主席 广东佛山南庄 
9 罗肇锋 男 深圳全灏科技公司 董事长兼本会副主席 广东连南人 
10 罗训森 男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高级工程师、总编辑 福建福州闽清 
11 童  超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原副所长 本会顾问 
12 常建华 男 中国社会史学会、南开大学 会长、教授、博导 本会顾问 
13 袁义达 男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副研究员 本会顾问 
14 陈  勇 男 中国新闻社福州分社 主任记者、社长 本会顾问 
15 罗文金 男 国家海关总署办公厅 副主任  
16 罗锦鳞 男 中央戏剧学院、东方艺术学院 教授、原副院长、院长 四川威远人 
17 罗宏达 男 原煤炭部财务司 司长 辽宁铁岭人 
18 罗精奋 男 国家发改委 研究员、原司长 浙江宁波人 
19 罗炳正 男 中央民族大学 原校长、书记  
20 罗迎难 男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高工、副院长(正局级) 四川新都人 
21 罗  援 男 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 大校、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四川苍溪人 
22 罗大华 男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博导、中心主任 福建武平人 
23 罗同松 男 人民日报社 高级编辑 湖南望城人 
24 罗  卫 男 解放军307医院院务部 中校、副部长 四川人 
25 余  伟 男 公安部十三局 副处长 福建沙县人 
26 罗  珍 女 中石化总公司石化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广东人 
27 罗沈茹 女 总院301医院杏林书画苑 常务副会长 辽宁营口人 
28 罗殿山 男 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 主任  
29 罗昆烈 男 广东连南党史办 主任(离休处级)本会副主编 广东连南人 
30 罗永修 男 广东连州市中医院 副院长、本会编辑部副主任 广东梅州人 
31 罗至善 男 天津大学力学系 教授、研究生导师 广东大埔人 
32 罗  健 男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力学研究室 副教授、主任 福建福州人 
33 罗正奎 男 福建沙县罗从彦文化研究会 副会长 福建沙县人 
34 罗松源 男 厦门中物投进出口公司 总经理 福建沙县人 
35 罗俊锋 男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 记者、本会编委 河南平顶山人 
36 刘红尘 男 天津《今晚报》 记者 天津人 
37 罗树新 男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科长(仫佬族) 广西罗城人 
38 罗跃安 男 首都机场 工程师(仫佬族) 广西罗城人 
39 罗国政 男 务农 河南鲁山县代表 河南鲁山县人 
40 罗太平 男 河南鲁山县计生委 主任 河南鲁山县人 
41 罗文君 男 农业部中国乡镇企业研究院 主任科员  
42 陆晓凤 女 福建省沙县驻京办 干部 福建沙县人 
43 邓昌英 女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工作人员 广东南雄人 
 

座谈会发言集锦

要把这件事件办好
原中央军委、空军副司令  罗元发  1955年授衔中将
各位宗亲、友人:大家好!
   罗氏通谱委员会决定在首都北京召开第一次“北京、天津地区座谈会”是很有意义的,表示热烈祝贺!并祝大会圆满成功!
   在编委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艰苦细致的工作,罗氏通谱即将问世,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对历史负责,这也是对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
   这项任务很繁重,后续工作还有很多要做,要善始善终,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
   最后,祝大家工作顺利,全家幸福!
                                          罗 元 发
                                                   2004年9月19日

在《中华罗氏通谱》京津地区座谈会上的讲话
解放军307医院大校院长  罗 卫 东  主任医师
(二OO四年九月十九日)
 

各位领导和家门:上午好!
    中华罗氏通谱京津地区座谈会今天在北京三O七医院顺利召开了,对于各位在百忙之中来三O七医院参加会议和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们的光临,我谨代表医院向您们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是对94岁的罗元发老将军及夫人,不顾年大体弱,不仅亲自光临会议,而且一直关心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工作的精神表示敬意。
    今天能够在北京召开这个会议,为我们创造一个相识见面的机会,首先要感谢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特别要感谢总编辑罗训森高级工程师。为了今天的会议,他提前半年进行筹划,经过多方面联系收集了部分人员名单,先后发了两轮通知,与此同时他提前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到北京进行筹备工作,他早出晚归,日以继夜,多方面联络、反复沟通,认真筹划,周密安排,为会议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我提议请各位以掌声向罗训森先生表示衷心的谢意。
    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意义深远而重大,罗氏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中华民族56个、姓氏百家都是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这次编纂中华罗氏通谱,不仅能够让我们深入学习重温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历代罗氏后人的学习工作情况,而且能够联络海外、境外罗氏后人。其对于承认一个中国和国家统一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愿意为编辑中华罗氏通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一份真诚之心,出一份微薄之力。
今天会议在我院召开,我作为东道主单位的代表,向各位介绍一下医院概况。三O七医院是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1958年建院,现展开500床位,医院有30多个科室,医疗仪器设备总值一个多亿,每年门诊病人20多万,收容病人7000多例。医院有四个全军中心,二个国家实验室,二个医科院中心,主要收治放射病、各种中毒、血液病和各种肿瘤病病人,此外还有治疗甲亢、戒毒、类风湿等特色科室。欢迎各位将来有机会来院指导工作和健康查体。
我们医院是一个发展中单位,当前面临搬迁工作,明年7-8月将搬到丰台东大街8号。欢迎以后到那里做客。此外,这次会议在我院召开,由于受条件所限,安排不好,我深表歉意,请各位谅解。
谢谢大家!

