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历代名人>人物传记

天门老屋咀罗氏人物传志

  发布时间:2010-05-31

 

绅 士

礼内则冠绥缨,端韦绅、绪笏绅太带所以自绅约也。吾族豫章基祖以下秩官选择,暨保奏行伍武士,捐款难以伟载,略举亲属显达者注之,罔敢援也。谱绅士:
珠公    西汉大农令拜相
企生公   晋著作郎  遵生公晋著作郎
颖公    南唐翰林学士
君清公   元吉水教论
一峰公   明状元
公镏公   明邑庠生
公亮公   明贤士习春秋
之朝公   明举人
之彩公   员外郎
懋礼公   清朝议大夫孝行纯笃祥邑来
正墀公   清武进士
家彦公   清翰林院编修
邦彦公   清优禀贤生
秉兴公   清监生
秉玉公   清国学生
秉英公   清田监生挑选腾录任广东番禺县丞
秉文公   清国学生
秉王林公  禀膳生
秉周公   监生
兴星公   署庚东南海县江沛司随甫仁化县
兴清公   从九歌
兴麟公   监生
兴庆公   监生改捐巡枞
兴桢公   邑庠生
兴荣公   邑庠生
兴璋公   监生
兴番公   武生
兴缨公   监生
克亨公   儒林郎
克仪公   从九品
克赢公   国学生
克馥公   六品顶戴
克钧公   云南经历县丞
克乃公   县丞
克惠公   庠生
国珍公   国学生
克勤公   庠生
克俭公   贤生
允鸿公   郡相
允翘公   儒林郎
允朴公   国学生
允彦公   登仕郎
允邦公   国学生
福欣公   登仕郎
福仪公   从九品
福田公   儒林郎
福桂公   登仕郎
福寅公   武庠生钦加千总职
福进公   登仕郎
福裕公   邑庠生
福煌公   太学生
福来公   从九品
福堂公   武庠生
福郁公   从九品
福廷公   监生钦加五品蓝翎
亨振公   监生
亨芳公   从九品
亨惠公   州司马
亨珠公   行政厅
亨达公   登仕郎
雄万公   太学生
亨秦公   太学生
亨峰公   太学生
亨恕公   太学生
亨萃公   登仕郎
亨忠公   清太学生
亨元公   清钦加候选县丞
亨谦公   高等小学堂毕业生
亨蒸公   方言学堂毕业生
亨馥公   留学日本警察学堂毕业生
亨焕公   高等小学堂毕业生
亨熏公   清太学生
亨巨公   预备中学堂毕业生
亨三公   清太学生,汉川杨业
亨墀公   清从九品,汉川杨业
运熙公   翰林院待诏
运达公   武庠生
运道公   蒙督抚保奏赏给六品顶戴蓝翎守备
运敏公   太学生
运昌公   字平章,湖北公立法政毕业,汉川市杨业人士
运纶公   铁路学堂毕业
时利公   高等小学堂毕业师范毕业现任陆军第四团实习官准尉衔

 
老谱人物传

罗母严孺人贞节序 守节六十一年

自古孝子忠臣,多垂光于史策。义士第妇,恒流徽于人间。蓋潛德弗彰,无以励廉隅而表风化。懿行不阐,何由闻阃范而扬坚贞。事乡罗子应骓之母严太夫人,佩母训于少时,兼修四德而罔缺;娴内则于未字,属遵三从而无忝。诚哉!幽娴贞静直堪寤,为思而寐,为服允矣。端庄静一,帝言秣马,言秣驹迨。奠雁及时,飞凤卜吉。调琴瑟之相协,庆室家之咸宜。促贞节而立寝门,喜姑嫜之克食;洁怀卷而登几席,期妇职之无 。道不张,使贤淑妇人,仅得半载闺房之愿;以致坤德寡偶,令操行女子,乃失百年偕老之欢。夜雨青灯,血泪频洒乎孤枕;春风寒食,精白直达乎九泉。卒双燕之舞,于庭而不欲见;悲独鹤之泪,于野而不忍闻。世劲操坚,不惮风霜之苦;形单影只,惟存金石之心。曹瑜妻会刘耳,为誓间内自古奇节;周人妇尚夸肠,以自甘绣阁至今。表贞修介,节稜稜直贯日星;通河狱冰,操凛凛足感天地而动鬼神。幸仗。
帝春之隆吉庆于罔声深荷
祖泽之厚蒸,晋索于无疆。麟趾象贤,凤毛接武。遗一男于膝下,超超脱俗,严乎圭璋特达之姿;育两孙于阶前,矫矫出群,昂然清庙明堂去选。箕袭克继,恍者遣绪于忘堂;再相丞不?振家声于不遂。此皆抚育有道,教诲多方。既曲书乎母恩,又兼全乎父职。淑德永著,媲之陶母柳母贤何多让?马林怕聿,昭求诸靡匿之操能无愧耳!今逢黄钟之吉,咸颂闺秀之贞。眩雪寒梅,冷冷幽香入肺腑;青松翠柏,亭亭孤干异凡材。邑侯赐额以扬辉,戚属制锦而表节。抚姑白发,备尝阻险而操弥坚;矢志青春,几历艰辛而守不屈。梅地属同里谊,通门女节邮闻。用序言以持赠,母仪堪式。垂万古而如新,行见骈臻。吉庆令子贤孙联,飞鹿于殿阁云集;嘉瑞紫泥,花诰吉下分于宫阃矣。
                 赐进士出身兼翰林院学士胡作梅拜撰
                 康熙五十五年丙中几仲冬月中浣谷旦

闺 范

女有四行,德言容功,列女传所载至详且备。后世地志家徙,以节烈当之,失史氏意矣!然班氏为百代女师。
国家所奖者,守志为第一义。自古为昭兹谱,详载节烈。而贤母孝妇,间亦采录,以示鼓励谱闺范。
秉迈公妣汪氏,年甫二十,夫弃世遗服生子,家徒壁立。矢志靡他,勤纺织抚貌孤成立。赞曰:昆玉秋霜,茹茶饮孽。不朽者名,独全者节。巾帼之贤,香闺之则。
兴勇公妣吴氏年三十一而公卒,节守四十五年。赞曰:缅维节母,贞操足旌。青年丧偶,守一从盟。教育二子,勤劳交并。阃范若是,宜敕贞民。
兴纲公妣章氏,二十年来旧即丧偶。抚独子以续嗣,代夫子而终养。扶柏舟以明志,佐舅姑而成家。其训子也,母兼师道殆画荻,当凡遗凤也,守节四十七年。

