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广东

嶲南罗氏源流及其发展经过

 罗晃潮 发布时间:2003-05-25

 

罗氏渊源
罗氏渊源,一般认为是出于祝融,因为据传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有孙曰颤顼,自幼多谋善断,有圣德,深得黄帝欢心,颛顼有孙曰季连。自是到了周代,季连之后裔鬻熊,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为子爵,成为周屬国之一 ——罗子国,故《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云:“今潮北宜城县西20里罗川城乃罗故国”,于是子孙以国为氏。春秋之际,常与楚相争,后为楚所灭,其子孙在周桓王二十年徙于枝江。后又在莊王五八年遷往湖南汩罗,所以《广韵》也说:“本自颛顼末胤,祝融之后,受封于罗国,子孙以为氏,”这便是罗氏之始源。
由上可知,罗氏先民原就是生活于典河、长江流域,活躍在中原地区,是黄帝嫡裔,祝融之后,与中原各族先民逐渐融合而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随着历史的演进,人口的繁衍,他越黄河,渡长江,散居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再进入嶲南,经历了悠长的历史时代。
兵分两路
豫章罗氏由梅开入粤经南雄而转徙珠江三角洲的一支脈正是发生于宋季罗贵率领南雄珠玑巷三十三姓九十七户人家南遷的史事前后,这是最早有史记录开发珠江三角洲以至开启南粤人民向海外发展的一段重要历史事实,它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根据东莞樟村、槎   、戽斗岡以及新会、开平、高明等诸罗氏族谱的记载,豫章罗氏38世孙彦环,乃生于后晋天福元年。仕晋迄周,官至指挥都虞侯,后佐宋太祖开国有功,授御前干辨,从太祖讨叛,累遷至安国军节度,后于开宝二年,解兵柄,以散官司就第自祥符上德里徙于广东南雄府始与县牛田坊沙水村珠玑巷,是为豫章罗氏入粤南雄之始祖,也是珠三角豫章罗氏三十八世之先祖。
罗彦瑰隐居珠玑巷后,经传七代,于南宋初绍与元年其七世孙罗贵因避胡姬之祸,率领当地九十七户珠玑巷人南遷巷人南遷,向珠江三角洲进发,最后落籍于岡州(今新会)大良都古蓈甲蓈底村。此后,开枝散业,其子孙先是散居在珠江三角洲,主要是南海、番禺、东莞、顺德和增城,及后,更有遷居至化州、信宜,甚或远至广西和海南岛的(详见拙作《罗贵其人其事及其家世》诸文)。而随着历史的发展,进入近代以来,更有不少远涉重洋,走向海外,与另一支豫章罗氏后裔(客家人)汇合,在异国他乡开拓发展,共创新天地,并成立宗亲会(如泰国有“罗氏宗亲会”、印尼有“罗氏宗亲会”等)、慎终追远,认祖归宗,不忘故土,报效梓里。另一支由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南部入粤的豫章罗氏后裔因本来是客家人,定居于潮、梅地区,据《兴宁罗氏大成谱》、《大埔罗氏族谱》等谱牒记载,自唐末以来已逐渐有不少的罗氏族人遷至江西吉水、福建宁化等地定居,及至两宋,这些豫章罗氏子孙后代移居到广东的已日渐增多,如四十五世孙尚德,读史,字宝高,又名崇古,南宋时已遷居于福建宁化石壁遷至兴宁县城的南郊和东郊,成为兴宁南门和东门的开基祖 。又如四十七世大一,乃洪德长子,字俊,名君崇,南宋理宗绍定五年生,居宁化县石壁洞,宋明经进士,因避蔡九五作乱,于元英宗至治三年携三个儿子:次一郎、次二郎、次三郎从闽汀宁化石壁遷往潮州府大埔县清远都湖竂,此外,也有一些是历代出仕梅州的官员在当地落户的,据《客家姓氏渊源》一书所载,有唐僖宗进士罗昌儒,在昭宗时为循州刺史,其时兴宁县屬循州,后因黄巢之乱,道路梗阻,遂留寓不归,在兴宁罗岺築“望先楼”居住,其祖居的堂联有“循州世德,理学家声”之句。由此可见,江西之吉水、兴国,福建之汀洲、上杭,特别是宁化石壁,可说是进入粤东之中繼站。
之后,进入近代以来,他们的子孙也和散居在珠三角的豫章罗氏后裔一样,又分别陆续向国内外各地遷出,遷徙于国内较多的是广西、四川、湖南以及台湾等省份,而移居国外的主要是东南亚各国等地。在国外他们与珠三角的罗氏宗亲一起,建立了罗氏宗亲会,这正应了“五百年前是一家”的美谚,在异域他乡,团结互助,共创辉煌。