《中华罗氏通谱》工作汇报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  罗 训 森  高级工程师

尊敬的罗元发将军
尊敬的各位代表:
   国庆前夕,金秋季节,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在307医院大校院长罗卫东主任医师、301医院吉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罗沈茹等在京宗彦的大力支持下如期召开。值此谨代表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向所有参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及衷心的感谢!
   今天到会的94岁高龄的罗元发将军,是本会的“名誉顾问”,从本会初创阶段即给予大力支持和呵扶, 1999年10月指示本会“修谱要求真求实,要尊重历史”、要“弘扬祖先业绩,促进祖国繁荣”,为本会的发展订立了指导性的原则,本次会议又题赠“发扬广大”,指导下步工作。今天《中华罗氏通谱》能在首都北京召开座谈会,罗元发老将军居功甚伟,谨代表本会向他致以崇高的敬意!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副所长童超教授是本会顾问,为《中华罗氏通谱》题序,大大增加了《中华罗氏通谱》的学术价值;中国新闻社福州分社社长陈勇主任记者长期追踪报导《中华罗氏通谱》,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导常建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所姓氏专家袁义达副研究员、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卢美松编审从各自学术专长领域为《中华罗氏通谱》题序,从各方面论证、肯定了《中华罗氏通谱》的价值和意义亦大大提升《中华罗氏通谱》的学术价值。值此谨向义务为《中华罗氏通谱》辛勤工作的兄弟姓氏顾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限于时间,不一一列举为《中华罗氏通谱》辛勤工作的罗氏顾问。
   因公务在身、身体健康等原因,今天无法参会的有:原中央政治局委员、空军司令张廷发将军,因身体不适住院。9月18日下午,对前往探望的会议筹备组罗正奎同志说:向罗总编问好,向参加会议的代表们问好,预祝会议成功。为《中华罗氏通谱》及宋儒《罗从彦文集》题词之事,我一定写,写好后寄给你们。谨祝张将军早日康复,健康长寿。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常委、统战部长罗正富同志的胡秘书于9月17日下午打来电话,说:罗正富同志收到会议邀请函,他一直十分关注、关心、支持《中华罗氏通谱》,因公务在身,无法参加会议,预祝会议成功。《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罗开富同志的黎明秘书、公安部副部长罗锋同志的刘威秘书、解放军军事科学研究院的大校主任、军事专家罗援教授等均打来电话向会议请假并预祝会议成功。
   唐朝时,邺王罗绍威和诗人罗隐等曾主持编纂过《罗氏通谱》,时隔一千多年,中华罗氏又开始编纂通谱,所以,《中华罗氏通谱》是千年一遇的机会,其有关编纂情况在各期内刊、简报上均有反映。值此《中华罗氏通谱》京津座谈会之机,再次简要汇报《中华罗氏通谱》的最新进展。
一、海外各国各地区罗氏联谊情况
   “学术研究与海外联谊并重”是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的宗旨之一,本会理应遵循。为此,将以《中华罗氏通谱》为平台,开展罗氏源流研究与海外各国各地区罗氏联谊活动。
   韩国、美国、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是历代罗氏海外迁居最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与他们取得联系,尤其与当地的罗氏宗亲组织取得联系,争取他们的认同和支持《中华罗氏通谱》成为本会工作重点。
   1、韩国罗氏。北宋年间迁居时称“高丽”的罗氏,奉监门卫将军罗富公为始祖,至今后裔已繁衍约12万多人。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会长罗庆安先生与本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寄来大量的资料,以为“豫章罗氏”而自豪。从其族谱资料中可见,韩国罗氏数百年以来,顽强、不间断地派人回中国寻根谒祖,寻查有关罗富公更多的史料。本会顾问、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导常建华教授,2002年在韩国汉城开展长达一年多的“韩国族谱研究”期间,代表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与韩国罗州罗氏中央宗亲会取得直接联系,获得该会高度重视,罗庆安会长等五位高层领导亲自参加会谈。最近,他们多次表示要到中国参加“《中华罗氏通谱》研讨会”,并建议本会总部设在北京,以便与各国罗氏交流。在即将完成的《中华罗氏通谱》中,“韩国罗氏概况”一章,选用常建华教授的学术论文“韩国的罗氏与修谱”。
   2、美国罗氏。从世界各国各地区迁居美国的罗氏,有相当数量,其中佼佼者为本会荣誉主席、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会长罗文正先生。他十分关注《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情况,多次与笔者长时间通话,讨论《中华罗氏通谱》的有关事宜。7月份其参加汕头市有关活动时,又进一步与笔者商讨《中华罗氏通谱》的后续工作。本会将加大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罗氏的联络工作。
   3、泰国罗氏。泰国罗氏宗亲总会在罗豪杰父子理事长的领导下,开展各项罗氏公益活动,在泰国社会深具影响。2003年11月,笔者与香港罗金生宗彦参访该会时,为“泰国罗氏宗亲总会”宽大的会址所折服!在寸土寸金的曼谷,罗氏建有带停车场的大楼,其规模为海外罗氏首屈一指!该会出版不少高层次的刊物,翔实记载了当地罗氏的各项活动,为《中华罗氏通谱》提供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在欢迎国内宗亲的座谈会上,罗豪杰等主要领导均出席并设盛宴款待,首封一万泰铢见面礼,表达泰国罗氏对《中华罗氏通谱》的一点心意。罗豪杰理事长表示今后有机会将安排笔者与泰国各姓氏联谊会会长会晤。
   4、新加坡罗氏。新加坡有两个罗氏组织,一是“新加坡南洋罗氏公会”,二是“新加坡罗氏豫章堂”。2003年11月,由于笔者与香港罗金生先生在新加坡仅停留一天,所以,两个罗氏组织联合在新加坡南洋罗氏公会会址召开欢迎座谈会,新加坡南洋罗氏公会罗焕文会长、新加坡罗氏豫章堂罗素夏会长等主要领导参加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参与《中华罗氏通谱》的意愿。罗焕文会长诚恳地对国内某些人的做法提出质疑,亦为本会开展海外工作提出不少建设性的意见。两会联合宴请了笔者与香港罗金生先生。最近,罗素夏会长发来传真,表示将与该会总务罗汉林先生等一同参加12月8日在福建沙县召开的“《中华罗氏通谱》暨罗从彦学术研讨会”,届时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欢聚一堂,共襄盛举。
   5、马来西亚罗氏。本会海外编委之一、就是马来西亚吉隆坡的MBA硕士、营销专家罗启光先生。在他卓有成效的工作下,“马来西亚罗氏概况”最早送达本会总部。其利用经常出差东南亚各国的机会,以“《中华罗氏通谱》海外编委”身份,与各国有关部门联络,收集罗氏资料。马来西亚罗氏公会罗木生会长为《中华罗氏通谱》的题词业已收悉。10月7日,笔者将前往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市参加“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届时将进一步了解该国罗氏的历史及现状,与柔佛州及砂拉越等罗氏组织建立进一步联系,增进与马来西亚罗氏的联谊。
   6、香港罗氏。香港罗氏宗亲会与本会保持密切联系,其主席罗景云先生是广东省政协常委,历任香港新鸿基地产集团公司执行董事,荣获铜紫荆勋章。罗氏在香港各界人士济济,著名的“罗鹰石集团”、罗康瑞的“瑞安集团”、罗友礼的“维他奶集团”、罗德丞的“罗文锦律师楼”等,罗德丞先生荣膺香港最高级别勋章--大紫荆勋章。同时,第十届人大代表罗淑清先生、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罗祥国先生等众多社会名流维持了罗氏在香港强大的声誉。
   7、澳门罗氏。本会尚未与澳门罗氏宗亲会建立正式的联系,此缺憾将尽快补上。
   8、台湾罗氏。台湾罗氏名列台湾各姓氏的第二十八位,但各界人才的百分比远远超过人口的百分比。本会收集到有简历、简介的台湾罗氏多达70多人。台北议员罗宗胜先生自2003年8月由笔者陪同到福建省诏安县寻根谒祖后,担任本会顾问、台湾办事处主任,现正逐步开展工作。他在本职工作之余,正更广泛地收集台湾罗氏历史及现代资料。
   台湾赖罗傅宗亲总会的第一届秘书长罗柏青先生,最近与本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为《中华罗氏通谱》及网站工作,均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正逐渐加深、加强两岸罗氏的联系,共同为《中华罗氏通谱》出钱出力,共襄盛举。
   10月7日,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提供了与台湾前立委、台湾赖罗傅宗亲总会罗传进会长等高层领导会晤的机会,将进一步增进两岸罗氏的相互了解。
二、《中华罗氏通谱》编纂情况
   在“情况通报(2)”中已有详细书面汇报,现在又有所进展,各章节的内容又有所增加,限于时间,不一一汇报。今年12.8开会前,将打印包括“世系卷”目录在内的全书总目录,供参会代表审议。尔后根据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进行补充修改,进入正式出版程序,争取早日出版。
   总之,在兄弟姓氏专家学者、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的大力支持下,历经八年多的《中华罗氏通谱》已成功在望。但即使12.8大会后,本会仍有大量工作要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一定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地完成历史赋予本届编委会的使命。遵照罗元发老将军的指示:要把这件事办好。
   北京、天津地区,不是罗氏的主要聚居地,但由于首都在北京,它集中了各省、各地区不少的罗氏精英。在位各位名单,许多是从各地、各支系交来的“名位表”中发现的。您们是各地、各支系引为自豪的人物,亦为所在支系争光!由于分属罗氏不同支系,喜不庆、丧不吊,没有往来,彼此间“陌如途人”。今天,有代表建议北京、天津地区也应该像各省、各地区一样设立“联络处”。本会认为此议甚佳,提议在本次会议筹备组的基础上,筹建“《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联络处”。
   挂在会场的“中华罗氏通谱”形意书法是301医院杏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罗沈茹女士的创意,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刘宗尧先生佳作,在此一并致谢。
   谨代表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向为大会提供大力支持的307医院大校院长罗卫东主任医师、院务部罗卫副部长等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最后祝罗元发老将军及夫人健康长寿!祝在座的老宗长们健康长寿!祝罗氏企业家更加兴旺发达!祝年青罗氏事业有成,为中华罗氏书写新的编章!
    再次衷心感谢兄弟姓氏的顾问们,并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
2004年9日19日 于北京307医院学术报告厅
                                                                                            