罗母周孺人传赞

罗母周孺人,罗化于吉之元配也,生子五,卒年九十三。孙十七人,曾孙二十八人。其孙福田从予游,予当至其家,内外整肃,子弟俱恭。维娴礼仅,疑非有善于教者不至此。既而罗生详述其祖母生平,索余传。始知孺人少聪慧端静,言稍长,习女工,极勤敏。性甘洁素,不为脂粉熊,其父母爱之若珍焉。于归后,事姑诚敬,每事必请于姑,虽一丝一粟不自主,姑甚悦之。姑有疾,问视无时,几汤药必自煎调惟洁,躬亲奉侍不假他人,姑益贤人之。姑卒,居丧尽哀如母女,其事夫敬顺如宾友。夫与人有隙,必婉言劝解之,星党无与结怨者。无何,夫年甫三十而卒,悲痛几不欲。既免丧,乃自叹曰:吾不惜一死,念此诸孤不能成人,罪弥大耳!于是毁装治生,理甘淡簿,备极劳苦无倦容。凡姑与夫之生辰忌日,必具香火茶果,命诸子拜跪,己身傍立致敬。其抚诸子恩义,兼尽教养辛劬。渐次毕婚,其待诸子媳慈严并施,服食不异,劳逸惟均,无私恶。媳有小过,必面责之,改则即止,无记念产。子若媳婿,欣然听命。群居和誉,无间言。由是家渐殷实,置田产,广栋守,俨然称富室。而孺人居身淡素,躬先操作,纺绩缝纫,收拾料理阖极,寒暑惘懈也。至是家益丰袷,诸孤林立,乃命止师果诸孙。且曰:耕读者发达之本,衣食既足,不可不使之诵读也。其待宾客仪文周至,肴馔必盛,器具必洁。待亲戚亦如之。诸孙朴秀不一,无不使之读。有稍怠者,不稍恕。亲戚往来,怦意诚挚问候。某某虽幼弱无所,遗然己身至。夫没后,中母家未轻至也。邻里有穷乏叩门者,自量所有,每持升斗同给之。徐谓子孙曰:贫富无常,吾于若非示厚,深知馁人难耳。晚乃谢事,惟令抚孙曾,保护殷勤。因谓家人曰:吾一妇人,所夫既失,深翟貌孤,不能免倾,今可以告亡人矣,吾复何求?但愿孙曹勉于学科,名非所必,明理为要也。其他为多类是,不能尽述,兹撮其要者言之。如此,诚者谓孺人之操行,其足以钜发于后者,方兴未艾云。予为之赞曰:圭璋其德,金石其节。寿高福厚,谁与媲洁。桂笋兰芽,丛生不竭。罗氏之兴,虽比美于吉水秀川之家声,亦何不可不得积善馀庆天道之常?呜呼!孺人没世不忘。
                  邑庠生魏东耀叩首拜题
               大清道光二十五年几在甲辰春月吉旦

赞曰
    朝荣公,妣卢氏,守节三十八年,赞曰:勤俭一生,节孝两就。允矣懿德之佳宛,然香闺之秀宜。后嗣之食报无穹,而君被卵覆泽。远公蒋孺人,家贫,节守三十七年。赞曰:维彼世母,玉洁冰清。所夫既丧,守一促盟。井守亲操,艰辛交并。抚子成立,百世流芳。
克义公,妣周氏,卒年八十一,二子八孙。赞曰:当年内助,厥德永藏。周急恤党,人称贤良。勤勉家道,黍稷盈箱。番然白发,矍铄康强。天以福报,后泽宜长。年届耋耆,寿终无疆。幽娴贞静,永世难忘。

戴孺人节孝传

孺人戴,罗公亦全之妻也。性淑慎,生辰名家母训,内则素娴。自迨奉舅姑得欢心,事夫子无失礼,闾里早有贤声。甲寅亦全公业世。无子,孺人不纳勺饮,痛不欲生。族众劝立胞侄允启为嗣,且谓之曰:与其为烈妇,激于义气,不若为节妇,而之矢靡他也。孺人恍然悟,遂强颜不敢。重舅姑,复仰事俯蓄,务习勤劳。昼耕夜作,篝火中纺积不稍辍。难室如县馨,究不以贫  易志。且斋戒沐浴,含辛茹苦,数十年如一日。真可谓柏舟之操,与其姜相颉顽矣夫!孺人瑰节奇行,本非家庭之幸,而既不得已而然。亦当阐幽光而发潛德。予忝属葭未颇悉实事,质书数语:莽苍苍东海兮,泱泱孺人之心;坚金石兮,节励冰霜。山高水长兮,并与日月争光。
古蒲阳胡承尧韩丞氏拜撰,覃恩刺封赠安人妣刘氏,允翘公之元配也。卒年七十一,子三、孙七。幼娴姆训,于归后,所夫既失,奉亲甘旨,媳兼子道。训子耕读,母兼父道。身任家事十七年,田畴堂寝较前益恢。殆巾帼而须眉者,岂第如诗所云,无非无议,惟酒食是议哉?
宗元公严氏,守节四十六年。赞曰:幼习母训,开年于归。孤儿甫育,哲人云萎。身任家事,坚节不回。慈严教子,断机芳规。茂春公妣张氏,夫逝。年甫三十余,一子呱呱,得母庇佑,子成而家业复兴。姆训娴熟,妇德克彰。治家勤俭,教子贤良。怀清履洁,俾寿而康。应标彤史,百冀流芳。

甘孺人传

节母甘孺人,明进公之元配也。幼仰母训,习内则,不苟言笑。于归后,理中馈篝火,纺织克俭克勤,相夫子无史礼。无何,明进公下世,孺人年二十七,悲恸欲以身殉,回顾夫弟既诸孤皆襁褓。遂泣而言曰:吾不恤贱躯,念若辈就养无方,一死弗能塞责。于是毁庄折奁,甘淡素,亲种作。辛苦备尝,家乘告竣。长君恭群,述孺人告节,索予传。予即聊传大,以备他日尤轩之采。赞曰:守贞何烈,心肝冰雪。 狱静镇,孺人之德,松筠坚贞,孺人之节。求之古人,不可多得。后世子孙,胡可使淹没而磨灭。
                      族弟福善庆之氏谨撰

节妇行为张孺人赋

系州司马罗亨惠先生德配。
白鹿松卓,不朽瑶池,雪洁不垢。吁嗟!龙冈张节妇,解自夫初病时,殷勤相待,有谁知苦心?书妇职,恐惹父母悲。解我生不辰,望夫石公,寡虎鹄朝朝,孤鸾凄夜夜。解夫死无子,尚有独子,视如己子,报我夫子,夫子含笑黄泉里。解对寒灯,心皎洁。听凄雨,肠断绝。吁嗟!龙冈张妇节,解酋车于采之姓氏俱芳,彤管遗徽报龙章。吁嗟!龙冈节妇张,载之谱牒,以发潛德,而表幽光。六解。
                           邑庠生胡子明拜撰

尚迪公传

公讳以万,字尚迪,业儒未售,其生平行事亦烟客。岁秋,予采访沔邑之北四合院主承名家所藏抄谱,盛兆公迁景陵后,来历明晰,览毕篇未载公名。予询之,云:公设帐时所录,夫在百里之外,而不忘百代之上。此其敬宗收族,乃仁人君子所为也。况迁徙单徽,诸谱各而公独详。谭洲一支今始归宗,匪公之力不至此。予乐述一节,为后之缮写谱牒者劝。
                  民国巳未年  房曾孙福善庆之氏谨撰

思全公传

思全公讳克凌,昆仲四人,公居三。生平孝友异常,事父母怡色柔声。处兄弟式好无犹,其温和固彰明较著者也。及分理家务,业效陶朱,夙工计算,询贸易中巨擘焉。而且处正待人,直排难解纷,不遗余力,乡党罔不率服。性嗜酒,每每有会兴造酒饮辄尽,期在必醉。其胸襟坦荡,初非尘俗所能累。虽公近湖居,向因其水废圮未免迁地为良,卒难恢复前业。而公子纪堂货殖屡中,家计日丰倍,分榆故址,壮堂构大观。祖武克绳跨北,殆谓是一公其有,知当亦相慰地下矣!予忝属遐孚,颇识行实,遂援笔而赞曰:仍其故智,率其本真。外方内直,离俗绝伦。受人以德,克己为仁。作楷模于当代,应佑起夫后人。
                民国巳未年 应邑贡生感表弟胡椿龄筱昆氏拜撰

名益公传

传者,何以表其实也,表其实也者,何约生平行事纪于帙,俾后之览者,概然想见其为人。若族伯名溢公,质直而好义,幼事诗书,克敦礼让。稍长督家政极勤俭,一门和顺有孝友声。遇族中修词纂谱诸大举,咸力任不辞。邻里婚娶或力绌者,是周继之。人有忿争,得公一言即冰释。他如置河渡,葺桥梁,公之力居多,而志弥谦,心弥正,其天性然也。公年近古稀,竟赴玉楼召今数十年矣。父老纵座公之轶事,每称道弗衰。淑配张孺人,端壮静一,姆训克娴。夫子如宾友事,公姑得欢心。持家井井有条,公经营缔造皆孺人内助与以有成也。现年九十精神强可卜期颐。嗣君福宝,老成持重,足继家声。家孙亨峰,业儒,公所钟爱。迄今教授乡塾,兼理族事,犹是直道而行。余务农商,均能振作有力,翌日之发达讵可量耶!爱因家乘将竣。予不揣固陋,聊述大各,以志不朽云。
                  民国巳未年 族侄福善庆之谨撰
修德公传

