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学术研讨

罗畸墓志铭考略

 罗 训 森 发布时间:2004-03-20


   墓志铭,随逝者入土,是古人为保存史料想出的好办法,非机缘巧合,后人是很难见到实物的,是研究姓氏源流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沙县是宋·理学家罗从彦的故乡,对罗从彦的籍贯问题,历有争议,一说沙县人,一说南平县人,更有福建、江西之争。此事在清朝《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均有反映。纪盷(字:晓岚)为罗从彦《豫章文集》写的按语中,明确罗从彦为沙县人。《福建通志》在罗从彦传记中,加夾大量按语,论证各说,最后定论:罗从彦为沙县人。因罗氏郡望为“豫章郡”,清·康熙皇帝在送福建沙县“奥学清节”匾的同时,亦应时任江西巡抚白横请求,送一块“章水文渊”匾,高悬南昌“豫章书院”之中,并配祀江西名人。
   按理说罗从彦的籍贯问题早有国家、省级的权威结论,已无争议必要,但由于罗从彦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老师李侗的老师,在理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作用。时至今日,仍有人争议罗从彦籍贯问题。随着宋·右文殿修撰罗畸墓志铭的出土,以碑铭文物有力佐证了罗从彦的籍贯。因罗畸与罗从彦同出沙县罗氏始祖罗沂(谱名:罗周文)一脉无争议,既然罗畸墓志铭明确他是沙县人,那么,罗从彦为沙县人的争议应从此尘埃落定,有关专家学者、罗氏族人应将精力转到研究罗从彦生平、著作、历史及现实意义等方面。
   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部去年5月决定从广东南雄迁到沙县罗从彦纪念馆,经数月筹备,于今年2月21日借用罗从彦纪念馆及罗增寿先生的一幢五层楼的房子,正式进场办公,而罗畸墓志铭由于沙县开发区平整土地,于2004年2月22日被发现,重现天日。
   墓志铭分盖与正文二块,均长:128CM,宽:115CM,厚:18CM。铭盖篆书,每字16㐅18CM,内容:“宋故殿撰罗公墓志铭”九个大字。正文楷书,2公分见方,石质非常好。铭文原文及译文、朱熹撰罗博文行状详见附件。三明、沙县电视台及时予以播报,发现者是罗家的女婿、沙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泽曾。2004.2.26,唐·沙县尉罗沂的裔孙、企业家罗增寿,亲自驱车,带上李副主任及笔者,详细查勘了文物现场及实物,并到沙县政府致谢及商谈有关文物保护事宜。
   历史的前进是必然的,但许多历史事件又是偶然的。时隔880年,在千年一遇的《中华罗氏通谱》进入最后攻坚阶段,罗畸墓志铭出土实属重大事件,他将为中华罗氏重要支系沙县罗氏历史的编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将为《福建省志》、《沙县志》改写罗畸的传记,提供最权威的佐征资料。
    由于笔者才疏学浅,古文知识肤浅,在标点、注释、考证、补缺之中错漏甚多,望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2004-3-20