金陵寄窦尚书--唐·罗隐
二年岐路有西东,长忆优游楚驿中;虎帐谈高无客继,马卿官傲少人同。
世危肯使依刘表,山好犹能忆谢公;此去此恩言不得,谩将闲泪对春风。

编纂《中华罗氏通谱》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中华罗氏通谱》京津地区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原副所长  童  超  研究员

   今天,我作为一个外姓人,应邀参加座谈会,感到非常高兴和荣幸。
   在这里,我首先热烈祝贺《中华罗氏通谱》大功告成,即将出版,并借这个机会向通谱编委会,特别是总编罗训森先生表示由衷的敬意!
   编纂《通谱》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姓氏文化工程,其艰难险阻、酸甜苦辣也可想而知。罗总编和编委会同仁一道在当地政府和海内外罗氏族人的大力支持下,数年如一日,尽心竭力,集思广益,终于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这是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和衷心祝贺的。
   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是一项有益当代,惠泽千秋的工作,既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又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根据个人理解,可以从下列两个层面来领略它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从文化价值、学术价值层面
   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历代罗氏修谱进行一次高水平、高规格、科学的、全面的总结。
   据我所知,罗氏修谱传说肇始于西周显王五十四年(公元前355年),距今已有2359年,有史可考的罗氏修谱最早者是在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年)修纂的豫章罗氏族谱,距今也已有一千余年。一两千年来,历代罗氏修谱,数以百计、千计。除族谱、宗谱、家谱之外,历代正史、地方志和文人文集、野史中也有不少有关罗氏历史、人物和文化的资料;在文物考古发现中亦有大量的有关罗氏的资料。不论正史、杂史,官修、民修资料之中,既保存着大量真实可信的历史事实,不必讳言,也有不少不尽可靠,甚至是伪造的东西。今天,我们要编纂一部观点正确、资料翔实、体例精当、内容丰富的新通谱,责无旁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并利用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如遗传学)的先进研究成果,吸收旧资料中真实的精华,剔除其不可靠的、尤其假冒伪劣的糟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认真的编纂。《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正是指明这样一个正确方向和运用这样一种科学方法来开展编纂工作的。正因为如此,经过分门别类,去伪存真,才能以资料新编的形式,洋洋数百万言的篇幅,去全而真实地记录罗氏起源、繁衍、播迁的历史发展全过程,去浓墨重彩地描述罗氏从古迄今,如星光灿烂般大量涌现的各类杰出人物的生长经历和光辉业绩,去条分缕析地展示罗氏族群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所创造的伟大成就和优秀的宗族文化。
   所以,可以说《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既总结和集纳了历代罗氏族谱的精华,又立足于新世纪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水平,反映着新时代姓氏通谱的新面貌。
第二,从现实意义和社会效益看
   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盛举。
罗氏是中华著姓之一,位居前列第二十位。罗氏不仅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而且名流辈出,贡献卓著。罗氏族群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罗氏据说起源于河南罗山,得姓于“罗子国”,尔后逐渐分布到全国各地。罗氏从一个部落群体,发展成为位居全国第20位的中华著姓,以发祥地一角走向全国,走向海外,这漫漫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罗氏在历代列祖列宗率领下,跋山涉水,战天斗地,艰苦创业,鋳造辉煌历史,就是罗氏以诗书传家,以“遗风善俗”教育子孙,保存、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美德善行的历史,就是罗氏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建功立业的历史。毛泽东主席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正确的总结,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意)。如果我们套用毛泽东主席的话,也可以说,从罗珠到罗荣桓元帅,也都应给以正确的总结,以便继承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华罗氏通谱》正是为我们做了这样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不论《文献篇》还是《人物篇》,都贯穿一个鲜明的主题:正确地、科学地总结罗氏的历史文化遗产。总结这份历史文化遗产,既可寄托后人对先祖的缅怀之情,更是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让罗氏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家风,教育和激励今人及其子孙,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建新业、再立新功,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多做贡献。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有益的启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它的重要内容和民族特色,而优秀的姓氏文化又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必要、也不应该担心“宗族势力和宗族观念的复活”一类的问题而因噎废食。要相信,具备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素养和政治觉悟的当代中国人,是有能力和水平把继承和弘扬优秀姓氏文化这个工程做得圆满和富有成效的。
   目前,研究中华姓氏文化的热潮在中华大地方兴未艾,而愈来愈多的专家学者投身于中华姓氏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社会各界人士也给予日益广泛的关注和积极支持。15集电视专题片《百家姓》,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放,吸引了去年正在欢度春节的全国电视观众,触动着人们心中追本溯源的寻根情结。专家与群众相结合,群策群力地编纂姓氏通谱,是深入研究和广泛普及中华姓氏文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范例。
   听说福建、广东等地有不少姓氏正准备编纂本姓氏的通谱,纷纷向《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取经求教,不仅如此,罗氏通谱编纂成功的历史意义还必将随着岁月流逝而日益彰显。
   我与罗总编结识多年,时有电话、信函往来,但未曾见过一面。今天,有机会一睹罗总编风采,十分高兴,总算了结了一椿“心仪已久”的夙愿。所以,虽然我近日患有足疾,仍然忍痛而来。
   最后,祝在座诸位同志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2004年9月19日
编者按:童教授忍着足疾伤痛与会并发表深具学术价值的论文,如此厚爱,本会定当善始善终,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踏实工作,不负专家顾问的殷切期望。

