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彦贤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罗氏动态>宗彦贤达

爱国教育家罗申田、罗辀重、罗彦谋

 肖自强 发布时间:2005-05-06

                                       毁  家  办  学

  
    公元1910年(清光绪27年)初春的一天,被人们称为“参赞公”的罗申田回到了故乡湘乡白鹭湾。他一回到故乡,人们就在议论:“听说参赞公这次回乡是要办义校,前年参赞公已办了义租、义渡两种义举,现在又要办义学,参赞公真是好人啊!”

  罗申田生于清同治四年。他的父亲就是随湘军统帅曾国藩转战南北后告归奉母的罗信南。罗申田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也有不幸。他四岁时就丧父,饱尝伶仃孤苦。幸亏胞兄的抚养教育,才得以施展才华。他16岁就考进了县学,接着中了举人贡士,经过殿试,点了翰林,名闻全国,最先分发到江苏做候补道,深受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器重。罗申田见外侮日增,国势不振,,于是恳请两江总督创办了江南将弁学堂,不久又创办了江南陆师学堂。为了办好这两所军事学校,罗申田坚持与学生同操练,同起居,共甘苦。后来这两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大都参加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辛亥革命。几年后,罗申田离开了江苏来到四川成都,四川总督赵尔丰知人善任,任命罗申田为川镇边务大臣。一年后应驻藏大臣联豫邀请,到西藏拉萨任驻藏左参赞。罗申田不论到哪里任职,对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冷暖非常关心。多年的仕宦生活使他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起来,百姓过上好日子,首先要办好学校,让所有的人有书读。他不论到哪里做官,最重视的是办学。这次他回到家乡,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创办陶龛义学。

    罗申田虽然做了几十年官,有了一些积蓄,但他以前已将部分积蓄捐给地方公益事业,特别是创办义租、义渡花费了他不少银子,现在他又要创办义学,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一天下午,忧心忡忡的罗申田独自爬上河对岸高耸入云的梅山山顶,放眼远眺,雨后的白鹭湾更加秀丽。他凝视着自家的住处,那里林木葱笼,风景如画,位于悠悠的涟水河边上。他突然心中一亮,如果以自己的住宅为校舍,就能为创办义学节省许多银子。他又想起父亲罗信南离开湘军后就来到这里定居,以讲学传道授业解惑为乐事,四方文人学者接踵而来。酷爱陶渊明诗文的父亲常将陶渊明的诗文置于神龛之上,并自号陶龛居士。罗申田想到这里,心里茅塞顿开:“父亲能弃官传道,做儿子的就能毁家办学!”

    罗申田回到家里,说服了家人,作出了创办义学的决定,全家数十人全部搬出到别处居住,将拥有数十间房子的住宅经过整修作为义学的校舍,并置田租240石,作为办校的经费来源。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毁家办学”义举。罗申田因为父亲以前自号陶龛居士,创办的义学就以“陶龛”命名。公元1906年,清朝废科举,设新学,陶龛义学改称陶龛两等小学堂。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又改称陶龛学校。

    公元1920年夏初的一天,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湘乡白鹭湾传了开来:“辀师先生从美国留学回来了,听说他这次回来辞官不仕,继续当陶龛学校的校董主任!”

   

  

   “辀师先生”就是近代爱国教育家罗辀重,人们为什么对他从美国留学回来继续当陶龛学校的校董主任这么感兴趣呢?说来话长,罗辀重生于公元1889年(清光绪十六年)8月,出身书香世家,自幼随父亲罗申田就读于南京,接受新学启蒙教育,后来又赴美留学,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因而知识渊博,视野阔广。罗辀重赴美留学之前曾担任过陶龛学校校董主任,这次留学回国因他德才名声远播,不少地方高薪聘请他,但都被他一一婉谢,他决定继续担任陶龛学校的校董主任。

    经过几年的赴美求学,罗辀重开阔了眼界,他深深认识到,建国不久的美国为什么能迅速崛起,而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祖国却步履蹒跚不能走出困境,最大的原因是教育保守落后,缺少创新意识,特别是小学教育问题更多。他这次回国,决心矢志改革小学教育,以陶龛学校为“试验田”,获得成功后再逐步向外倡导。他留学回国后,逢人就宣传自己的改革主张:“革命必先革心,救国必先救人。中国的教育如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他的宣传虽然获得不少知音的支持,但也遭到不少保守派的白眼和嘲讽:“呸!念了几天洋书就忘了祖宗,不挨雷劈才怪呢!”罗辀重一些好友生怕他与保守派斗吃亏,见有不少政府部门出高薪聘请他,劝他弃教从仕。罗辀重拿出一张宣纸,挥毫抒发自己的志向:“全心全意办陶龛,一生一世不做官”,裱好后挂在自己的卧室里,谢绝朋友们的婉劝。

