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邵阳有进公世系字辈考证

 罗德富 发布时间:2012-02-06

 

邵阳罗氏始祖友进公,于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圳上迁居楚南宝庆邵西潭井湾,生有四子:

长子仲祥公,居永成二都二里,生才禄、才旺、才祯。

次子仲先公,居永成二都九甲,生才福、才库、才晋、才政、才兴。

三子仲奇公,居隆回七都十二甲,生邦志、邦用、邦庆。

四子仲青公,居隆回四七都十二甲,生邦德、邦旺、邦受、邦衡。

友进公给四房议排了字辈,传四大房,各房共20字,如下:

祥公房:仲才文碧子,永思志朝添,春景生伯万,忠孝世代传。

先公房:仲才文必子,永思廷添士,祖宗承尚用,忠孝世代传。

奇公房: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庭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仁。

青公房: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

第一次续修:在清朝嘉庆八年(1803年)仲祥公房始修族谱,已到了18代的“世”字辈,原字辈快用完了,加上四房住地分散,字辈不统一,且有些是同字不同辈,造成错乱,后四房议定了合族字辈,要求嗣后阖族后裔必须依照字辈取名,不得混越,当时议定了四房合族字辈为:

道德开昌运,家声信久延,学纯崇光大,品望步高贤。

迁居邵阳后,先祖们对家谱之事一直很重视,各房都在记载。大约在1700年春彩公【字荣茂,赐赠武德郎,顺治壬辰年(公元1652年)五月二十七日亥时生,雍正丙午年(公元1726年)八月二十四日巳时没】,开始倡修族谱,但都只形成初稿,未能印刷;其后生震公【字惠明,景松公四子,府庠生。雍正庚戌年(公元1730年)二月初五日亥时生,乾隆辛丑年(公元1781年)八月初二日寅时没】第二次倡修族谱;到1770年伯端公【字正仪,生煋公次子,官员,乾隆甲子年公元174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戌时生;乾隆甲午年(公元1774年)六月初六日卯时没】第三次倡修族谱,也因病未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三次编修均未能付印成书。

其主要原因估计一是对江西吉安的上源不清楚;二是限于当时的交通、通信及经济条件;三是族人的参与与支持力度不够,倡修人心有余而力不足。

说起族人得到秀川族谱,也是一幸运之事。

当时族人认识两个从事刻板印刷的工匠,罗联登和罗玉春,同姓家门,很亲切,谈及宗派,才知他们是翔登公之后裔,居邵阳东乡;我们是先登公之后裔,同出于宽淑公,都从江西泰和迁居邵陵,故居径数百里之遥,实乃一本亲族也。问他们的族谱情况,才了解他们家族有一本江西的手抄旧族谱,其谱肇修于宋代,又续修于明朝,且秉笔书序者乃出明嘉靖状元洪先念庵公之手也,即洪先公主修的《秀川族谱》,里面以崱公为一世祖,记载了崱公以下世系,并到我族的天佑公(有进公之父)。至此,我族在江西泰和的上源才完全清楚。

一问他们之秀川族谱的来历,实也很巧。家谱记载:“问其所由来,实缘乾隆己酉年(公元1789年,笔者注)岁,族中之先生应省乡试时(到长沙会考乡试,清朝乡试每三年一次,笔者注),途中巧遇一江右(现江西省,时称江右,笔者注)吉安人,往访而得也,且也过来了数十年,新邵两邑及武冈州,凡我同姓谈及宗派,莫不称为。”至此,从吉安迁居邵陵的崱公后裔方知其源流世系。

第二次续修:在同治六年(1867年)续修族谱时,又增议了四房合族字辈,如下20字:

特达同圭璧,清真益洁廉,临轩希硕彦,甲第并连元。

第三次续修:在民国十一年(1930年),仲祥、仲先公两房合谱时,续修四房合族字辈如下:

神州咸鼎泰,丰豫萃随升,渐晋师谦履,中孚大有恒。

第四次续修:在一九九三年,仲祥、仲先、仲奇、仲青公四房合谱时,续修四房合族字辈如下:

玉宇欣和顺,群黎乐自然,红光昭舜日,赤意颂尧篇。

敦本伦常立,澄源海陆联,康强齐鹤寿,盛誉播千年。

至此,我们有进公世系已有120个字的字辈,可延续使用3000年左右,吾族后世子孙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我族迁居邵阳后,家族兴旺繁盛,四大房后裔迁居外地者较多,就仲祥公和仲奇公后裔在1600-1800年间外迁者达400多个支系。

根据外迁宗亲的家谱记载资料,发现他们的字辈与湖南使用的字辈有差异,特别是后20字全部都不同,其有关记载如下:

1、迁居到宜宾县永兴镇和百花场的才书公后裔,他们记载的字辈是:

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经维,安民广谟猷,禹稷显文凯,周兴扬万义,古今相济美,世代久光明。

2、迁居到合川县三庙镇,炉山镇自生桥、 四川省武胜县清平镇会云村才曷公后裔,他们记载的字辈是:

