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中华罗氏大成谱》动态>广东

广东罗氏族系考

 罗先骥 发布时间:2016-11-09

 

  (一)广州市
  一九九六年丙子岁十一月初八日,访广州市沥窖罗氏宝庒、祖强,他二人曾亲自去江西泰和浩溪老家,得知其始祖从善公,于后至元六年庚辰(1340)。从母舅易俊甫商游粤海,后以江西红巾贼乱,道梗不克归,立室曾氏,寄寓羊城,迨择番禹之沥窖而居焉。公生于延佑五年戊午(1318)十一月二十七日,明洪武十六年癸亥(1383)二月初二日殁。貤赠朝议大夫,江西布政司左参政。其后裔现住沥窖约600余人。
  该罗人才辈出,民国时有文庒、文赐、文干、文柏 明燏等名人(详情请参见《中华罗氏名人录》)
  外迁广西贵港市南郊200余人,南宁邕江大桥边罗泊湾270余人,香港100余人,美国数十人。
  派行:荣恩祠统一乳名字派二十一字起:
  祖传宗功厚,家兴泽荫长。俭勤遵正道,广大定名扬。

  (二)罗定市
  罗定建置及沿革
  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中分出一部分,设晋康郡,并从端溪县中分出一部分建龙乡县,隶晋康郡。罗定则是龙乡县疆域之一。龙乡县的县治是泷江上游的官渡头(今罗镜、太平一带)。南朝的宋、齐期间(420一502年),龙乡县改隶新设的广熙郡(当时划晋康郡南部为广熙郡)。梁、陈时(503一589年)实行州县制,取消广熙郡,改置为建州和泷州。泷州的州治是龙乡县。隋大业三年(607年),泷州、建州被撤销,建置永熙郡,郡治是泷水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永熙郡复名泷州,州治仍是泷水县。五代时,泷州时废时复,州界也常变动。宋代也实行州县制,但泷水县疆域扩大,这时泷水县的县治是开阳(今船步)。明景泰五年(1454年),泷水县治迁到今罗城镇。万历四年(1576),当时以罗旁为中心的瑶、壮族人民起义,反抗明王朝的压迫。两广总督、都御史凌云翼,奉命统率大军前来征剿。一五七七年(明万历五年丁丑),凌云翼镇压了瑶、壮民起义运动,明王朝把泷水县改升为罗定直隶州。“罗定”之名遂见于史。罗定直隶州领有东安(今云浮县)、西宁(今郁南县)两县。直隶州治仍在泷水县,且取名罗城。一九一二年,罗定直隶州改名罗定县。至今仍保持这一建制。罗定直隶州所辖的东安和西宁两县独立,改名云浮县和郁南县。
  新中国诞生后,一九五八年十一月,罗定县、郁南县合并,取名罗南县。一九六一年四月,罗南县撤销,恢复两县原建制。一九九一年二月一日,罗定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粤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重镇。一九九三年四月,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县建市(县级)。至二零零七年底,罗定市面积23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13万。
  一九九六年葭月初十日,我拖着因关节严重疼痛的双腿,走访了罗定市双东罗寨维福、维用。见其手抄谱称:先祖千文公,由南海市迁至阳春河塱,传五代至邦仁公,由河塱复徙罗平罗寨。邦仁传四世至文芳,迁华石(筋竹岗),文选迁广西,其居址不详。
  其远祖由河南始迁尚德里,南雄珠玑巷之罗贵字琴轩,由南雄迁顺德。配金氏,殁于高宗建炎三年己酉(1129)葬珠玑巷蜜垌山。生清之、慎之、光之、辉之、曦之。。
  派行:千日崇绩廷,邦仲沃君国。文帝志宇阳,光其言在维,以家有贤德。万世永昌。

  (三)阳春县
  (1)丙子岁冬至日,访阳春河塱镇俊球,他出示手抄谱,上记载吾族始祖讳普字千文→震字崇贞、次子敦回顺德、三子日字崇德。其后裔现住河塱十三个自然村,共约1500余人。外迁罗平罗寨一支约2500人(此数字不符)、罗定之船步乡罗阳、罗平、罗镜均由此迁出。
  十二世孙懋侯谱序云:其远祖罗贵,世居南雄珠玑巷牛田村,宋南渡之乱,迁居顺德大良乡。当时同迁者九十三人,罗姓四人,贵祖居首。生二子:长子清之、次子茂之,至始迁祖,盖因元末明初时,则不知清之祖所生,茂之祖所出欤。谱系失传,无所考证矣。
  (2)丙子岁葭月十二日,访阳春县河口镇涧水罗氏罗陈村罗富、才恒等,他们出示手抄谱一册,详尽记载了其始祖仲德之来历:仲德号参君,行三,由江西吉安府吉水县马冻大罗村,迁居南雄府始安县硃矶巷转徙顺德大良村(此显系攀附罗贵)。卜居阳春县涧水龙台寨,遂为涧水肇基始祖。配李氏→元亨。其上源为:延→○→询→庭直→三评事→大评事→定→辅之→元永→世谦→伯华→叔恭→兴宗→荣可→以德、尚德、仲德→缙、裳,缙→绮→槃洞→红→丽星。现其后裔居罗陈村约1700人,罗陈村西之石河六个自然村约1600人,金堡约100人,罗陈村南二十里之石龙约200人,岗美镇那坦乡周村、论水二村约100人,双窖约100人。外迁廉江县石城约100余人。
  该手抄谱尚有大安村迁湖南湖北等地的详细资料,因篇幅所限,恕不尽录。
  派行:詠字派诗:贻安连大第,理学富青缃。孝友家为政,绣衣辉耿光。
  书名派诗:天开文运,盛世扬名。学宗孔孟,丕振家声。

  (四)开平市
  一九九六年丙子岁葭月十三日即公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夜访开平月山镇北二乡罗海朝,他老出示手泽一册,上记载:罗村始祖慎之字利用,原名谨,别字宋卿,号广黄又号昇平。生北宋大观二年戊子(1108)。绍兴甲子科(十四年1144)举人,乙丑科(1145)进士,授福州知县官升吏部尚书。承父业割田二十亩三分,飞在荫底,迁居开平罗村开户立籍,是为罗村之祖。配李氏→衡、密、恺、岳、嵩、湖、读。
  现北二乡有其后裔约3300人,北一乡约3000人,金居约2000人,三地迁美国、加拿大、秘鲁、香港等地约6400余人。其中罗柏豪是富商。
  海潮谱还记载一世祖号琴轩,讳贵,字天爵,原名以达,乃维基翁之孙,锦裳翁之子也。余情从略。

  (五)南海市
  十四日访南海市罗村镇罗沙家标,治平女翠霞,她开了一个饭店,免费招待午餐,一个姑娘家,能有此亲情,实属难得!
  据家标称该地上罗沙村360人,下罗沙村1000人,南海市紫洞、格巷、罗园、低田、湖冲、罗格、等管理区,共约有罗氏居民10000有奇。佛山市大江管理区亦有1000余罗姓宗亲。惜其不知各罗之来源。