    正当罗辀重全心全意投入教育改革的时候,一个意料不到的噩耗从遥远的新疆传到湘乡白鹭湾——他的父亲罗申田被西藏叛将钟颖谋杀了。罗辀重非常崇仰一生倡导新学的父亲,但他没有料到,正因为父亲坚持正义招来杀身之祸。为了报父仇,惩国贼,罗辀重只得暂时停止教育改革,捧着血书上京告状。他的义举受到西藏军民和全国正义之士的声援,民国政府按照大总统的申令,将叛将钟颖处以死刑,对罗申田之死指令陆军部队从优抚恤,并将生平事迹宣付史馆,以彰公道而慰英魂。第二年,罗辀重扶父亲灵柩经四川回湘乡安葬。

    父亲的惨死不但没使罗辀重放弃教育改革,反而决心更强烈了。他化悲痛为力量,继承父亲没有完成的事业,尽管前面荆棘遍地,顽石挡路,但他义无反顾地迈出了小学教育改革的步子。

                                       立  志  扫  盲


    罗辀重接任校董后,为了办好陶龛学校,聘任侄弟罗彦谋任校长。罗彦谋比罗辀重只小两岁,他和罗辀重一样,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学习,为人正直,追求进步,长大后热心公益事业。他在广益中学毕业后,就考上了大学留日预科班,准备东渡深造。但他为了弟弟浚叔能赴法留学,毅然放弃出国留学,回到家乡。

    罗彦谋深知中国贫弱的主要原因是教育的落后,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他通过走村串户调查,耳边又响起堂叔罗辀重去美国留学之前对他说过的一番话:“要让祖国强大起来,首先要让每个孩子都能读上书!”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他要通过办教育赤胆忠心报效国家,但使罗彦谋忧心忡忡的是,不说别的地方,仅白鹭湾一带,就有不少失学儿童,不是他们不愿意读书,而是家庭贫困读不起书。怎样才能使这些孩子读上书,将来成为报效国家的人才?他的心头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变卖家产并到处捐款创办一所不要交学费的学校,不就能让这些孩子读上书吗?罗彦谋主意打定后,心情畅快多了,情不自禁高声朗诵不久前堂叔罗辀重写的一首五言律诗:“积小功成大,求精道在专。扶危相携手,任重匹夫肩。智眼寰中远,忧心天下先。同胞腾万口,谁为念颠连。”

     罗彦谋吟罢,顿觉心中一快,浑身充满了力量。

    1918年5月,罗彦谋破天荒创办了一所不收学费的学校。他自捐水田六亩,向各公私团体募捐稻谷10担,借用一处叫紫金园的房屋作校舍,办起求实通俗学校。这校名也费了他一番脑筋。因为这所学校的校门是向读不起书的贫困人家的孩子打开的,所学的东西必须求实通俗。所以罗彦谋干脆称这所学校叫求实通俗学校,让人家一看校名就知道这所学校办学的宗旨。另外,他也考虑到贫困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家里有不少家务活需要他们干,不能整天学习,于是决定每天只上半天课,做到学生读书和干家务活两不误。还以“努力做人”四字为这所学校的校训。这四个字虽然很平淡,但内容丰富。罗彦谋一直认为,地大物博的中国之所以贫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国民素质不高,求实通俗学校招收的学生除了传授知识技术外,更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培育心地光明、行为正大,能舍生取义有血性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多了,中国才有强大起来的希望。所学的教材采用当时流行的《简易识字课本》、《简易算术》、《国民必读》等课本,还开设篾工、理发、缝补等劳作课目。这个消息传开后,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纷纷到求实通俗学校读书,甚至有些成了家的成年人也挤出时间来学习。罗彦谋为了方便这些“学生”学习,制订了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有些成年人白天没时间来学习,便让他们晚上来学习。罗彦谋和聘请来的义教教师仍然一丝不苟给他们上课。有时候天气不好,来校学习的学生没几个,但罗彦谋和义教教师也认认真真讲课教学,虽然很辛苦,但他们也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多一份辛苦,社会上就少一个文盲啊!

