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试论罗姓源流与巴人沿革

 罗骑林 发布时间:2010-03-15

 

一、罗姓源流初探

(一)罗姓姓氏群体和人口分布现状

罗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0位,人口已达1032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主要占罗姓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湖北、贵州,这四省又集中了21%,四川居住了罗姓人口的21%,为罗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全国形成了四川、粤湘闽赣两块高频率的罗姓区域,以及甘肃中西部的北方罗姓集中区域。[1]

(二)罗姓溯源:

其一,火神祝融后代,子孙以国为姓

据考证,罗姓源于古罗国,是采用封国名而命得的姓,但姓氏古籍有出自熊姓、出自妘姓以及“来自颛顼末胤”“祝融之后”等说法。例如,《世本·姓氏篇》云:“罗,熊姓。”唐人林宝《元和姓纂》云:“罗,祝融之后,妘姓国。”宋代的《广韵》云:“本自颛顼末胤,受封于罗国,今房州也,为楚所灭,子孙以为氏。”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将罗氏列入“以国为氏”类,说:“子爵,熊姓。一曰祝融之后,妘姓。初封宜城[2],徙枝江,为楚所灭,周据长沙。”

据《史记·楚世家》记载,“祝融”是帝喾高辛时的火官名。颛顼的曾孙重黎[3]“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火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后重黎被诛,由其弟吴回继任火正,为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有六子。“四曰会人”,妘姓所出,“六曰季连,芈姓”,是楚国祖先,其孙穴熊氏及以下的子孙,至楚穆王以前,凡继任王位的,名均冠以“熊”字,故世称熊氏。于此可知,妘姓出自陆终的第四子会人,熊姓出自陆终第六子季连,都是火官的后裔,其远祖为颛顼。

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讲述罗灭国得姓情况说:“春秋时,楚莫敖、屈瑕伐罗,罗人乘其无备,与卢成夹攻之,屈瑕不能克,其后楚复伐罗,并其国,子孙以为氏。”由此可知,罗子国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时间约在公元前690年。

另据《客家史料汇编》及《罗氏族谱》等记载,罗国一世祖名郐,子匡正,殷纣王时人,从周伐纣有功,与周武王三年被封于宜城,为子爵,因地在南漳县80里,“有罗水出焉,故国号曰罗。”据此可知,罗姓源于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的异姓诸侯国古罗国,最早在今湖北襄樊市南漳县一带定都,因附近有河名罗水,故称罗子国,几次迁都,最后的都城在今湖南湘阴县东北,春秋时罗子国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姓罗。[4]

其二,与荆楚同源,得氏于俗,以国为姓

据记载,罗姓出自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是以羊为图腾的芈姓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祖先。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姓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是大批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中间地带。直至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着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

在夏朝,穴熊氏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步发展为国。到了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陕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徙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浙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罗姓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其三,外族改姓

我国的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和互动。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两广地区,与古越骆族融合,形成当时广西的壮族、毛南族等罗姓的先民。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瑶族罗姓的先民。进入云南的罗姓一支进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成为今泰国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罗姓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成为南方汉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徙时期。北方的战乱和民众的迁徙,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血液,罗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比罗,西域斛瑟罗等氏族集体改为罗姓,“斛瑟罗氏改为罗氏”,唐代时西突厥汗斛瑟罗入中国,他的后代一“斛瑟罗”位姓,后又改性“罗”[5]。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也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国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洲入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

以上是关于罗姓源流的各种说法。说罗姓是颛顼的后裔,或说是祝融的后裔,或说是荆楚的分支,都没有矛盾,因为罗与荆楚同一祖系。说罗是芈姓,或是熊姓,也基本一致,因为熊姓来源于芈姓。至于说罗是妘姓,也并非无稽之谈,因为追本溯源,罗与妘都是祝融之后。