  (六)信宜市
  一九九六年腊月十四日,访广东信宜市合水镇勋贞、本强父子得知。八八年新修族谱,并在罗定市太平清水岗复建祠堂,号称仲公书院,其始祖仲公,原居翁源大陂尾乡。时任韶州水师营千总,明万历四年(1576)奉命征德庆匪乱有功,封武德将军世袭云骑尉,镇守泷水。久而人地相宜,官斯而籍焉。妣毛氏生善,续梁氏无嗣,善娶潘、彭二太生生华廷、捷廷、秀廷、永廷、福廷、兴廷。
  泷水谱所列世系与柏林谱迥异,试列其世系以供参考:六世徽→彦、琛,彦→立成→佑郎、其郎、立郎,佑郎→公望→志海→幼行→澄郎→德郎、祥郎、志郎,德郎→錡秀、企生,錡秀→友行→玉孙→诚中→子元→仕通、仕评其子桂郎、长郎徙居长沙府湘阴县。仕通→子美→元有→昌逊→响、议……
  五十六世仲,即泷水罗氏始祖,其长兄孟公仍居翁源,三弟、四弟分徙今信宜新宝、信宜扶参。仲公后裔至三世分六大房,共约丁口16000余人,分住罗定、信宜、阳春、珠海、广西、海南等地。
  派行:
  民国甲子派行:元享利贞,本立可成。治家辅国,广业扬名。
  八八年新拟派行:英贤才学,培振中邦。宏开富德,衍庆隆昌。

  (七)白云区
  丙子季冬月初十日访广州市白云区竹料镇大罗村就兴、镇洪,大罗村始祖文思,自鹿步司紫萝山下村,徙慕德里司大罗村创业开派,是为大罗村始祖。生子隆长子讳士昂字高举别字惠亭,生孝宗时(1163-1165)娶麦氏生克志、庆全、仕全、英雄。
  大罗村谱称文成公后裔居从化太平郎边城贝、清远汤唐村、佛岗村,文思、文成后裔共约丁口3500余人,其中大罗村2000余人。
  据香港《豫章罗氏源流考》载其源流为:贵→清之、慎之、光之、曦之、温之、淳之、绍之、信之,曦之→祯、祥、禧、祐、礼,祯→文思居番禺黄陂,祥→文成后裔居肇庆高明。

  (八)清远市
  二零零五年乙酉岁农历七月十六日,为完成湖北、广东、福建一带的走访。冒着酷暑,拟由邵阳经益阳、沅江过湖北,走谷城,到襄阳,寻访罗艺等名人的族系,然后经咸宁、通城到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最后从广东返回。谁料在湖北由于遇寒潮袭击,受寒致病,故在崇阳路口镇颇感不适,因此放弃了原计划,于仲秋月十一日,从江西丰城回家。小病了一场。于季秋月初四日稍愈,饮食正常后,又于九月初五日经江华县,于初七日到达广东连县。当晚约见永修、罗辉。此前因一些卑鄙无耻之徒,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竟然在全国罗氏族人中造谣,说我已患脑溢血身亡!众人今见我活人到此,喜出望外。电话邀请云辉,他愧见宗亲矣。永修、罗辉谈起昆烈时大呼上当!昆烈宗亲为其卖力幷集资二十余万元,全被罗训森私呑了。我表示在连州时就看出他包藏祸心,所以我拒绝参加南雄谱事。
  (1)二零零五年夏历九月初七日访连县东陂镇前江村罗辉
  始祖廷珠,于明弘治年间(1502—1510)从福建连城县文亨,迁到广东连县前江村,发展至今已传十九代,现有人丁700余。
  源流:太一郎→十六郎→二十三郎→三十五郎→十三郎→二十郎→念九郎→三十三郎→十三郎→文宁→应酉→四三郎→公孙→福海→良用→纹公→景发→日华→廷璋、廷珠、廷琼、廷显,廷珠公由文亨迁前江→积、穏、穆,从此派分三房。
  派行:廷罗生朝焕,国鸡永维安。祖庆善良昌,能承宗德泽。世代立纲常。
  续修派行:先重始基祥,远道还图强。积录镇开亮,豫章广流志。万福寿荣华。
  三修派行:仁厚显杰贤,礼义英才廉。勤俭忠孝坚,千秋同诚士。嗣裔源长天。
  (2)清远云路罗氏族谱资料:
  此谱之资料十分详尽,远至鄶邑、陇右、宜城等罗氏故地,近到豫章、吉安、宁化、兴宁、龙川、花县、清远等地的地理情况、归属等都有详细描述,古今人物亦备载甚详。因篇幅所限,恕不一一详述。
  花县罗氏始祖起礼公,乃仲富公之子,公原住惠州龙川县铁场约(一名铁场坑),终于故乡。五子及群孙,俱生于铁场坑。公之金骸,系起锦、起礼等公,于康熙年间,由龙川徙居花县豸场时,奉移花县龙岗围,康熙三十五年丙子(1696)吉旦安葬,嘉庆十二年丁卯(1807)秋月重修,一九八五年清明大修并竖新碑。
  (3)云路罗氏始祖如凤公乃仲富公之孙,清时复由花县迁至清远县龙塘区云路乡黄龙岭村(俗称黄泥村)
  昌文公乃仲富公之五世孙,清末由黄龙岭村,移居村前附近云路国村,(俗称牛路决)聚族而居。
  源流:则→卿→荫→元善→洪进→铭通→千郎→仲禹→才胜→有全。(此为《豫章罗氏大成谱》所载。)
  云路谱载:俊堂→铭→璥→廷恭、廷俭→元善→明响→仲瑀→才胜、才礼,才胜→友全→福进→应盛→启贤→日庄→□□→祖梁,妣黄氏→仲富、仲贵、仲轻、仲旺、仲贤,仲富公为迁清花始祖。
  派行:仲起如明昌,锦耀泰作立。思和兆发祥,启阳观景象。参定远标扬
  新拟:本源来有自,文武庆瑞长。世衍子孙贤,其才显宗光。