公讳树楠,字修德,允朴其谱名也。幼贫而质颖异,于书过目成诵。为文出入经史,应童子试,继以国学生试南闱而竟,屡困不一售,遂绝意科名。聊寄货殖,家道蒸蒸日上。此数十年,缔造若何,丰厚若何?或者可以传。而不知公之可传者,不在此也。公有至性事两得,前人得欢心,侍疾则衣不解带,居丧则哀毁尽礼。伯兄有足疾,公督家政,克俭克勤。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传曰: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家国之间,理一分殊。公之服劳,以启昌炽者,固在是也。迨析箸后,即一杀一尊,必欣然与共。饮食间,和蔼可掬。观公之行,而孝弟之必油然生矣。公家教谨严,训子有方。先器识而后文艺,谆谆恳恳,务欲由根底发为词章,而复以银黄金紫欣动之。但家计旁午,未暇口授章句,点鼠丹铅立家。垫延师友,必情文兼至,无稍懈。以视素封家,不知诗书,徙以数十斛麦先生。而又局束之者,大相径庭。且不欲以琐屑细故,扰后人读书志。故一身担当几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族有大事,必首先倡义,竭义捐资。尝自言曰:我愧不能置义田效范文正公所为。而建祠以敬宗,修谱以收族,是吾之责也。咸丰辛酉间,与族福田先生,经营编纂,两举皆底于成,以故人益敬,而公之仁孝益彰。其与世交也,物无所忤,然和中介懔然,难于以私。以此楷模,乡曲薰其德而善良者多。即偶有斗,争得公一言无不服,曲直可不质论者,比之后汉王彦方焉!又况好施与,施惠无德色,尝有借青蚨若干,至久未尝归赵。而公或舍息求本,不肯迫之。使不得甯甯者,非心之后,易克臻此。下而至于人所不经意者,莫婢若也。颐指气使,恒情每不稍惜。又或贪取重贷,以朱家奴出远氏适者,豪右之故悲态也。公自兴隆后,藏获不下数十。辈未闻一粥为人妾以取赢余者,此中之悱恻慈祥,不啻以儿女之心待之。其天性之仁,又何如耶?嗟乎!世之贸易者岂少哉?世之始贫终富者又岂无人哉?高居环贵,大率以聚财为念,及坐拥厚实,不免骄奢淫欲,或土木贵以为华,衣冠比著以自侈,甚至豪气逼人,欺凌吕里。而盛衰无常,再过而为墟者所在多有。而公之承先启后,处己待人,与夫持盈保泰之心,无一不从学问来,以发挥于身世间。即谓家起于亦当与端木氏之货殖并论。若徙以贸易,目之亦浅之乎视公耳!公精易学,尤善生冠克制化常,与术数学游览山水而得一地,以厝祖父之安。即使异日享积厚流光之极,不禁登其垄而仰叹曰:绿绿葱葱真佳城哉!吾亦终卧于此乎?孰意神动大随,不数日而公竟归道里矣。公配卢孺人,贞静淑慎,不尚华饰。奉上无下率,井井有法。内助之贤,里党布为美谈。子四:长君炳魁,入西庠,加捐千总;次永霓,三永梅,皆补弟子员,予为总角好仁;四永仁在均与孙亨馥、亨煜以予游喜,其头角峥嵘,学虽未就,成材可卜。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予尤为公企望不置云。
                 民国巳未年 邑廪生渊感侄胡壬林拜撰

允朴公传

允朴公,字修德,予族叔也。幼同孰。性节俭,理族务极有担当。祠字谱牒,再三修造,不敢告辛。祭产、柴山、渔湖筹画尽致,及一切文册、约据罔弗。心心相印,秉公持正中,精明中寓诨厚。济困乏,解忿争,戒博奕,乡里咸散敬畏之,且悦服之。精神强固,应蒺上寿,胡未及古稀而辞世?使予临事傍徨,筹商无侣。回忆音容,寝食难忘。子四均列庠序,荪枝林立,厚德获极,询有徵也。兹因续谱告竣,特表其实,行弁诸篇未聊以志不朽云。
                 光绪癸已年 族侄福田心农氏谨撰

修德公传

公盖闻修德必获报,作善能致祥。事有固然,理所必至。予徵之太岳翁允朴罗公而益信矣。公生平修身齐家,接人处事,指不胜屈。惟急公善彰,彰在耳目间。岁壬午大水,越己丑更胜。其公族济外,于垸内隙地广种菜籽,俾赤贫者得以菜蔬度日。虽邑侯邵公平耀贷赈,而远处避隅就养维艰,未若公之一举甚善也,建修垸堤暨豆闸,首倡其事,水旱得以有备。且酷爱诗书,隆重儒。予尝至公家,谭坐竟夕。选制艺中,清直雅正,为举业模者。指示叔岳等,及予今诸君均列庠是其极也。节录行状叙次于左,予敢有溢美乎哉!
              邑庠生感孙婿李延福频者首拜撰

福田先生传

修祠纂谱,和衷共济。国家代有从未有一人任其事。一而再,再而三,阅三十载寒暑而罔懈者有之,于房兄福田先生,始少时,与予父朴公从邑贡生刘椿夫子游,互相抵励,争自濯磨。识者以远,到期然数奇,屡试辄蹶后,试南闱亦不遇。迨台燹水患迭经,遂举子业,理家政,课子侄,从不少宽。且于课读暇作后,布闻倡修祠字。前此族中老虽襄厥事,而叠兴叠废,靡有定处。先生乃卜地巷东,重建祠焉。减食损用,一洗近世挥霍之习。因规模湫隘增睡拜厥厨房,木屑竹头皆亲自检点,无倦容。其纂辑谱牒。采访各支,独行踽踽。旧帙残缺,澈究根底。累月穷年,共抄十六部待梓。间有名失派、妣失姓,先生隐伤之,莫可知何未见。几远族蒲邑持老谱,至源流世系至悉且详,先生犹未深信,遂亲往蒲嘉衡冒霜跋涉山水,适遇江涛汹涌,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苦不堪状。领归大谱,各房分藏后,天汉沔三邑合修。愈任其责,不敢告瘁。岁乙亥谱告竣!距今廿年,先生仍举行续修,阅数月而谱成。总计生平三次修谱,立族规,序昭穆,其惠我族中者何如耶?至于排难解纷,恳切在抱,犹其余事。况年近耄耆,起居饮食,宛如少壮。仁者获寿,理固然也。惜予父见背,未能共理一切。先生悼之如失左右手,其心性和平,天真烂漫,未有出先生之右者。明德之后,必有达人,予且拭目俟之。
                光绪癸已年 受业福善谨撰
允章公传

余襄见罗公允朴先生时,听其议论之雄伟,观其容貌之严峻,慨然思苏子由见欧阳公故事。然每谈次辄及允章公允朴公史也。幼督家政,虽水患兵燹迭经,而善体父志服劳不告瘁。俾允朴公得专志诗书,每上学时必亲送往。虽薪桂米珠,供给不吝。以视手足,罔顾硕者。晃帝霄址,仁孝若此,古之与古之人也。嗣后口繁析业,允朴公赀累巨万,公亦家道日昌,借贷者欣然予之。有借贷作婚嫁具衣食资者,益坦然忘之。然性刚直,遇非礼者奋激不少宽。家训谨严有法。而嗣君等文秋学武成名,耕田贸易皆蒸蒸日上。子继孙绳,益守其法不懈。今允朴公已去世,九原相随当亲厚如生矣。予列葭莩,未悉颠末,特以公之治家勤俭,秉性正直,彰彰耳目间者,洵足与允朴公配,并传不朽云。
                    邑庠生 再侄子胡子明顿首拜撰
                      光绪十九年仲春月 谷旦