(三)罗姓迁徙和分布

先秦时期,罗氏一直在湖北、河南、甘肃等地发展。楚文王时,有一只向南迁入湖南。秦汉时期,罗姓播迁于江西,并逐渐成为江西大姓。唐朝以后,罗姓分布于两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宋朝时,罗姓主要集中在江西、四川、安徽、湖南四省,河南、福建、山西、广东四省也是罗姓主要聚居地。元朝前后,滇东、滇南罗氏有一支迁入今泰国境内的内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是最早迁移国外的罗氏。郑成功时期,其麾下水师提督罗蕴章作为最早迁入台湾的罗姓,其后,闽粤罗氏陆续到台湾开基。[6]

二、巴人的源流及沿革

(一)关于巴的释义

首先说巴的含义,巴是一个内涵复杂的概念。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作为地域名称,巴的内涵相当丰富,包容面相当广阔。由于古代以川东、鄂西为中心,北达陕南,南及黔中和湘西地区的一大片连续性地域通称为巴,所以古代居息繁衍在这个地域内的各个古族也被通称为巴,并由此派生出巴人、巴国、巴文化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巴这个名称包有地、人、国、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内涵,是一个复合性概念。由于巴的内涵的复杂性,导致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往往各执一端,发生很大分歧,至今在若干基本问题上还远远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二)巴人探源

下面说关于巴人的起源。学术界普遍认为,现在广义上的巴人,是泛指生长在巴国和巴地范围内的原住民,以及从巴迁徙至其他地方的人,甚至可以不论其本来族别如何。正如对巴义的解说一样,古文献对于巴人先世来源的记载,也是歧说纷纭,莫衷一是。一般说来,无论学术界认为巴国源于黄帝、太皞,还是认为源于丹山之巴、廪君之巴,或源于周之宗姬,事实上都是针对巴国统治者的先世而言的,即指巴国王室的来源及地域所在,而不是指巴国民众即被统治者族群先世的来源和地域。只有基于这一公认的原则进行分析,才有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获得某种共识。下面仅列举有关巴人源流三大颇有影响的说法:

一说源于廪君之巴

此说最有影响,是关于巴族及巴国源流的。据《后汉书》卷116《巴郡南郡蛮传》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音审)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皆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乃乘土船,从夷水至盐阳。盐水有神女,谓廪君曰:‘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廪君不许。盐神暮则来取宿,旦即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积十余日,廪君(思)[伺] 其便,因射杀之,天乃开明。廪君于是君乎夷城,四姓皆服之。廪君死,魂魄世为白虎。巴氏以虎饮人血,遂以人祀焉。”

通过这个历史传说故事,我们大致可以知道:在原始社会时期,有五个氏族活动与后来汉代的巴郡(驻今重庆)、南郡(驻今湖北江陵)之间,而最终以巴氏族的首领廪君为君长,联合了其余的四个氏族,形成了一个联盟集体。联盟集体的中心初步固定在夷城(今湖北宜昌市)。据后世研究巴氏等五个氏族最初活动的区域是今湖北江陵以西,重庆市奉节以东的长江和清江流域两岸地带。巴氏等五个氏族后来形成了巴族,建立了巴国。[7]

二说黄帝之后

据相关考证,巴国祖先的起源,与中原华夏族(汉族的前身)祖先的起源密切相关。《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洛书》曰: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其分野:舆鬼、东井。其君上世未闻。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侯伯。……巴国远世,则黄、炎之支。”这段文字是追述巴国的远世,实际上就是追述巴国统治者即其王族的远世。巴与周同姓,故以巴为黄帝之后,这自然是有相当根据的。

三说太皞之后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国。”太皞是上古东方和中原地区传说中的人物,春秋时屡见记载。史称太皞风姓,居陈。《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大(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杜预注曰:“太皞,伏牺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名官。” 《吕氏春秋·孟春纪》“其帝太皞”,高诱注云:“太皞,伏羲氏。”吴任臣《山海经广注》、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亦均以太皞为伏羲氏,均本于《世本》之说。其实,在先秦文献中,太皞是太皞,伏羲是伏羲,二者并不混同,至汉代才将二者混为一谈。对此,前人早已有充分考证,无须再考。