  (九)韶关市
  (1)二零零五年乙酉岁九月初七日访乐昌县九峰镇茶料村罗家来双
  始祖兰公,字双池,介公次子。父介公字景惠,号耿圃。自英德徙居翁源长安乡马洞村而家焉。旋卒于翁,葬于翁之土名芙蓉寨。妣万氏,公兄弟奉妣徙居乐昌九峰油草塘。
  源流:洪德→大三郎→念三郎→千一郎→文珖迁瑞金、文璆迁南昌、文瑛迁英德大陂观音山茶园坪、文琮迁石塘、文璋徙居吉安、文瑢徙居兴宁,文瑛→仕胜、仕宣,仕胜→介→芝,字秀灵,仍居翁邑,墓在八门寨;介次子兰→朝相、朝杞、朝栋、朝棠;介公三子首公,字东元;四子芸公,字碧山后裔分住。
  介公各房分迁图:
  ①长房兰公派下迁居图:
  如雷公迁江西省崇义县鸬鹚嘴,约300人,后裔有迁湖南桂阳县土贡者。
  国英公徙居杉木洞上洞,现属乐昌五山镇青岭村即杉木洞,现有1300余人。
  国胜公徙居麻坑牛头水止,现属五山镇牛头水村约20人。
  国泰公徙居铁丁山岭头,现属乐昌大源镇岭头村约80人。
  惠爵公徙居湖南桂阳县永乐洞。
  惠玉公移居桂阳县罗家山。
  玉林公迁居江西省崇义县九岭,属丰州乡九岭村,约180余人,包括梅花村在内。
  碧章公徙居江西崇义县城内约80人。
  友伯公徙居平和梨杵坪,现属五山镇,约130人。
  仲云、仲英、连升三公,迁居九峰神坑村约150人。
  仲茂公迁居湖南桂阳县延寿。
  仲魁、仲球、仲奇三兄弟,由横坑徙居湖南桂阳县。
  子辉公徙居江西省崇义县丰州乡梅花村。
  永胜公迁居湖南桂阳县集龙乡土贡,连同如雷支共约40余人。
  万配公迁居桂阳县蜡烛岭。
  连有公迁广东省仁化县龙王坪。
  桢泰公迁居麻坑水老屋场约50人。
  常泰公迁居湖南新田县。
  宏远公迁居九峰茶料上松湾水廓仔。
  宏泰公迁湖南桂阳县未返。
  绣龙等居九峰茶料共约450余人。(包括水廓村、油草塘、湖洋湾、新屋场。)
  利荣公移居乐昌廊田镇成溪下排,约160人。
  ②二房首公派下迁居图
  凌公迁江西省崇义县鸬鹚嘴,现属邻潭乡鸬鹚嘴村,约130人。
  莲芳公迁居湖南省桂阳县延寿乡冬茫岗村,约90人。
  吉元公迁居湖南桂阳县集龙乡,无传。
  天祥迁居江西省崇义县鱼梁坝村,约100人。
  三锡公迁居湖南桂阳县城东门,约100人。
  ③三房芸公派下迁徙图,芸公派下共约800余人。
  敬斋公迁居广东省乐昌县黄圃镇天鹅村。
  凤宇公迁居黄圃镇神仙岭。
  祖德公迁乐昌北乡西畔,后过九峰横坑高坝。
  仁松公迁居九峰后洞甲戌,无传。
  乾一公迁居湖南桂阳县浙江山永乐洞。
  承道公徙居黄圃桥桥头里江下村。
  承明公迁居箭猪,
  翠竹派下迁居图
  德全公徙居长迳。
  世祥公派下迁居图
  天信公徙居三岐洞骆家村。
  承秀公徙居北乡大河陂。
  宗寅公移居攀曾丘。
  以上资料,摘自一九九四年《五修乐昌罗氏族谱》,主编:乐昌市教育局主任罗明亮。
  派行,六世起:大兴世系承宗德,克振宏猷品望高。拔萃奇才光祖烈,冠群伟略显英豪。飞腾云汉声名远,茂著功勋国史褒。书香济美荣万册,庆衍纯儒理学超。克振家声远,常绍理学超。文章传国宝,智略显英豪。
  一九九四年甲戌续修新行辈诗
  常存乾坤志,仁政耀华章。叶茂传俊杰,巨鹏万里翔。祖恩垂青史,文武继书香。群英展雄略,祥发桂腾芳。
  另派:乐昌市两江镇街上、挑楼阁、大塘边、香山口、望疗下、上、下□等处,共约1000余人,可能系洪山后代。
  (2)鸡年季秋月初七日访乐昌市长来镇罗村朝鸿
  入粤祖明远,据二零零零年乐昌长来罗村朝鸿,于二修族谱时,亲到广州罗河胜处查阅《罗氏大成谱》记载:仪真→思珩→洪湖派下文素,字清英,号炯庵,世瑞公长子。生淳祐十一年辛亥(1251)六月十八日未时。至元间进士第,升翰林院丞旨,解组居宁化县,后分上杭,又籍广东省东莞县西门。妣顾氏→宠康、宠瑞、宠弼、宠熙。
  季善,字文善,行二十三郎,志广三子。生至元三十年癸巳(1293),十二月初八日寅时,卒葬嘉应亓松源洞灌塘角→宠仁、宠义、宠厚、崇森。
  季远,志大公次子。生元顺帝至正十四年甲午(1354),由宁化迁居广东乳源县。配吴氏→谷华、谷高、谷明、谷亮。副配刁氏→明远。罗村罗氏历代祖传始祖名明远,系副配的独生子,又据年代相符。故本届修谱时,认明远为迁乐始祖。现明远公后裔住罗村约1000余人。
  派行:
  老派行:郎福维万忠茂尚用某复某守恪
  十六世起:国配成香绣,铭源麟邦朝。鸿运启缵绪,定光昌诗礼。传家远贤良,继述长承祖。德瑞彰文隽,辅族兴荣旌,誉翰士宗嗣。庆盛蕃。
  (3)乙酉岁季秋月初八日访始兴县太平镇沙帽岗罗屋甫耀
  据父老相传,本支罗氏系洪德之后,由顿岗镇宝溪村搬来。现罗屋有300余人。
  另派:花山镇花山罗家,其族系不明待查。

  (十)龙川县
  (1)二零零五年乙酉岁季秋月初九日访龙川县麻布岗小长沙罗屋玉全
  始祖昭远,万公次子,讳世,行名七十三郎。任福建安溪县尹。生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甲申(1284)十一月十一日申时,由庐陵熂下吉水潼水乡,迁广东省兴宁县大坪洋田社下竖宅。葬神背塘丙山辰向。配何氏三娘生六子:友名、友亮、友臣、友文、友忠、友绅。
  源流:昭远→友亮→俊堂→铭→璘→廷纪→罗先→钟公→继耀→论和→日兰→仕健→有会→尚铨为麻布岗小长沙照壁罗氏始祖。
  (2)龙川县岩镇城头罗氏
  源流:昭远→友亮→俊堂→铭→璘→廷纲→金→维宗→伦叙→钦凤→启标→缵今→盛彩为龙川岩镇城头罗氏始祖;
  (3)佗城大江白照壁罗氏
  源流:伦叙→钦凤→启聪→镇今→福田,为龙川佗城大江白照壁罗氏始祖;
  (4)龙川佗城四甲上峰罗氏
  源流:昭远→友亮→玉堂→铿→法清→廷山→通→以缓→复先次子凤汪,为龙川佗城四甲上峰罗氏始祖;
  (5)龙川义都桐畲罗氏
  源流:昭远→友亮→俊堂→钟→珍→廷俊→梅→宇秀→万祯→尚均→子沅→文锦→如宏,为龙川义都桐畲罗氏始祖;
  (6)龙川枫树坝竹岭罗氏
  源流:昭远→友亮→俊堂→钟→珍→廷烈→材→应智→绢→大维→凤麒→贵→国宝→熊起→明月→居廷,为龙川枫树坝竹岭罗氏始祖;
  (7)枫树坝、联丰、紫光罗氏
  源流:昭远→友亮→俊堂→伟→法桢→孟复→信学→通灵→宇广→尚绢→官袍→柱盛,为枫树坝、联丰、紫光罗氏始祖;
  (8)龙川上坪、大坪罗氏
  源流:昭远→友亮→俊堂→伟→法桢→孟游→全学→通英→宇先→尚绶→金袍→永泰→维芳,为龙川上坪、大坪罗氏始祖;
  (9)佗城上蒙罗氏
  源流:昭远→友忠→仲一郎→德寿→文郁→镔→凤俊→伸→有杰→治,为佗城上蒙罗氏始祖;
  (9)佗城高地罗氏
  源流:昭远→友忠→仲一郎→德寿→文郁→锦→永宗→仁→琼→应祯→作秋→登史,为佗城高地罗氏始祖;
  (10)龙川佗城西门街罗氏
  友明→文富、文贵、秀山、为龙川佗城西门街罗氏始祖;
  派行:
  石雅头从元善十八世起:润若联佳致,思如兆发祥。起承观景象,参定远标扬。
  景通公派从十世起文字:文奇维大上,云汉信有光。学道修宗德,定开万吉昌。
  明亮从元善十一世起声:声名远大,百世荣昌。贤良原美德,忠厚奕传芳。达士由后秀,佐国定安邦。
  小九公新派,从洪德公二十一世起耀字:耀荣方显祖,诏德善承先。庶有名声达,传家起大贤。
  岩镇新派,自昭远公十八世起文字:文万维锦,庭才福贵,发必昌思,永展联芳。书豪杰贯,定远标香。
  (11)桂林村宝山下罗氏
  珠传四十六世洪德房大一公之孙德垂公,于元朝初年因避乱迁居大埔,传至十一孙震常生子三:长子万材,生于雍正二年甲辰(1724)三月十六日午时。公于乾隆年间,自大埔县移居龙川县桂林村宝山下开基立业。配钱氏→清如→荣彩→良、宽、谷。
  (12)雅寄硕雅头棉畲里罗氏
  元善公玄孙才胜,仲瑀公长子。生明正统十年乙丑岁(1445),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偕弟才利公自丁云北山围,移居雅寄硕雅头棉畲里筑室定居。葬佗城上蒙冷水塘,风吹罗带形。生三子:李孙、友全、赫恕,李孙→美目→应保、应享,派分两房。
  传至十世永禧,祖绪五子,字光庆。生于明天启七年丁卯(1627)九月十三日酉时。殁于康熙十三年甲寅(1674)十月十七日戌时。由广东龙川县移葬江西靖安忠夏都塘埠水口躁都山坑口,龙形。
  (13)佗城四甲大茂支系
  大六公→循简→文道→达仁→一郎→法锦→世清→应凤→仙公→仕昌→元绪→大茂,元绪长子,自兴宁径心罗排里,徙龙川佗城四甲立业。配李氏→瓒玉、朝玉、君玉,派分三房。
  (14)四都尧谷塘日新支系
  小九公十三世孙日新,居龙川尧谷塘;
  源流:小九→新翰→汉东→应午→文立→祖贤→维→昱→禶→仲仁→以元→本美→日新为迁尧谷塘罗氏始祖。
  (15)佗城上蒙文行支系
  十九世孙文行,世汉子,配巫氏→应开、应昌、应魁、应钦、应锦,居佗城上蒙。
  源流:小九→新翰→汉东→应午→文立→祖贤→维→昱→禶→仲义→以亨→景全→德琼→嘉绪→仕辉→一郎→仲白→世汉→文行,为上蒙罗氏始祖。
  (16)二十世德谦,泰三四子,号志华,自河源黄坭坑迁居紫市黄□塘,后移居竹头神开店→哲生(思源、觉民)出嗣,和林。
  源流:小九→新翰→汉东→应午→文立→祖贤→维→昱→禶→仲义→以定→果宪→奇秀→仕辉→廷宜→国芬→振俊→翼珠→泰三,为迁居紫市街星罗氏始祖。
  (17)车田云均支系
  源流:小九→新翰→汉寅→秀山→孟初→采→源→凤树→炽→乾象→佁→维枢→世瑄→有文→子山→作圣→元灏→振隆→中书→兆清→云均,为车田罗氏始祖另有伯七公后裔居址不详。