综上所述,可见源于豫章珠系的岺南罗氏两大族群,自宋入粤以来,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发生了不少的变化,也有着不少的异同。大致说来,其相同处都是豫章罗氏源于罗珠一脈,其后由于所处环境和际遇的不同,又经历了各自不同的演变而産生了不少的差异。首先,很明显的是由梅关入粤的豫章罗氏是沿着北江向南遷移,先在珠三角扎根,再向东、西江扩散,是紧靠大江大河而发展的;相反,由江西和福建入粤东的扎根于梅州地区则是一丘陵地带,“靠山吃山”,他们是在山区发展的。两者一开始所依靠发展的路向便不同,由此而来,这两个在广东的罗氏族群的经济上的发展程度,以及生活水平等诸方面便有不少差异,前者找寻生活的出路广阔而较易,相对而言,生活内容也丰富和宽裕;而后者所处环境大多有“开门见山”之感,创业与生活水平总使人感到与前者有一定难度和差距。再者,即使语言方面来说,虽说大家是“五是年前是一家”,先祖均生活于中原地区,说相同的中原汉语,此后各自的发展演变,特别是入粤以后,前者沿北江南下,与百越人民相处,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操当地的广州方言,这与先祖的中原汉语有很大的区别,而后者因居处山区,保持聚族而居的生活,在语言上说的是客家话,保留了较多的中原语言,由于两者所说的语言不相同,后来甚至难于沟通。
总的说来,生活于广东的罗氏两大族群,比较他们两者的差异,可以说最集中体现的一点就是他们进入岺南以来逐渐成为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民系——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这在语言、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以至性格、气质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
人才辈出
豫章罗氏入粤的两大族群,其子孙后裔为国家与地方作出较大贡献者代不乏人,由梅关入粤经珠玑巷南下的一支,如在东莞,据《戽斗岡罗氏族谱》等,宋末有三人或当县令,或出使外国,在明代则有三名进士官到江西参议等职。又《寒溪水罗氏族谱》种有好几人中了武举或任武略骑尉之职。《槎   罗氏族谱》则载有三十世孙蔭祖兄弟三人为庠生、贡生,时号三罗,而其中最彰顯者有东莞英村的七世孙亨信,永乐三年进士,授工科级事中,后累遷至左副者御史,《明史》卷一七二有传。即到近现代,如东莞的罗克明,曾任安徽怀远县委宣传部长、广东省委副秘局长、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又如罗祖蔭乃槎   罗氏富商,其次子禹培曾任汕头市首席检查官,有五子,大子晃潮乃大学教授、次子晃燊是中学校长、三子晃焰为工程师等。在惠来县则有罗云辉、罗震、罗学强等分别出任县侨联顾问和香港惠来同乡会理事等职。更有越南华侨青年音乐家允正,日本侵占越南期间参加秘密抗日斗争,后被捕壯烈就义、胜利后被追认为烈士葬于越南会安省清时亨烈士墓。他们都是罗贵嫡亲后代。
至于由福建入粤居于潮梅地区的一支,则有丰顺汤坑之罗万杰,号慵庵,明崇祯甲戌科进士,授行人司,两奉使册吉荆二藩,后累遷吏部主事、会都御史,明清易鼎之际,弘光年间,毁家输财,与志士何士家等创立陶社,准备起捕勤王,后辗转至大埔,隐居于湖竂磬湖庵。又如罗芳伯,嘉广州石扇堡人,“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少负奇气,性豪爽,遇事勤奋,尤喜结纳,乡里嘉之”。一七七二年与戚友结伴到了西加里曼丹的坤甸(pontainak)谋生,出国前娶妻李氏,生一子留居国内。他们一行到了坤甸,墾嚭金矿,经多年的努力,艰苦奋斗于一七七七年创建“兰芳公司”,被推举为首任“大唐客长(或称大唐总长)”,并协助坤甸苏丹平息内部纠纷,声威日壯,兰芳公司经营,历时一0七年才于一八八四年为荷兰所吞并。再如镇平人罗福星,积极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期间奉命赴台湾开展民主革命组织壯烈成仁。他如罗高哲,字尤青,别字慈威,号卓英,大埔县湖竂岺下人。曾出任青年军编練总监。胜利后,派广东省政府主席,还有学者如罗香林,兴宁人,清华大学史学系毕业,历任中山、中央、暨南、香港中文等大学教授,著名史学家,客家研究的先驱,著述甚丰。