几点看法和感想
中国新闻社福州分社  陈 勇  主任记者

   首先感谢各位首长和罗氏的各位贤达给了我这样的一次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作为一个煤体工作者,我有幸一直介入和关注罗氏的研究,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的报道工作,从中获得很多的教益。
   一、我现在要谈谈向罗氏通谱的工作者,热心的贤达和各位首长学习什么。我看,罗氏浩瀚的600万字以上,3800多页的通谱,透出了一种精神,不管文字多长,不管支系表多么繁衍,难以图能,我要学习的就是现在这种对罗氏繁衍的精神,对罗氏繁衍精神的总结、没有执着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罗氏的繁衍、通谱是不可能的。
   二、我要谈谈罗氏通谱编纂的意义。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价值认同和价值回归的社会,是崇尚道德和礼义的社会,通过编纂罗氏通谱,我们可以实现发现历史,创造思想,引领潮流,认清先祖,甚至达到整合经济的复合价值功能。所以,我们今天做这样的中华罗氏通谱的学术交流与研讨,在今后会更显现历史的价值,生命的价值。
   三、我要谈谈对罗氏研究的学术严谨性的问题。对于学术,我是空怀梦想,我现在仅仅是一名记者,离学术研究的要求和自己的水平,都远远谈不上“学术”二个字,但是,毕竟我是一直跟踪罗氏研究的信息和报道罗氏研究最新进展的媒体工作者,因此我要谈,从我写的若干篇报道,海外华文媒体编辑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对罗氏历史一丝不苟,穷究到底的精神,治学的精神,这也时时提醒我,每一个字都要认真,每一句话都要认真,尤其是对罗氏繁衍的历史,一定要认真。
   四、请允许我汇报一下陈氏研究的发展方向问题。我要谈,陈氏和罗氏在中华历史上本是一家,陈氏的谱牒研究由于缺少像在座的各位热心人,它的通谱还没有起色,它的学术方向还没有准确定位和把握,陈氏的资料和谱牒浩如烟海,人才也很多,我也希望今后在研究中能向罗氏学习,罗氏研究的经验将成为陈氏的宝贵经验,罗氏的教训也将成为陈氏的经验。
最后祝各位首长和罗氏宗亲身体健康,祝大会圆满成功。
2004.9.19
编者按:陈勇先生长期追踪报导《中华罗氏通谱》,多次在《中国新闻》中刊发《中华罗氏通谱》的电讯文字及图片稿,在海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些文章是《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史上的重要文献,本会将正式收录于《中华罗氏通谱》之中,供今人及后人了解《中华罗氏通谱》的全过程。
陈勇先生兼任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陈氏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史料翔实、史谱结合
原煤炭部财务司、《中国煤炭史》  罗宏达  司长、主编

各位贵宾、各位宗亲:
你们好!
   《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地区座谈会的召开是多日以来我所盼望的!编委会不仅为我们两地专家、学者、罗氏宗彦贤达提供了首次见面的机会,还为我们今后的联谊创造了条件,使我由衷地感谢!刚才还了解了总部工作的最新进展情况,我认为通过这次座谈会的召开,必将对12月份举行的沙县大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这次有幸见到了罗元发老将军,他亲临座谈会指导、讲话,鼓励我们要把事情办好,对历史负责、对国家、对人民负责,并题词赠字,使我深受鼓舞。
   编委会寄来的《中华罗氏渊源概述》和《中华罗氏发展史简述》两篇文章我都阅读了。两文写的好,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史料翔实、史谱结合好。两文是从数百万字的《中华罗氏通谱》中提炼出来的。这两文的5万字可以作为全书的基调,可以成为通谱的核心部分。
   所以,我完全同意两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其中存在的个别枝节问题,我已在修改意见提出来了。
   这次编纂的《中华罗氏通谱》,筹备、调研历经5载,开编以来又已3年有余,参考的正史资料不下百余种、甚至数百种,调查族谱以及各地送来的族谱更要超过正史资料数量。这说明我们资料是有基础的,裁选的史料是真实可信的。同时也可以看出,编委在编辑过程中,在鉴别史实、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上是下了工夫的。如文件提到有的族谱也有不适当地拔高现象,史料中也会不时出现一些不一致的看法,这些都需要搜集更多的资料旁征博引,才能较好地理请情况,两文在这些方面所做的工作也是令人信服的。
   再有,人物的记载是史谱中要中之要,重中之重。两文对各个时期罗氏代表人物的叙述都很饱满,评论也很客观。人物的史实裁选十分得当,有些还很精彩。仅举两个例子:
   其一是,陈桥兵变,黄施加身。赵匡胤和罗彦槐一唱一和、一软一硬,使前朝宰相范质从拚死抗拒、骂不绝口到自动俯身下抙,反掌之间满朝文武随之屈就。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中之上上策。史实生动,寓意也深。由此罗彦槐之功可见,开国元勋的地位不言而喻。
   其二是,朱元璋和罗复仁的史实。建立明朝以前,两人在鄱阳湖大决战中,同乘一艘战船指挥战局。明朝建立之初,罗复仁先与刘伯温同位,后告老还乡。洪武三年,朱元璋很想念他,写信请他从江西来应天府叙旧,一住三个月,并陈情减免了江西税赋等。这段史实说明了二人生死患难之交,表明了罗复仁的功绩,以及亲密无间的友谊。这段史实回答了罗复仁作为明朝开国功勋无可争辫的事实。
   以上两段生动的史实,证明编者裁用史料是很下工夫的,像这样的段落还很多,如罗氏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等,比比皆是。
   总之,我相信通过今年12月沙县大会的讨论,经过进一步的修改,《中华罗氏通谱》将会更臻完善,并以中华罗氏史书而面世。
   京津座谈会成功!衷心感谢北京307医院罗卫东院长的热情接待和大力支持!
2004年、9月、19日
 

三 点 感 想
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东方艺术学院院长  罗锦鳞  教授
在京津座谈会上的发言内容:
    

   事前不知道要做发言,我没做准备,只好谈三点感想。
   一、我今年67岁了,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各种会议不可计数,但今天这样的会,我可是头一次参加。因为这个会上绝大部分的与会者都姓罗。这么多的罗姓人在一个会上,是多么有意义的一次会呀!有个有趣的现象,在会前大家相互称呼时,每当有人叫罗老师、罗院长、罗教授、罗主任、罗先生......我看好多人都在回头寻找着……我也情不自禁地回着头寻找……大家都姓罗!这么多罗姓人在一起开会,真是难得!所以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会……。父亲生前并没有给我们讲过关于罗姓的什么历史,对这个姓,我只理解为一个符号,一个姓称而已。直到我与罗训森有了联系,并从他寄来的材料上,我才为罗姓而惊叹!原来罗姓有那么长的历史,出现了那么多的人材!今天在座的各路罗姓,也都是在祖国各条战线上做出贡献的宗亲。我为罗姓而高兴,而骄傲!
   二、以训森宗亲为首的“通谱”编委会,几年来做了那么多的艰辛的工作,他们的劳动和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我们要感谢他们。
   三、在“通谱”即将出版之前,我建议再做一番努力,尽可能的收集更多的宗亲名单。因为罗姓在各地还有许多,我们要让“通谱”更为广泛,更为全面,特别是对年轻的罗姓宗亲,他们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是我们罗姓的未来。据我所知,在北京还有好多罗姓的宗亲,在海内外也有不少。现在重历史罗姓,重政治罗姓,重精英罗姓…..这是必要的,但我希望更加广泛地收集罗姓宗亲,使“通谱”更加的“通”!刚才训森宗亲说应该在北京成立联络处,我以为是有必要的。因为在北京还有相当多的罗姓未收入“通谱”。可以以罗卫东院长为首,开始收集更多在北京工作、生活的罗姓名单……。