  (十一)梅州市
  二零零五年乙酉岁九月初十日访兴宁大坪镇屏汉村新春村彩围、彩英
  此次重访广东东乡,先至兴宁罗氏聚居地,访问了大坪中学罗洋,他详细介绍了《兴宁罗氏族谱》的编修情况,然后介绍我到屏汉村去找董事会董事彩英,于是立即驱车前往,于十时十分,抵达彩英家,他送我一本《兴宁罗氏族谱》,详细记载该谱的编纂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兴宁罗氏对祖宗及对修谱的重视,实为全国之最:名誉董事长罗海通,捐资达十万元,董事长捐款贰万元。其中捐款一万元以上者就有四人,五千元以上者十四人,三千元以上者五人,贰仟元以上者十一人,一千五百元以上者二十二人,一千元以上者九十六人,五百元以上者四佰余人,不足伍佰元者三百余人。详细列出了兴宁各支罗氏始祖名讳、所居村落等资料,并分房概述各支概况,罗氏源流,罗氏古今名人业绩等。现择其要者摘录,以飨读者。
  (1) 昭远公派下各支系概况:
  (按)《兴宁大坪罗氏族谱》成于民国十一年,为罗应钟主修,颇斟酌诸家谱例,以求其当。因该谱年久失于保管,多为蠹鱼所蚀,故摘抄时,困难重重,难免错误。
  (一)友明,字成谦。洪武初年,移居山凭阁子里竖宅,团虎形→文富,邑庠生居山凭,与弟文贵涓涓友爱→道郁、道显、道谦,其地民风淳朴,结交者常日不暇接。
  (二)友臣,移居惠州博罗→文宪,讳萃英,居惠州博罗著籍,民望齐归→端士、雍士、善士,雍士转居兴宁龙田北塘塅心龙颈敦,善士转居兴宁黄塘里。
  (三)友亮,字成响,始祖次子。兄弟之间,雍穆相劝,依父住大坪洋田社下。移居山下横岗堡竖宅,玉井形,配廖氏,继配吴氏→龙章字俊堂、成章,字玉堂、勋章,字金堂。
  俊堂公,号鸣凤,配黄氏,五院住大坪山下祖屋。性量恢宏,辞气谦吉,睦邻里,训子孙常以庆基须固世德当增为念。故当日乡之老成多罗氏,其将世兴之语云;
  勋章,字金堂号鸣响,郡庠生,兄弟三人,与龙章同母。幼读书有恒,不喜与诸儿戏,得师喜焉。既入黉门,益自策励。屡困棘围,以诸生终老。世居大坪,席祖父遗业,子孙日藩分居各处。公出迁岗背黄陂,后乃于高车筑室定居焉。配廖氏→法艮、法昌、法聪。
  (四)友文,行九十七郎,公居龙田罗陂乡,遂为罗陂罗氏之宗,配潘氏→仲。
  昭远公后裔居住分布图
  A、 昭远子友文后裔居址图:
  茂初公居龙田镇石壁村富安围;
  学洙公后裔居龙田镇蓼塘槐植围、鸿植围、新安围、园珠围、居安围、燕翼围、吉安围、玉竹围、祥安围、德安围、龙凤围、长安围;
  学梓、学泗二公后裔居龙田镇新寨子;
  学濂公后裔居合水镇罗陂信古塘、步安围;龙田镇环陂乌珠过河;
  学汤公后裔居城镇罗祠门第;
  罗山公后裔居合水镇罗陂丰坑塘、坑尾;
  罗佐公后裔居坪洋镇罗营泰安围;
  伯华公后裔居龙田镇洋岭八仙亭罗屋;
  本滔公后裔居福兴镇神光通泉新、老罗屋;
  B、 友亮长子俊堂派下第一卷呈麟房居址图
  翼圣公后裔居大坪镇茶山下桂林围、德园围、黄沙塘高攀围、岭河、上黄塘、黄泥岘下、游塘、吴径背、鸭池;
  翼贤公后裔居大坪镇邝子塘、贤兴围、大福、黄塘、吴径背、黄竹头下、联香围、上排一带;
  翼祖公后裔居大坪镇鸭麻坳、凤美围、下荷树凹、裕兴围、丁塘、连美档、栗畲、黄泥岘下;
  俊超公后裔居大坪镇连塘尾、大水塘、岭河、河岭、增背坑、青子窝、铁罗塘;
  如朋公后裔居大坪镇桂香楼、寿德围、连香围、河岭,罗浮镇;
  翼文公后裔居大坪沐安围、久安围、显光围一带、庆光围、笃庆围、全兴围、大安围、金鸡坑、赤比岭、小坑、上河岭、罗浮镇;
  翼发公后裔居大坪镇巩兴围、封山背、井塘里、岭河;
  翼成公后裔居大坪镇巩宁围、屏汉上下围、上河岭,叶塘镇仓下、巩安围;
  翼康公后裔居大坪福兴围、福宁围、封山背、龙坑里、连兴围、巩秀围一带、上河岭、赤比岭、大务塘、松友围;
  如日公后裔居大坪白云排上、明光楼;
  如月公后裔居罗浮镇。
  C、友亮公长子俊公派下居址图第二卷
  豫来公后裔居大坪镇白云、四角楼、吊筒山、围背、高炎上、仁寿围、双头山、龙进塘、大夫经、岭背河、长坑村。大畲塘、二架笔、栏塘村、小碰;
  英公后裔居大坪镇咨洞村、乌石头、、世珍围;
  珪公后裔居大坪镇上河岭、甲池,叶南镇龙岗围、江陂岭、汤湖;
  景凤、悦凤二公后裔居大坪镇白云、凤车形、燕兴围;
  启标公后裔居大坪镇屏汉上围、敬义围、彩云围、罗山塘、赞美围、猫公岘、岭河、江头村、善美围;
  启庆、启应、启春、启聪、启耀、启宏诸公后裔居大坪白云、佛坳、木畲塘、云兴围、山下村、社波嘴、龙亭围;
  廷绶公后裔居大坪镇白云、荷陂角;
  镇公后裔居大坪白云丁塘;
  廷纪公后裔居罗浮镇;
  法锜公后裔居宁塘镇新塘村、芒柘下;
  廷绅公后裔居大坪月下;
  佩公后裔居大坪吴田罗屋角、龙进塘、南蛇坑;
  瑞公后裔居大坪镇新村瑞兴围,叶塘镇洋陂岗下、布心新罗屋、老罗屋、吹笛罗、波下罗、韩罗、塘尾、上罗、同众坑子罗,叶南镇下中蛇颈里;
  环公后裔居大坪镇白云下社;
  璥公后裔居罗浮镇象湖;
  璇公后裔居大坪镇鸽池村;
  璋公后裔居坭陂镇文东(原合水新安围)
  珹公后裔居坭陂镇文东三社
  琫公后裔居坭陂镇文东新安围、三社、四社、合江、丙塘、新化、赤联;
  D、昭远房友明、友臣、友亮、玉堂、钟公、□公后裔居址图
  友明公后裔居叶塘镇三变、北塘,胜青;
  玉堂公后裔居大坪镇东山下、南山下,叶塘镇胜青;
  法祯、法禄二公后裔居龙田镇苑塘矮车坝、永盛围、玉成第、鹿鸣围、利溪荣光围、排上、周兴围、龙兴第,叶塘镇竹高塘,黄槐镇槐东罗屋;
  钟公后裔居大坪镇山下、吴径背、兰塘、秋兰塘,梅县梅西小坑;
  友臣公后裔居大坪、叶塘镇北塘、宁塘黄塘里、芒柘下、石马镇鸦雀塘、梅县、罗浮镇;
  友忠公后裔居大坪、广州。
  E、昭远公房友亮金堂公卷一
  凤光公后裔居龙田镇苑塘村:苑塘新屋、琳琅围、泰安围、凤安围、下门、召拔塘、新茜塘、人民大厦、万安围、吊拔塘、齐先围,丽溪村:老屋、广安围、横屋、崇安围、茜塘、协泰、上鹿湖、细罗屋、萝卜塘、羊岭人民大厦,龙北镇霞洞、石壁,宁塘镇雯一村四角楼;
  汉光公后裔居龙田镇苑塘村:粟子茔、齐先围、寨里、下门、望风楼,丽溪村:全美围、岭背人民大厦、巷角、协泰、人民大厦一队、西街狮背屋,居公桥东门坑屋;
  仰前、承前二公后裔居合水镇高车、老祖屋、(即岗背移民村)、石窟村、水贵、旺兴、亮天、双溪杏香屋;岗背移民村;
  作佩公后裔居龙田丽溪祥寿围、老锺屋、鸡池塘、何屋、茔角旅胜人堂;
  蔼然公后裔居龙田镇苑塘老屋、轩誉围、丽溪、茜塘老屋;
  F、昭远公房友亮金堂公卷二
  锦光公后裔居新陂镇华新村、鹿颈老屋、新罗屋、善庆围、纯庆围横楼、上楼、恒兴围、儒林第,叶塘镇日麻罗、(大众五凤围)长胜店,坪洋镇长坑村芳标围,宁塘镇坪塘村:上走马岗、福全围(坪一、坪二、坪三、坪新、坪四)上走马岗岭背屋(岭红),宁中镇丝光村:洋头岭、双全围、罗景洙、古塘、庆安围、丝新村:下走马岗、龙岗围,龙田镇居公桥老屋、龙和围、上、下人民大厦、坛塘排、伯公背、俊德堂、春庆围、臧允围、龙安围、长春围、龙兴围、笃尾屋、七树堂、环陂村鸳鸯围;
  作重公后裔居宁塘镇土坑、共升、富口窟、邹陶排上、(龙田镇丽溪人民大厦有三户);
  怀前、召前二公后裔居宁塘镇蔗塘村:沙墩岭、长春围、荣光围、过润岭、新塘村:黄塘中心、高车下屋;
  作荣公后裔居宁塘镇芒柘下、黄塘里、(其中上坪友臣公传下名俊、名彦、干耀一派)
  仲义公后裔居宁塘镇新塘村:黄塘屋、黄塘中心屋。
  (2)洪德公派下各支概况
  (一)大一公支系
  大一公,洪德公长子,生理宗淳佑二年壬寅(1242)五月十八日酉时。母陈(实为程氏)夫人。曾考取明经,后由福建宁化迁梅县松口白渡。妣曹大娘→次一郎、次二郎、次三郎→念五郎→四十九郎→二郎、三郎、五郎、六郎,二郎→子明、子照。
  子明,字克贤,谥隐贞乐素。二郎公长子,在梅县松口白渡前居住。妣许孺人→居仕、居任、居坤。居仕公,讳弘刚,壮岁时以小贩营生,来往于梅县、兴宁间,常在径心珊田落脚,寄居于张姓屋,常受满娘招待。日久情生,遂与曾满娘结为夫妻。后获厚利,即在珊田建屋,由白渡迁此落基。其后公与妣赴白渡潜负子明公骸骨,葬于珊田鲤子塘阿公窝山顶。呼“醉翁卧椅”形。是故二世祖妣墓碑镌刻曾大孺人,而不镌张大孺人→法强传至十七世昆麟,伦敦牛津大学博士,马来西亚橡胶公司总经理。