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与珠玑巷移民的关系
宋季以罗贵为首领的南雄珠玑巷南遷移民,对岺南的历史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可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广东三大民系之一的广府民系的形成是与移民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上的广府的珠江三角洲,这些缘于北方来的移民,大部分是由珠玑巷移居来的,据估计在今天其后裔约占广府民系人口的60%以上,而他们在该民系中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说,如所周知此乃实由于珠玑巷移民中的一些家庭户主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或资财,如罗贵本人便是贡生和当地的里长,又如梦氏家族的五兄弟,其中一个曾“捐钱十万立石基以防水患”等等,这些在《珠玑巷叢书》的各著作中多有论述。同时,由于此次移民是由里长罗贵率领,又得到政府的引文和支持,到了岡州等地后又得到当地群众的照应,所以很快便安居下来,重建家园。而且这一33姓九十七户的珠玑巷移民,从其事件的整个过程看,都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并不是难民式的盲目遷徙流动,这表现出了他们是一批有着较高素质的移民,这事件的本身在我国的移民史上或许也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历史的发展也就是这样,当他们及其后裔与先后从来自中原的移民汇合并融入当地社会后,不仅对珠三角的开发,即对岺南地区的发展以至对我国近代的历史变革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试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作些简单的概述。
首先,隋唐以前珠江三角洲还是烟波浩淼之区,海傍滩涂更是无人开墾之域,岺南百越仍一向被视为放流刑之地,只是到了宋元两代,珠三角才进入了大开拓大发展的时期,这之中来自中原的移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们带来了优秀的中原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与当地百越人民和社会良好的结合下,战天斗地,团结奋斗,共同开发珠三角,迅速改变珠三角的面貌,而在以罗贵为代表的珠玑巷移民便是其中有纪录的重要的一支力量。他们来到珠三角便以其所具有的人力、财力和生产技术的优势,建村立业,嚭土开荒,墾植农业,在农耕活动中,他们除了集中开垦平原地区。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海傍滩涂,创造了“国堤造田”、“筑堤护田”的技术,这既保护农田,防止洪涝之灾,又扩大了农田力提高农田的质量与产量,这为珠三角的农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后,在以珠玑巷移民为主导的南海、番禺、顺德地区,又创造了“桑基鱼塘”、“蔗基鱼塘”的优良养种技术和方法,这既是生物链的循环,又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种先进的耕作方法,到今天还得到了联合国糧农组织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珠三角工商业的发达。因为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增强,农作物产量的提高,以及经济作物生产的出现和多样化,这样具有商业性农业生产的发展,自然也带动了农业加工业的建立,出现诸如制糖、缫丝、丝织、珠珓和水果加工业便兴旺起来,于是工商业的圩镇至中小城市在不少地方形成,这就使得在珠江三角洲的商品经济萌芽比之在我国其他一些地区便较早地出现了。由上可见,以罗贵为代表的珠玑巷遷民其后裔对珠三角的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突出的。
