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人物传记

民国中将罗剑雄传

  发布时间:2014-04-07

[[center]][[image1]][[/center]]

布衣身世
  罗剑雄,祖籍江西,入黔始祖罗朝泉约于清顺治十三年(1658年)[1]从江西省吉安珠市巷迁入贵州,定居麻哈(麻江)县乐平乡蒋岗村,罗剑雄为罗氏入黔第九世代。《罗氏家谱》稿述:入黔始祖先辈首居蒋岗后山长坡,建造十几楝房子,筑毛石围墙、寨门。七世祖罗维林从长坡迁往慈菇冲,建四合庄院,上为五间正房加厨房偏厦,两侧各建两间厢房,正房下有对厅,对厅左侧建门楼,天井为鹅卵石铺填。四合院外,右有牛圈、猪圈、厕所、菜园,木栅围成庄院,庄院前面有晒坝。维林生两子:炳臣、良臣。次子良臣(1871——1954),享年84岁,年青时崇文习武,得过武举,除耕作外还经营油榨房。1927年任黄平县县长,1931年调任兴义征收局局长, 1934年任天柱县征收局局长,同年因时局动乱离职回家。良臣娶妻四房,为龙坟蒙氏、乐平张氏、贵阳章氏、瓮安杨氏,共生五男六女。五男次第名称剑雄、肇雄、佩雄、辉雄、惟雄,人称罗氏“五雄”。剑雄生母蒙氏(1870——1949),坝芒龙坟人氏,育长子剑雄、三子佩雄。罗氏“五雄”并起秀女均在贵阳正谊小学、达德小学读过书。“五雄”均在时政就职,其中剑、肇、佩、辉四“雄”从军,尤以剑雄出类拔萃。
  剑雄娶妻四位,原配蒙氏、续娶沈芝祺、宴福祯、徐氏。徐氏1925年生一子,族人未明其情[2]。剑雄逝世时,以胞弟佩雄长子康河过继为子祭祀,时在襁褓[3]之中。继子康河1928年生,1932年殁,时年5岁。
竹马年华
  罗剑雄,名熙培、字剑雄、号质庵,布依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二十三日卯时生。剑雄奶名“东贵”,大人喜其聪明灵敏,呼为“小东贵”。东贵7岁时,罗父良臣将其送到本村龙昌坪私塾发蒙。私塾老师是本村的冉佐东[4]先生。冉为同治举人,做过清朝官员,暮年还乡开办私塾以度晚年,为乡间德高望重者。私塾临于河畔,炎热时日,东贵总是纠集同学溜到河滩游泳,因而时常旷课,以致学了半年,连自己名字也写不全。为此,冉先生多次找罗父交涉,叫东贵另寻高师,罗父几经说情,东贵才保留下来。
  光绪三十年腊月二十一清早,罗父叫东贵去请冉先生写春联,一再叮嘱,若请不到,不准回家。东贵蹉磨雪凝来到冉家,说明来意,仆人请进屋里,叮嘱他别惊扰先生睡觉。等了一个多时辰,老先生才从卧室走出,坐在椅子上不理会东贵,用手指指火垅,东贵把火扒开;用手指指墙壁,东贵即去取下烟杆递给先生。先生叫东贵进卧室端便罐,土罐装满了大半罐小便,臭气熏人,东贵迟疑了一下屏住呼吸,从床下把土罐端出门外倒掉。东贵来时本就有些憋闷,想到冉老先生已至耋耄高龄,本是衣食无忧,还在为民书写,还在勉力从教,于是主动为先生打洗脸水、沏茶、拿棉衣、找鞋、磨墨……直到先生齐整出门。从此,小东贵体会到了读书的重要,于是奋发努力,时时手不离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背得滚瓜烂熟,书法作文成为同学概模。冉老先生为有这样一个学子感到欣慰,更加悉心施教。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元年(1912年)八月开始童试,东贵考入麻哈县高等小学,时年已是16岁。那时,乡间考上县城高小,简直就是凤毛麟角。上县读书那天,先生一直把东贵送到礅边,老泪嘘唏地说:“小东贵啊,你有成龙之才,莫要回头顾盼!”东贵走到对岸,就沙滩一跪朝先生叩了三个响头。
  光阴荏苒,冉老先生不断接到东贵学习长进的消息,高兴的同时也为那年冬天折难东贵而内疚。1914年先生弥留之际,遗嘱村人将其拟写的对联刻在碑上,以励东贵造福桑梓,联曰:“生为英逝为灵功垂万古;在作贤去作福名播千秋。”
民国四年(1915年)剑雄高小毕业,民国五年考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
 