编委按:罗锦鳞宗长是我国著名学者、古希腊文学与文字专家罗念生先生之子,刚刚完成为纪念罗念生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出版《罗念生全集》的工作。用什么缅怀先辈?拿什么传给子孙?收集、整理、出版先辈的文集、传记是一个好经验、好传统!明·状元罗洪先为宋·文天祥整理文集、为族叔祖宋·罗椅整理出版文集。他断断续续、前后花费三十余年心血编纂《秀川罗氏族谱》,为中华传统文化留下珍贵的遗产,亦为罗氏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罗元发将军在京津座谈会说:“上仰列宗,下对子孙,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是罗锦鳞教授编纂《罗念生全集》的目的,也就是编纂《中华罗氏通谱》的目的和意义。祈望罗氏仁人志士能继承罗氏文化的光荣传统,让光辉的罗氏历史能代代相传!
关于年青罗氏,他们是罗氏的未来和希望,《中华罗氏通谱》亦在“世系卷·名位表”中留有位置,望他们与当地本支族人或本会联系,以便编入《中华罗氏通谱》。
                                                                                
大额捐款须知: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南雄市支行
账 号:722001040000726  收款单位: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

简历简介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席
罗元发将军简历
    罗元发,1910年生,福建龙岩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闽西红军学校毕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龙岩暴动,任赤卫队长,后任福建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十二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红十三军第十四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十四军直属队总支书记,红九军团第十四师四十二团代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五团政治委员,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政治委员,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六军军长兼西安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北疆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北疆区党委书记、新疆分局委员。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1954年到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1957年毕业后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组组长。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
--摘自《罗元发将军回忆录》
为《罗元发将军回忆录》题词、题序名录
一、原国防部副部长萧克题写书名:罗元发回忆录。
二、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军委副主席刘华清题:
以史为鉴,温故知新。(注:1995年6月27日题)
三、原国家副主席王震题:解放大西北的第六军。
四、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题:建设边疆,保卫边疆。
五、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澜涛题:光荣历史,忠诚战士
六、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题:光辉永存
七、原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王平题:
一部很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回忆录
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恩茂题:为了人民,战斗一生
九、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洪学智题:回忆红军传统,弘扬革命精神
十、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题:发扬革命传统,教育青年后代
十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题:
总结历史经验,发扬光荣传统
十二、原国防大学政委李德生题:南征北战,赤胆忠心
十三、原国务院副总理陈锡联题:回忆过去,教育后代
十四、原总参谋部顾问孙毅题:光荣历史,忠诚记录
十五、时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序:
其结语:古人云“书之论事,昭如日月。”(注:1995年)

编者注:《罗元发将军回忆录》1995年第一次印刷,2000年再版。该书于2004年9月22日由罗元发将军题赠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罗训森总编,并加盖“罗元发”及“开国中将”印章。
罗卫东--主任医师、大校、正师职院长
罗卫东,男,1953年9月生,湖北大悟人,硕士研究生,主任医师,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正师职院长。
1961-1969在湖北省大悟双桥学校读书。1969年12月应征入伍,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10月-1988年为解放军309医院外科护士、医生、医务部助理员、医务部副主任、主治医师,技术九级。期间曾在第四军医大、第二军医大学习并任卫生管理队区队长。1988年9月-1991年6月,授予中校军衔、309医院正团职医务部副主任,晋升为技术八级。1992年3月-1993年12月晋升为上校军衔、副主任医师,技术七级。1994年11月,任军事科学附属医院医务部主任。1996年3月-1999年5月,晋升为大校军衔、技术六级、附属医院副院长兼医务部主任。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并任北京市医院协会常务理事。2001年10月-2002年l月,晋升主任医师、正师职院长、技术五级,并任中国毒理学会中毒与救治学会主任委员。2003年4-6月,为中华医学会管理学会理事,军事医学科学院医院管理研究生导师。
通过系统的医院管理和卫生勤务管理理论学习,经过从医院机关购物员、部门领导、医院副院长、院长等25年的医院管理,对医疗卫生工作和医院管理有一定的研究。先后在《人民军医》、《后勤学术》、《中华医院管理》、《中国医院管理》、《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和全国、全军医院管理学术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
2004年9月19日起,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顾问、京津联络处主任。
                                                                                            