  十八世仁龙,号罗烈,皇埔军校六期毕业,抗日战争期间,曾任豫十六团团长,梅县警察局长。为人忠义,热心公益事业,分别担任教师,大学讲师,秘书,及各种社会工作。能向加拿大、美国等海外发展。(编者案《兴宁珊田子明公派罗氏族谱》即为其精心所撰)
  十八世盼青公 号家骏,系举人蔼其公得意门生,国学根深,精中医,任田高国小学校长多年。
  (二)兴宁矮岗罗氏,自清雍正年间,十三世清辉公精研中西天文数学,擅于推算历法,创为通书年历。尤以推算日蚀,从无讹误,奉旨颁行全国。通书罗氏源出大六公。
  大六,洪德公第六子,为洪德公九妻中白氏所出。南宋理宗绍定六年癸巳(1233)五月十八日生。公名君瑞,号四十三郎,原籍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紫源里。理宗嘉熙间举于乡,任广东大埔县学正。任满因战乱,归途梗阻,未回原籍,定居大埔枫朗。妣王氏六娘→循规、循矩、循简。
  矮岗罗氏始祖循矩公,生理宗宝佑乙酉(理宗朝无乙酉岁疑为乙卯之误)六月十七日巳时。童年时乃随父居任所,及长,移居兴宁郑岗,矮岗,罗岗等处,创业垂统,积德累仁,实为兴宁肇基始祖。妣萧氏→明哲。
  (三)兴宁南社罗氏始祖伯七,远祖遵生之后,洪德公第十六子。原籍福建宁化石壁村,派分江西宁都县鸦雀林。先代俱仕宦世家,以文学显。公学有渊源,早岁通籍。元初由乡科举人,历官奉直大夫,广东潮州府同知。在任清慎爱民,政声卓著。解组回里,道出兴宁,见山川秀丽,乃卜南门社地址而家焉,是为本派始祖。
  性友爱有姜肱凤(风),时同母弟小九公亦自循州学正卸任归,筑室东郊,与公望衡而居,约距里许,时相过从→德秀→钧美、均绶→智美→璇,字伯修,号通海,胜受公六子中居长。性友爱,俱雄于财,而以礼自绳,率领诸弟笃守忠厚家风,不挟富以骄人,不恃势以凌弱。谦恭自牧,有古君子风,时称“罗氏六豪”。
  (四)洪德派下居址图
  兴宁东门罗氏始祖小九,名君姿,字盛龄。遵生之后,乃豫章罗氏四十六世孙,洪德公第十八子也。生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辛酉(1261)十月初八日卯时。原籍福建宁化石壁村,派分江西宁都鸦雀林,父兄并以文学致显仕。公学有渊源,早登仕版。宋末由贡任广东循州学正,作育人士,一循正轨,神移气化,不急虚声。任满回家,道出兴宁,见其土广人稀,沃野平畴,低回留之不能去,乃筑室于东郊而居焉。(按:小九公筑室东郊,即今宁新镇东风九厅十八井,其所筑成九个大厅,十八个天井,据云即为纪念洪德公娶九妻十八子故也。九厅十八井大围屋今尚完整可观,为兴宁著名之围屋,今名九厅楼)妣黄氏、胡氏→振翰、新翰、曾氏→升翰。
  A、洪德公房大一支系居址图
  子明公后裔居径南镇星曜、官亭、东兴、仲塘坑、路下排潘坑、章印、罗坳头、殿上村、先锋村、山田罗尾岭、叶屋坑、白石旱窝嘴、过路塘、南方排、井头坑、高路下、鲤子塘大阳下围子、黄竹塘罗屋完、荷泗南寨下,径心镇圩下珠坑、油坑、水口、坪宫、罗寨下;
  B、大三、小三、小六三公合订卷
  季通公后裔居刁坊镇黎岭下老屋、周兴下新屋、上新屋、罗秀利、长征永兴、河塘叶池;
  千四郎公后裔居叶塘镇胜青榕树下老屋、三口塘井下、上乍、下乍、黄金塘、石陂老屋、尚仁、尚礼、乃昌;
  念三郎后裔居叶南镇鼓子石、深塘唇、船形、石禾坪、三角围、富公岭、船坑口、大岭下,福兴镇黄畿架衣罗;
  弘开公后裔居叶南镇仙光社;
  廷鸾公后裔居永和镇暗巷里、枫塘;
  小三公后裔居新陂镇华新累子罗、沥陂镇红卫轩塘围,永和镇三枫寨下、军社月形、石陂兴罗屋,叶塘镇胜青洋塘围、南文社,龙田镇苑塘矮车坝;
  小六公后裔居宁新镇城南下罗屋(政义围),惠州惠城区下角祝屋巷。
  C、大六公房后裔居址图
  循简公房文通公后裔居宁中镇竹一卷口;
  循简公房文道公后裔居永和镇三枫、旗山嘴、三口塘、蓝排、井衹忽、老社新罗屋,径心镇罗祖堂、下窝、上排、油坑、老屋、坑尾、坪宫、罗屋排,新圩镇鲤湖、田螺湖;
  循矩公房孟惠公后裔居刁坊镇白石下鹅孵山;
  循矩公房孟明公后裔居刁坊镇马鼻埂、桐坪、老屋、楼下、老新屋、星记、塘子面、宜捷楼、永裕、沥背、竹园下、黑池移民房、郑江东门口,新陂镇乐仙通书罗,罗岗镇蕉坑,龙北镇虾洞。
  D、伯七公后裔居址图第一卷
  清公后裔居宁新镇寨子坝子岭,坭陂镇丙塘上狮岭、宣明罗屋,刁坊镇金银罗屋、窑岗透下罗,城镇南郊社下罗屋,新圩镇新鲤罗屋窝;
  渭公后裔居宁塘镇邹陶丰坝里、坪上、新塘塘背、坪塘大罗屋,宁新镇黄岭舍塘、官桥,新陂镇家庄、石古塘,石马镇蕉坑罗屋、礤下黄泥嘴,宁中镇竹一窝尾里罗屋;
  浩公后裔居新陂镇管岭沙坝塘;
  洪公后裔居居宁中镇竹一窝里罗屋;洋岭罗元合;
  澳公后裔居龙田镇五一老罗屋、鹏兴围,叶塘镇北塘高岭下;
  演公后裔居宁中镇洋岭大罗屋;
  汶公后裔居龙田镇苑塘井面上罗屋;
  成瀼公后裔居永和镇华丰三眼桥,宁新镇黄岭旱塘。
  E、伯七公后裔居址图第二卷
  淳公后裔居刁坊镇新建罗屋,新陂镇福丰柿子树下、管岭岭子上、鹤子树下、茔里、索麻罗、祠堂下、先声鹿角塘、庄家老屋、上门、下门、张官塘、上新屋、下新屋、对门岭,罗浮镇官厅阁;
  濂公后裔居宁中镇枫岭柿子茔,宁新镇黄岭新村二队;
  深公后裔居福兴镇神光翻身楼,宁中镇鹅湖灌水塘;
  麟公后裔居叶塘镇北塘朋兴罗屋,叶南镇走吗岭嘴尾罗,新陂镇福庆山下罗屋;
  潜公后裔居新陂镇福丰全福岭;
  廷用公后裔居石马镇洋门向前上、下罗屋,叶塘镇乌坭塘罗屋。
  F、小九公左八房居址图第一卷
  昱公后裔居永和镇三枫梨子茔、新店里、河唇、老屋下、中心屋、石井唇、新屋下、大屋下、社子窝、凹上、岐山嘴、仁里甜菜坑、羌坑里、高寨下新屋、林场竹子坪、粜曲岌、燕坭坑,宁新镇水楼社角围,石马镇磜下石结围、龙田镇高陂罗屋;
  晟公后裔居城镇棚里,宁新镇文新保和、寨子蚌形、马齐塘,坭陂镇笃陂坜口罗屋;
  旻公后裔居宁新镇文新茔下、岭尾、西塘窝、横新麻战岗、罗岗岭、大路下、探花第、扭川衹、横湖老屋、新屋、下屋、寨子永昌隆、牛眠形辛山乙、柏林地、廉记、恭顺、宗顺、善罗、祥昌、浆粉罗,坭陂镇河心液湖岭,石马镇宫前大鱼塘,刁坊镇瑶岗柿子树下。
  G、小九公左八房居址图第二卷
  昊公后裔居刁坊镇瑶岗田心、思园围、莲塘、白石下、上罗屋,永和镇新岗新围衹、宁新镇大岭光神岭、寨子黄花茔;
  勖公后裔居宁新镇大圳勖公岭、寨子黄花茔、大岭打报罗;
  昺公后裔居刁坊镇河塘黄花庙老屋、新罗屋、石礤下,坭陂镇柑子老罗屋、新罗屋,福兴镇黄畿罗昺岭
  昂公后裔居径南镇浊水黄塘里;
  冕公后裔居宁新镇大岭裕茂、裕和、裕丰、赤罗、岭背、顺昌、光神岭、丰山岭、水楼石陂窝、祥门店、前三台上屋、下屋、楼肚里、楼角里、燕昌隆、老屋、新屋、排上、塘尾、东风榆树下、文星西塘窝、横新榕树下,永和镇石陂肚、长安大焕里、新人民大厦,坭陂镇将军田心,宁塘镇大茔冷水坑,柘塘人民大厦、锦岭围,龙田镇洋岭虎形屋,罗浮镇高坑下礤王罗屋。
  H、小九公右八房居址图第一卷
  浚公后裔居宁新镇东风浚公屋;
  涣公后裔居宁新镇东风九厅十八井、老屋、泗顺、光利、榆树下、佑顺、黄岭下罗屋、豆腐罗、阳光、坪上,城镇东郊矮坝罗,坜陂镇大岭罗、布地新老罗屋、轩塘围,永和镇军社旱塘、宋罗屋、暗巷里,邹岗岭;
  源公后裔居叶塘镇墩上老祖屋、老屋、岭背、敦让楼,茶仔园、花灯罗,宁新镇寨子三盛棧,龙田镇五一中心塘、水陂、玉安围,罗浮镇标兴围、三渡溪,新圩镇官寨凹上塘;
  淮公后裔居宁新镇东风老广成,罗浮镇中心街寺背;
  絅公后裔居宁新镇高陂柚树下、围寨、人民大厦、原罗广华、现住横新排坊下、秦屋岭,沥陂镇社岭上;
  绅公后裔居刁坊镇墨池、拔子树下,宁塘镇花灯阁,城镇西坛罗;
  绶公后裔居坭皮镇圩尾新老罗屋、细屋衹,宁新镇花螺墩。
  J、小九公右八房居址图第二卷
  玉宣公后裔居宁中镇佛岭莲塘背;
  玉完侃公房后裔居宁新镇大路竹楼下、社下、社竹塘、蝙蝠形、老祖屋、琉璃下、石阶上、大茔、陶下、岭背、老逢昌、茂兴围、大圳花螺墩、长兴围、大塘唇、老祥记、新祥记、逢源当、阳光锦利、上逢昌、下逢昌、利源,永和镇军社石民屋(宁新新祥记);
  玉完偁公后裔居宁新镇大圳四角楼、耀昌隆、雅达屋、低涵头、白照墙、高陂老屋、中心屋、名记、三房屋、仕敏屋、为柱屋、润丰围,永和镇新廉罗、华丰罗、长安上排罗、新岗新村罗茔;
  僖公后裔居宁新镇大圳茶店后迁香港。