戎马生涯
  民国六年(1917)三月,贵州创建讲武学校,何应钦任校长,王文华任监督。剑雄通过考试,从省立模范中学转入讲武学校第一期学习。民国九年(1820年)罗剑雄在讲武学校毕业,成绩名列前茅,分发黔军第四团(团长黄道彬)任少尉连副,旋即充任黔军第四旅(族长张春浦)教导队长。民国十年(1921年)晋第四团上尉连长,驻遵义,时年24岁。
  仕途正顺,不想,剑雄遇上一件难以择抉之事。
  辛亥革命前,王文华、袁祖铭同为兴义团防营刘显世管带(相当于营长)的队官(相当于连长)。贵州辛亥革命起义成功后,民国二年(1913年)刘掌握了贵州军政大权。因为是刘的亲戚和亲信,王随刘发展壮大,袁在王的辖制之下。王不懂军事但善于带兵;袁能打仗且善于交结。王在黔军中的成就和威望,大部分出于袁的用命。1918年,王任黔军总司令,率部入川作战,袁屡立战功,声望日高,王请刘任袁为第二师师长,以酬其勋。1920年,黔军由川返黔,王在重庆收回袁所率各部编成5个混成旅,使袁成了光杆师长,于是袁外出游荡。王作好部队返黔的安排后,向刘请假三月赴沪就医。袁这次外出游荡谋就了两件事:一是接受北京段琪瑞政府的支持,决定成立“定黔军”,受任定黔军总指挥;二是在上海雇请专业杀手,于1921年3月16日将王文华杀害。入夏,袁在武昌组织定黔军,几经折难未有进展,只有运动黔军老部下出来拥护。
黔军中,对袁祖铭定黔军返黔有两种不同态度,因而1922年春发生兵变。驻守铜仁的黔军是忠于王伯群的旅长窦居仁,不愿拥袁。窦旅的团长毛以宽等则要迎袁回黔主政,因而脱离窦旅。第四旅旅长张春浦因为反袁而杀掉通袁的第五团团长张行伟。第四团长团长黄道彬则率5营官兵驱逐张春浦,通电拥袁。
  王伯群、王文华是兄弟,何应钦是王的妹夫。罗剑雄是何应钦、王文华的学生,因而不愿参加迎袁队伍。当时罗带领的一百多人住在民宅,他的3位排长要伙同迎袁,未得同意,于是密谋干掉他。警卫得知后立即通风,罗用小板凳撑在被窝里,装做有人睡的样子,从楼上靠近窗口的树干滑下去,出走湘西,以教书为业。几月后的一天早上,罗剑雄将洗脸水倒出,恰恰泼在一位过路军人身上。军人正想发火,不想刚一碰面就大笑起来,军人正是罗的要好的同学。原来,1922年4月19日袁祖铭进驻贵阳后,以定黔军总指挥名义执掌了贵州军、民两政。袁派罗的两位同学何厚光、许开凤率两营队伍前往武汉领取吴佩孚答应的5000支枪械。两位同学要罗剑雄辞去教职一同前往,罗应允随行。领械途中,剑雄注意考察长江流域各省政治、军事、风土习俗,写出考察报告,以资将来借鉴。枪械运回贵州后,袁祖铭任剑雄为国军三十四师六十七旅少校营长。
  1924年7月,袁祖铭任川黔联军总司令,率部进川作战。在川战斗中,罗剑雄锋芒毕露,在重庆石院子、半边山、真武山诸役,本团大半长官负伤,他以一营之长兼摄第二、三营,身先士卒,肉博冲锋,力敌三、四旅之众,屡战屡捷。一次进攻敌阵,剑雄身穿白衣指挥作战,巧妙地避开火力,出奇占领敌阵。当时,袁祖铭在阵地观察,问左右参谋,穿白衣的指挥官是谁?参谋答曰:是讲武学校的罗剑雄。以后,凡遇大敌,袁皆遣罗为先锋,罗屡奏奇功,声威大振,名震川中。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黔军由川返黔,剑雄因为战功卓著,北洋政府1924年10月18日3078号公报授予陆军中校衔,时年30岁。
  1926年7月,国民革命政府誓师北伐。袁祖铭通电广州国民政府,表示黔军“参加北伐军助战”。8月12日,广州国民政府委任袁祖铭为国民革命军左翼总指挥。罗随袁北伐率部开往湘西。当时,被广西李宗仁、白崇喜驱逐出境进入湖南的沈鸿英部韩采辉军占据湘西,阻碍北伐,扰乱地方治安。罗告知所部:我军征途较远,未能参加前线战斗,肃清反动势力保障后方安全,是我等应尽职责。遂率全营兵力,将沈主力击溃,使韩采辉感悟来归。罗部在靖县驻防,平时教育实业团务,诸端尽心,促进道德感化,化解地方矛盾,确保民众安宁,深得当地拥戴。12月,袁祖铭晋罗为第一百三十四团上校团长,电令移防叙浦。地方请留不住只得依依惜别,炮声不绝送至十里之外。军至溆浦,剑雄维护地方事宜一如在靖。