附:宋故殿撰罗公墓志铭
宋故殿撰羅公(畸)墓誌銘
中奉大夫、提舉亳州明道宮、文安縣開國男(爵)、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      吳 點   撰
朝請大夫、知吉州軍、州管勾神霄玉清萬壽宮兼管內勸農事、借紫金魚袋        陳 珹   書
朝請大夫、權發遣南劍州軍、州管勾神霄玉清萬壽宮兼管內勸農事、借紫金魚袋  林 遹  篆蓋
恬進之君子,羅公諱畸(音:基),字疇老,南劍州沙縣人也。其先居豫章,七世祖沂(音:仪),卒于沙縣尉,因家焉。
曾祖世口,口口口口聞,祖覺,擢進士第,終廣德軍理掾。父安中,有辭藻,以公貴,累贈中奉大夫。
公幼警敏,自始就學,婉如夙習,日口口口口口出群異甚。弱冠遊上庠,聲譽轟然不可掩。
熙寧九年(1076年)登科,調福州司理參軍。部使者阻威,厲民傷士類不畏口口口,浩然有歸志,投檄訪醫,奉雙親之暇,杜門讀書,彌十年。著《史海》百余卷,於古今無所不窺。自六經、百氏傳記、天文口口口(地理、方)技之說,靡不該(古通:概)括。
相繼丁內外艱(注:父、毌系喪事),居喪盡禮,孝誠感格。獸馴墓側,芝草生於廬。服除,歎曰:吾養不及親矣!當移口口口口報。
乃調滁州司法參軍,明讞(义:审理案件,音:燕)獄,疑濵(古通:濱)死而平反者十餘人。州將謂公守法,為立異,欲劾之。公委曲辯論,不口口口口口口深相知,力薦於朝。任滿到闕(古通:缺),會廟堂議設科目,代制舉。公首中其選,名益彰。執政欲寊(义:置,音:真)之館閣,力丐外官,除華口口口(州教授,据《沙县志》补),則一遵太學教導之法。華人素尚氣峙,崖岸為高,初未馴服。徐相告曰:羅公以規矩成我,非苦我也。俱勉而為善口口口。其後,陝右諸郡,舍法所取,唯華人應格為多。除太學録(正九品),遷博士(從八品),又遷太常博士(正八品)、兵部郎官(從六品)。大臣薦對從容,移刻口口口口(王者十二,據《沙縣誌》補),愈益恬晦,所樂者,徧(古通:遍)讀人間未見之書,其餘弗少貶也,居職最淹久。作《蓬山志》五卷,凡芸閣興廢始末,圖書(补:备载)口口口口與夫一時榮耀。希闊事不待搜索,開卷炳然。
崇寧中(1102-1106年),辟廱(古通:壅,义:堵塞,辟壅,一座建筑名)落成,有口口口儒臣,許賦詩頌,獻者無慮。數百口口口臣,次其高下奏,公為第一。口口口特令進官。初涖華學(注:華州學宮簡稱),舉行釋菜禮,既罷去,留俸給百斛,遺職事,諸生俾繼承勿替,為奉常,論孔子冠冕,當以王者口口(十二)旒為定制。至於十哲像設之位,亦加訂正,朝廷並頒行於天下。當猝然被命,作《奠獻樂章》二十餘首,落筆而成,識者口口。
大觀初(1107-1110年),扰章懇外,凡三,請除殿撰,知廬州(从五品)。未幾,移知福州。所至,必先問民疾苦,雖值旱蝗,隨車雨足,人賴以安。異時口樂守將口,移易僧舍,上下干請為市,公力革其敝(通:弊),卻權貴,書簡遊謁者,一不敢造前。
暇日,按行府宅,至逍遙堂,視其榜口,建安劉䕫所立也。因作“仰止軒”,以景慕焉。已而,得宮祠(古通:词),還裏即所居,疏池沼,辟齋舫,唯詩書之娛,對賓客,劇(古通:只)談古人忠口口之美,未嘗輒口(湎)聲樂也。好施藥劑,急人患難,凡久於㣅殯,力未能營措者,悉助而葬之。絕口不言人過,雖有詐者,口口也。
宣和二年(1120年),擢知虔(音:前)州,公既拜命,慨然曰:坐縻(義:浪費,音:迷)祿,廩歲月甚久,每竊自愧,今敢辭勞乎。虔於江西,俗素獷悍,口口口尚威峻刑罰,公獨以靜鎮之。居數月,囹圄亦空。本朝清獻趙公治虔,政甚簡易,嚴而不苛。嘗瞰章、貢二水,為台於口口口而新之,繪其遺像而祠焉。欲以慰邦人之思也。州既治,乃請宮觀丞,求玄章,再上未報。
忽一日,夙興 (洗)漱,具衣冠口口口口,於家世、子孫之事,無片言及之。享年六十有八。州人為之罷市而巷哭,貧者鬻(义:卖,音:越)衣致奠焉。蓋公慈祥淳厚,至誠口口,雖贛號難治,亦不待歲月之久也。尤喜內典清心養氣之學,無世俗嗜好,縈其胸中,故由初迄終,其完如此。
有《書講義》五卷、《道山集》三十卷、《五經考題》五卷、《芸閣秘録》四十卷、《洞霄録》十卷,其餘遺稿,在人尤多。
初娶張氏, 霙部郎中繹之女,口(贈)宜人。口(继)娶陳氏、奉議郎璞之女,封宜人。三男,子彥溫,從事郎、邵武軍刑曹(注:后至瓯宁县事)。彥遠、彥潔皆將仕郎。女,一人,適進士張敦復。
以宣和六年(1124年)三月初一日,己酉,葬於傺村先塋之側。尚書兵部郎中張哿(音:革)狀公行甚詳,可傳不朽矣!彥溫過聴,乃誤以誌銘見委,屢辭莫敢承,又走人千里來浙東,其請益堅,終難以辭,輒論次而銘之。
銘曰:
學以求志,仕非慕祿,養德彌邵,位則不足;
名高搢紳,惠澤在民,弗違於神,垂裕後人。
平津 徐福 摹上石