潘光旦先生采取汉代以后太皞伏羲氏的说法,据以认为巴人发源于西北地区。《帝王世纪》记载说伏羲“生于雷泽,长于成纪”,成纪在今甘肃东南部西汉水以北的成县。由成县沿西汉水往东,经陕西略阳入嘉陵江,经过勉县,即是汉中,这里正是巴地的所在。而在甘肃东南的成县、武都、西和、天水、秦安等地,均发现不少历史时期主要是战国秦汉时期巴蜀文化的遗存。看来,从甘肃东南到陕西汉中,其中的一些巴蜀文化遗存应与巴人当中的某一支系有关,或许与汉中地区巴人的西迁有关,所以才产生出伏羲与巴人关系的传说。不过,从太皞伏羲氏这一称谓可以看出,巴人源于伏羲的传说当为晚出之说。但伏羲氏的问题以及与巴人的关系等问题,还很复杂,尚需深入研究。

此外,《山海经·海内经》说“太皞生咸鸟,咸鸟生乘釐,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国。”咸鸟,或认为即《诗经·商颂》所谓“玄鸟”。乘羲、后照,未详。或以为乘羲即廪君,后照即楚之昭氏之后,均无确切证据。《海内经》这段记载所说的太皞远裔的巴国,既然有其世系可以寻绎,当有所本。但所说巴国,却不当是巴国的统治者姬姓王族,而应如李学勤先生所分析的,是巴国的一部分民众,是组成巴人的族群之一。

而韦东超教授认为,《山海经·海内经》上所记载的太皞即太昊,而太昊属于东夷集团,所以,巴人应该源于东夷族,他主张将巴人归入东夷系。[8]

以上是几种有关巴人起源的说法及相关依据。
三、板楯巴与罗姓氏族

(一)关于板楯巴的源流以及“賨民”

板楯巴,也称板楯蛮,属于古代巴人的一支,与廪君巴同属于巴人。古代分布于川东,在四川阆中一带。主要有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善弩射,长于狩猎,其民善于杀虎。沿今嘉陵江居住。因使用木板为板,冲锋陷阵,被称为“板楯蛮”。

关于“板楯蛮”的得名,史料有确切的记载,《释名》卷7曰:“盾,遁也,跪其后以隐遁也。大而平者曰‘吴魁’,本出于吴;……隆者曰‘须盾’,本出于蜀。……以缝编板谓之‘木络’,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这足以说明当时四川所出之“须盾”在汉代是出名的,与吴盾媲美,因为是用木板组成,一般用的称为“木盾”,即“板楯”,特殊者蒙上犀皮的,那就叫“犀盾”。巴族在此时善于制造这种武器,使用这种武器,所以就称他们叫“板楯蛮”亦即“板楯蛮夷”。[9]

相传秦昭襄王时,族人曾为秦除虎患有功,昭襄王赐以土地,免征赋税。《后汉书·南蛮列传》曰:“板楯蛮夷者,秦昭襄王时有一白虎,常从群虎数游秦蜀巴汉之境,约害千余人。昭王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镒。时有巴郡阆中夷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杀白虎。昭王嘉之,而以其夷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复夷人倾田不租,十妻不算,伤人者论,杀人得以偿钱赎死。盟曰:‘秦犯夷,轮黄龙一双;夷犯秦,轮清酒一钟。’夷人安之。”

汉初曾助刘邦定关中。其俗喜歌舞,创《巴渝舞》,得刘邦赞赏,并被收为庙堂舞的一部分。“至高祖为王,发夷人还伐三秦。秦地既定,乃遣还巴中,复其渠帅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不输租赋。余户乃发入賨钱,口四十,世号为板楯蛮夷。阆中有渝水,其人多居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数陷陈。俗喜歌舞,高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世世服之。”[10]