  袁祖铭的国民革命军左翼总指挥辖彭汉璋第九军、王天培第十军、周西成第二十五军、李燊[5]第四十三军、袁部直属第十二军等5个军。根据北伐军长沙作战计划规定,第九、十军夺取荆州、沙市、襄阳一线,策应北伐军主力进攻武汉。袁率领的黔军在湘川黔边境滞留,只有贺龙、杨其昌、王天培3个师奋战,一路攻城略地进至沙市。王天培第十军在战斗中屡立战功,彭汉章的第九军也随十军跟进,气势兴盛。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主力对武汉的进攻。
  袁祖铭由辰州进驻常德,剑雄亦驰书条陈党国大计。但袁以湘西为大本营,提取税款,招收溃兵、游勇,将所辖部队扩到六路司令二十多个师长,号称十万之众,与蒋介石的军队势均力敌,侵犯了驻守湖南唐生智的利益,因此蒋令唐除袁。唐派师长周澜设计请袁吃饭。袁部高级将领劝袁不去赴宴,袁自恃甚高,答曰:大仗小仗打了无数,区区一个周旅能奈我何。遂带其表弟何璧辉、参谋长朱松赴宴。三人在宴请楼上,被周部俘杀,时维1927年1月。
  袁被害后,剑雄手握一团兵力驻在溆浦,值兹事变相机应付,全师返驻洪江,军心惶惑。剑雄向旅长史远勋议道:“数千健儿皆黔中子弟,枪械子弹为黔人脂膏,不宜在外散失,应率军返黔。”史、罗遂联名向黔军政通电。此时,周西成身兼国民政府授予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军长、第十八路军总指挥、贵州省长三职。周即电令史远勋任二十五军教导师师长,任罗剑雄为第二旅旅长。民国十六年(1927年)二月,史、罗由湘率部回黔,行程一个多月到达贵阳,沿途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皆称模范军队。到贵阳后,军长周西成调罗任第二十二旅旅长,带部队负责修建团坡运动场[6]。5月,剑雄躬率士兵开工建场,7月完工,周晋罗为第七师副师长。当时,人们称罗在8个月内连升三级,上年12月任团长,次年3月任旅长,7月任少将副师长。
  1927年夏初,云南军政首领唐继尧病死,部下龙云、胡若愚、张汝骥争立,结果龙云得胜,胡退居川南,张退驻黔北。7月,周西成两次接张汝骥电请援助,决定组织“援滇军”,周任毛光翔为援滇军总司令,杨澄宸为右翼总指挥,黄道彬为中路总指挥,阮德炳为前敌总指挥,以两个师为后备军。8月,黔军大举入滇,势如破竹占领云南西部曲靖、师宗等12县,并即展开换政、办业、财政、金融等业。
  罗剑雄率3团进入昭通由滇军将领胡若愚指挥。龙云之军节节退避,胡、张和黔军将领在陆良讨论是否追击龙云军。剑雄和胡部将校主张乘胜追击,剑雄认为唐继尧部已于弱势,必被龙云吃掉,宜趁机夹击必得胜利。但张汝骥及黔军前敌总指挥阮德炳没有采纳,认为龙云军与唐继尧军鏖战正激,必然两败俱伤,到时可以坐收渔翁之利。遂决定全军集结曲靖以观待变。此计划使滇黔联军坐失良机,而让龙云得到了吞并唐军之利、且又有回手之力。1927年12月25日,龙云飞机突然轰炸曲靖,以3个师兵力向曲靖强攻。龙军强攻处正是胡、张部及罗剑雄的黔军3个团,胡、张部在前,黔军炮兵在后,本可阻敌前进,由于胡、张畏敌,下午2时龙军攻下主要阵地,曲靖成了孤城,以致黔军覆没。剑雄从中脱险,取道安南(越南)经台湾、香港转至广州,电告军长周西成备陈援滇脱险经过。周深为喜慰,并叫财政厅长汇款给罗在广州购买黔军武器。剑雄在粤逗留期间,考察革命策源地广州党务及军事政治,以为回黔贡献。民国十七年(1928年)二月,剑雄护解大批枪弹沿珠江上驶回黔。押械途中,经过名山大川,剑雄触景生情感怀抒发,诗成卷帙,待后付梓。返黔数月后,周命罗携带款物犒赏在川黔军,兼统川东南酉、秀、黔、彭行政专员。