注:沙县博物馆供稿,并承蒙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常建华教授指正,特此鸣谢。罗训森标点于沙县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部。                        
“口”为缺字,但缺字数量仅为推测。“()”内为编者注释。按宋职官制,中奉大夫、开国男、诸州刺史:从五品。朝请大夫、右文殿修撰:从六品。古代一、二品官员妻室封、赠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及以下称孺人。均不分正、从。明、清进士出身即七品起步,状元、榜眼、探花从六品,但宋朝进士仅九品。
据朱熹为罗畸孙子罗博文所撰的“行状”,其“曾祖安中赠中奉大夫,妣太恭人邓氏”可知,罗畸身后应另有封赠。                              2004-2-28

宋故殿撰罗公(畸)墓志铭 译文
淡泊而又上进的君子,罗公名畸,字畴老,南剑州(注:今为南平市,沙县古属南剑州或延平府)沙县人。他的祖先为豫章人(注:汉代,豫章郡为今江西全部及广东北部等),七世祖罗沂,恂职于沙县县尉任上,所以,子孙后代以沙县为家。
曾祖父罗世口(注:缺一字),在当地有名声。祖父罗觉,考中进士,官至广德军理掾。父亲罗安中,是个有文化的人,因罗畸(注:“公”罗畸的尊称)是有官爵的贵人,累累封赠官爵至中奉大夫。
罗畸从小警敏聪明,一开始上学,早晚均很努力学习。一天能学习、背诵很多文章,诗句脱口而出,大家都很惊奇。二十岁左右考中地区的庠生(俗称“秀才”,分地区、县级),他的声誉轰然不可掩。
熙宁九年(1076年),考中进士后,调到福州,担任司理参军。部里、上级派来的使者阻威,对老百姓很严酷,并伤害当地官员、知识分子,罗畸不怕部里使者,敢予据理抗争。因为此事,浩然大悟,萌发退隐的归志。回乡后,投文书访名医,研究医学。侍奉父母有余暇时,闭门谢客,专心读书,满十年。著《史海》百余卷,于古今无所不窥,自六经、百氏传记、天文、地理、医学、民间手工艺等各种学说、理论、技艺均包罗概括。
父母相继去世了,他在父母的墓旁,搭个草棚守孝,居丧期间遵守礼法,其诚挚的孝子之心,感化了野兽,凶猛的野兽都会很驯服地在墓侧静卧,吉祥的芝草在守墓的草棚中生长。守孝期满(注:一般为三年),脱了孝服后感慨地说:我对父母亲的侍养很不够啊!当移肝披胆以报父母之恩。
丧假满后,调到滁州担任司法参军。审理案件很明了,对被判死刑的疑案逐一审查,平反了十几个人。滁州守城的将官,很妒忌他,为了标新立异,就想诬陷、弹劾他。罗畸委曲求全,尽量解释。某人(据下文,可能是他的同科状元、宰相徐铎)对罗畸很了解,极力向朝廷推荐他。在滁州任满后,上京城等待分配,正好遇上朝廷商议改革科举的科目,代替原来的科举科目。罗畸制定的方案,首中其选,他的声誉更加昭彰。执政长官想把他留在京城馆阁之中,但他极力恳求到外地任职。果真任命他到华州去当学官,职务为“教授”(注:相当今之地区教育局长)。到任后,他遵从太学(注:比国子监低一级的官方学校)的教育办法。华州人素来喜欢斗气,犹如站在河边悬崖峭壁之上比高低,华州那时尚未驯服开化。宰相徐铎写信告诉他:罗公您在华州以规矩办事,是成我声名,不是坏我名声。我们要互相勉励,多做善事。
以后,陕西东部各郡,舍弃法定的道德规范取向,只有华州人学习文化、参加科举的比较多。历任:太学录、升任博士、又升任太常博士、兵部郎官。大臣推荐考核时,应对从容。移刻《王者十二旒》后,更加淡泊隐晦,谦虚谨慎。所乐者,遍读人间未见之书,其它事就很少过问了,在职最时间长久。
写作《蓬山志》五卷,凡是掌管图书的内阁机构即秘书省的历史兴废始末,书中记载清楚,整理井然有序。《蓬山志》与他一样,成为一时荣耀,许多稀奇、难找的资料,在《蓬山志》中,开卷炳然。
崇宁中(1102-1106),太学的“辟壅”校舍落成,皇上有旨,允许儒臣学官赋诗歌颂,并允许作者大胆创作,无需顾虑。数百名儒臣学官,按照官品位高低,依次下奏。对所有诗赋进行评定,结果罗畸创作的作品,评为第一名。皇上大为高兴,特令嘉奖,进官一等。