  兴宁全市人口:
  据一九九零年统计数,全县一百二十五个姓氏,计一百一十一万五千人其中刘姓十万五千人,陈姓九万一千人,王姓五万四千人,黄姓四万人。罗姓八万人,主要分布于县内二十七个乡镇,其中大坪镇、宁新镇罗姓人口,均在万人以上,龙田镇、新陂镇,叶塘镇各逾五千人。
  (3)二零零五年乙酉岁九月十一日访蕉岭县新铺镇矮岭村水东阁国勋
  一百五十三世天龙公,妣雷氏,龙公即大一公长子也。自宁化石壁移居连城县坑子保瓜田里。生十六子,号名念郎之裔孙,有十百千万余人,各移一处。上八房仍居本处,下八房移居广东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州、兴宁、大埔、平远、镇平诸郡,彰彰可考矣。
  一百五十四世考创垂念五郎妣陈氏。一百五十五世考大祖十一郎→百一郎→千一、千二、千三(考仕临仕宠)妣曾氏、廖氏,贤德辅佐陈氏为水东阁罗氏始祖→子明移居兴宁→、弘刚、弘毅,弘刚移居梅县石扇径,次房弘毅仍居新铺湖坵墩。
  现住水东阁约300人。另派十一郎后裔居蕉岭大地水口伯宫公石下,三圳长潭均住有罗姓居民,因时间关系,未亲访,估计为洪德公后裔。