邦必思永远,宗祖庭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模猷,虞继显元恺,周兴扬望宜,古今相济美,世德久光明。

3、迁居到四川省巴中市洒店乡的一支宗亲,他们的记载是:

帮必思永远,祖宗庭应财,常国正经纬,安民广模猷,庾继显远凯,周兴袁望宜,古今相继美,世代久光明。

4、迁居到贵州凤岗县蜂岩镇韩家坝才俊公后裔,他们记载的字辈是:

帮必思永远,祖宗填应材,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猷,虞际显文运,周兴扬旺霓,古今相继美,世代久光明。

5、迁居到贵州盘县老厂才干公后裔,他们记载的字辈是:

帮必思永远,祖宗填应材,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猷,虞际显文运,周兴扬旺霓,古今相继美,世代久光明。

6、重庆市荣昌县安富镇罗家大院才智公后裔字辈:

邦必思永远、宗祖庭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猷、虞继显元恺、周兴扬望宜、古今相济美、世代久光明。

7、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岳东镇青茨村罗氏字辈:

邦必思永远、宗祖庭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猷、余姬显元恺、周兴扬望宜、古今相济美、世代久光明。

8、迁居到四川乐至县中兴镇王家湾的后裔,他们的字辈为:

邦必恩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犹,虞继显元恺,周与扬望宜,古今相济美,世德久光明。圣朝开文运,刚记治乾坤,孝义全根本,诗书集大成。

9、迁居到贵州遵义县马蹄镇和平村应仁公后裔字辈:

邦壁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经维、安明广模宪、余继显忠凯、周兴阳万宜、古今方其美、四代久光荣。

上述九之外迁的宗亲,只有迁居到四川乐至县中兴镇王家湾的后裔,他们的字辈是60个字,其余都是40个字,是否是迁居以后续的,目前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考证。

各家记载的都有区别,大都是音同字不同,这些多是时间久了的口误造成的。但都是一家人肯定是没有错的。

结合邵阳目前使用的字辈来分析,前四句应该是这样的:邦必思永远、宗祖庭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猷。没有问题,后两句:古今相济美、世代久光明。也基本没有问题,关键就是第五句和第六句各家的差别比较大。

根据1723年前外迁宗亲记载的家谱资料,推断奇公房和青公房大约在1720年前编排的如下字辈:奇公房字辈(以有进公之孙邦字辈开头):

邦必思永远,宗祖庭应才,尚国正经纬,安民广谟猷,虞际显文运,周兴扬旺霓,古今相继美,世代久光明。

青公房字辈(以有进公之孙邦字辈开头):

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

而我房1803年德家谱中记载青公房的字辈为:

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

青公房1856年第一次编修刻印的家谱记载的字辈为:

仲邦必思永,远宗祖廷应,才(尚)国正万方,奉承定广仁。

为什么还将尚字和国字辈列为同辈,估计是四房要统一字辈,因祥公房和先公房都是以有进公子仲字辈开头,而奇公房和青公房的原有字辈是以有进公之孙邦字辈开头,四房就不等辈了,为了统一,在奇公房和青公房的原有字辈前增加了仲字辈,青公房的原有字辈是比较顺口的,符合编排字辈的一般常识,但前面增加了“仲”字以后,整个字辈就多了一个字,后面“奉承定广仁”这一句不好修改,当时刚好取名到“应、才、尚、国”,因为有进公从1369年从江西吉安泰和迁居到邵阳,到1720年大约是350年,也就是十二、十三代人,刚好到上面这几个字辈处,因此就将“尚、国”两辈合并成一辈了,整个字辈就通顺了。我查了青公房的家谱,里面没有用“尚”字,都是用的“国”字辈,为什么还青公房1856年第一次编修刻印的家谱还将尚字列上,可能也是考虑到以前外迁的宗亲还在用以前的字辈,还是将“尚、国”列为两辈,不是同辈,故以此为今后的认祖归宗做的考虑。

奇公房字辈在以前的字辈前面增加了“仲”字以后,以五个字来编排,前三句基本押韵,第四句多了一个字,同时还不押韵,所以就把“谟、猷”二字取掉,改为押韵的“仁”字辈,又刚好与青公房的最后一个字相同了。

所以就造成了以前外迁的宗亲的字辈与湖南邵阳的字辈不符的问题。还有就是湖南邵阳实行的字辈现在只是基本押韵,但文字解释就存在问题,如将“永远”“经纬”这些常用在一起的词都分在两句里面,其意义就完全变了。

后来四房续编字辈时,奇公房的后面二十字与各房前二十个字辈不太押韵,故没有采纳,1803年编修家谱时,四大房重新续修了统一的字辈:

道德开昌运,家声信久延,学纯崇光大,品望步高贤。

自此以后,居住在现今邵阳的四大房都是采用统一字辈,外迁的宗亲仍在使用原有的字辈,但愿外迁的宗亲在原有的字辈使用完毕之后,统一使用邵阳的通用字辈。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