其次,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了文化教育的繁荣与发展。如上所述,由罗贵率领的珠玑巷南遷移民是有组织的,并有一定文化知识和资财的移民群体,他们中具有培养子弟读书的传统,又有培养子弟成材的能力,故后代有功名者辈出,如罗贵本人是贡生,其次子是进士,孙辈有几个是解元。宋季以来,岺南文化教育事业特别是在珠三角迅速的兴起,并有很大的发展,这是与珠玑巷移民的遷来是密切分不开的,他们挾其资材与技术南来珠三角安家立业,发展经济,推广文化,随着生产的发展,大办文化教育,亲力亲为,创建书院、学社,如广州地区的首间书院——桂华书院便是东莞的珠玑巷遷民翟征的长子翟杰创建的,此后,广州的禺山、番山、义齐、九峰等近十所书院相继建立,珠江三角洲一时教育大兴,文风甚盛,人才辈出,据阮元《广东通志》所载,南宋时广州所属各县进士共一百一十八名,而其中南海县四十八名、番禺县三十五名、增城县十二名、东莞县十名、顺德县九名。明清两代更有不少学者大儒,如陈白沙、湛若水、屈大均、朱九江等,他们都是珠三角的珠玑巷遷民后裔。进至近现代,珠三角更是由于得风气之先,西方思想也最早在这一地区传播,并由此而影响及全国,各种学派、思潮都曾在这里出现、汇聚,并十分活耀,从上帝会、维新派、保皇会,以至资产阶段立悹派、民主革命派,一直到无产阶段段专政思想、改革开放大潮,在这里不是最先也是较早地得到表现,出现了早期的如容闳、郑觀应、黄遵悹等较有名的思想家,以及如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等影响全国的农民革命家、改良派和民主革命家,因而在我国近代重大的历史变革中,无一不是由他们所组成、发动和领导,所以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亦足以说明珠玑巷民南遷史事的重大作用了。
另一方面,自古以来广州地域就是我国对外贸易主要的口岸和开放的窗口,在得风气之先的同时,也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东侵进入我国的门户。鸦片战争以后,农村破产,人民贫困,在梅县客家山岖和珠三角地区,不少贫苦农民和城市贫民被迫飘洋过海寻求生路或移居海外,据最保守的估计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世界客屬海外华侨人约有四百多万人,其中大多是广东客屬,他们主要居于东南亚各国和美国、加拿大,仅印尼便有超过一百万,马来西亚也有近百万,在美国则有十万,加拿大约有四万等。而在珠三角地区,近代以来更是我国最早著名的侨乡。到七0年代,该地区包括广州、佛山、南海、番禺、东莞、中山、顺德,以及五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鹤山)等县市已有海外华侨华人逾五百五十万,仅台山就近一百万,广州和开平也分别有四十六万和四十二万人,他们大多是去了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不少过了东南亚各国。这些身居他国异域的广东客屬和珠玑巷遷民后裔,至今天虽已历近两个世纪,不少也已是第三、四代的华裔,但在祖国的改革开放大潮中,他们仍不忘故里,常有寻根问祖之行,慎终追远,更怀报效桑梓之情。因此,自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已为自己先辈的故国——祖居地的经济文教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少贡献,这正说明珠三角又一次得风气之先,再又成为了我国社会变革的前导地方,由此亦可见南雄珠玑巷移民的史事,更具有其现实意义了。
注:罗晃潮,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广州华桥历史学会副秘书长。本文録自《广东文献》第一0八期。台北市广东同乡会发行。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