  补遗
  (1)中堂槎滘村罗氏
  中堂槎滘村始祖为罗光之,其三孙罗受宗、罗贵宗和罗晚卿于宋末迁来定居。其后人有迁居东莞其他镇区。目前中堂全镇的罗姓人口有1776人,其中槎滘村罗姓人口就有1650人。主要居住在里明、旧楼、新涌这三个自然村。
  (2)东莞英村罗氏与莞城西门罗氏
  东莞英村罗氏始祖罗清之与中堂槎滘村始祖罗光之同为兄弟,均是罗贵的儿子。据《宝安罗氏族谱》记载,宋南渡(1127)时,罗清之后裔来莞,居英村。后来由有罗氏族人从英村迁居东莞其他地方,明左副都御史罗亨信为罗氏迁莞后七世孙,即是莞城之西门罗先祖,还有人迁居黎村和桥头等地。
  (3)谢岗黄曹村罗氏与塘厦横塘村罗氏
  南雄珠玑巷人罗贵五世孙罗元振,为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5)科进士,官任南昌郡守。后辞官返粤,携眷在宝安县铁岗村定居。振生七子,幼子罗映参于宋理宗年间(1241-1263年)自铁岗迁居来东莞谢岗黄曹村,为谢岗罗姓始祖。其三世孙罗乙孙(字耀宗,号震山)于元(延)祐至天历年间(1314—1328)自黄曹村迁塘厦横塘村定居。
  (4)罗岸罗氏(罗客西系、腰冈系)
  始祖为罗梅岭。相传南宋绍兴八年戊午(1138),自南雄珠玑里,迁高要金利腰古聚族而居,建村名“罗客”;绍兴十六年丙寅(1146)继迁现址小陌朗岸,取名罗岸,遂为今之罗岸村(今属泰和乡)。已历二十七世,有丁口六百余人,建立宗祠。
  罗客西一系,本出罗岸。明嘉靖间有名维民者迁居罗客村之西(今属金清乡),为其始祖。……;腰冈一系,亦自罗岸迁来。始祖名松,明中叶后来居傍湖都今里(今属东安乡)。……
  (5)禄村罗氏
  根传,宋咸淳间,罗云阶自南雄珠玑巷迁居县东南禄罗都即今禄村,为其始祖。其后分居:金利镇远宁村、梧岭村。贵公九子信之公,字廷用,号威南,任循南(今龙川县)宣教郎,生五子:检、晏、慎、肃、彝。其中一子又名秀冬,字茂检,号云阶。任镇国将军,赠兵部尚书(注:待考),生三子:显龙、显凤、显麟。由博罗迁居高要禄罗,禄村罗氏以云阶公为一世,至今已历三十多世,人丁昌盛。