    罗彦谋为了白鹭湾一带没一个文盲,一有空闲就到各屋场去察访。有一天,他来到一座茅舍前,一个40多岁的汉子拿出一封书信给罗彦谋说:“先生,这是我那在汉口当兵的儿子写来的信,您能不能给我念念?”罗彦谋惊问:“您不认识字?”那汉子叹了口气说:“我从娘肚子出世就没念过一天书,哪认识字。”罗彦谋又问:“您怎么没到扫盲的求实通俗学校去读书?那里随时都可以去学习,又不收学费。”那汉子又脸露愁容说:“老婆卧病在床几年了,脱不了身啊!”罗彦谋回到学校后请几个女学生轮流服侍那汉子的妻子,让那汉子晚上到学校来读书。几个月后,那汉子看信算数不用请人了,他逢人就说:“罗先生办的实用通俗学校使我这个睁眼瞎也能看信算数了,罗先生真是个好人啊!”

    1920年,罗彦谋经在美国留学的堂叔罗辀重倡议又创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那时男尊女卑旧习俗在农村很盛行,因受这种旧习俗影响,许多女孩子都读不上书。罗彦谋创办女子职业学校,既给女孩子脱盲,又向封建礼教宣战。罗彦谋根据民情、社会需要及许多贫困人家家长的要求,以“扫盲学校,移风易俗”为办校宗旨,开设缝纫、刺绣、纺织、打袜等职业班,由于招生对象是女孩,实行全日制学习。

    当时清帝已经退位,民国已经建立,正是新风尚取代旧习俗的时候。但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封建旧习俗势力还非常顽固,不愿退出历史舞台,与新风尚抗拒,斗争非常激烈。罗彦谋充分利用女子职业学校这个阵地,勇敢向封建旧习俗宣战,大力提倡一夫一妻制,剪发放脚,废除跪拜礼节,严禁赌博唱淫戏,倡导写白话文,开设算术、天文、地理等学科,采用幻灯教学。由于他立场坚定,敢作敢为,教学上呕心沥血,精益求精,不但学生学习成绩良好,校风正派,还对破除封建旧习俗树立新风尚起了引导推进作用,至今还流传着不少佳话。女子职业学校创办后,罗彦谋就倡导一夫一妻制和剪发放脚,饱受封建礼教之苦的女学生无不响应。但有一天,有一个叫艳梅的女学生找到罗彦谋,哭哭啼啼诉说他的父亲强迫她嫁给一户富裕人家作小老婆。罗彦谋听了立刻带着几十个学生来到艳梅家,向艳梅的父亲宣传一夫一妻制的好处,驳斥得艳梅的父母哑口无言,只得放弃了将女儿嫁给富裕人家作小老婆的念头。罗彦谋见当地赌博成风,有些人家本来就贫困,又贪恋赌博,使家庭经济雪上加霜。他便把女学生们组织起来,成立女子戒赌队,一边宣传赌博的危害性,一边想办法制止赌博,使白鹭湾赌风大敛。虽然也有人嘲讽罗彦谋多管闲事,但大多数人对他移风易俗的义举赞叹不已。


                                       血  性  校  训


     罗彦谋担任陶龛学校的校长后,协助校董主任罗辀重把陶龛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他们首先以“血性”两字作为校训。把陶龛学子都培养成有血性的人,这是两人的共识。特别是罗辀重感慨更多,他的父亲罗申田被叛将钟颖谋杀后,他捧着血书上京告状,这一义举虽唤起不少人的正义感,但他也发现不少人对他父亲的惨死麻木不仁。更令罗辀重深思的是,有一年他去武汉访友,碰上官府处决两位反清志士,不少旁观者对慷慨赴难的反清志士不但不抱一点同情心,反而津津有味地议论刽子手的“刀技”如何如何好。这两件事使罗辀重的心情非常沉重,也催他猛省:祖国这样贫弱,浅薄无血性的人太多也是一个原因。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从改革教育入手,特别是小学教育。要使贫弱的中国强大起来,首先要把每个中国人培育成有血性的人。