国安先生传

国安罗君,吾总角好也。幼攻读,颖悟绝伦。缙绅先生辄大器目之,竞以家计分理,其志罔懈。纵儒业未成,而经济才猷。不惟治家称善,即推之治世,亦绰绰其余。慨自壬癸迭经岁凶,薪桂食玉,人民转徙流离,苦不胜言。越已丑岁,欠复。然两蒙上司轸恤,而地僻人繁,未必怕施能博所济能众也。幸君疴疭在抱,不忍生灵饥溺,出力拯救。力请平 于庐,市蝇沐泽不庶,人心不致惶惶矣。独君以不官不史之身,当此平 重任,势迫不能刑驱,亦不得而其区分布置,每仓转米万余石,每给数万人,卒能有条有理。俾老幼咸颂德而歌功。办理两次无一失豆。君之声施有以致之耶!督抚以“急公好善”四字奖君,而之名著于远近矣。然君子身手好施舍,喜节俭,承先永后,忠厚待人,种种盛德,难以枚举。如瑾以乎耀知之抑又陋己。究之“急公好善”四字也,所包其甚广,谓以此四字加奖其一节也,可谓以此四字总括其一生也。一无不可因弁数语著于家乘,令后世子孙无忘运云尔。
                                      侯选儒学正堂叶文澜拜撰

卢孺人家传

世有牛衣椎髻发愤,而致万全,而约不成,而丰不资,有之乎?有穹则鹿车独帝,亨则鸾镜分照,而心不忌,而口不沮,有之乎?有子孙林立,声增势长,秃襟绩作,煦煦而爱人,有之乎?之数者,虽素所号,丈夫读书识道理犹或难之,而况靡然巾帼者欤!以吾所闻赠翁:罗君夫人卢氏则庶,于是,初,余与罗君为通家交,因得悉其宜人家世履历。卢氏故竟陵右族,业耕读家,肃然宜人。既适君,时君方肆力宜人,锐然不关以家事,独身筦风,外政井井如也。久之,君废读而贸,居奇累巨息。宜人当身先仆,汲汲如也。已君纳侍者为小星,举一子,抚如己出,衣履议耳相携革著无少靳,坦坦如也。晚三子,以次列赏宫随例得,甄叙诸孙,男女十余人,婚娶率世族。宜人执勤不辍,广爱粥恩,衣搜句 ,分豆唯恐不周,劬劬如也。诸子弟既以业世其家,或恶世俗屑屑相鄙夷,或扶其人闻闭目摇首,惟恐伤触人,怛怛如也。当是时,宜人年七十,称老婺星。族党戚里,朝夕起呈居候欢颔。为饲哺资者且十人,而宜人不隐无啬者。不刺下,不谍人,喻喻喁喁,与世为储。见死灰而嘘,而不复问其终之所知。予故次而传之,亦欲使罗氏世知有内助焉。
                        眷世弟周朝宗拜撰
                      光绪十九年仲春月 谷旦

张孺人传

诗之教妇人者曰:无非仪食酒性是议,毋父母贻罗周子,反复之而叹曰:嗟乎!地道无成,诗人之咏如此。然则妇人之忠其不赖有矣夫!虽然有进酒食是议,议之中有作用焉!毋父母诒罗,母罗之实有功夫志行焉。然则妇人之善,又容可不纪耶?罗子吉臣,母张孺人。吾不知其于诗之所咏如何?然闻罗子家寒,素大父治家严。儿胜衣以上食,其勤母以方开。然舅姑每语于人,有欢容。意得无母之能为乎?吉臣父为人性疏散,喜清淡。身虽在田乎不匀夏,尤钮物而乎生。养育子女未当,以家事见拙,意得父母之能为发乎?吉臣兄弟士、农、贾不一业,而款颖益亲。诸妇操井臼,勤织纤,相得如宾友,室中不闻勃溪诟谇声,得无母之能率下乎?今之俗妇人,不使知书,故幼不闻阃训,长不诵内则。母自意而媳、而妻,而母虽无可指之善,而观于其舅姑夫?其子若妇,无不可悬揣其善,诗所无非仪哺酒食是议,毋父母贻罗其几谓是乎?其又是说焉!今吉臣兄弟家道蒸蒸而日起,堂上视膳数十人,母分甘不能举其名。语云:不知其母视其子不道,知其所修,视其所享,今母之所厚矣。然其所修不愈可知乎?因为之说,以为后之修内职者法。
                      川邑庠生周朝宗拜撰

仲儒先生传

癸卯岁,谟馆罗静先生家,越二年丙午又馆之先生家,皆仲儒先生昆弟也。每课罢先生辄过从,谟见其曰言论丰采,卓然有古名士风。而处事明通,又非迂拘不达时宜者。比喜读书,不求甚解。古文词下笔立就,语语悉中肯启。当灯施东时,谈及孔孟治之道,唐宋大家之文,竟夕不色倦,其人成败与事之先后缓急,如烛照计数。而龟卜事无不验。壮论之余,同以游,唐即蹙蹙寡欢耳!先生一言,莫不破为笑。族而居者数百十家,有忿争来诉者,先生必双方譬晓,摈而退,无左右袒。虽时人比之王彦方、陈仲弓,而地方排解,城阙乡村悉以推伯兄。先生殆君子儒乎?昆弟四,先生其次也。其前甫修德先生以财雄一乡,先生少时试,辄冠曹,光绪己卯补博士弟子员。先生以英锐之姿,父兄之贤,勤勤恳恳,虽千里从师不倦,其志气远大,欲以博士老也。乃先生雅不与时合,而时不与先生合也。入乡闱荐而不售者再。倦而家居,布衣食。主持家政井井有法,且时而草服冠,与庸作共甘苦,深有陶潜带月荷锄之概。当见有席丰履厚,高谈道德,不事生产而生计日蹙者,则慨然曰:坐食山崩,天下有如是读书种子乎?故其教子孙也,亦以治生为本。先生性悟淡,与世无畦丁。族中公产与他姓牙错,终先生之世待人忠厚,概不可知。先生常对谟言:儒而不时,儒之蠢也;儒而过时,儒之腐也。蠢则害人,腐则损己。不腐不蠢,乃为真儒。吁!先生此言,虽为天下后世道及,究属先生之小照也。先生讳咏霓,其字也没时乡党称道弗置。
                    世愚侄周兴谟显文氏谨撰
                    时民国八年仲下月浣之三日

先严福桃公传

严君讳松柏,派名福桃。少岐疑,喜讳书。于四书五经略知端倪。长卓绝,迥异庸,识者以远期。无如家道微弱,弃读就耕,不克充其志。加以中年运蹇,惨遭蹒跚之疾,躬耕力作殊觉艰难,然为还以难而稍懈其处事也。财每苟得,难毋苟免。救人患,济人急,疏财仗义,有祖父风。尤喜岐黄术,诊视疾病夜不辞劳,人多德之。至于仁孝居心,待弟兄以友,课子侄以严。邻里间莫不称道弗置。乃天不假年,于前清光绪壬寅七月寿终。年未及殊强可哀也己。
                         男亨谦敬记

相德公传

公讳相德,谱名允绪。少时家不充足,乃俭约自守。寸累铢积,渐臻小康。于是置田产,造栋字,席丰履厚,无骄矜态。为人慷慨正直,任事不避劳怨。族里有贫乏不能自存者,辄量周急,无吝色,亦无德色。业岐黄,专精牛痘。有延请诊视者,欣然慨诺,徙以往,不少奄迟。一药而愈,并不索值,乡人多德之。无何,坎坷叠遭,膝下三子均短折。中年抚长孙,又不禄。宜天下之报施有德者耶?幸而次孙享芳、孙运乾撑持门户,大有日进无疆之势。公之忠厚到底有报。吾固知天下不报于生前者,必图报于身后也。况前此协修谱牒赖公之力,继而继修公亦与有劳。兹则谱又续修,公谢世有年矣。谦披览谱帙,不禁帐想其为人,屏去铺张,略发潛德而阐纪幽光,用以志不朽云尔。
                        堂侄孙亨谦 敬撰