  袁祖铭被害后,继而九军军长彭汉章、十军军长王天培相继被害,李燊原为袁祖铭所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三军军长,处在蒋介石与李宗仁之间,怕遭肢解,又与周西成素有矛盾,左右为难。此时,云南龙云怂恿,愿助李进攻周西成。1928年10月,李燊乘机从湖北向铜仁兴兵。省长周西成组编援川军、增援军、预备军3个战斗系列,自任行营总指挥,中将师长王家烈为前敌总指挥,中将师长皮德沛为增援军前敌总指挥,率领黔军三分之二兵力与前来争夺地盘的李燊部队进行残酷的斗争。周李之战誉为黔东之役,是贵州自民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内战。
  战斗于10月28日从湖北来凤开始。当时,剑雄行政统筹酉、秀、黔、彭,正是战事要地。剑雄手无一兵一卒,激于义愤随前敌总指挥王家烈运筹帷幄,以蕲[7]迅扫敌军凶锋。军至酉阳,总指挥王家烈禀军长周任剑雄为第二师前敌指挥进驻铜仁。军长周西成亲率大军破敌于茶店场,任剑雄为第二师师长,直接指挥第一师刘明祥团,第二师黄生沅团和常克强团。筹划战守之暇,剑雄训导官兵曰:“捍国卫乡吾辈之责,剑雄束发从戎肉搏冲锋视如寻常,诸同志与我舍死破敌何难?”官兵感动相从。11月4日,剑雄派侯之珪第一团随王家烈援川军,于秀山邑梅天星坡抗击李军,被李军击败后,退守铜仁。接着,李军包围铜仁,被周西成和王家烈军前后夹击而溃。12月1日周西成进入铜仁,剑雄指挥黄生沅团、刘明庠团、常克强团沿铜仁至松桃大道西折四十八溪切断李军后路,斩断李军联络线。12月4日,剑雄率军击溃李军张庭光第二师宁华轩第六团、熊占元第五团和李靖独立团,再克寨英,焚毁李军辎重甚多。李军向潞溪溃退,罗军乘胜追击,与李军雷庆祝第三团于长滩激战一昼夜。5日,李军纠察大队增援雷团,被罗军刘明庠团、常克强团击溃,致李军纠察大队退驻长滩凭险扼守。时,王家烈部被李军击溃退回铜仁,两军形成对峙。12月7日,剑雄出寨英向松桃集结,8日进抵八龙,9日率黄、刘、常3团出八龙,经凉水井抄袭凉亭坳李军,攻克山王庙后向凉亭坳推进,途中又连克大庙子十余阵地。李军由正大营向罗军左翼抄围,被黄生沅团所阻,李军退守凉亭坳与麦地营山前的高地,又成两军对峙。10日,周西成电罗部于11日向正大营撤退,李军猛攻,被罗部前卫刘明庠团击溃。剑雄将刘团临阵退缩的第二连阮连长斩首示众,方将阵地稳住。14日,罗部进抵大兴场右前方,李军为阻击罗军与铜仁军汇合,以两团尾追罗军,以一部扼守茶山场右侧芭蕉冲阻击罗部通过。16日,罗部遭李军雷庆祝团于大兴场伏击,剑雄率2个连和***队逃脱。李军三围铜仁,罗军至锦江下游南岸掩护皮德沛军渡江。17日,黔军王家烈前敌总指挥于马脚岩受伤,周委任罗剑雄为第二师中将师长,代理前敌总指挥。19日,罗率部首先反攻,19日拂晓指挥宋醒团、刘安桢团、张英华团一营、卫生队第一队反攻亚鱼场李军。黔军第二十五军教导师原8个连投奔李燊的连长何登鳌被李升任团长,在火线特别卖力。剑雄出奇兵生擒何登鳌,立即枭首示众,一股作气击溃李军追击部队,遂解铜仁之围,对扭转战局起到关键作用。随后李军向松桃、江口撤退。罗剑雄仅率一连兵力追敌两百余里。为了世省子弹,罗命士兵砍竹子做响稿,一路拨发代替机枪响声,敌人闻声不辨只顾逃窜。后来,李军发现追兵人少,遂在江口县定场坝设下埋伏。李燊传令部属:如遇罗剑雄,只能生擒不能杀戮。罗带兵进入伏击圈,先是小腿中弹,勤务兵背起来跑了一段路,他叫勤务兵放下赶快逃命,因放下时剑雄面部朝上。前来查看的李兵中,有一个是他以前处罚过后来投奔李军的军官,即补上一枪,以致剑雄阵亡。时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冬月十三日未时,时任第二十五军第二师中将师长,年届32岁。
 