    当时不少人对“血性”校训并不理解,还有一些人对小学立定“血性”校训提出异议。罗辀重在父亲遇难周年忌日纪念集会上,对陶龛学校全体师生作出了他酝酿已久的解释:“血性”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德,一种热血沸腾自强不息的战斗精神,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奉献的高贵品德。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就会是一盘散沙,一个没有血性的国家,就会走向灭亡。血性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应该是陶龛学校全体师生的灵魂。罗辀重越说越激动,右手用力一挥说:“有人说小学提出血性校训不适宜,难道这种品德这种精神不从儿童培养起,要等到胡子一大把了才培养吗?”罗辀重的演讲还没结束,全场掌声雷动,久久不息。

    罗辀重为了把“血性”校训植根每个师生心中,化作平日学习和生活的具体行动,连夜挑灯撰写浸透“血性”校训的陶龛校歌:“梅山苍苍,涟水泱泱,山明水秀,正是求学的好地方。陶龛讲学,参赞创校,造福家乡,我辈不可忘。求知识,讲血性,练身体,修学行,兄弟姐妹共一堂。高歌弦悠扬,美哉我校,千秋万载永无疆。”不久,罗辀重又撰写了陶龛校友会会歌:“陶龛血性,陶龛血性,记住校训,保持童心,是我们组会的重心。联络感情,交换智慧,别的什么也不问。如果世界是恒河,我们只是一粒河沙,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不同,大家一样血性做人,血性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不血性的人,哪里是我们的校友。”过了不久,陶龛学校校歌和陶龛学校校友会会歌在校内外唱开了,成了全体师生的精神寄托和力量源泉。

     罗辀重不但亲自撰写校歌和校友会会歌在师生中传唱,更重视把学生放到实际活动中去培养血性精神。他一再要求,做有血性的人首先要学会做人,而且从平日最小的事做起。陶龛的学生有人人都要做到的口头禅:“陶龛的学生是不扯谎的;陶龛的学生是不打赤膊的,陶龛的学生是喜欢打赤脚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罗辀重和罗彦谋一边组织全体师生捐款,前往抗日前线劳军;一边组织师生排演《保卫卢沟桥》、《放下你的鞭子》等抗日节目,到处演出,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1943年,“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活动使常德守军士气高涨,收复了失地,捷报传到陶龛学校,师生听说常德守军驱寒军服不足,连夜制作百件棉背心。第二天罗辀重和几位师生冒着枪林弹雨,把这批棉背心送到前线守军手里。1949年8月,省城长沙虽然已经和平解放了,但广大乡村还处于混乱之中。陶龛学校的师生自发组织起来,维持秩序。当罗辀重和罗彦谋听说人民解放军的某师要经过白鹭湾,主动与解放军联系,前去慰问。在白鹭湾一带,至今还流传着陶龛师生许许多多血性故事。人们说起这些故事,就对陶龛师生肃然起敬。

                              平  民  学  校


    不论是罗辀重的父亲罗申田“毁家”创办陶龛学校,还是后来罗彦谋创办求实通俗学校和女子职业学校,宗旨就是让所有的儿童有书读。罗辀重和罗彦谋担任陶龛学校校董主任、校长,继承罗申田的遗志,为了让贫困人家的孩子能读上书,把学费压得很低。罗辀重和罗彦谋还经常做那些不愿意让孩子读书的父母工作:“上学,对儿童来说,是他们的权利。送孩子读书,对父母来说,是父母的义务。”不少父母就是在他们的循循善诱下送孩子读书的。那时,男尊女卑风气在农村特别盛行顽固,罗辀重和罗彦谋叔侄俩勇敢地向这些封建习俗宣战,特别注重招收女生,并让自己的女儿带头在陶龛学校读书,还挨家沿户动员一些父母送女孩来陶龛学校读书。为了让更多的女孩能读上书,罗辀重修改了收费制度,对女孩来陶龛学校读书的尽量少收费,让贫困人家的女孩免费入学。这一招使来陶龛学校读书的女生越来越多,当时其它学校女生的比例是男生的十分之一,而来陶龛学校读书的女生几乎占了一半。

    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罗辀重乘船过了涟河到梅山去访友,发现一户茅草结墙荆条编门的贫困人家有四个男孩在山上采摘野果,大的不过十四岁,小的也只九岁。他问那四个男孩为什么没到一河之隔的陶龛学校读书?那四个男孩听了低头不语。罗辀重找到他们的父亲,问他知不知道陶龛学校的大门是向所有的儿童打开的,对贫困人家的孩子收费特别低。那四个男孩的父亲听了叹了口气说:“先生,陶龛学校收费再低我也交不起啊!”