亨名公传

吾家由江右迁楚之天邑养马咀,至之汴公复徙沔邑,传十世,讳亨名者即先君子也。方七八岁时,两亚父尤在襁褓,显祖见背。妣氏杜,青年苦节,曾祖父躬助抚养以长成。年甫弱冠,适遇凶荒。曾大人力就囊颓,即一身经营家政,课耕之余,兼谋业。举家数口得免饥寒。后虽与仲叔等析分居,亦为代筹生计。故兄弟三人半农半商,颇有蓄积。公秉性刚直,并慷慨好义,里中有戮辊为之排解,尝捐资以寝其事。遇人有危险困辄,辄不惜解囊周济之。其完全骨肉婚烟之分离者,不知凡几。且世居邑之北区,地势洼低。上游图占消浅水道,屡肆拙堤害,垸民不堪其苦,公乃奋然督费起诉,自县而府而省,遍历陈情,理遂得直。总计阁属五垸不蹈其鱼之患者,皆公之赐也。及至暮年尤乐善不倦,实繁有徙,其入而在舍奉守先人丘墓,不稍懈驰,每逢佳节必亲率儿孙辈洒扫献酬。又因宗祠穹隔邻境,购地数亩捐作祭田,以补春秋享祀水阙。昌不肖,半世读书未能自致,显扬恢振前烈,有负厚望多矣。而要之先君子之嘉言懿行,终不可泯,兹当族谱重修特传数昭示来兹。他若铺张夸大之辞,皆略而不书,惧失实也。
                          男运昌敬记

万孺人节传

妇人之道从一而终,节固其分也。从未见有孤觅食,转徙游离至一而再,再而三,其节最可怜,而其志不稍挫者,愚于我族福臻兄之德配万孺人得之,时己卯福臻兄谢节,孺人矢志靡他。抚貌孤报夫子原不足异,所可异水患叠曹,忍饥耐寒而驾一叶水艇采茇数百里外,若澄湖、而汈叉、而洪湖、而青山,几经艰险,犯霜露以果腹于水草之实,而不以为苦,抑己奇矣。常遇大雪坚冰冻舟,炊断数日乃煎洋作以哺儿,而己不觉馁。得非尤人所难了能耶!丁酉麦双淹,孺人携子由沔阳转孝感,力庸捡乞,海祐石烂终不失操。裕后光前,虽茹苦而犹甘真,古巾帼丈夫之俦欤?夫苦尽回甘,天之所以报施善人也。辛癸年丰,造履落成,天寒指裂,竹木砖石皆手转运。孺人处引此顺境,劳心犹复劳力,勤俭之习,固由天性使然哉!视彼家道小康,惰四体而超安逸者,纵守志堪嘉,奚帝霄琅之别。兹因续修家乘,闻其节可传,惊其苦节更可传。谨序略以志不去朽云。
                          福善庆之谨撰

熊孺人节传

节母熊孺人,心明公之配也。性沉默,寡言笑,温和端庄,人望而敬之。处事任劳任怨,悌姒服其量,相夫子曲尽情礼,无失德。岁乙酉,心明公业尘。儒人勉抑哀毁,以抚貌孤为己任。于是茹苦动作,身无衣,食不谦味。俭而勤,俨然巾帼而鬓眉矣!夫久病无孝子,孺人待姑病,汤药亲尝,污秽亲视,不诿弟妇,数年之久如一日。世同宁有此孝男乎?值乙未至丁酉水灾三年。二叔业儒,不克嚷助力作顾之。乏赀费尽艰辛,急谋觅食之方。初至孝感捡稻,继转应城,署蒸寒冻,苦可胜言。及归割草售薪,至斗转河横。碗粥哺儿,自啮菜羹,无非为罗氏一块血肉耳!遗年辛孤,壮授室添孙,孺人含饴自娱,应亨遐年。胡为丁酉腊月一病而遂乘黄鹤仙游乎!然享寿六旬晋七,苦节三十四春。致吉嗣诚朴俭勤,家道日裕,是孺人之教耶,抑被苍之极耶?
                                                 福善庆之谨撰
张安人节传

罗母张太安人,汉川张名魁公之妹,亲家省三兄之祖母也。也三兄不以福浇陋,将家事兴衰,举太安人之艰辛,一一缕述,福闻之始末。天之升安人与寿俱全。安人之处世,甘与苦备历十八岁。于归豫章郡相允鸿公,佐理家政,有条不紊。年二十生子福仪公,举家庆幸,渐臻佳境。不意允鸿公染疗毒不愈,大故猝遭,从此家中内外惟安人一心筹之。尝苦地居洼下,村前尽属泽国,鱼蝦微利。谋生不易。因而忧孤子弱媳,觅一干净土,勤耕种,理园圃,东作西成,绰有余裕,气象为之一新。况安人节烈成性,举止不苟。其于义方之训,不以独子稍宽,欧母画荻,柳母和丸,严而有法规。福仪公少年老成,秉性忠厚,知化导深纯,故能善体安意,勤俭为怀,更留意于商贾。始与舅氏夥贸榨坊,渐有起色。继与李姻家合贸,日见丰亨。终则另起榨屋,不欲依赖于人,独树一巾杨聿。新与张李二姓并为一乡之望。安人见之,当亦欣然色喜。孰知福仪公以操劳过甚,素有咳嗽疾,庚寅年闰二月三十日一病而逝。安人于此不以家声为念,而以丧明为忧,始则代夫。孙子继传,为子育孙。总计三世,伤残二代。虽孙五、孙女二,其中随而折损者亦不一。家运偃蹇。省三兄述此亦觉黯然神伤,安人其能含饴为欢乎?幸而三兄笃谨人也,仍以公之心为,即以福仪公善事安人之心为心。安人为罗氏卢深且久,身非金石何堪累胜?嗣后家事省三兄主之,勉强支持,令安人稍为息肩。辛丑正月八十寿诞为安人请六品封典,并旌表节孝建坊入祠,以为安人慰。安人其可逍遥人间乎!至甲辰年十二月老疾不适,享年八十四而卒。先数日与省三兄叙己生平行事,并嘱省三兄为人以忠恕本。见戚族邻里有困乏不足者,宜周之给之。至于居家谨守田园,教养孙子以求成立,不使尔祖门户一朝顷覆。不然我一生隐忍,甚为无味。至今人丁繁衍,皆安人厚德之报云。
赞曰
人有至情,天怜奇节。志矢青年,发森白雪。辄性贞娴,豫章风烈。子孝孙贤,冰清玉洁。坎坷叠遭,桂兰半折。费尽苦心,维持意切。花诰封荣,含饴弄悦。旌表门闾,咸钦绰楔。
                         姻再侄李延福谨撰

陈孺人节传

罗母陈孺人出自名门,幼娴母教。十七岁于归亨三公。公以年富强,志在诗书,负笈天门白湖口,从张先生游。攻苦过度,致湿热诘疾,二年余而逝,孺人悲痛几以身殉。然当此时,张太安人年高,舅姑亦具庆。一朝忍心,何以对高堂两世孺?强抑哀思,对高堂仍守常规,不使两世老人频生念生念子之恸,朝夕奉养尽妇职,即以尽子职。孝敬天成,人所不及。又念己无子,抚夫四弟子为嗣。教养兼有,方十余年来无闻言。性情严穆,凡家中人等偶伤风寒,惊恐从事不啻己疾。勤劳中馈,未常稍怠。奉老以诚,恤幼以慈,必发以安全为快。平居举止不苟。妯娌中祁祁然同苦乐,米盐凌杂无勃溪声,和气致祥易,家人卦云利女贞非虚也。然能尽者人事,而叵测者天道。孺人素有心腹热疾,每欲致清谅散。甲寅四月天气甚烦,忽染疾十余日,时昏时醒,夜间至溪边溺毙。生死有定,非投环赴井,忍心害理之事可比也。闻人言孺人常与比邻老媪谈心共话,露出愿死二字,是孺人素有殉死之志,今因疾如此,可以全节也。不殉死,烈无从见也。噫!人敦不死,恐不得其所。今者孺人之死,谓节烈俱全矣。
赞曰
枝剽柏劲,节老竹苍。苦衷贞洁,巾帼贤良。勤劳中馈,孝敬高堂。爱育犹子,旌表豫章。心盟白水,性傲秋霜。义门雅范,风烈纲常。青年守志,彤管流芳。仪型在望,百世名扬。 
                         侄婿李鸿矩谨撰