罗畸刚到华州就任学官时,全体师生举行“释采礼”(尊孔的一种礼仪)。离任时,留下俸禄百斗,作为后任费用,对工作情况建档备查。所有学生均继承、严守罗畸定下的规矩,作为平常遵守的制度,讨论孔子学说,当以“王者十二旒”为准则。至于在孔庙中“十哲像”的座次排列,亦根据史实,加以订正。朝廷根据他订正的座次颁行于天下。有一次,突然接到命令,要作《奠献乐章》,落笔而成二十余首。看到《奠献乐章》的人,认识他的人,得知他二十余首《奠献乐章》,落笔而成,大为惊奇。
大观初(1107-1110),向皇上奏章三次,恳求外放,请求免去右文殿修撰的职务。报告得到批准,免去殿撰,任命为庐州知州。不久,调任福州知州。所到之处,首先必问民疾苦。虽然时值干旱、闹蝗灾,随着他的到来,下起充沛的雨水,人民由于他的到任得以安居乐业。以后,福州长乐守将口,将僧舍改作他途,大家附和请求将僧舍改为闹市,罗畸极力反对,改革此种陋习、弊端。在福州当知州时,避却权贵,那些想书简求情、上门说项者,一一不敢造前。
有一天,余暇之时,在福州府衙院中巡视,至“消遥堂”,看它的碑记榜首(注:按出土铭文格式,撰文者名列榜首),知道“消遥堂”是建安人刘䕫所建。所以,也建了一座“仰止轩”以表示对“消遥堂”、对刘䕫的景慕。不久,得到朝廷的文件,批准他退休,就回故里老家去了。在沙县老家,他主持疏理水池沼泽,建设书斋石舫,唯以诗书作为娱乐之需。对来访宾客,只谈古人忠君报国之美。从不涉足声乐(色情)场所。好施药剂,急人患难,凡是有人停屍家中而没有能力下葬者,悉助而葬之。绝口不说别人的过错,虽有欺诈者,也仅是批评教育而已。
宣和二年(1120年),选拔他担任虔州知州。罗畸接受任命后,很感慨地说:坐吃、浪费国家的俸禄很久了,想想就很惭愧,今天,国家用人之际,怎么敢辞劳呢?虔州属于江西,民俗素来犷悍,有的官员很崇尚威䘒刑罚,采用高压政策,只有罗畸“以静镇之”。到任好几个月,监狱中还是空的。
本朝(宋朝)赵清献,治理虔州“政甚简易,严而不苛”,曾经游览章、贡二水(注:今称赣江),建了一座亭台于口口口,罗畸将此亭台重修,并画了一张赵清献的遗像,建祠纪念,用以告慰虔州人民思念之情。罗畸将虔州治理好了,乃请宫观官员(宋道觀为官方管理),撰写祭天的文章,几次祷告,未获结果。
突然有一天,早上起床洗漱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竟溘然仙逝。于家世、子孙之事,无片言及之,享年六十八岁。
虔州人因为罗畸逝世,罢市而巷哭,贫困的人卖掉衣服,买供品致奠。虔州老百姓之所以如此爱戴罗畸,是因为他慈祥淳厚,至诚至性。虽然江西号称难以治理,良好的教育管理时间久了,也会改变啊!
罗畸尤其喜欢内典清心养气之学,没有世俗嗜好。民之疾苦,自始至终环绕在他胸中。他真是一位完美之人!
有《书讲义》五卷、《道山集》三十卷、《五经考题》五卷、《芸阁秘录》四十卷、《洞霄录》十卷,其余遗稿,散失在他人手中可能更多。(笔者按:加上《史海》百余卷,《蓬山志》五卷,真是著作等身!)
起初娶张氏,  部郎中张绎之女,赠宜人。继娶陈氏,奉议郎陈璞之女,封宜人。三个儿子,长子彦温,从事郎、邵武军刑曹。彦远、彦洁都是将仕郎。女儿一人,嫁给进士张敦复。
以宣和六年(1124年),三月初一日,已酉,葬于傺村先茔(注:祖坟)之侧。尚书兵部郎中张哿写的悼念罗畸的文章很详细,可传为不朽!彦温听人家过分赞誉,错误地委托我写罗畸墓志铭,屡辞莫敢承。彦温又走人千里来浙东,其请益坚,终难以辞,所以论次而铭之。
铭曰:
学以求志,仕非慕禄,养德弥邵,位则不足。
名高缙绅,惠泽在民,弗违于神,垂裕后人。
试释:学习知识,用以求得正确的志向;当官不是为了羡慕高薪;培养的道德修行更加崇高;而其职务与其道德修养、才能是不相称的!其声誉高于一般的士大夫;所做之事,人民得到实惠;做事光明磊落,不违背神灵意旨(注:古代信奉神灵,有“人不知而神知也”之说);其崇高品德,将是后人、子孙后代宝贵、丰裕的遗产,成为后人、后代学习的典范。
中奉大夫、亳州明道宫、文安县开国男(爵)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  吴 点  撰
本文寄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天津南开大学常建华教授审定。中华罗氏通谱编纂委员会总编  罗训森  试译于沙县罗从彦纪念馆总部,文中“口”为无法补字,“()”为笔者注。    2004-3-18