英名在世
  剑雄逝世后,胞弟罗佩雄到江口亲视含殓,亲护灵柩至贵阳召开追悼会5天,后又护回麻江县乐坪蒋岗故里。赴筑返乡,剑雄所部派官兵队伍一路护行。剑雄遗体回乡,依照乡俗,择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夏历二月初一日举行家奠,初二三日展奠,初四日午时发引,安葬于蒋岗西山之阳。
  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周西成省长在贵阳大十字举行罗剑雄追悼大会,当时的省府军政要员毛光翔、王家烈、犹国才、刘其贤、黄道彬、阮德炳、廖怀忠、周恭寿等亲临并题词悼念。陆军中将参赞兼崇武学校校长刘其贤在《黔东战记》中称:“罗指挥剑雄为此次指挥前线不可多得的健将也。”民国省府拨款修建剑雄坟陵。同仁撰联镌刻于碑曰:“剑气已升腾英名不朽;雄才虽殒灭忠骨犹存。”
  1929年春末,蒋桂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蒋介石为了压服周西成,以免他帮助桂系,遂任命龙云为讨逆军第十路总指挥,李燊为讨逆军第十路前敌总指挥,命李以讨逆为名陈兵黔边。周西成领兵迎战。这就是时称的第二次周李之战。战争开始,毛光翔节节败退,连失盘县、普安、花江等要地。周急忙亲自赴前线指挥,在坝陵桥的鸡公背,指挥所突遭李军包抄围攻,周西成中弹负伤落水而死。黔军全线败退,龙李联军长驱直入贵阳,6月28日李燊为贵州省临时委员会主任[8]。有人叹惜,假如罗剑雄在世,周公何死,黔军何拜,李燊何能出头?难怪,周西成在挽词中写出“鼓鼙思将  拊髀怆神”的悲叹诗句。
  《罗剑雄将军小传》曰:“剑雄将军一生,正处在中国风云变幻的大时代。弱冠从军,颇具儒将风度,在其短暂一生中,身经百战,历经定黔、援川、北伐、援滇、黔东诸役,由下级军官最后官至第二十五军第二师中将师长。在有官皆桐梓、无酒不茅台的桐梓系贵州时代实属凤毛麟角。其人办事躬亲,阵必争先,尤其在战争中培养出来的果敢、沉着的能力,在二十五军中确为出类拔萃。可称得上桐梓系一员不可多得的战将。惜英年早逝,对二十五军来说不可不说是一大损失。”
  与剑雄曾经共同并肩战斗过的老者回忆:剑雄在世时,某年周西成过生日,全省各县、厅、局都送来不少名贵寿礼。副官问:“我们送什么?”剑雄答:“写副对联送就是了。”副官买来纸张,润笔磨墨以侍。剑雄胸有成竹,一挥而就。左联:八十一州县无腹不鼓;右联:七百万生灵有口皆碑。剑雄书联,本意既有对周执政的肯定,亦借指“如果你对老百姓不好,老百姓气胀就会骂你”之意。周西成接到此联后,认为正喻自已两年来执省的政绩,同时亦时刻警醒自已。即叫管事人员把摆好的物品重新组合,以剑雄对联摆放中堂为主。以后,周还将对联存放在一间小亭子里,点上长明灯,时刻怀念。