罗迎难--高级工程师、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正局级)
    罗迎难  男  出生于1946年1月,汉族,籍贯四川省新都县,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副研究员,身体健康。
    1964年8月-1970年8月,在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及发动机系飞机设计专业学习 (学制5年,应属69届毕业生,但因“文革”该届生延迟一年分配工作)。
    1970年8月-1978年5月   在广西自治区宜山轴承厂技术科工作,任技术员。
    1978年5月-1982年10月  在南昌铁路局车辆处技术设备科任科员、助理工程师。
    1982年10月-1987年1月  在铁道部车辆局技术处任科级部员、助理工程师。
    1987年1月-1988年12月  在国家科委条件财务局调研室。(后更名“经济分析处”)任副处长、工程师。
    1989年1月-1995年5月{以转工资时计}  在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四局一组(教科文卫体组)先后任二等秘书兼副组长,一等秘书兼副组长、组长,1993年6月经考核被评为“副研究员”的技术职称的资格。
    1994年9月{以上班时计}-2000年6月  在中国工程院办公厅先后任负责人、副主任、正局级巡视员。
    2000年7月-2001年11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正局级)。
2001年12月至今,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任副院长(正局级)兼铁道博物馆馆长。
2004年9月19日起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顾问兼北京、天津联络处副主任。
编者按:罗迎难系文革前江西省委常委、副省长罗永正(又名“黄霖”)之子,1955年授衔少将罗野岗(又名罗永福)之亲侄儿。其90岁的叔父罗永祥是老红军、四川省委党校顾问、局级干部。一门双军政,是现代罗氏之旺族!他有很强的历史观念,为其父整理文集、传记,又热心罗氏公益事业,自2004年9月19日起担任本会顾问兼北京、天津联络处副主任,其国务院秘书局及“新四军后裔联谊会”成员等阅历,必将对《中华罗氏通谱》的编纂大有脾益。  2004-9-26
罗大华--教授、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
    罗大华,男,1936年8月出生,福建武平人。1955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长汀师范学校后,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年;1956年9月-1960年7月就学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60年8月被分配到北京政法学院(即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至今。
    罗大华是新中国犯罪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83年至1999年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教研室王任,现任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常务理事,1983年至今担任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犯罪与矫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警察学会、中国监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监狱学会顾问。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
罗大华多年从事犯罪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证言心理学、罪犯矫治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与教学工作。论著颇丰,共出版编著、译著60余部,发表论文50余篇。主要著作有:主编新中国第一本《犯罪心理学》教材(1987年获北京市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犯罪心理学》、高等政法院校规划教材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学》(1989年获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1 0年优秀成果二等奖,1991年获北京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心理学大词典》司法心理分卷、《心理学大辞典》司法心理分卷、《法制心理学词典》、《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十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法制心理科学研究》、《法制心理学丛书》、《21世纪法律心理学丛书》等:合作《犯罪心理学》(台湾东华书局、浙江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司法心理学》(2002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罪犯改造心理学》、《证人证言心理》、《中国心理科学》、《当代中国心理学》、《刑事司法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等;译著《犯罪心理学入门》、《犯罪心理学》、《犯罪社会心理学》等。
主要论文有:《违法犯罪青少年心理特点初探》、《关于犯罪者对一组罪种严重性判断的研究》、《证言失真的心理分析》、《对国外犯罪心理研究中几种理论观点的述评》、《论对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的预测和预防》、《论犯罪原因和犯罪原因的系统研究》、《犯罪心理学方法论》、《中国法制心理学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我国刑事犯罪严重化的社会心理因素》、《少年犯罪的成因与预防对策研究》等。曾应邀到日本国和台湾地区参加学术交流。现正主持司法部重点课题一一“中国罪犯心理测试量表”的研制工作。
罗大华教授个人事迹入录《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法律心理学大词典》、《中华法学大辞典》、《中国当代教育名人大辞典》等辞书,《检察日报》、《法制心理研究》等报刊介绍过其事迹。
罗建华--首位名誉编委
继承先人志,献身修谱文
罗建华编辑宗谱记实简介
    罗寿禄,字建华,以字行。湖北大悟县城关镇河家冲人。生于1933年正月初七日,病故于2004年6月12日,享年七十二岁。建华是豫章罗氏珠公第六十二代后裔。于1993年6月从县直机关工委书记岗位上退休,副县级。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湖北鄂北联络处主要负责人之一。建华幼年家庭贫寒,读书不多。解放后参加工作,-生忠于党的事业,心系老百姓。对工作积极认真、踏实、肯干,对人热情、真诚、宽厚,他聪明好学,人称“土秀才”(是我县三个土秀才之一)。
    1、主动宣传,积极发动。我们是2002年底从罗硕华、罗有义处得知《中华罗氏通谱》编纂一事。他非常兴奋,赞不绝口,不顾年老体弱,欣然参入。一面请教智者和搜集资料,掌握宗谱编修工作的基本知识,同时走街村、串住户广泛宣传。用他朴实的语言告诉宗亲们,《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工作,是罗氏宗亲的一件大事,是历史文化,千载难逢,万万不能错过。借东风,立马修好大悟罗氏宗谱,汇入《通谱》中。否则,我们上对不起祖先、下受后人的怨骂。因他人格的魅力,调动了宗亲们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从2002年底到病逝前近两年中,上下来往宗亲到他家人次无数,他同老伴总是热情接待,盛情款待,妥善安置,从不怠慢,使来者欢喜,走时高兴,他花费了大量精力、物力、财力。病逝后,宗亲们都自发的为他送行。
    2、健全组织,抓紧工作。在他精神和真诚启发下,于2003年3月11日在大悟五四宾馆召开了鄂北联络处首次会议,建立了有12人组成的工作班子,研究制定了鄂北罗氏宗谱编修工作计划。他本是联络处主任一职的最合适人选,但他坚决让贤,而实际组织领导工作他毫不推让,主动承担起来,筹划、操劳、督办,真是周密细致。可以说,没有他的努力,大悟罗氏宗谱编修工作将起步之晚,还真有可能《通谱》漏掉大悟。
在长期接触中,我们也发现他的身体健康不如从前,建议他尽快住院治疗。他就是放不下宗谱的编修工作。他从不叫一声苦和累,总是保持旺盛的精力谈论修谱。他说待工作走上正轨后再去住院,下一步就拜托你们了。在他的督促下,于2003年6月21日在河口帝宫宾馆召开了联络处第二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四县八大支系共43人宗亲代表,本次会议通报了前段工作情况,确定了各支祠办事机构和工作人员,布置了下步工作计划和要求。他主持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而诚肯的讲话,完全不像一个病人。会后第二天,于6月22日他在老伴的陪同下,到北京长子罗卫东所在医院住院治疗。这一去就是四个多月,临走前他再三叮嘱要抓紧宗谱编修工作,住院期间多次打电话询问进展情况。他身在病床,心系宗谱,在他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不顾医生和子女的劝阻,于元旦前回家。时至冬天,因体弱,怕风怕冷,不能外跑,于是将各有关人员分别请到家里,逐个了解情况,交代任务,督促办理。这期间他心情焦急,恨不得一天把宗谱修好。
开春后,2004年2月27日在双桥,他主持召开了公士、公安支系办事处工作人员会议,对到会人员分工负责,限期完成任务。这时他走路有点吃力,上下车脚都抬不起来,是我帮他把腿搬上搬下的,而他总是笑容满面同大家讨论修谱事宜。不久他就住进了县医院。他强忍着病痛的折磨,把支祠宗谱的序言写好了。这是他为大悟罗氏宗谱留下的最后一篇序文。
    3、带头捐助,建立制度。在这次修谱资金的筹助上,吸取教训,改变过去的做法,坚决杜绝向各家各户收钱,一律实行自愿捐助。他带头捐助了两千元,对于一个靠退休工资养家的老人,没有极大的热心和责任心是办不到的,其精神可佳、人品高尚。在他的带动下,宗亲们积极主动捐资,现已基本解决了资金问题,并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实行收支公开,编入宗谱,向宗亲们有个交代。
    他走了。他走得安心,但也有遗憾。安心的是实现了父母以子女为荣,安心的是修谱工作走上了正轨。遗憾的是他不能看到新编宗谱特别是《中华罗氏通谱》的出版。
    在他病逝的前几天,我多次去看望他,他已是说话的力气不足,断断续续讲的是修谱的事,真是念念不忘。我深知他心中有两件大事,一是老伴的身心健康,二是宗谱要尽快修好,寄往总部,《通谱》中万不能漏掉大悟。
    现在我可以告慰建华老先生的在天之灵,大悟罗氏宗谱大多数初稿已定,不久将印刷出版,寄往总部。万望《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的宗亲们,把大悟罗氏宗谱编入《通谱》中,实现一位献身于宗谱编修工作已故老人的遗愿。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鄂北罗氏子孙将不甚感激。我们期盼着。
湖北鄂北联络处
                                                                   主任  罗祥才
2004年9月12日于大悟
罗沈茹--女、解放军总医院杏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
罗沈茹,女,汉族,大专学历,祖籍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1953年12月22日生于沈阳。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技师系。199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退休。现任解放军总医院杏林书画苑常务副会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理事、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总后勤部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级乒乓球业余运动健将、国家级乒乓球一级裁判员。2001年被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评为新世纪百位杰出女性。当年入选《中华创业功臣大典》大型画刊《中华英才》2003年第18:期艺术长廊以《走进罗沈茹》专版加以介绍。
    罗沈茹1977年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工作,历任内科护士、放射治疗科技师、理疗科主管技师。无论是在临床科室、还是复诊科室,她都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多次受到医院嘉奖,并在放射治疗肿瘤科研方面做出了成绩,1989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三等奖。解放军总医院杏林书画苑于1998年5月9日成立,罗沈茹积极开展丈化艺术活动。多年来,她负责组织举办了八期书法、绘画培训班,先后邀请刘大为、李铎、舒乙、林岫、叶毓中、谭涤夫等名人名家书画讲座近40次、培训解放军总医院医务人员书画爱好者100令人。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文化品位和艺术修养。成功举办了大、小书画展览10余次,具有一定艺术水准和富有时代气息的参展作品近千余幅,并积极推荐优秀书画作品参加军内外的展览与交流,并组织杏林书画苑向抗洪官兵、向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在28届希腊奥运会上为国增光的冠军捐赠书画活动,促进了解放军总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曾获总后勤部颁发的组织奖。