  附录
  祖宗称郎考辨
  兴宁罗陂罗氏献修公所撰《祖宗称郎考辨》一文,最具史料价值,录此飨读者:
  我兴宁开基祖昭远公,第七十三郎,二世祖友文公, 第九十七郎,三世祖仲延公,第仲一郎,十世祖孔祥公,第居三。世俗谓郎为师巫所度法号,此乃鄙里不经之野语也。考明田艺衡《留青日札》:远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日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上不下也。清高士奇《天禄识全》:洪武初,每县分人为哥、畸、郎、官、秀五等,家给户由一纸,哥最下,秀最上。每等中又有等,钜富者谓之万富三秀,如沈万三秀。翟灏《通俗编》,谓非其名字与行次也。沈本名富、字仲荣。《明史万皇后传》直称沈秀。按明制因元,而增哥、畸二者,以处泛常畸零人等,至今普通常人称哥,广西犹有畸户零里之名。其所谓秀最上,哥最下者,盖哥、畸于秀,而郎、官之等自若也。
  大抵历朝制度,每相沿袭,清制:汉人之无出身者,谓之俊秀,其承袭荫户,为官籍,盖尚沿明。则郎、官、秀之等第,因明于元。元亦有所因而来。唐杜甫有《郑十七郎》一绝,其《闻斛斯六官未归》诗,注云:而斛斯融官,想当时俗称。白《泛沔州城南郎官湖》诗:郎官爱此水,困号郎官湖。白盖因尚书郎张谓改江城南湖为郎官湖也。而郎官上应列宿,汉光武已有斯语,汉文帝时,河南昊公,称贾谊秀才,而秀才先见于《管子小匡篇》。《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升之学者,不征于司徒,曰造士;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司马辨官材,论进士之贤者,而告于王,而定其论,论定而后官之,任官而后爵之。爵则如郎者近是,据此,则郎、官、秀之称,由来已远,而由秀而官而郎,递进之品目,亦古谊也。我祖七十三等称,亦犹唐之郑十七郎,斛斯六官,明之沈万三秀类尔。秀与官无他议,何独于郎横生异说乎?
  再考宋理(宗)宝祐四年《登科录》,因文天祥、谢枋得、陆秀夫三公,正气峻节,历八九百年,岿然尚存,相为珍秘,查其体例,榜名下详载字号,小名,小字,系以第之数目,本贯州县与户。文天祥一甲第一名,其第千一,谢枋得二甲第一名其第万四十郎,陆秀夫二甲第二十七名其第六十二。俱父为户,有己身为户,高曾祖为户,曾伯叔祖为户者。赵姓宗人《本贯玉牒》所居者著第,不著户,《本贯玉牒》寄居各州县者,并著第数,及其户其第则自陈赏之第一,以至曹翁善之第万八六为最多数;其第则别以字号者,如大小长少,孟仲季第字,第大者三人,有第大八、第大十三,第小一,小六、小八、小六六,有第长者,第少一者,第孟四者,第仲二、仲六者,第仲九者二人,第季三五者,第季一者四人,第季二者二人,有第开七者,第念七者,第万三者。其第数多寡,想是当日编户次第数目。其人之等第如郎者,如我祖七十三郎,二世祖九十七郎,则但举数目,三世祖仲一郎,十世祖居十三郎,则别以字号,由此推之,罗姓各房之念三郎、六十三郎、八十三郎,林姓刘姓之万三郎,何姓之大郎,念四郎,罗姓各房之大一、小三、小九、伯七、刘姓之开七、开八,则无称郎,但记其第字与数者,但可比类而观。要之郎、官、秀之品目,由国家定制,其别以字号数目,亦必当日编审户口,给由所定,可断言也。
  我始祖自江西迁居兴宁,在宋理宗时。今以《宝祐登科录》证以《留青日札》等说,适相吻合,况各姓祖宗称郎者,悉数难终其物。果如世俗谬说,何其巫师之多耶?且我祖昭远公以学优尝出任福建安溪县尹。至明,理学名儒钦顺,赞其遗像,推崇甚至。岂有堂堂正官甘受巫师牒度之理?四世德寿公,六世高瑞公、七世乐善公、八世渊公、澄公兄弟,十世孔祥公,世列胶庠,家传诗礼,又岂有十世八人,称郎第列,居一二居三居四居五居六居七居八,俱受巫师牒度玷辱清门之理!昭远公长于宋元之际,二世三世当为元人,十世当为明中叶,宋明两代,闻道学之风盛矣。未闻巫师之盛如期极也。然则祖宗称郎,其为国所定,皎然明矣、墓碑谱录,宜题称第几郎斯归雅正,不宜沿俗混题度数,若仍沿世俗之见,因友师巫而冒称侍郎之名,此不如称医生为郎中耳!而遂概以轻重其祖宗,是以高尚之人格,侪伍下流,蔑辱先人特甚,非特数典忘祖之愆也,是不可以不辨。
  按欧阳文忠谱图,载八人事绩,讳名下,小字分注三十六,至四十三,其人多有事南唐者,律以杜甫称高适为三十五,犹可曰或其群从昆季排行次第然也;若宝佑《登科录》第万八六者,昆季行次必无如是之繁多,当为编户之第数焉。宋代进士同年录,传于今者,前有绍兴十八年戊寅《题名录》为朱子一人而传,后有宝佑四年丙辰《登科录》,为文、谢、陆三人而传。 前后相距一百有八年。《绍兴录》但记其人郡县里居,《宝佑录》并详其户之第数。元刘勋《隐居通义》载宋咸淳七年《同年小录》体例与此录略同,其殆宋末制度如是,元亦仍之。宝佑丙辰实理宗之三十二年时则金灭元炽,至度宗咸淳七年,又十五年,越十年而宋亡矣。理宗后,元兵各路侵逼,自北而南,中原衣冠之族,避乱播迁,转徙闽粤,多在是时,故兴宁各姓族系传递二十余世,约略差同,当日远来,自外土人,号为客家。后裔蕃衍,散处各省府县,语言声音仍旧不改。最与江西为近,不忘本也。祖宗郎称亦原国故,用是详考,而为宋元明相因之制,辟世俗悠谬如右,献修再识。
  罗贵辨析
  关于罗彦瓌,因拥立赵太祖有功,部分宗族冒认其为祖宗。现将有关资料摘录如下:
  (1)《二十四史·宋史·列传第九》
  罗彦瓌,并州太原人。父全德,晋泌州刺史,彦瓌得补内殿直。
  少帝在澶州,欲命使宣慰大名府,时河北契丹骑充斥,遂幕军中饶勇士十人从行,彦瓌备选。衔枚夜发,往返如期,由是补兴顺指挥使。开运末,契丹主至汴,遣彦瓌送厩马千匹赴幽蓟。彦瓌至元氏,闻汉祖建号太原,以马归汉,汉祖嘉之。及入汴,擢为护圣指挥使。周初,迁散员都虞候,坐枢密使王浚党,出为邓州教练使。世宗嗣位,召为伴饮指挥使,改马步军都军头。从向训收秦、凤有功。迁散指挥都虞候。
  显德末,太祖自陈桥入归公署,见宰相范质等,未及言,彦瓌挺剑而前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质等由是降阶听命。擢为控鹤左厢都指挥使,改内外马军都军头,领眉州防禦使。
  (2)《香港豫章罗氏源流考·表22》注
  豫章书院志载:環又名彦威,字彦瓌,号宝兆,别字南庄。陈桥兵变以后由河南祥符县尚德里,迁入广东保昌牛田坊珠玑巷。七传至贵公为迁南方始祖。
  (3)香港罗德雄提供《中国广东罗氏派谱抄略》:“元佑父名彦潭,系应通之子,讳宝兆,号南庄。以文选出身,官忠翊郎,为御前忠勇校尉,为开国功臣”。所列世系与香港豫章罗氏源流考大同小异。
  (3)九六年冬子日访广东阳春县河塱罗俊,他出示手抄谱载:
  吾族迁祖讳普字千文,号洪先。民国初年缮录编成……南雄珠玑巷迁徙来由,宋朝胡妃失调雅乐,退居冷宫,逃走出外,民匿后放出灭族云云。幸罗贵公辞官回家,集合本方五十七姓九十七家逃至广东……
  因罗彦瓌拥立赵匡胤登位有功,冒认其为祖者,不仅广东罗贵系,尚有湖南衡南三甲罗氏一名顺之键亭先生,于道光甲申岁,亦将其列为远祖。致使周边罗氏纷纷转载,贻害无穷矣!此等无知之徒,不看历史,只顾夸耀闾里,殊不知全德彦瓌乃鲜卑人在北魏汉化时改姓的罗氏。

查看更多
    暂无记录