    这事使罗辀重感慨万千:是啊,别说远的地方,就是谷水这一带,还有多少这样读不起书的孩子啊!怎样才能使他们读上书?罗辀重毅然决定再捐田亩240石,有些好心的朋友劝他说:“你为了让贫困人家的孩子能读上书,把自己的家产捐尽,以后日子怎么过啊?就说你身上穿的这件长衫吧,打了四五个补丁,也该换件新的了。”罗辀重听了摇了摇头说:“这件衣衫虽然打了几个补丁,但还可再穿,贫困人家的子女读书却不能耽误啊!”

    罗辀重和罗彦谋为了让更多的贫困人家子女能够上学读书,破例让他们将家里的鸡、鸭、鹅、羊、兔等家畜带到学校来饲养,养大后可作学膳费,还可将木柴、桐油、蚕豆、红白薯、南粉等带到学校抵学膳费。这样一来,许多贫困人家的子女就能上学读书了,由于学生中贫困人家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陶龛学校被人们称为平民学校。
罗辀重担任校董主任以来,不但千方百计让贫困人家的子女到学校读书,同时严令不准歧视贫困人家子女,坚持一视同仁,平等看待。他为了消除师生之间的等级观念,首先在称呼上进行改革。不论是校董主任、校长,还是教师,统称“先生”,学生不论出身名门,还是贫困家庭,统称“学生”。就餐也师生平等,不论是校董主任、校长,还是教师学生,同桌就餐,吃一样饭菜,谁也不能享受半点特殊。

    经过罗辀重和罗彦谋的精心引导,尽管在陶龛学校读书的学生有富贵贫穷之分,家长有劳心劳力之别,但从学生的身上看不到这些差别。全校师生对校中工友非常尊敬,如谁视工友为家中佣人,炫耀出身门第,立刻会成为众矢之的。在陶龛学校读书的学生,不论是少爷小姐,还是放牛娃砍柴郎,地位一律平等,都得打扫卫生,从事学校规定的生产劳动。久而久之,全校师生便养成了平等待人的良好习惯,创造了其他学校难以做到的奇迹。


                                        改  革  前  驱


    罗辀重和罗彦谋最先推出的改革举措是“三儿”与“三爱”教育。在陶龛学校的头门外壁上,写着一幅固定的大幅标语:“为儿童所有,为儿童所治,为儿童所学”。从这幅标语可以看出,学生从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是学校的主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那教师的地位呢?罗辀重同时推出“三爱”教育,这“三爱”是对教师说的,即“爱儿童、爱学校、爱教育”。罗辀重经常对每个教师说,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对教育对象要具备“三爱”,以“爱”为中心,以服务、效劳为最高理想。教师爱儿童不是爱他们的既成价值,而是爱他们的未成价值,还欠缺的价值。所以,必须把自己的浑身力量贡献给他们。如果讨厌儿童的罗嗦、不清洁、调皮、无知,那就不配当陶龛教师。每个教师还必须树立“磨血”(磨尽自己的心血)、“呕血”(为每个儿童的成长呕心沥血)和“造血”(创造新鲜血液)的“三血”精神,给每个求学儿童一个最美好的开始。

    在教育学生中,罗辀重和罗彦谋非常重视身教重于言教。要求学生遵守的规章制度首先自己遵守,不论是校董主任、校长还是教师,必须处处为人师表,罗辀重为了革除旧教育制度的弊端,还推出“五育”教育。“五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群育”。他反对把“美育”狭隘地理解为唱歌和画画。他经常训导学生说,“美”包括了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环境美;“美”表现在每个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罗辀重还推出“群育”,就是针对国民群体意识差,强化群体意识。罗辀重和罗彦谋对学校的环境美非常重视,陶龛学校坐落在如诗如画的涟河边,环境本来就很美,经过他们的精心营造,更如一颗灿烂明珠,陶冶学生幼小的心灵。罗辀重和罗彦谋经常带着学生在涟水河里游泳,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体育的重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罗辀重和罗彦谋还推出不同凡响的“旬周制”:即十天为一周,每周放一天半假。他们进行这样的改革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陶龛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实行“旬周制”每周放一天半假有利于学生回家团聚,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对于远道不能回家的学生,罗辀重和罗彦谋也想得很周到,叮嘱管事务的教师到了假日,给不能回家的学生做点好菜,组织他们开展活动,解除这些学生的思乡之苦。