刘氏节孝传

夫两间精华之气,钟于男则为忠为义,钟于女则为孝为节。然则忠孝节义谓非撑天立地之柱哉!吾妹志成姑,生于前清同治己巳年。胞叔登仕郎桂樵公之女,应邑孝廉方正丁寿台先生之女甥,庠生丁九香少先生之表妹。幼娴姆教,婉婉听从。许字于世戚州司马罗福田先生之孙炳全者。先生少时尝员及家。与承信校尉伯父免旗公、奉直大夫先父最臣公同学数年,而祖姑令吾妹为先生之孙媳。是朋友而姻亚,姻姬而骨肉。言其忍,更甚于言者。器其夫,而未敢发其声矣。孰知妹于戊戌岁遭家不造,蹇及妹夫。如太白之捉月难招不返之诗,魂似屈原之投江,长有波中之义士期时,吾妹泪已成冰,人将化石,欲毁身以殉夫。堂前尚有两世尊人,若偷生以存世,膝下还有周岁黄口,于是心坚似铁,义重如山。因思其夫而未敢发其哭,更有甚于发其声者甚矣!吾妹亦良苦矣。昔吾曾祖母李太安人,生伯祖及祖姑母与祖父等三人。曾祖早逝,曾祖母励志冰霜,经当道王学使旌奖褒扬,详载邑乘。祖姑丧偶,曾祖母时以“血染山河草木香”之句勖祖姑其节乃成。义二姑母为川邑赐进士出身诰授中宪大夫李采姗先生元媳,邑庠生子踌先生之妻。早年夫配祖姑时,以内则女箴训姑母,姑母年六二而旌表于京师。吾尝闻姑母屡以曾祖母及祖姑母守节之志。吾妹亲领姑训,矢志靡他。举凡事舅姑以顺,待妯娌以和,治事以勤,居家以俭。与夫耕稼纺绩睦邻之道,无一赖姑母之训诲者。今吾妹年逾大衍,男孙绕膝,女孙牵衣。家颇小康,彬彬然有陶母崔氏之遗风哉!
                      兄兆义镜轩谨撰
                  时民国八年岁在己未仲夏日 谷旦

胡宜人传

福往来岳家三十余年,于岁时伙腊侍侯岳母,胡宜人只二十余音容品貌。其嘉言善行,不禁抚杏卷而生感。十八岁于归岳尊,虽为甥于豫章郡,而高堂奉事,不以舅氏平日之爱怜稍怠。斯时太岳尊整理生意,勤劳不辍,外事日繁。而内政和则太岳母分之,宜人俯首赞襄。左规右矩,井井有条。性笃孝,深得高堂欢心。岳尊以内助得人,无室家累,从净潭严先生游,于同治壬中入武庠。至光绪癸未年荒,纳粟助赈,奖以千总衔。宜人亦膺五品封。鸳鸯福禄,人咸慕之。岳尊生平轻财好义,见戚族贫乏,推解不厌再三。加以宜人闺中劝善,脱簪珥以无辞。长此好施,指廛因而弗惜,宦人之存心良厚焉!丁亥初,尊至襄郡纳副室戈氏,为堂伯万允公继嗣计。门祚复兴,冬腊斯庆衍,非宜人惠以逮下何克臻此美景。庚寅春,福错礼成,夏游泮,宜人掀然,更勉以勤学。然光阴虚掷,抱歉良多。常见宜人处世,性急志刚,与人坦率。虽有怒而不藏怒,亦有怒而不宿怨。中馈贞吉,妯娌中祁祁然尊而敬之。居家以勤俭自持,冬月田功纺织不暇。每遇二麦将登,戴星出入。夏日炎热,不避艰辛。即壬辰年天久不雨,福往岳家问宜人何之?佥云:往某田观稼。及归来日已西落,何其苦也。是年十月,为舅弟亨馥娶韩氏。每与福言,我一生生育子女不少,成立者仅一子一女而已。子要赴学,女又远嫁,甚觉寂然。虽姑恤为怀,亦不能遂我愿。丙午春,舅弟出游,东送学成后立己商:奉委县署,调查各处风俗户口物产。新政昭然,为益不少。虽独子不得稍宽其贵焉。数年来,内外生孙十余人,福家亦秩然有序。宜人教训有方,两家工荫其含饴以自适乎!何意?庚戌二月,一病不起,享年六十而卒。宜人生于同邑西胡家湾。女一,辛未年生;子一,乙亥年生。至今家声美布,俱守宜人之规范云。
赞曰
德植豫昌,芳流老屋。秉性刚严,持躬静肃。孝奉公姑,恩周戚族。葛田桑之,仰瞻戮木。桂子香清,桐孙秀毓。福衍鸿寿,荣增象服。花诰尊崇,徽音安定,风规杏卷芬馥。
                                      邑贡生愚婿李延福敬撰

先祖考心农公传

世之临大难,当大事,任大劳者固不少,然往往一经交适之声,即心灰意冷,退缩不前,求其有坚忍之性到底不懈者,诚百不得一焉。而惟我祖考福田以庶几兼近之。祖考讳福田,家心农。幼而岐嶷,长而豁达,居无几诈。立身尚俭朴,感事不避艰险。待人即以真。当祠字继修之年、与谱牒创修之日,五谷丰登,百物凋零,我祖以一身支持鸠鸠材,各处采访,无不井井有条。经费点滴,归公擘画,不遣余力。甚且枵腹从役,星夜奔驰。间或因事冗忙,不能归家就餐,在祠祗凑一粥耳。如此任劳之人,天当优其境遇,乃昊天下佑,降祸于主器,长子遭家不造,谁能堪比?讵知,达人知命,祖刚曰悯,予小子之不禄,固我之不幸然。天下事不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我心卒之。劳瘁不辞,竟将祠字谱牒两全其美。噫!在他人处此鲜不视为畏途,中道而废,孰能尽完全之责哉!迄令于今者,见此庙貌巍峨,览兹谱牒昭著,谓非我祖劳怨不辞之力欤!兹当续修告竣,吾不能不神驰心伤,有念于我祖之苦心矣。用是吮毫濡墨,而略述我祖生平,以为之传。
                        孙运敏炳坤刊敬撰
                       民国己未秋月 谷旦
光周先竹传

福来先生字周,明之执友也。继与先生侄结秦晋好,文字姻娅,良非偶然。随家父馆谷先生之族祠,前后十余载,早悉先生之生平。已未夏,明游官古闽,得先生邮函,以诗命明,明不敢辞。忆先生攻读廿载,穷经博史,尤喜诵唐宋诸大家诗,而能窥其奥。性嗜酒,常解衣狂饮半酣,击磐为节,长歌慷慨。以故轻业荣名,不屑应童子试。惟与昆季辈序天伦乐事,持鹿尾高谈,齿牙间铙有余芬。且襟怀坦荡,不设城府,故与人无怨尤。最喜贵造举男,前年已抱孙。古稀老翁得遂含饴之乐。天之报施善人固不爽哉。
                         娴感侄胡子明拜撰