宋·朱熹对罗畸、罗博文的评价
宋·集理学大成者朱熹,是李侗的学生,李侗及朱熹的父亲朱松均是罗从彦的学生。而罗畸的孙子罗博文,是李侗的学生,即与朱熹是同门师兄弟。因此,罗博文逝世后,朱熹为他撰写行状,该文笔者在朱熹的文集中找到。县志中记载朱熹对罗畸与罗博文的评价如下:
“(罗)畸以清德重天下,而博文复能以道学行谊世其家”。

附:朱熹撰“罗博文行状”。汪应辰撰“罗博文墓志铭”略。

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赐绯鱼袋罗公(博文)行状
宋·朱  熹
公讳博文,字宗约,一字宗礼,南剑州沙县人
曾祖安中,赠中奉大夫。妣太恭人邓氏(四品)
祖畸,朝请、右文殿修撰。妣宜人张氏,宜人陈氏。(五品)
父彦温,右从事郎、知建州瓯宁县事,赠右承议郎,
妣,孺人邓氏,太孺人黄氏。

   罗氏,世为豫章人。唐长庆中,有为沙县尉以卒者,子孙因家焉。至五世孙觉,始举进士,中其科,再世而得右文公,以懿文清德,显重於世,又再世而得公,复以道学行谊克世其家,有闻於时。然位卑数促,曾不及究其用而死,识者恨之。
盖公幼有异质,生岁始周,家人示以晬盘,公一无所顾,独扶服前取书之论性理者,展玩久之。右文公叹异,为文以记其事,且曰:是儿当复以文学大吾门。且复闻道而不为章句之习也。
   十馀岁,遭瓯宁府君之丧,哀毁如成人。治丧葬,又皆必诚信有法度。用右文公奏,补将仕郎,授右迪功郎,福州司户参军。治仓庾,谨出纳,尽去宿弊,后皆可法。
   再调静江府观察支使,桂管为岭,徼以西一都会,民物繁伙。常时幕府已不胜事,至公为当路,所知事待公决者尤多,公裁处从容,人未尝见其疾言遽色,而事无不各得其理者。
   时,秦氏用事,士大夫以牾意窜斥,系踵南来,道出府下者,公悉善遇之,至竭廪奉,则鬻衣以济其乏。用荐者,改右宣义郎,知赵州瑞金县事,转宣教郎。始至岁歉,公度民且饥,则先事为备,多所储积。及饥,发廪赈赡,事无钜细,必躬临之。不以勤劳为惮。其至诚恻怛,虽壹主於惠爱无所计,惜而厝置,织密辨察,精明人亦不能有以欺也。邑人既赖以全,而公又请推其馀,以及旁县。县故多盗,公饬巡徼,设方略,得渠帅数人置诸法,而境内帖然。在官馀九月,会故丞相魏国张忠献公都督江淮,雅器重公,请以为干办公事用。
   上嗣位,覃恩转通直郎,赐五品服。使募兵江西,得数千人以归。和籴建康以实军,又以公与其事。未几,得榖亦巨万计。张公再入相,宾客例出幕府,公得知和州,未上,而吏部侍郎玉山汪公,制置全蜀,奏辟公参议官,以行军府之政,必以咨焉。汪公既虚心好问,公亦推诚启告,反复殚尽,必归於至当而后已。成都之政,遂最天下,公之助为多也。
   尝衔命汉中,劳抚将士,宣抚使以礼致遗,为钱三百万,公不欲受而难於辞却,还次汉州,州方治贡院不能就,以五十万予之。馀悉输成都公帑。取河南程夫子之遗文,与他名臣论奏、纂述之可以垂世者,募工锓板,用之略尽。而横渠张夫子之家,避地流落,贫不自振。公访得之,为言汪公。延置府学,蜀士知所劝焉。东方士大夫游宦蜀土,贫不能归,或不幸死不克葬者,公皆出捐俸金,以振业之,赖以济者甚众。累迁承议郎,秩满,自请奉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观。命下,而汪公亦召还。