  家乡的人们犹记:1924年,家乡遭遇大旱。剑雄时任国军三十四师六十七旅少校营长。7月捎信回家,请罗老太爷到贵阳有事。就在罗老太爷离开山寨的当天,一位骑着大白马、身着蓝色便装的青年走进蒋岗,路遇挖野菜回来的人们,青年人下马就向大家深鞠一躬。大家一下子弄懵了,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小东贵来了!”他把大伙召到自家大院,不顾家人劝阻,从屋里抱出一口皮箱,撬开锁,倒出大伙向罗老太爷立下的借契、当契、地契等,一并化为灰烬。然后打开粮仓,把一袋袋谷子送给穷苦人家。大伙担忧罗老太爷回来会闹得天翻地覆,将军说他是孙中山派来的,是孙中山叫他这么干的,什么都不要怕。临行,大伙把小东贵送到礅边,只见他下跪在地,遥向关山脚下冉老先生墓地叩了三个响头,然后扬鞭离去,大伙一直望着消失他消失在夕阳下,感叹地说:小东贵真的变成了一条龙!东贵走后,听说孙中山的政策要在全国推行,蒋岗村的大户人家悄悄把所有的契约都烧毁了。

 家乡的人们还在记忆:剑雄回乡烧毁契约四年后的冬月十四,比往年更早下了一场大雪。乡亲们听说将军要回家过年,便把自家的腊肉、土酒、年粑送到石礅边,燃起柴火等候,从清早到中午,从中午等到黄昏,远处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只见大白马空着鞍,一路狂奔进寨。大伙跟着来到罗老太爷家大院。人们惊呆了:大白马跪在地上,双眼滚下滴滴泪珠。罗老太爷目睹此景,晓得剑雄已经出事,一下子昏了过去,围拢而来的男女老少无不呜咽涕戚。两天后,从贵阳传来了将军战场牺牲的噩耗。