祥云公传

士君子不得出而国,亦惟勤施家政,使一家率从无违,所谓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者,其本在修身也,若罗公亨振有如是焉!公性勤敏,课书之暇,手不释卷。前清行科举时,率政力于诗赋,文字冀博一时之荣以为快,乃屡试不售,砚田亦有恶岁。不得已田渔并营,身虽儒然不囿于儒也。戊辰岁族中创修谱牒,赞襄盛举,以敬宗收族为职务。且保卫祖国业,尺土不肯让人,故洪堰起诉,公名冠首。审判几次,理遂得直。越癸巳续修谱牒,公文遵行此数曲不忘其祖,可谓务本之君子矣!有子三:长运义与三子运文,均叠失匹偶。长孙梅仿亦断弦。公之道遭家不造,似乎逆境,而顺境少也。然忠厚传家之子孙辈,率由不忘其行事,亦犹公在世之日也。公平生为人予早悉其大概,今值公族续谱,不揣剪谨志之,以抒钦佩之忱。并继以赞:
赞曰
乐道安贫,完壁归真。士农力行,备历艰辛。德馨宗祖,训垂子孙。寡尤寡悔,庶几斯人。
                        姻愚弟严镇东拜撰
                       民国己未年秋月谷旦

耀奎先生传

轻佻者,不足以当家事,更不足以语族事。吾房叔耀奎先生,为人老成持重,家规井井有条。族中一切有远识,极有担当。每遇外侮一至,即先与前辈长老相筹商量,深恐为外人所挟制。以及湖北柴山麦地界址丈册,无一不了然于怀。至族有争执,先生必力为解释,无使贻笑戚邻。是先生之敬宗收族已莫与京也。而又以一人任一房之大小事,故老安少怀,兴天继绝。与夫贫乏无力嫁娶者,先生早为筹,必使有室有家而后已。时先生之待夫嫡支者其心更厚,故年逾古稀而矍铄康强。膝下子四、孙十,皆明敏强干,头角峥嵘,非先生厚德之报曷竞臻此?明德之后,必有达人。吾其拭目视之。
                         房侄炳坤敬撰
                       民国己未年秋月谷旦
炳 清 传

炳清讳运纶,吾嫡堂弟也。幼从予游,稍颖悟。长即出就外传,知识益开,学者。而吾三叔父亲惫公,家道小康,雅爱诗书,闻学校为士子进身之阶,送入高等小学,学至中道,三叔父不幸见背,深恐吾弟乘此隙而尽其学焉。乃兄弟亲爱,谨遵父命,依旧负笈,遂卒高等小学之业。随即考入铁路学校,数年又毕业。彼浮嚣性成者高谈阔论,逢人说自由平等,入于岐途诚不自觉。而吾弟竟手不失卷,无嚣张气。以及语言动作,往来应酬,无一不从学问中来。吾弟若是,似可以光吾祖耀吾宗矣!孰意昊天不仁,促弟寿诞,折吾羽翼。并乏后嗣,仅存寡妻。冗冗孑立,形影相吊,能不惜哉,能不痛哉!然幸有犹子寡妻,刘氏视如己予。现已顶立门户,后当可吾弟光矣。兹当续谱告竣之日,聊书数语载诸篇末,以志生平耳。
                    嫡堂兄炳坤泣叙
                       民国己未年孟秋月谷旦

万孺人传

万孺人者,咏仁君之生母也。尝闻其才,而有德勤,能习苦愚,为通家啜茗。间使杯盘罗列,肴丰盈,味极鲜美,皆孺人所烹调。无怪甘旨供奉通得堂上欢。并历任喜庆大事,独主中馈,不劳诸妇也。且谨事。允朴公雅爱诸子妇,闺中不闻诟卒声,和气致祥,诚感一家。并仁爱成性,乐于解推,简缄为怀,恶彼悍垢,恰与卢安人合为一体,赞襄起家。夫偶然愚与泳仁君游,察其风度皆从甄陶来。今日孙枝竞秀,可为食报之徵,特摄其行实彰著者而为之传。
                        邑庠生徐永长拜撰
                        民国己未秋月谷旦

罗四维烈士传记

罗四维,字亨燎,名腊字,号正安,化名罗明纳,生于一八九一年十二月五日午时,系汉川县杨林沟镇人。一八九八年入镇塾读书十年,一九零九年由家母扶持考入武昌中华大学,一九一一年参加革命,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在武汉由陈潭秋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四年任省一级湖北区委书记,一九二六年底将湖北区委会改湖北省委会继职书记,一九二九年六月十三日在鄂中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由中央杨巡视员提名,经党代会选举为中共汉川中心县委书记,直属中央领导。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廿八日在周家湾成功著书《中共中央档案——中国共产党真史》(第一集),一九三零年四月一日由中共中央向忠发总书记两次亲笔密令调罗四维赴上海中央任书记,同年五月四日途经武汉紧急召开中共湖北省委扩大会议时,五月八日不幸被敌政治稽查处逮捕,一九三零年五月十五日在武昌英勇就义,时年三十九岁。
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毛泽东主席、中共中央向罗四维烈士次子罗汉斌寄来罗四维烈士“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之烈士证,一九八零年五月二十日军级干部童世光题词:“罗四维同志为汉川县最老的也是为县人民所敬爱的领导同志之一”,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湖北省政府副主席谢威题词:“罗四维同志为革命牺牲了他的生命,这种可歌可泣的事迹将一定会载入光荣的党史上”。一九八三年十二月三十日,民政部新颁的革命烈士证书写道:“罗四维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扬”。一九八四年九月三日民政部纪念题词:“罗四维同志为革命牺牲了他的生命,他的名字和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心里。”一九八五年五月二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题词:“罗四维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宝贵的生命,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一九八五年元月十六日汉川县人民政府下发一号文件决定在杨林沟镇修建罗四维烈士墓碑和罗四维烈士纪念馆,至今有数万怀着深厚的无产阶段感情的各界人士到罗四维烈士的高大墓碑前隆重集会、扫墓、参观,以表达对烈士的无限缅怀与敬仰。
罗四维烈士永垂不朽!
                   珠公六十五世裔孙会川字金川敬书
                     公元一九九三年四月八日

罗化民烈士墓前碑文

生于光绪31年,岁次乙巳腊月初二卯时,幼年家寒,虽学未精,成年以后,船业栖生。生平性极公允,厌恶不平,故于1929年参加革命,任皂市政府宣传之职,政府改选,任市政协主席以后,两区合并。改选时,任皂市总工会书记,迄1930年,当地全体备受擢残逃外,从军三载始归,以劳工人业船度日,至1937年,日寇侵华之际,此时,接上革命关系,领导皂市全体少年先锋队并建立皂市船舶合作社。1938年9月13日,倭寇至皂时,率领皂市全体先锋队员至石板河,为革命寄足之地,后编为抗日游击队。此时,并将子女引上革命道路,并在当地发展政权,组织抗日政府。同时,在应南、天北、汉西建立支委。1940年调任应城盐矿,任总工会主任兼五区区长。1941年调五师十三期党委党校。毕业后,开辟襄西抗日根据地任党委巡视团委员。于是年至钟祥工作。中途被汤恩伯俘作仆役半月远送炮弹后逃回巡视团转应城工作,是年六月被寇俘至应城监狱。八月后经党人营救始出。至1943年脱离后,派任天北联乡主任工作。半年,调动任联救秘书,后任京北区书记。
此后,我民族光复,日寇投降之时,党调任为接收委员参谋,至同兴集对皂市接收工作,乃派丁同志贺海于皂工作。陡被日伪发觉,派队至同兴集,将惟党似艰苦备尝。罗化民捕获至皂经五日审讯受无限非刑。然公保持革命精神,不但终无所答且耻恶谩骂。伪见艰于追讯,加之接收军近而恼羞成怒。故匆迫之间,将罗公化民用极酷刑告终,而完成革命事业。殉难其间,乃民国三十四年七月二十三亥时。
公素性和霭直爽朴素率直喜究真理乐谋群生故民国十九年领忱步入光明革命坦道自参加革命后历尽艰辛挫折丛生为革命乞食他乡顾事业家破离亡饱尝世间冻馁迭经各色擢残计前后被俘八次不但忍受残忍且八次历尽古今奇刑。所刑色之罄笔难清各刑虽酷尤以应城冠时土笼之牢,啄食为恨嗟呼公虽若此然对革命坚冀上蒸完成本身不但百折不回毫不气馁且全部精神一切付于革命而且增振奋故土囚逃难后接连天北工作至皂办理寇之受降接收工作而殉职特此传文希接踵同志尤加振奋而完成革命伟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年