公复从东至嘉州宿留,与同舍会集,笑语如常时。一日,忽语人曰:吾将逝矣。然幸大事已竟,可无憾也。遂就寝,酬酢从容,了不异平日,独无一语及其私,俄而遂化,乾道四年(1168)四月十有三日也。盖其年五十有三矣。同舍聚而哭之,解其装,以理丧事,则橐中独有书数十帙,馀金足以归其丧而已。相与咨叹,以为不可及,遂以枢归。
   其年冬十有一月,葬于沙县严地祖茔之旁。公娶陈氏了斋先生之兄孙女,先公卒。子男二人,曰开、曰辟;孙男八人,女七人,皆幼。
   公资禀和粹,沈静寡欲,其处已待人,一主於诚敬。平居愉怡,人莫见其喜愠之色。闻人之善,称慕如不可及,至其有过,则常若有所隐避,而不忍言也。视人患难困乏,如切其身,经营周救必尽其力,年未三十,即屏远声色,一榻萧然,惟乐善不倦如嗜欲。闻天下之士,有一言一行之几乎道至,或千里求之。以是,凡四方之名山胜,概多所登历,而於佛、老子之学,亦往往能道其所以然者,或者遂意公诚笃好之。而不知公之所志,与其所学,有不在是也。
   益尝从张忠献公问行已之大方,张公为手书所为敬说一通以授焉。公受而行之,终身不懈。又从同郡李愿中先生游。闻河洛所传之要,多所发明,於是喟然而叹曰:儒佛之异亡他,公与私之间耳。由此,沛然自信,其守益坚。
   在桂州时,汪公盖方通判州事,知公所为,日就公语,且亟称道其为人。故卒引以自助。而今刑部员外郎刘公芮,亦方隐居州之西山,躬耕励志,人罕识之。公独以坐曹决事之馀,日往从之游。刘公名家子,及见前辈,多识前言往行,顾独恨得公晚,及闻公卒,哭之恸,为寝疾不食者数日,此岂势利之使然哉。抑公才志行业之美,固当有为於世,而充养有素,神观清明,人亦不谓其止於此也。
   呜呼!其可谓不幸也已,熹尝受学李先生之门,先生为熹道公之为人甚详,於其从辟江淮也。喜而言曰,张公高明闳大有馀而宗礼以精密详练佐之,幕府无过事矣。时熹未识公也,及先生没,乃获从公游,而得其志行之美,然后益信先生为知人。
然公自是入蜀,相望数千里,书问岁亦一再至,所以劝励从学者殊厚,日夜望公之还,几得复相与讲其旧学,而公乃以丧归。熹既痛公之不幸,不及大为时用,又伤吾道之不幸,而失此人也,亟往哭焉。诸孤既号哭受吊,则以公从颐,所叙官阀梗概一通授熹使状,次之将以请铭於作者。熹谊不获辞,既趣以就事矣。惟是从游之晚,於公之行治,有不尽知,大惧阙漏放失,将无以备采择为罪。
   伏惟立言之君子,有以财之。谨状。

                          时乾道五年(1169)五月日迪功郎新差充枢密院编修官  朱 熹  状
钦定四库全书《晦庵集》卷九十七

注:罗训森分段、标点于沙县罗从彦纪念馆总部。  2004-3-20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