    罗沈茹自幼刻苦学习,酷爱文学、体育,喜欢书画、诗词、纂刻、摄影、收藏。自1994年以来,她曾先后担任国家文化部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大型画刊《中华文化画报》、《新华航空》主任记者,《中国21世纪》画报编辑。1998年任大型文化艺术专辑《走向辉煌》责任编辑,2001年主编《杏林书画》一书。在文化艺术领域内,积极探索,勤奋耕耘,先后采访、报道了胡洁青、魏巍、柳倩、欧阳中石、刘大为、李铎、王其智、李琦、李存葆、林岫、舒乙、谷建芬、木青、黄润华、李准等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名人名家。有百余篇丈章分别发表于《解放军报》《中华丈化画报》《中国21世纪画报》《新华航空》《廉政之声》等刊物。罗沈茹在书画艺术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2000年的欧体书法作品“既无所谓又有所为”(70X 70Cm)、国画“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70 X140Cm)入选在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杏林书画展”。2002年6月创意国画牡丹图《国色天香》(180x96cm)被瑞士国际乒联组委会收藏。2004年6月创意牡丹图“香飘四海”(180x96cm)被日本国际乒联收藏。罗沈茹收藏颇丰,主集毛泽东像章、名人名家书画、奇石,兼集纪念币、钱币、邮票、瓷器、刻瓷等,并于1998年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收藏家大全》,1999年荣获首届中国收藏家收藏成就奖。
    罗沈茹酷爱乒乓球运动,上小学时就曾获沈阳市铁西区女子少年单打冠军,中学毕业时获沈阳市女子单打亚军。1973年入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体工队乒乓球队任女队队长,多次参加全军比赛,1977年获得全军四项球类比赛成都赛区乒乓球女子团体亚军。中年后,痴情不减,多次代表解放军总医院参加军内、外乒乓球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2002年在“北京市乒协杯”乒乓球公开赛中,她荣获女子中年组单打冠军;2003年8月在辽宁朝阳由中国乒协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杯乒乓球邀请赛中获女子中年甲组单打冠军:2003年1 2月在湖南长沙由中国乒协主办的首届国际元老杯乒乓球邀请赛中,获女子团体第三名;2004年4月在河南洛阳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杯乒乓球邀请赛中获中年甲组女子团体冠军;2002年6月在欧洲瑞士举办的“第1 1届国际元老杯乒乓球邀请赛”中获女子中年(4 0-4 9岁)组单打前1 6名的好成绩;2 0 0 4年6月在日本横滨举办的“第12届国际元老杯乒乓球邀请赛”中获女子中年甲组双打第五名。罗沈茹不仅自己热爱乒乓球运动,还十分愿意将乒乓球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喜欢这项运动的人,先后任解放军总医院乒乓球队、乒乓球培训班教练,国家财政部后勤机关乒乓球队教练,北京大学医学部梁戈亮乒乓球俱乐部教练,北京市石景山三鼎体育馆乒乓球长训班主教练。培训乒乓球学员百余人。
    罗沈茹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美丽的风光,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陶冶情操,喜欢收集多方素材,经常利用休假到全国各地采风。2001年8月,她从青海湖来到戈壁滩,走阳关古道入可可西里,经昆仑山口,夜宿那曲。在海拔5700米处的唐古拉山上,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原反应,拔掉氧气袋,以顽强的毅力,艰难地选景拍摄,又沿雅鲁藏布江,伴惊涛骇浪,泥石流滚滚,长途跋涉数千里到达日喀则。这次青藏采风共摄影4盘胶片,摄像40胶卷的珍贵资料。在新疆和西藏采风期间,绘画数十幅作品赠送当地官兵。从南疆北疆至云南川桂、从林海雪原到长白山脉,到处留下她的足迹。近年,她又多次到国外采风,大同江、汉江、金刚山、富士山、阿尔卑斯雪山等美丽的风景,更多的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
    冻土粗粮、寒冰烧酒锻造了她超然的个性和“男/乙”的脊梁。  3 0年的军旅生涯更锤炼了她坚强的性格、顽强的毅力与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运动员赛场上培养了她永争第一的拼搏精神,使她无论干什么工作都会努力完成并做到更好。
伯父罗宏君;父亲罗宏棋(16岁参加八路军);大弟罗沈拥,二弟罗春拥(退伍军人;三弟罗焕拥。
罗俊锋--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编辑、记者
罗俊锋,男,汉族,28岁,双学位,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编辑、记者,部门主任。
出生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1993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陆军后勤军官士官训练大队;1996年调任河南省平顶山文艺广播电台新闻部副主任、主任,其间自费学习郑州大学新闻本科;1998年初,调入《平顶山日报》工作,同年9月份,考取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法学理论。两年学习期间,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任兼职编辑、记者。2000年至今,工作于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多次荣获中共中央党校、中直机关优秀青年等称号。
在报社工作期间,撰写了大量有社会价值的文章,撰写的《忧党才能兴党治国》(与中组部原部长对话录)、《他们是怎样走上不赦之路的》等部分理论文章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影响,曾出版个人作品一部。
罗元发将军的家乡--龙岩市概况
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通称闽西,地处东经115°51′至117°45′、北纬24°23′至26°02′之间。总面积19050平方公里。东和东南与泉州市的永春、安溪县,漳州市的华安、南靖、平和县接壤:南与广东省梅州市的大埔、蕉岭、平远县毗邻:西和西北与江西省赣州市的会昌、瑞金、石城县(市)交界:北和东北与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永安、大田县(市)相邻。既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金三角”开放区的腹地,又是内地的前沿,是闽、粤、赣边的交通要冲和物资集散地。
闽西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建州迄今已有1265年的历史,期间辖地变动很小、现辖新罗区、漳平市和长汀、水定、上杭、武平、连城等5县,下设1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907个村(居)民委员会。截止2001年底、全市计有732045户、2865082人,以汉族为主,方言为客家话和龙岩话。
闽西矿产资源丰富,17种主要矿藏原矿价值750多亿元,有14种矿藏探明储量占全省第一位。森林覆盖率77.9%,居全省第一位,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1万千瓦,已列入规划开发90万千瓦。全市种植烤烟面积32.8万亩,年产量达3.26万吨,占全省36.6%。闽西是客家祖籍地,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在全市7个县(市、区)中,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等5县为纯客家县,几占全市总人口的3/4。闽西旅外华侨、华人30多万人,还有台、港、澳同胞近百万人。
闽西气候温和,旅游资源丰富。全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大约于18.6-20.6°C之间,年均降水量在1566.5-1746.4毫米之间。境内旅游景点颇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田会议”旧址、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奇葩”的永定十楼、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4A级旅游区冠豸山、国家级龙岩森林公园、被称为“华东第一洞”的龙岩龙硿洞、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一颗翡翠”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和水域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永定龙湖旅游开发区等等。
闽西交通邮电便利。境内319、205国道和省福三线全部完成二级公路改造,漳龙高速公路(龙岩段)已全线竣工。龙岩到梅州连接广州、深圳的铁路已全面开通客、货运输;连接“大京九”的赣龙铁路正在加紧建设。连城军用机场扩建民航工程正在筹建中。全市实现了邮电通讯城乡一体化,2001年,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固定电话分别为94部、68部、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95.3%。
1997年龙岩撤地设市后。龙岩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2001年,龙岩中心城市市区面积达26.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1.74%。市内路网发达、交通便利。正朝着规划合理、设施完善、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迈进。
闽西具有众多的名优特产品。工业方面有龙岩卷烟厂的“七匹狼”香烟、龙岩工程机械厂的“龙工”牌装载机、佳丽斯公司的“佳丽斯”床上用品、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的“龙净”牌电除尘器等13个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上杭紫金山矿业集团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其黄金产品为优质品。农业颇具特色,“永定烤烟”是全国清香型烤烟的代表,“长汀河田鸡”是全国十大名鸡之一,“连城白鸭”是全国唯一的药用鸭种,“龙岩咸酥花生”、“连城地瓜干”、“永定红柿”、“武平食用菌”、“上杭杭梅”等均是畅销国内外的绿色食品。以西洋杜鹃为代表的漳平花卉在北京、广东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此外,还有传统的“闽西八大千”、武平绿茶、漳平水仙茶、永定万应茶等地方特产。
闽西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现拥有高等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全市已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增加。全市全面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完善了三级医疗卫生网络。群众性文体活动十分活跃。已初步建立起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龙岩市先后获“全国卫生城市”等一批荣誉称号。
闽西的经济建设取得较大成绩。“九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2.1%,2000年达221.36亿元(现价)财政总收入34.06亿元。“十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将以较快速度发展,到2005年将达到239亿元(1990年不变价)。目前,龙岩正抓住拓展市场、调整结构、创新体制“三大重点”,实施市场、区域、创新、项目、品牌“五大战略”,到2010年,努力将龙岩建成连接沿海与内地的经济繁荣带,闽、粤、赣边的交通枢纽和福建省西部初步现代化中等城市。
闽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福建省重要的矿区、林区、烟草产区和客家人聚集区、侨区。这里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留下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作出了闻名中外的“古田会议决议”,为建党建军指明了方向。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闽西儿女达2.36万人。1950-1965年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中,闽西籍将军多达68位,占福建籍将军总数的81.9%。闽西还涌现了张鼎丞、邓子恢、陈丕显、杨成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批新中国党政军建设的栋梁之材,罗元发将军就是其中一位从闽西这块红土地上走出来的我军著名将领。
福建省龙岩市驻京办
(2004.9.24传真稿)