丙炎公传

父亲丙炎公,谱名运掌。世居竞陵东乡之老屋咀一个普通的教育世家。生于乙卯年腊月初八,卒于已巳年五月初三。
公博学多才、人为亲和,一生光明磊落,乐于助人,有长者之风,故族人以先生称之。公为祖父独子,幼受家庭良好教育,奸忠分明、善恶有别。喜读岳飞传。对秦桧一类的祸国殃民之民族败类深恶痛绝。稍长随祖父攻读古文并习诗、词、歌赋等,博闻强记,过目不忘。
青年时代,公考入省立师范深造,对文学、美术、外语造诣颇深。当时在教育界颇负盛名的文学权威教师——朱再安先生,对公之文章非常赞赏。然而风云突变,倭寇向我中华民族举起了带血的屠刀,文明古国的大好河山,沉沦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士可忍,孰不可忍!公拍案而起,投笔从戎,赴无线电学校学习,毕业后,携电台转战南北,为保卫后方的安全,为前线指挥员提供宝贵的情报。
父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在抗外侮中,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英勇奋斗精神。这种把民族利益高于一世,丢弃自己的学业,献身于抗日的大洪流中,舍生忘死,餐风露宿,隐古庙,投荒村,把电台放在日本人的眼皮底下,这是何等的大智大勇!当时的统一战线政府授与公抗日英雄一级勋章。
抗战胜利后,公桑梓情深,回到故乡重操祖宗旧业,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一片教育空白的卢市、八市、张文等地创办学校,培养教师。在竞陵东乡、公之学生可谓茂桃盛李。一九五四年,公受族人之邀请,于王台村教学多年,所教毕业班全部秋捷,无一人名落孙山。公治学严谨,教授有方,深受族人爱戴。
一九五五年,天门教育界举行盛大的教学擂台赛,卢市区主对干驿区,各区派代表参赛,公代表卢市区,三场比赛,公独领风骚。晚年,受地方人民拥戴,政府关怀,被选为天门县人民代表,政协常委,湖北省六届人大代表。在任代表期间,公对教育事业、农田水利、冤假错案,勾通海峡两岸亲人联系,敢于直言,多有建树。仅联系在台亲人,就多达三十六户。为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贡献。
                    福盖公曾孙、丙炎公次子友于氏敬作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廿一日
缅怀父亲丙炎公

公逝世于今五年矣!趁族谱续修盛典族人一致同意,为公立传,我深感族人情深意重,只好勉力为之,然限于小传范围,又痛心于当今社会上流行一种重地位而轻文才的偏向,对公之事迹九牛一毛而矣!惜哉!为缅怀父亲,作十五韵以怀先严。诗曰
坎坷平生事,峥嵘岁月情。
弃书奔战场,投笔赴硝烟。
古庙凄凄月,荒原淡淡星。
野村依小道,草林遍残城。
是问何方宿,遥看楚汉边。
闻鸡学祖逖,起舞仿刘昆。
长车驱胡虎,正气动文君。
电波传虎帐,讯息拯黎民。
倭寇签降表,中华复尊颜。
思桃园解甲,念桑梓归田。
膝下儿孙顺,书中事物新。
重操祖宗业,授课东竞陵。
议政天门里,提案夏口城。
寒霜侵病体,冷雾锁碎心。
文章赴流水,忠贞族谱存。
父去也!赖有诗篇消派祝。亲归乎!也应梦魂恋清游!
                福善公曾孙、丙炎公次子友于氏敬作
                九四年十二月廿一日夏历甲戌年冬月十九日定稿

刘氏锦文传

刘氏锦文,乳名冬保。余堂婶也。本地刘氏三湾女。娘家为小康之家,闰训甚严,庚辰年于归罗氏、余堂父运卿公妻现依女会珍,居卢市。
婚后半年间与叔父情感甚笃,其夫若有事晚归,常倚门以待,或秉烛独坐、或作女红,以候其归。常至鸡鸣而不倦、不怨、不悔。嗟呼夫妇燕好若此,孰能料后来天各一方,夫妻分离,永无团圆之日耶!罗氏族人感其贞节、尊老爱幼、睦邻和里,议准立传。然此辛酸之篇章,而一年之期未能成篇者,何也?笔者徘徊、辗转反思,非为构思良苦,实为生怕离愁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者也!
公历一九四零年六月,一顶花轿伴着鼓乐旌旗,来到罗氏森氏四房,满怀幸福憧憬,实指望夫妻双飞双宿,白头偕老,更那知秋雨梧桐,武陵人远……是年冬月,叔赴抗日前线,并携婶试图从干驿赴汉,而日军于行人盘查甚严,年轻妇女常招不测。叔忍痛割爱,留婶在家,只身轻车简从,觅小路赴汉而去!从此,婶开始了守着窗儿之五十多年的凄苦生涯。第二年,堂姐出世,按叔留名曰:丽君。丽者,离也,君者,夫也。不祥之兆似现于名端。虽百万富豪之家,而出世即未谋父面者曰福薄,况农家子乎!此不幸生命之诞生,多少给婶一丝安慰。堂姐稍大,堂祖母胡婆立主将孙女托人看护,伴婶至南京寻夫。婆媳二人到南京,当时,叔父远卿公和李新波婶已结婚。叔父运卿公赴抗日前线,原属无可非议,无国则无族,无族则无家,而当时停妻再娶亦属合法(有抗战夫人一法律条文),其时先父丙炎公亦在南京,主张他们夫妻见面,并在农林部与三叔森卿,四叔忠卿力争,由于国乱当头,时局紧逼,加上种种原因,夫妻一场,尚不能见面。此命耶?时耶?真是见夫一面,亦难于上九天!只得含泪返里。
此所谓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唯膝下一女,伴度岁月,此婶精神寄托之所在。立志不嫁者,盖因娘家闰训甚严,三从四德,始一而终。婶于古礼、奉若神明,甘受清苦,培养女儿,上小学,进初中,读高中,期望女儿成为知书达礼,不负众望之人。真可谓用心良苦也。然当时,男儿读书者亦少,何况女孩!一妇道人家,能节衣缩食,餐风露宿,日下地,夜纺纱,不辞劳苦者,为争一口气也!余曾记得,堂姐以优异的成绩录取皂市高等中学。母女相抱大哭,让欢乐之泪水冲走心中的创伤。从此,婶饱受风霜、未老先衰的脸上,时时亦有笑容。
文革间,三堂叔林卿公因乃母地方份子,对自己前程有阻,驱母回家,而家在何方?在何地?所谓家,只有一被其次子遗弃之媳,不识父为谁之孙女。然一老妇,无处是立足之地!宽洪大量之婶仍按子媳礼奉养婆婆,照顾甚周,婆婆百年后事,亦按乡俗安葬。如吾婶之贤德者,若不为吾亲眼所见亦难相信世间有如此高尚之人。
吾堂婶之贤德贞操,言必行,行必果,上孝下爱为人称道。五十多年之艰苦岁月,一篇小传书其大略,实不足以录其平生诸事。余深感族人情义重,在此深谢。然此篇之所以幸存族谱者,一为婶之贤德感天动地,无可非议。二为堂姐在官场占有一席之地。若非后者,此篇为森茂之后执笔,焉能存族谱哉!
                            堂侄 友于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笔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