由此,板楯蛮又被称为“賨民”“賨人”。旧籍所载:“东有巴、賨,绵亘百濮。”(杨雄《蜀都赋》)、“巴有賨人,剽勇,高祖为汉王时,募取还定三秦。”(《文选·蜀都赋》注引《风俗通》)、“夷人岁入賨钱,口四十,谓之賨民。”(谯周《巴记》),均足以说明“賨民”这一命名的由来。

(二)板楯巴之罗

我们通常说的板楯七姓巴中的“七姓”指的是板楯巴中的罗、朴、督、鄂、度、夕、龚七姓。罗姓位居首位,作为其中的一支大姓。据统计,现在全国约21%的罗姓人口分布在四川省境内,而四川(也包括重庆)又是古代巴人活动的主要区域。

据考证,巴族迁入四川之后,最初是居住在涪陵,所以《巴志》说巴子的先王墓在枳。其后顺长江上下游发展。后来,为楚国所逼而退据垫江、阆中,所以《巴志》说:“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畜牧在沮,今东突峡(即铜锣峡)下畜沮是也。”

史书记载:“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其名山有涂籍、灵台……”[11] 鱼复,今重庆市奉节县。巴国的东境至今重庆市奉节县,接楚国西境。僰道,今四川省宜宾市。巴国的西境至今四川省宜宾,接楚国东南境。黔,指秦国设置的黔中郡之地,今湘西、黔东连接地带。涪,指汉代的涪陵县,今重庆市彭水县一带,乌江下游地区。汉中,即今陕西汉中市一带。则巴国相对稳定的地域范围,乃以今嘉陵江、涪江流域地带为中心,东至今奉节,西南至今宜宾,北抵米仓山、大巴山南坡,南至乌江中游地带。[12]

我们大体可以推断,排除从外地迁入四川境内的罗姓,今天生活在四川境内的罗姓极有可能来自板楯巴,也就是古代巴人的后代。他们在今天的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世代生息繁衍,再加上罗姓同化其他当地姓氏以及后来其他地区的罗姓内迁等各种原因,从而最终形成了如今全国最大的罗姓分布区。

四、巴人的去向与后世罗姓

历史上的巴人不断被邻国楚国逼迫,最终于公元前316年被楚所灭,“楚子灭巴”,其后巴人南迁至今重庆一带。[13]后来,秦国的势力不断壮大,相继灭掉了楚国等周边的国家,而此时南迁的巴人最终被秦国兼并,一部分先进的巴人逐渐融入汉族,落后的部分之散居于今川、鄂、湘、黔连接地带者,分别加入苗族和土家族之中。这是历史上巴人最终的大致去向,其中也包含了板楯巴的去向,而绝大部分的板楯巴很有可能分布在如今的四川东南部、重庆大部等地,这也和今天的罗姓在川渝地区的人口分布和出现频率大致相当。


                               


注释:

[1] 《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袁义达,张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次版

[2] 另一说为宣城。《名贤氏族言行类编》:“祝融之后,妘姓,国初封宣城。”

[3] 此说尚有争议。另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祝融氏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见《中华姓氏大探源》.李浩然著.中国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另一说重、黎分别是颛顼帝的两位大臣。见《中华姓氏通史·罗姓源流》。

[4] 《古今姓氏书辩证》。

[5] 《魏书·官氏志》。

[6] 《中国姓氏寻根游》.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沿革史》(先秦至汉晋时期)第17页.尤中.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1版

[8] 根据韦东超教授《南方民族史》授课内容整理。韦东超,中南民族大学历史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9] 《巴蜀史迹探索》第11页.邓少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

[10]《四川古代文化史》.郑德坤.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6月第1版

[11]《华阳国志·巴志》。

[12]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沿革史》(先秦至汉晋时期)第19页.尤中.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1版

[13] 来自韦东超教授《南方民族史》授课内容。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