南北鸿雁

二炮工程学院少将、正军职罗吉庭教授来函
尊敬的训森总编和编委们:
您们好!
几次邮来的函件都已收到,非常感谢!
《中华罗氏通谱》是一项非常浩大的文化工程,编纂任务非常艰巨,在您们辛勤努力下,历经八年多时间,终于将圆满完成。为此,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致以最热烈而诚挚的祝贺!
今年“12.8”会议是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千年盛会,在我中华罗氏家族历史上具有十分巨大的意义,我本应借此良机向宗彦贤达们学习,向编委们致以敬意,因身体不好,肝、肾欠佳,大概由于六月份为我孙女心脏手术,劳累过度,经医院检查,病情加重,近日将住院治疗,而且疗期比较长,少则半年,长则一年多,因此,我实难与会,向会议筹委会致以歉意,请予谅解!
关于《通谱》各卷章节编目,我读过几遍,内容十分丰富,从历史文献到现代资料都具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感到很好,我完全赞赏。信内附来我两张照片,供选用。
再次向您们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族晚  罗吉庭  敬上
2004.9.8
编者按:今天下午刚从北京返回总部,阅毕罗吉庭宗长来函,深为感动,他是我国著名核物理专家,不顾年老多病,坚持亲自指导博士研究生,为我国培养下一代高级核物理人才。在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同时,维持了中华罗氏的声誉!本会谨致以崇高敬意!将更加努力踏实地工作,不辜负罗氏各层次宗长们的厚望和厚爱并祝他早日康复,为国家、为民族、为罗氏再立新功!     2004-9-24

编者注:因“《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座谈会”的时效性,本会编发“情况通报”1-5期,采用复印版本,寄发范围很小,其中绝大部分内容及京津座谈会会议图片等将编入为福建沙县12.8大会准备的文件汇集:《中华罗氏通谱》内刊第七期。

12.8《中华罗氏通谱》暨罗从彦学术研讨会
有 关 通 知

一、准备在会议发表论文的专家学者、宗彦贤达请于10月25日前将文稿寄达本会,以便编入会议文件汇编,即《中华罗氏通谱》内刊第七期。
二、需预定返程火车卧铺票的,请于10月30日前将返程时间、地点等通知本会秘书处。
三、往福建省沙县交通提示:沙县位于鹰厦铁路线上,为县级站。往厦门方向火车均通过沙县。往福州方向火车在重要中转站来舟下车,至沙县15元汽车费。沙县离地级站三明约5元汽车费,从汽车站至罗从彦纪念馆2元摩托车费。
                                                                                           
通讯地址:福建省沙县城西南路346号罗从彦纪念馆  邮编:365500  电话/传真:0598-8850092  (2004.12.8会议前)
福州办事处: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前屿福兴花园6-401 邮编:350014  电话/传真:0591-83676159
(永久通讯地址)      总编罗训森手机:13960825863   E-mail:Luoxs@vip.163.com <mailto:Luoxs@vip.163.com>

增补
千年难逢、京津罗氏文化会议第一次
--在《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地区座谈会上发言
人民日报社  罗同松  高级编辑、记者

我当了三十多年新闻记者,参加过千万次会议,但是,正如刚才一位宗彦所言,参加大部分是罗姓人士出席的会议,这还是第一次!因此,心情十分高兴!
编纂《中华罗氏通谱》是有益于中华民族团结,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大事、好事;对我们罗氏子孙来说,又是千年难逢、源远流长的盛事、喜事,实在令人鼓舞!
以罗训森先生为总编辑的《中华罗氏通谱》编委会,为编纂通谱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卓有成功的工作,您们辛苦了,我向您们致敬!你们的努力与艰辛,将铸就一部千载传扬的宏篇巨著,一部万古留流芳的永恒史诗!因此,你们的大名、你们的艰辛,将为罗氏万代子孙颂扬、铭记,与金光闪闪的《中华罗氏通谱》共存,同辉!
2004年9月19日
注:因发言稿路上延误,收稿日期为9月30日,“情况简报(5)”已复印,现插页增补。

短评
乘京津座谈会之东风,掀中华罗氏通谱高潮

2004年9月19日的“《中华罗氏通谱》北京、天津地区座谈会”成功地召开了。它取得超乎预期的成果:德高望重的、94岁高龄的开国将军罗元发宗长,不但出席了会议,而且发表重要讲话,再次为《中华罗氏通谱》引领航向!兄弟姓氏的专家学者、罗氏高层宗彦贤达发表了高水平的论文及发言,从各方面论证了《中华罗氏通谱》的学术价值和历史、现实意义;高规挌京津联络处的成立;公安部副部长罗锋同志等省部级宗彦贤达的不断加入关注、支持行列;1955年授衔中将、原中央军委、空军副司令罗元发宗长出任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主席等,标志着《中华罗氏通谱》已进入崭新的阶段!
在新形势下,本会祈望各国各地区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乘京津座谈会之东风,掀中华罗氏通谱高潮,认真学习领会罗元发主席讲话及题祠精神,踏踏实实做好繁重的后续工作,高起点、高层次地继续发动罗氏宗彦贤达,共同为千年一遇的《中华罗氏通谱》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襄盛举!
京津座谈会及本会参加10月7日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世界赖罗傅宗亲联谊会第十一届代表大会”,均是12月8日“《中华罗氏通谱》暨罗从彦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海内外罗氏组织及宗彦贤达均热切希望在中国福建沙县罗从彦纪念馆召开的研讨会将重现盛唐《罗氏通谱》雄风!京津座谈会、沙县研讨会均将在中华罗氏的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