    罗辀重和罗彦谋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启迪学生的智力,像蜜蜂采蜜一样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每年的元旦、儿童节等节日是学生最开心的日子。到了这些节日,罗辀重亲自带领学生爬上河对岸的梅山,或者来到“明媚如娇女”的涟水河边,举办唱歌、猜灯谜、演讲比赛等活动。罗辀重和罗彦谋参加这些活动,开心得像个孩子,时而唱歌,时而猜谜,师生快乐的笑声彼起此落。

    尽管学校办校的经费不充足,但罗辀重和罗彦谋对图书馆的投入一点也不吝啬。凡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课外书籍不断购进。师生见罗辀重个人生活很节俭,而对购买图书那样大方,半开玩笑对罗辀重说:“您与图书馆的形象是成反比啊!”罗辀重拍拍身上穿的打了好几块补丁的长衫说:“吾瘦乃一己之瘦,图书馆肥乃全校之肥,吾乐在其中矣!”

    为了开阔师生的视野,推介陶龛学校办学的经验,培养师生的创作兴趣,罗辀重还和几位教师办起了《陶龛旬报》。由于罗辀重思想开放,办报经验丰富,旬报很快发行到欧美一些国家,不少洋人读者看了都翘起大拇指说:“《陶龛旬报》办得真棒!”湘乡县县长张中宁看了《陶龛旬报》也赞不绝口,指令奖励《陶龛旬报》奖金一千元。

    为了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罗辀车舟重和罗彦谋还别出心裁在校内办起了“爱迪生院”,罗辀重还撰写了一首歌名叫《学习爱迪生》的歌词。打那以后,在风景如画的白鹭洲,经常可以听到“学习爱迪生”那悠美动人的歌声。

    罗辀重和罗彦谋在办学内容上还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变化。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紧张阶段。罗辀重和罗彦谋为了师生同仇敌忾,开展轰轰烈烈的救亡活动,进行战时教育。向全校师生提出了“学习战斗化,生活军事化,行动纪律化”的口号,并把这些口号精神融入各项教学活动中。还在校门两侧画了宽达数丈高达丈多的大型抗战壁画,并配上“平时要有战时的准备,战时要有平时的镇定”的标语,使人一看便产生一种慷慨激昂的抗战激情。

    陶龛学校开展抗战教育不仅仅在宣传上,还经常举办防空演习,把教学搬到野外进行,夜间进行灯火管制,一声哨响,几百人迅速集合,忽而动如脱兔,忽而悄悄隐蔽,人们无不赞叹。

    一分辛勤一分收获。陶龛学校经过罗车舟重和罗彦谋等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终于闯出一条誉满全国的小学教育改革之路,培育出成千上万的杰出人才,享有“北有行知,南有陶龛”的盛誉。

    1921年3月,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听了省教育厅的汇报,喜不自禁题写了“敬教劝学”的大幅匾额,叫人精心制作,派人送到陶龛学校,以示表彰。又指令省教育厅对陶龛学校颁发特别奖金。不久,民国政府教育部特派督学周邦道到陶龛学校视察,周督学视察之后高兴地说:“学校规模之大,设备之完美,学风之良好,教师阵营之齐整,确乃国内之罕见”,欣然题词:“以陶龛精神救中国”。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从报刊上看了介绍陶龛学校办学的事迹,放下正在创作的长篇小说,心潮澎湃给罗车舟重写信,字里行间充满对陶龛学校的赞誉和向往。
1933年秋天,罗辀重应邀参加了全国小学教育专家研究会议。研究会上,罗辀重向到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陶龛学校的办学经验,赢得专家学者一阵又一阵的掌声,罗辀重被专家学者誉为“教育之神”、“血性之神”。

   “山梅篱菊寻常物,一遇高人分外荣”,是啊,白鹭湾因为有了罗申田、罗辀重、罗彦谋这些“高人”,陶龛学校因为有了罗申田、罗辀重、罗彦谋这些“高人”,更显得卓尔不凡分外荣光了,他们毁家办学、潜心教化的义举应当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尊重。

    (此文史料来自市图书馆提供的《陶龛九十校庆文献》一书。)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