 罗剑雄史迹见载于《西南军阀史》第三卷《援滇、黔东、滇黔之战》154~156页·谢本书、冯祖贻主编;《铜松之战》刘其贤;《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四集·解放军出版社。《麻江文史资料》第二辑以《黔军将领罗剑雄》专文记载,《麻江县志》以《罗剑雄》专题记载。
  由而,罗剑雄英名永传于世。
 [[center]][[image2]][[/center]]
墓茔春秋
  蒋岗西山即是该村田坝寨后的团坡,因于蒋岗西面而称。蒋岗村境是一条长形槽坝,南缘峰峦连绵的中部,一山分出,至槽坝中部折颈向东伏于河岸,人称“蟒龙还乡”。西山就矗立在蟒龙折颈的位置。当地人们认为剑雄是回乡之龙,将其葬在西山之阳。后来根据风水先的勘验,又将剑雄坟茔迁至西山之阴。西山之阴是一幅扇形梯田,剑雄坟茔座就落在梯田中部。坟茔坐南向北,占地十数米长宽。坟冢宽平,似如天鹅抱蛋。坟茔正中立七镶石碑,两侧米许各立一墩石卫兵,坟茔两边“翅手”各立一面望山碑。碑前,石桌石凳,桌前置石垫。
  七镶碑高约两米,于常见的五镶碑两侧再加护屏,故称“七镶”。七镶碑基座40厘米高,三石镶成内“八”字条形,使人感到厚实稳重。内碑1.4米高,碑刻“罗公剑雄之墓”。内碑两端镶立侧墙,侧墙柱面镌联:右为“剑气已升腾英名不朽”,左为“雄才虽殒灭忠骨犹存”。碑帽厚重,前后屋面造形,两山横脊平伸,横脊伏卧仰面狮子。盖帽脊顶再重碑脊,碑脊如牌,两端龙头含翘,中间圆宝镂空。镶碑两侧护屏高齐碑耳,象腿造形,镌刻石狮倒鼓。主碑雄峨,更得群碑拥托。碑前石桌高出碑脚,条凳矮于一半,体现出雄主大案的气概。主碑两边卫兵高70公分,头戴平顶圆军帽,腰环弹药套袋,胁挎盒子***,周体立正,森严戒备,凸显墓主威严。两边翅手石碑平胸,记载着墓主功德,增添墓茔蕴意。石桌前面置3个石垫,是为祭奠者跪拜的垫地,显出坟主的尊荣。碑分主次,群石井然,布局大气。
  文革时期,剑雄坟墓遭到破坏,坟茔左边卫兵和主碑右边护耳已被拆除。1987年,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复,罗氏家族延请谷硐摆沙石匠师傅画图按样雕凿补立。2000年,麻江县人民政府将罗剑雄陵墓列为县级保护单位文物。如今,坟后公路边塑立一面长宽70公分的石碑,碑刻“罗剑雄墓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麻江县人民政府”。
 
政要题词
  民国十八年(1929年)春,周西成省长在贵阳大十字举行罗剑雄追悼大会,当时的省府军政要员王家烈、毛光翔、刘其贤、犹国才、黄道彬、阮德炳、廖怀忠、周恭寿等亲临并题词悼念。题词19篇,从不同角度题赞罗剑雄的智勇英烈和切情惜义,内容纷纭,词不重复,句式各异,书法精湛,乃讣文之又一大观。

[[center]][[image3]][[/center]]

 

[[center]][[image4]][[/center]]

 

[[center]][[image5]][[/center]]

[[center]][[image6]][[/center]]

 

[[center]][[image7]][[/center]]
上一篇:罗聘传记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